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威武(7)
作者:瞻星      更新:2021-06-26 07:42      字數:3863
  第七章公主威武(7)

  ??趙弘膽子不算大,光是腦補已經把自己嚇得夠嗆。開始默默回憶是不是哪裏對不起公主,所以是公主告狀來了。

  ??可是沒有啊,而且憑公主那個脾性,他也實在欺負不了她。

  ??然後便開始想是不是自己鴻臚寺的事務沒做好,所以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找來了。想了想,好像也不是。

  ??趙弘在忐忑之中反省自身,等終於被宣進去時麵上已經恢複鎮定。

  ??李世民奏折看到一半終於想起被自己遺忘在外殿的大駙馬,叫人宣他進來,自認和藹地和他說了幾句話。

  ??趙弘從容回應。這倒是讓李世民高看一眼。接著才問起公主府裏的事。問清楚之後頗為無語。整了半天,還真是如自己閨女所說,是真的嫌棄煩了,才一個人跑出去玩的。

  ??但趙弘目前這個鴻臚寺的職位還是自己女兒出力辦成的,看來還是有幾分夫妻感情。李世民麵色才轉為真正的和藹,鼓勵了趙弘的工作又暗示了幾句,才把人放回去。

  ??趙弘直到踏出宮外,才想明白皇帝今天這一茬還真的是為公主來的。他心裏無奈好笑,居然還有幾絲委屈。

  ??陛下啊陛下,我就算是想惹公主生氣我也得見到人的吧,我和您一樣也還是這麽長時間以來第一次見到永河公主啊。

  ??趙弘不是自己一個人回來的,旁邊站著的內侍手上還捧著東西,其後又烏泱泱跟著人。

  ??內侍道,“奴婢奉聖人令給公主添些家用。”他手上的東西一展開就是一張長長的賞賜單子。

  ??這下薑虞百分之百肯定,李世民這是給自己壯聲勢來了,趙弘有此一遭怕還真是自己的原因。公主們的父親如此強勢,可以說是駙馬們的不幸,但卻是公主們的幸運。綜觀曆朝曆代,也隻有漢時和唐時的公主才能夠活得這麽張揚。

  ??從宮裏來的馬車在公主府外排了一條長隊,長安街上的百姓又一次認識到這位公主是如何受寵。

  ??別莊的那些人晚了薑虞兩天回來,一回來就開始無縫交接手上的事務。

  ??之前說的賞花宴,薑虞隻是出席了半日,剩下半日就是趁機見了見另外幾個妹妹。但有昭陽在,免不了又是一陣唇槍舌劍。後來還是薑虞給了每人一點兒東西才把人給安撫住。

  ??薑虞臉色難看道,“這宴會下次也不辦了。”

  ??幾個侍女麵麵相覷,不敢說話。

  ??時間又匆匆過了幾月,這幾個月時間薑虞卻是在想辦法籌備糧草。從李世民登基以來,三五不時地就有一場仗要打,盡管戰爭如此頻繁,國內的民生卻並沒有受到影響,不僅如此,主動要求入伍的人也非常多。所以對李世民要東征這件事,朝內外都視之平常。

  ??當初上交的那本古書後來被驗證過,確實十分有用,已經能投產的方子已經給戶部帶來了好些利潤,可以說戶部的劉尚書臉上的褶子都笑開了。

  ??本就不必為糧草發愁,此時更是如虎添翼,李世民在前線征戰,太子在後監國,也是體現了對太子的看重。對於此戰,李世民是信心滿滿,隻是薑虞是開了上帝視角的,知道便宜阿耶對這次沒有全麵拿下高句麗是有遺憾的,再加上負責征調糧草的是太子,幫親兄長自然是不留餘地,於是鉚足了勁兒地創收,力圖一舉攻克高句麗。如此,唐軍便能占據半個朝鮮半島,威懾新羅、百濟等國,未幾年,收取諸國也非難事。

  ??於是,消息靈通的人就察覺到了公主府近期有了大動作,當然,也是因為薑虞沒有避著人。隻是很多人都看不明白公主是在做什麽。又是收購布莊,又是招人手的,難道是要做衣服嗎?可公主府不是有自己的布莊和繡娘,更別說四時宮中還有賞賜,哪需要出去買?

