036 昆侖女神
作者:甜水海      更新:2020-03-20 21:27      字數:2237
  我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跟花兒說,我帶著大爺衝下山後,到礦山公司辦事處求救,那裏的人非常積極協助搶救大爺,那裏的領導還答應派車送人下山去葉城,他們那裏的每一個人都很好。我敢肯定昨晚到訪的“幽靈”不是他們中的人,是另有其人,但不知道誰。我對昨晚懷疑是他們中的人,心裏感到慚愧。

  花兒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回應我,你從301下去的時候,知道我有多擔心嗎?我們從下麵騎上來的,我知道那些坡和彎都是很變態的,很害怕你出什麽事。你安全上來了,我就安心了。昨晚確實很詭異,深更半夜,一個廢棄的公路道班,突然有一串腳步聲,大門突然被推開,在那樣的情況下,是誰都會被嚇得不輕,幸好後麵也沒有什麽事。

  正在這時,一輛越野車從三十裏營房方向爬坡上來,在黑卡達阪停下,下來兩男一女,看到我們在喝咖啡,覺得不可思議。

  “哇,你們兩個有點意思,5000米海拔喝咖啡。”其中一個男的說。

  “天啊,下雪了,你們還在喝咖啡。”那女的驚訝地說。

  “騎車累了,喝杯咖啡,暖暖身。”我說。

  “你們是去三十裏營房的嗎?”那女的問。女人長發披肩,有幾分姿色,大腿修長,但是衣服穿的有點少,人縮在衣服裏。

  “是的,一會就下去。”花兒說。

  “你們跟前麵那3個男的,是一起的嗎?”那個男的問。

  “認識,我們在路上碰到的。”我說。

  “哦,下山有爛路,你們當心,慢點。”那女的說。

  “謝謝”花兒說。

  “需要水嗎?”另一個男的問。

  “不用,謝謝,水夠喝。”我回他。

  “到三十裏營房大部分都是下坡,你們天黑前應該可以趕到。”那個男的說。

  “下麵風大嗎?”我問。

  “我們上來,關著窗,沒感覺到大風。”那個男的說。

  “哦,那就好。”我說。

  “早點下去吧,變天了,祝你們一路順風。”那個男說。

  “謝謝,也祝你們一路順風。”我說。

  那三個人上車揚長而去後,黑卡達阪頓時安靜下來,又剩下我們兩個沐浴在雪花中,繼續喝著咖啡。

  喝完咖啡,收拾停當,我們開始下山了。

  黑卡達阪,其貌不揚,其實非常凶險,暗流湧動,不少路麵開裂了,個別路麵還有坑。在黑卡達阪的下山路上,出過事的人不少,傳聞有直接倒地不省人事的。高山缺氧猝死的案例比比皆是,從黑卡達阪到三十裏營房的幾十公裏發生過不少稀奇古怪的故事。

  翻過黑卡達阪,就是從葉城縣過到了皮山縣,路上有“邊境管理區”石碑。下坡是在山坳裏滑行,一路上左手邊是高低不一、形狀不同的連綿土坡,右手邊則是一條斷斷續續的長長的黑山,不算高,像長城一樣,異常荒涼詭異,有點魔鬼城的風格。

  黑卡達阪下坡,不像麻紮達阪下坡那麽多發卡彎的死角,下坡前方視野開闊,這樣的下坡讓人很舒服。隨著下坡越來越長,速度越來越快,其實這種時候,很容易麻痹大意,從而禍生事端,黑卡達阪的怪事往往都是在不經意時發生的。

  但是,在這樣長線的坡度上滑下,沒有騎友會浪費這來之不易的“舒服滑行”,從而刻意控製車速。再理智的人也會失去理智,速度會上到四五十公裏甚至更高,感覺自行車插上了雙翼,飛起來了。

  花兒在前麵,花兒的速度比我還快,但是我並沒有要讓她慢下來的意思。爬了這麽多坡,終於開始飛翔了!說實在的,我也很享受這樣的下坡滑行。我在後麵,坐凳放低,弓著背,風從前方吹拂著麵頰,像被女神撫摸一樣舒服,心情蕩漾起來。

  風在耳邊呼呼作響,太過癮了!

  滑行下坡過程中,大概十五公裏後,在K324的一塊山坳河穀上,突出出現一座廢棄道班,傳說中的“七間房”。據說以前是六間房,後麵建成了七間房。但是由於車速很快,呼一下子就過去了,加上想在天黑前趕到三十裏營房,我們沒有刹車停留在“七間房”。

  新藏線有不少流傳,除了三十裏營房醫療站有“昆侖女神”、南丁格爾獎得主的薑雲燕護士外,K324廢棄道班“七間房”也長住著一位“昆侖女神”。據說,七間房的“昆侖女神”在二十多年前就已出現在那裏。她叫什麽名字?多大年齡?來自哪裏?如何有勇氣在無人煙的昆侖山裏的廢棄道班活下去?沒有人知道。

  據行走新藏線的老司機說,隻要你朝著K324七間房廢棄道班大喊一聲“昆侖女神”,她就會開心地跑過來,熱情跟你打招呼,和你嘮嗑。有時候,七間房的“昆侖女神”會主動站在新藏公路邊,跟過路的人打招呼,邀請你去道班去坐一坐。

  關於“七間房”的傳說,各種版本都有,莫衷一是,成為過路人聊不完的話題。據見過“昆侖女神”的騎友的遊記講述,在午後的溫暖陽光裏,“七間房”旁邊的河穀大石頭上,一個女人趴在那裏專心地翻看著《世界地理》。

  據有“七間房”紮營經曆的騎友的說法,生更半夜,“昆侖女神”會穿一雙長長的棉拖鞋,在“七間房”的長廊裏來回走動,像是跟誰在說話。最不可思議的傳說,是在有月光的夜晚,“昆侖女神”能從道班前麵空闊的河穀平地看到神秘的“第八間房”,而她自稱手裏有“第八間房”的鑰匙……

  過去這麽多年,“昆侖女神”靠部隊和過路人的施舍活了下來,想必她可能也將這樣活下去,並可能永遠屬於昆侖山。你我皆不是她,無法體會、也無需體會她所經曆過的一切和感受。

  就像騎自行車旅行,雖然玩這個的人越來越多,國道318川藏線的自行車已經多到塞車,但是路上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問我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為什麽騎單車”、“不怕危險嗎?”這四大金剛問題。

  騎行者選擇騎自行車旅行,每個人出發的初衷不同,目的也不同,他們似乎並不需要別人的理解,似乎也並不在乎別人是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