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威武(11)
作者:瞻星      更新:2021-06-26 07:42      字數:4312
  十一章公主威武(11)

  ??釣魚之前,薑虞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這個魚是怎麽來的她要準備好一個解釋。畢竟她不能未卜先知羅道遠是個突厥人。

  ??但她有辦法讓羅道遠方寸大亂,主動露出破綻。二十年前,羅道遠和其身懷六甲的夫人進京赴任,當時風雨交加,馬車被路上的泥坑絆倒,立時摔了個人仰馬翻。羅道遠身懷武藝還沒有問題,他的夫人卻因此動了胎氣。羅道遠千辛萬苦找到一處廢棄的廟宇遮風避雨時,其妻子卻難產,始終生不下孩子。

  ??他隻好將妻子冒險留在廟宇中,自己冒雨去找大夫。荒郊野外、大雨傾盆,如何能找到大夫,連會接生的婦人也沒找到。更淒慘的是,等羅道遠回到破廟時,她妻子已經奄奄一息,兩個賊人抱著妻子千難萬險生下來的孩子正欲逃離。羅道遠殺了賊人中的男子,另一個女賊人卻被逃掉。羅道遠沒能追回孩子,妻子也耗盡生氣而死。

  ??這麽多年來,他一直在打聽自己孩子的下落,對當初抱走孩子,讓妻子鬱鬱而亡的賊人更是恨之欲死。

  ??薑虞知道世界線,當然也就知道這些內情,甚至她還知道,他的親生兒子,抱養他們兒子的人家,以及當初害他們骨肉分離的賊人過不了多久都將會齊聚長安。

  ??伺機而動的細作,其子卻是忠君愛國、依律辦事的朝廷冊封的官員。不得不說,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羅道遠的兒子丁有維,其境遇倒好像天龍八部裏的喬峰,隻不過他幸運一點,沒有人逼他交出幫主之位,也沒有人處心積慮讓他背黑鍋。如果可以,薑虞並不想用這種方法,畢竟丁有維確實無辜。他生在大唐,長在大唐,繼承的文化,周圍的環境與漢人無異,若有一天得知自己是個突厥人,親父還意圖推翻大唐,對他這樣的性格有點執拗的人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但由不得薑虞考慮太多,拔出蘿卜帶出泥,羅道遠是關鍵。能不能將細作連根拔起,關鍵就在羅道遠身上了。

  ??於是她悄悄派人引當年抱走孩子的女賊人徐嬋進京。羅道遠見過徐嬋的臉,隻要他們都在長安,早晚會相見,她隻要靜觀其變即可。

  ??三月,大軍班師回朝。

  ??冊封一眾將士之後,就連幾個公主都有封賞。棉花蓬鬆柔軟,製作的棉衣保暖抗寒,還十分輕便。不僅是東征的將士,百姓亦有所受益。何況,棉花的種植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存率。李世民回朝之後,各地的奏表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棉花的功效。而當初殘章中記載的水泥也已有了初步成效。

  ??薑虞作為首功,被李世民加號為長公主[注1],實封五千。其實東漢以前,長公主並非都是皇帝的姐妹。《後漢書·皇後紀》載:漢製,皇女皆封縣公主,儀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號長公主,儀服同蕃王。

  ??所以薑虞的長公主的名號非同小可,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其他幾位公主眼紅者有之,但自知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薑虞的這份功績,所以心中也沒有什麽怨言。有的還想著,若不是大姐有心提點她們,可能連湯都喝不上。所以一時又是姐姐妹妹,極其親熱起來。薑虞這裏每天都能接到邀她出去踏青/賞花/遊園的帖子。

  ??麵對著一雙雙“大佬,帶帶我”的眼睛,薑虞隻好提點她們成立一家基金會。南北朝時曾有孤獨園,收容孤兒和老人;本朝也有“悲田養病坊”,乃是佛教發起的慈善機構。薑虞提議的基金會不設地收容,但是出資金資助,在包含這些的基礎上,還開拓了賑災項目、救助項目等等。包括如果以後再出現類似於此次將棉衣承包給底層勞動人員製作的舉動,也將由基金會負責。

  ??薑虞還草擬了一份管理辦法:

  ??第一條,基金會雖然由皇家公主操辦,但仍然屬於民間組織。

  ??第二條,基金會不得由個人持有。

  ??第三條,基金會負責人(會長)三年一換屆,可連任兩屆。

  ??第四條,基金會接受各界人士捐助,但必須出於自願。

  ??第五條,基金會需定期向社會各界公布賬目,透明基金來源、使用流程,基金所得不得用於他用。

  ??第六條,基金會負責成員,不得由現職官員兼任。

  ??第七條,基金會向戶部負責,定時上報收支活動情況,同時接受戶部、刑部、大理寺監督。

  ??第八條,基金會所得基金必須為合法收入,違法收入一經發現,嚴厲查處。

  ??[注2]

  ??……

  ??薑虞負責了大方向,但裏麵包含一些小細節,諸如職務、獎懲製度……都讓她安排給了四個公主,讓她們自己動腦筋討論完善。

  ??就是由於這裏麵牽扯到了官方機構的監督,所以薑虞特地去李世民那裏跑了跑。李世民聽到她們又鼓搗出來了的新東西,敏銳地察覺到這裏麵的好處。

  ??如果有這樣的基金會,那麽像往年的流民安置、災民賑濟所耗費,除戶部之外,就會額外多出一份資金來源。而且由於是民間組織,所以不算朝廷強征財產。並且由於不限製捐助人的身份,以及會定期公開捐助所得的條例,將會吸引一大批人(尤其是商戶)捐贈。

