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威武(8)
作者:瞻星      更新:2021-06-26 07:42      字數:4467
  第八章公主威武(8)

  ??在薑虞看來,她和趙弘算是半路夫妻,或者說他們的關係像是合租的室友,住在一個屋簷下,偶然碰見會打個招呼。前些年的時候她還暗示過趙弘可以和離,可趙弘一聽懂這個暗示臉色唰得就白了,一副“公主您要是想我去死您就直說”的樣子,誠惶誠恐地絕對發自內心,薑虞也隻好把這句話收回去,借口是玩笑之語。

  ??趙弘臉色由白轉灰,神態十分不明朗,看得薑虞心裏訕訕。薑虞並不是個心軟的人,若是換種處境、換種身份,薑虞也許早就解除這種婚姻關係了。但是在薑虞和趙弘的這段夫妻關係裏,薑虞是上位者,意味著她有任意施為的權力,她想做什麽,趙弘都不敢有怨言,她是絕對自由的,而趙弘就是被動承受傷害的那一方。就像薑虞請趙弘在偏院住,趙弘也能對此習慣。如果薑虞真的要和趙弘和離,那也就如此了,容不得趙弘拒絕,她不會受到什麽譴責,無非就是李世民會再想著再給她找一個更好的。

  ??如果和離,薑虞是公主,沒人敢說三道四;趙弘是男子,世人針對女子的言論上的傷害在他身上也不會有,但婚嫁之事會艱難一些,旁人畏懼公主的威勢,就算想把女兒嫁給趙弘也要在心裏掂量掂量公主是否介意,所以兩三年內,甚至可能薑虞再嫁以前,趙弘的婚事會挺艱難的。

  ??趙弘被公主看中,再被公主厭棄,整段關係中都處於被動的狀態,這未免有點無辜,有點可憐,所以她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這看起來有那麽一丁點兒的人道主義關懷,實則是上位者的雍容,虛偽的同情。

  ??薑虞意識到之後就會對趙弘好一點,偶爾一起吃個飯,或者碰到什麽好東西會叫人給他送一份。

  ??係統唾棄她,她沒把人家當成是駙馬,反而像公主養的麵首。

  ??薑虞心虛,沒有反駁。平心而論,趙弘長得俊美,人也有才,性格很溫和,如果是夫君的人選的話,那著實不錯。並且駙馬真的可以是一塊擋箭牌,如果沒有這塊牌子,和離之後估計便宜阿耶也會給她再找一個。所以總體來說,薑虞還是占便宜的。

  ??既然如此,那不如就先培養培養感情,如果實在不合適,再談和離的事。

  ??係統吃瓜吐槽:好家夥,這就是上位者的遊戲嗎?《霸道公主俏駙馬》?《公主再愛我一次》??《先婚後愛:公主輕點寵》???

  ??薑虞:……謝謝,是《我當公主那些年》。

  ??因為棉花一事,公主們的名聲在民間高漲,街頭巷尾談論的人沒有不說好的。而在原著線中到昭陽出嫁以前,說起公主是談虎色變,對於娶公主為妻更是避之不及,還有原本是祈福的歌謠“求風車轉一轉吧,福來我家”被改成“求公主轉一轉吧,不來我家”在孩童之間傳唱。薑虞的舉措卻使這件事發生了變化,對公主的非議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對於百姓們的讚揚,公主們自然無有不開心的。而公主們開心了,相對的,那就有人不開心了。

  ??韋貴妃就很不開心,不開心就要搞事情。

  ??薑虞聽見宮裏沸沸揚揚說起昭陽要和親的事情,眉頭都皺了起來,“昭陽要去吐蕃和親?”

