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上門送溫暖
作者:豆醬      更新:2022-02-08 08:57      字數:2163
  芽芽在京都能喝上牛奶,抿了幾口就喊飽,一把塞給媽。

  蔣文英一邊說你這孩子怎麽能浪費好東西,一邊接過閨女喝剩的。

  田淑珍就眼巴巴的去看閨女。

  聶互助一直在悄咪觀察,如果親媽跟哥討牛奶喝,那她就分幾口出去。

  跟親媽眼神對上的時候,她嫣然一笑:“我能喝得完,不會浪費。”

  田淑珍又心疼兒子喝不夠,隻能咽了咽口水。

  開始撿菌絲了,這跟數錢還不一樣,像硬幣隻好十個一壘,接下來按著這高度疊就行了,菌絲得慢慢的挑選。

  “芽芽,寶泉帶絹花把孩子流了。”

  “流了好,總比孩子出生沒了媽好。”

  芽芽心裏數,1,23.4.5....回話後繼續低頭把數接起來。

  “在人家麵前你可不興那麽說,得說以後還有機會,讓人有個盼頭。”

  “知道了”

  芽芽剛數到半紮又被打斷。

  “媽,我數數呢”

  蔣文英安靜了一會。

  “為了不讓寶泉上醫院,他大哥下手也太重了,聽說還掉了顆門牙。”

  “29,這麽嚴重,我數到29了,媽,你憋說話,29趕緊的,29.”怕自己忘記數哪了,芽芽一邊抽空回嘴一邊不停重複剛才數到幾了。

  另一邊監督大家撿菌絲的聶互助就道:“媽,你瞧瞧人家母女兩,處得跟朋友一樣,你老是動不動就打我,”

  田淑珍悶頭數數,說:“別,咱們兩沒有共同語言”

  聶互助問比如呢。

  “比如你想跟我拿錢,而我不想給”

  “媽,你還不曉得你閨女的能耐。”

  田淑珍不想跟閨女掰扯了,附和說:

  “對對對,你最特別,你最能耐,連你身上的虱子都是雙眼皮的。”

  “......”

  嘰嘰喳喳聲裏總算是把菌絲給分好了,接下來就是拌料。

  這事以前幹過,弄起來特別快。

  “培養料得裝到瓶肩的地方,方便實體長出瓶口”

  在聶互助的指揮下,大夥悶聲裝著培養料和菌絲。

  “聶合作,你咋回事,往死裏懟幹什麽,得裝得鬆緊適宜知道不,什麽叫鬆緊適宜知道不,笨!豬幹得都比你好!”

  聶合作生氣,看《地道戰》裏頭的大佐都沒妹妹囂張!咋還罵人呢!

  聶三牛一把攔住兒子,“行了,跟你妹妹計較個啥,聽聽就過了。”

  聶合作瞧了眼妹妹得意洋洋的臉悄悄的握緊了拳頭,上學那條路果然沒錯的,有知識就有話語權!

  聶互助真開心啊,繞到二伯娘身邊,平時她有點怕蔣文英,看了半響後不太敢說話,又去看芽芽。

  她心裏盤算好,芽芽要有一點做得不好,也得挨批評。

  裝料合適,鬆緊合適。

  芽芽知道自己做得沒錯,抬頭嫣然對聶互助笑了一下,似乎再說你要是雞蛋裏挑骨頭,今天就得打一架了。

  “裝了料用食指壓實,再用棍子在中間搗一個洞口,要一直插到瓶底,到時候再用報紙紮瓶口!”

  聶互助又轉悠到自己那一房去,畢竟這一房惹得起。

  聶三牛問:“挖個洞是要幹哈啊。”

  聶互助:“你管那麽多嘎哈,聽我的,說了你能懂?”

  田淑珍跟聶合作一把按住暴起的聶三牛,齊聲說:“冷靜,千萬要冷靜!”

  裝好培養料的瓶子得蒸八個小時殺菌。

  聶互助道竄去了聶三牛平時做木活的後院,說要拿木屑做金針菇傳種的培養基,一下跑沒影了。

  蔣文英拿出從南方一包酸梅晶,還有一包果丹皮。

  “帶去給寶泉和絹花甜個嘴,悄悄的別給你奶奶發現。”

  酸梅晶一包一塊三毛八,果丹皮一包兩塊兩毛六,讓老太太知道還不心疼死。

  交代完她就準備把這一次到南方帶回來的東西送到家婆那屋去。

  芽芽就喊留一點,留一點,到時候我不在家,你偶爾還能悄悄吃一點,什麽東西到奶奶手裏都是供到壞。

  寒暑假她帶回來的奶粉,麥乳精,暗地裏悄著給蔣文英留了一份,轉眼她勸拿去老太太那放著了。

  “媽不饞這個”蔣文英跟閨女說,“別怨你奶,我們這一輩苦慣了,不藏點東西心裏不踏實,再說現在明麵上還是你奶奶當家,可是今年開春我說種菜,你奶奶也沒說什麽,為啥你想過沒有,咱們得讓老太太有管家的盼頭。”

  讓閨女早去早回,蔣文英又給兒子,閨女留了一包袋裝的方便麵,一包冰糖,這才把東西往老太太屋裏送。

  葛寶泉家,是葛家媳婦開的門,雖然語氣輕快的說芽芽回來了,但表情裏還是有些不自然,還悄悄給芽芽打了個眼色,讓人說話顧著點。

  每家養的雞不輕易殺的,芽芽一進院子就瞧見雞少了好幾隻。

  “寶泉,娟花姐,我來了~~”

  瞧著芽芽歡快蹦進門,葛家媳婦心頭漏了一拍,這孩子是沒看懂她眼色啊。

  絹花已經聽見了動靜,掙紮著起身靠著牆,把散亂的頭發攏一攏。

  芽芽進屋後先掏了見麵禮,知道肯定要撕巴一會就搶先道:“媽讓我帶的,你們不要就丟著,我可不打算帶回去。”

  葛寶泉確實想讓絹花吃些好的,收下就挑了個話題,問南方好不好玩。

  “好玩的,跟咱們這裏很不一樣,蟑螂都比咱們這裏的大個,還會飛!”芽芽一邊說話一邊瞧著絹花的臉色。

  唇色並沒有病態的發白,手也溫熱著,至少沒有明顯的貧血症狀,小產後應當被照顧得很好。

  心裏診斷著,她嘴巴也沒停。

  “我們住的地方,鄰居口音重,有一天吃螺一直跟我們叨叨,公的,公的。”

  、絹花驚訝,“螺還能吃出公母?”

  芽芽拿出聽診器,“我們也奇怪,後來才知道他說的是‘空的,空的’”

  夫妻兩笑出聲來。

  打從孩子沒了後,誰來家裏都是小心翼翼的作陪說話,興許是怕夫妻兩多想,連表情都得苦大愁深。

  絹花心思敏感,自然是感激別人的好,隻不過她的痛從來不強求別人感同身受,倒不如該怎樣就怎樣。

  芽芽給人聽了心音,做了體格檢查,再看了看當時各項報告數據,隻覺都是好的,又讓葛寶泉上外頭呆一呆。

  話剛落,葛家媳婦就在外頭喊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