  ??那薑虞是在做什麽呢?她是要趕製棉衣以供軍用。攻打高句麗時不是困擾天寒地凍,人馬不適嗎?那她就從物理層麵把這個問題先解決掉。

  ??此時棉花叫做白疊子,在北方和中原地區就有出現,卻是多用做觀賞植物。這種棉花屬於非洲棉,據說南北朝時就開始種植。而另一種亞洲棉就是後世人們常用的陸地棉的祖先,據記載公元前1世紀已在廣東種植,6世紀雲南大理、廣西桂林這些南方的省份也有植棉的記載[注1]。

  ??很早之前,薑虞就已經派遣人去找尋棉花,找到之後還在當地買了用來種植棉花的山地。如今,正是排上用場的時候。

  ??隻做棉衣不需要多麽巧手的繡娘,普通的農婦也能做。薑虞這邊負責采集棉花,安排人手運送進長安,外招的布莊製作半成品,半成品再散包給長安及周邊城鎮的居民縫製。於是製作棉衣的這一年,長安居民各家各戶隻要是負責做衣服的都能有額外的收入。

  ??扣去人工、運輸,薑虞其實是不賺錢的,但她如今也不差這幾個錢。最重要的是前方打仗的將士有了輕便的棉衣,後方的百姓多了一項收入。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也為棉花的大麵積推廣起了一定的作用。有人看到了棉衣的好處,那就有商人開始做棉花的生意。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講道,“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注2]

  ??棉衣出現以前,有錢的人家抗寒可以用動物的皮毛,普通人家卻隻能穿麻,在裏麵填補稻草、秸稈或者柳絮禦寒,滋味可想而知,每年冬天,全國的各州各縣都會有凍死人的記錄。

  ??要想棉花的影響力擴大,薑虞就不能隻自己做這件事,她還發動了其餘幾位公主(也省的她們無聊到隻能鬥嘴或者欺負駙馬出氣),還有當初為了香皂產業建立商會的那幾家(一事不煩二主嘛)。

  ??公主那邊是薑虞一說就自願來了,一則永河最年長又是嫡出,她們已經習慣了聽從;二則她們也都不笨,知道這事做成了能在李世民麵前大大地刷一波好感,就算事有不成,前麵不還有一個高個子頂著嘛;三則她們也是真的無聊,又不差錢,有錢有閑的人就喜歡新鮮的東西,棉花這個從前聞所未聞的事物對她們來說,還真是新鮮的很。

  ??這幾人之中,怕是唯屬三公主昭陽最為誠心,因她來自民間,又濡慕父親,無論是為國為家她都願意出這份力的,或許私心裏也有能趁此機會光明正大出來玩的原因在。

  ??幾家商會薑虞不強求,能看得出來其中價值的有此機會求之不得,看不出的那也就隻能失之交臂了。

  ??什麽事都是這樣,做生意也如此,把握住機會就有肉吃,明悟得晚的還有湯喝,再晚的那真就什麽都沒有了。

  ??貞觀十八年,唐軍開拔。次年三月,聖駕至定州;四月,攻占蓋牟城;五月,攻占卑沙城;繼而攻占遼東城;六月,攻克白岩城。蓋牟城、遼東城、白岩城依次改為蓋州、遼州、岩州……[注3]

  ??此次糧草充足,兵強馬壯,人馬不懼寒冷,唐軍可謂是所向披靡,無往不克。十月初,高句麗城破,朝野震動,這意味著唐朝的版圖又往外擴大了一部分。

  ??唐軍駐紮在平壤,分其國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注4],任命李勣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

  ??唐軍占據半島以北大部分地區,南望新羅、百濟,軍威赫赫,所圖不小。南地諸國人皆驚憚,新羅更是暗悔驅虎吞狼,為自己招來了一個更加可怕的敵人。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行軍打仗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事情,尤其是遠征高句麗,時間上更是長久。不知不覺,就過去一年多,糧草有條不紊地輸送至前線,一直沒有斷絕的情況,棉花產業也如薑虞預想般的發展著。

  ??如今,長安城裏人人都知道棉衣的好,薑虞也會開放一部分進行售賣。她也趁此機會,向太子兄長提議推廣種植棉花,此舉倒是得到了朝中監政大臣的讚成。

  ??薑虞自己就包了幾片山,實驗棉花種植也有了成熟的規模,光是賣種子自己就賺了不少,可以說是把先前虧的又賺回來了,這讓她一時有些感慨,這做生意有時看著是虧了,實則賺了,得意洋洋自己賺了的時候,說不定是虧了。

  ??她說這感慨的時候,趙弘就坐在一旁。他腦子裏沒這根弦,聽不懂薑虞的生意經。

  ??薑虞失了為人師的樂趣,大為掃興。直呼自己是雞同鴨講,白費口舌。

  ??趙弘滿臉無辜,隻能小心陪笑。

  ??※※※※※※※※※※※※※※※※※※※※

  ??注1:關於棉花到底是什麽時候出現在中國的,有許多說法,百度百科記錄起源於宋末元初;但也有許多記載中國很早時候就開始種植棉花了。本文采用後一種說法。

  ??注2:卡爾·馬克思《資本論》選句。

  ??注3、注:4:來自百度百科。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