  ??唐軍大破高句麗,顯示的軍力震懾周邊諸國。吐蕃使節來朝,確實有締結兩國邦交的意思。但一則,吐蕃地處偏遠,昭陽頗受寵愛,李世民又怎忍心讓她背井離鄉;二則,李世民此時東征還未回朝,誰敢做主讓昭陽遠嫁;另外,吐蕃來朝大有內情,年初吐蕃與唐軍作戰,再三挑釁大放厥詞,大敗之後,才派使者前來,如今是請罪,李世民又豈會和他客氣,還把昭陽嫁與其為妻。

  ??薑虞對茯苓道,“消息是從哪裏傳出來的?”

  ??茯苓麵色平常,“奴婢查過了,是韋妃?”

  ??薑虞道,“果然是她?”

  ??劇情線裏韋貴妃便是趁著皇帝不在,借口昭陽還未出嫁,意圖安排她去吐蕃和親。昭陽為求自保,才會選擇長安鑒金號的金家二公子,金多祿。

  ??薑虞想到此處,頗為恍然,原來已經到了劇情發展的時候。

  ??薑虞道,“韋妃真是昏了頭了,她既非昭陽生母又非國母,也不是朝中大臣,這件事哪有她插手的餘地。還在宮中散布謠言,逼迫昭陽,她好大的膽子。”

  ??薑虞想了想又道,“你把這件事悄悄透露給昭陽。”

  ??雖然昭陽是因為這件事才與命定的男主角結緣,但韋妃明顯是在算計昭陽,於情於理,她都有必要提醒她一下。金多祿和昭陽,既然是此間的男女主角,那真正有緣分也不會輕易分散。

  ??韋妃沒做出真正的害人之舉,但也不能輕易放過,她手伸得委實太長了。崔太妃年紀大了,與李世民的子女又沒有血緣關係,如今隻是榮養在後宮,一向是和稀泥。如今,皇帝的後妃和子女起了齟齬,她怕是更不願插手。這件事,隻能等真正能做主的人回來再說。

  ??薑虞做主懲處了幾個愛嚼舌頭的宮人之後,這件事就平息下來了。背後的黑手韋貴妃看薑虞如此雷厲風行,隻恨得咬碎了銀牙,卻不敢再興風起浪,怕被人查到自己這裏來。

  ??薑虞以為這件事就要這麽結束了,卻不想過了幾日之後,又聽到了一件大消息。

  ??昭陽已經與人私定終身了!

  ??薑虞聽到消息差點被茶嗆到。趕快扒拉了一下劇情線,發現確實有這麽一回事。

  ??昭陽被韋貴妃發現私自出宮,又因為逼婚在前,於是編造了一段與金多祿相識的過程,言道兩人情比金堅,非君不嫁/不娶。

  ??果然是男女主角,輕易拆不散的。

  ??就是金家吧,薑虞有些不喜歡。

  ??金家有年紀最大的金太夫人坐鎮,金二夫人主持生意,大兒媳操持家務,大兒子二把手,二兒子病秧子,三兒子習武藝,金家這麽些年也沒有外人進入,十分團結,團結也就意味著很難容納外人,尤其昭陽性情強橫,眼裏揉不下沙子,嫁進金家怕是會惹得金家一致對外。

  ??特別金家人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說起來就是雙標。明明自己娶公主也得了好處,卻無法容忍昭陽的脾氣,因昭陽指出他們家裏的弊處跳腳,反倒怪昭陽打亂了他們家平靜的生活。

  ??雖然最後故事的結局是Happy Ending大團圓,但這是兩人互相磨合,也可以說是昭陽與整個金家互相磨合才得到的最終結果。

  ??薑虞不會像劇情線裏的永河一樣從中作梗,沒有這些磨難,也不知道這對原先看不對眼的夫妻能不能成眷侶了。

  ??係統:但或許就是你先前想的呢,男女主角,輕易拆不散的。

  ??薑虞和係統又胡侃了一通,把這事看得挺淡。故事主角之一的昭陽更是沒有什麽實感。

  ??本來聽說她要去和親,是很緊張的,也確實想到要借著相親的借口推辭過去。不成想,接到消息,知道自己不會嫁去吐蕃。這個高興勁即使發現相親的是那個在宮外結怨的金多祿也沒有被影響到。