  ??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宣揚名聲的途徑,長安的官員需要好名聲,勳貴需要好名聲,商戶沒有別的途徑被上麵人知道,所以更急需這樣的好名聲。

  ??所以他們求名,官方求財,兩方就不謀而合,向著一個方向使力了。為了更好的發揮作用,李世民還在辦法中添了一條,每三年內,捐助最高者,會得到聖人親筆所提“慈善人家”牌匾。如果是商戶,就免其一年內五成的稅收,如果是勳貴,就賜不降等襲爵延續一代。

  ??至於朝中大臣為官清廉,自然得不到頭籌(如果真的得了第一,那還反而糟糕了)。李世民想的辦法是,給官員自置一套體係,官員捐助前幾位者,當年考評為優。PS:後來這一條在朝中議政時,被諫議大夫魏征給噴回來了,因為在百官之中開此先河,未免有賣官鬻爵之嫌。經討論之後,改為嘉獎其女眷(其妻或其母)。

  ??薑虞還和李世民提議,基金會人人都可以成立,但如果成立必須向朝廷報備,由戶部和大理寺進行核查,簽發許可證之後才能進行業務活動。這難免就要出台一些新法,所以這個提議暫時擱置,先看如今這個基金會的發展,以觀後效。

  ??由於基金會是公主開辦,所以原是資金也是從公主們手裏出的,每位公主都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產業或者食邑投資進去。薑虞則是拿了自己香皂鋪子的三成利。李世民也投了三成利。由此,幾位公主才知道近些年大熱的香皂生意,原來是阿耶和大姐開辦的。

  ??基金會第一任會長由薑虞擔任,副會長由二公主清雲擔任,三公主昭陽擔任秘書長,四公主川平擔任財務部長,五公主晉懷擔任宣傳部長。同時她們也是基金會常務理事,對基金會的發展有決策權。而李世民也擔了個名頭——名譽會長,名譽會長確立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基金會確立了一個名字:

  ??慈善基金會。

  ??Emmm……很好,簡單粗暴,一見明了。

  ??《說文解字》中說,“慈者,愛也。”“善,吉也。”善又與美同義,意指指是美好。結合起來就是說,慈善是一種美好的愛。

  ??慈善基金會作為一個綜合類的基金會,包攬的項目挺多,隻是目前還沒有一一展開。等到朝廷出台有關基金會的新法之後,再設立的基金會就會專門針對某一個項目而設立。比如教育基金會、醫療基金會等等。所以此時慈善基金會接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協助戶部,為東征陣亡的將士撫恤其家人。為了“開業第一炮”能打得漂亮,幾個公主都開始兢兢業業地工作起來,所以薑虞的耳邊就清淨許多。

  ??對於她們的能力,薑虞其實不怎麽擔心。因為李世民對女兒的教養與兒子一樣看重,幾個公主都是多才多藝,極其有素養的,而且她們身邊的女官能力也都不俗。即使會出現錯漏,上麵還有薑虞自己,她也會好好把關。能力都是鍛煉出來的,以後的慈善基金會還會接納新的成員,等到那時候幾個公主都鍛煉出來了,薑虞也就能放開手了。

  ??慈善基金會一出立時引起各方注意,等到公布出來各項細則,其他的人還在觀望,但當初跟著薑虞發展生意、製作棉衣的那群商人卻立馬加入進來。

  ??永河長公主從來沒坑過他們,再有就是商人想出頭太難了。唐初商人仍然被稱為“雜類”、“賤類”,不可入仕。李世民曾說:“工商雜色之流……止可厚給財物,必不可超授官秩,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注3]

  ??商人是最會抓住機會的那群人,特別是到能跟長公主合作的份上的,一般都不傻。錢再多不能買官,但散財可得名,這就很值得了。就算得不到禦賜的牌匾,但百姓們從基金會知道他們也有捐助,那麽口碑就能隨之增長,自然也會願意光顧這樣有慈善之心的商鋪。失去的隻是眼前的小利,但得到的卻是更豐厚的回報。做好事還能有回報,沒有比這更劃算的買賣了。

  ??作為長安城內數一數二的金號當家人,金二夫人丁來喜就很非常清楚這個基金會意味著什麽,如果不是買“金山”虧了錢,她是必定要投入進去的。鑒金號想在長安更進一步,那這個機會就絕對不能錯過。

  ??她不由得就想到了金多祿與昭陽公主的婚約,如果婚事能成,那麽就能趕製少府監的貨物,這樣一來,資金就能轉動起來,手裏就會有餘錢。

  ??而且昭陽還在慈善基金會擔任了一個什麽秘書長的職務。想到此處,丁來喜心裏火熱起來。她現在由衷地希望這件婚事能夠圓滿達成。

  ??可事情真的能如她所願嗎?

  ??※※※※※※※※※※※※※※※※※※※※

  ??注1:唐朝有皇帝的姐妹封長公主,但本文中的長公主是有功者才冊封的。東漢以前有,以後就沒有了。太平公主冊封鎮國公主,其實就是有些長公主的意思。

  ??注2:參考現代的基金管理辦法

  ??注3:太宗對房玄齡說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