  ??誰知緊接著銀屏就被帶走了。昭陽馬上想到是自己出宮的事露餡了。果然,韋貴妃氣勢洶洶,把還在宮裏的能說得上話的都叫上了。

  ??此時就算昭陽承認,也不過就是禁足抄書。但銀屏身為宮女可就慘了,宮規估計不會放過她。

  ??韋貴妃前頭的計謀沒成,憋了一肚子火,擎等著收拾昭陽,就算收拾不到昭陽,收拾收拾昭陽的婢女也好。昭陽就是知道韋貴妃會變本加厲,所以才更拚命的要保下銀屏。

  ??為此,直接說自己和金多祿兩心相印、至死不渝,銀屏是被她威逼才出宮的。而她要出嫁勢必要帶著銀屏。另外她還有自己的私心,嫁了人就可以出宮,而且再也不會受韋貴妃拿捏。何況金家有所求,就算嫁過去,她也不會吃虧。大不了,再和離就是,和離的公主那麽多,這又不是什麽新鮮事。

  ??與其以後再被韋妃借機生事,不如早把此事決斷下來。金家有求於她,她利用回去也絲毫沒有愧疚之心。反正要嫁人,不如選個聽話的。

  ??她此時所想倒是和當初的永河不謀而合,隻不過,永河當初是選了個合眼緣的,昭陽隻是想選個聽話的。

  ??崔太妃看昭陽如此決絕,確實沒有狠罰銀屏,但也把這件事蓋過去了,沒有再提。

  ??昭陽把這件事的利弊看得清楚明白,她隻當金多祿是個出宮的工具人,又不是駙馬,既然不是要一輩子在一起的人當然就沒有其他的感覺,每天興味盎然地看遊玩長安的指南,對這個的關注度比什麽都高。

  ??銀屏覺得昭陽最近風平浪靜的實在不正常,她有多麽討厭金多祿沒有人比她更清楚了,卻居然直接說與金多祿私定終身,還要嫁給他。她擔驚受怕了好幾天生怕公主心裏不痛快,終於惶恐不安道,“公主,婢子罪該萬死,要不是因為婢子,您也不會說這麽荒唐的話,公主您要是不開心您就說出來吧,別悶在心裏啊。您這樣,銀屏害怕。”

  ??昭陽愉快道,“沒有啊,本宮哪裏不開心了。”

  ??她看銀屏左眼寫著“懷疑”右眼寫著“不安”,就把自己的小算盤和盤托出。

  ??說完還美滋滋地看著銀屏,像是要聽她稱讚這是個多麽驚豔的計劃。

  ??銀屏卻覺得哪裏不太對,隱隱覺得好像是不能把成親這樣的大事如此輕描淡寫當成逃脫的借口,但又說不出像樣的道理,不知道該怎麽和昭陽說,隻能斷斷續續道,“不行吧,公主,好像哪裏不太對啊。”

  ??昭陽瞪眼,“哪裏不對,這不挺好的嘛,一箭三雕啊。”

  ??銀屏愁眉苦臉,突然一個激靈小心翼翼道,“公主啊,婢子說不出哪裏不對,但是,您是不是都忘了,這件事不是您說了算啊,聖人可還沒回來啊。”

  ??昭陽突然一呆,心驚道,“對哦,阿耶還不知道啊。”

  ??崔太妃未做處罰,放過主仆二人,昭陽以為那是默認,卻不知,李世民沒回來,誰也不敢再提這事。

  ??可憐李世民意氣飛揚地沉浸在戰事勝利的滋味裏,還不知道千裏外的長安,自己的女兒已經興致勃勃地計劃好要把自己嫁出去了。

  ??※※※※※※※※※※※※※※※※※※※※

  ??東征和吐蕃來朝,時間上應該是倒過來的,但是因為劇情發展,做了其他安排。原本的電視劇就是戲說,所以不要把這個當正史,按平行時空算就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