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開天窗i.
作者:豆醬      更新:2021-09-05 06:09      字數:2105
  芽芽現在的重心幾乎就放在醫院那了,三番四次的請假。

  但這孩子以後是有大前途的,所以老師們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加上從第一學期的學習成績來看,除了英語以外,其他各科成績相當不錯。

  這邊劉秀珠還沒開口表示回去一定督促芽芽呢,一搬著作業本的老師經過,說了句:“聶芽芽啊,不錯的嘛。”

  說話的是語文老師。

  芽芽語文好,特別是小作文寫得深得老師的心,平時還老幫忙班作業本,是語文老師的心頭寶。

  劉秀珠並不是走個過場而已,回家以後以吃肉的名義勾回家裏。

  他們家隔壁家有當幼師的,劉秀珠偶爾也聽到了一點育兒經驗,比如在飯桌上少教育孩子,容易消化不良等等。

  李敬修不用操心,劉秀珠就把這份關懷實踐到了芽芽身上。

  李家老爺子在飯桌上記起來問了一嘴,她還忙把這理論搬出來。

  老爺子聽完後煞有介事的點頭,覺得說得挺對,這世上沒什麽事比吃飯重要。

  等吃了飯,看人東倒西歪的犯困,劉秀珠又有點不忍心,早把最初的雄心壯誌忘了個幹淨,提點了幾句。

  芽芽最近感覺是有點虛,不是醫院的事,是實驗室。

  科研和工作很難有人兼顧,更別提芽芽還是個學生了,所以烏老也不為難她。

  不過正式的研發跟她以前在衛生所的不一樣。

  整個項目還是圍繞芽芽在衛生所關於二代人造皮膚的構思來展開。

  目前隻有M國有的矽橡膠材質已經通過層層交涉采買運送到了實驗室,於是連芽芽都被留下來做了好幾天分析數據的日子。

  57年開始,羊城春秋兩季都有廣交會,烏老也不知道從哪裏倒騰一台77年款的台式電腦,就跟個大箱子一樣,據說市場價高達一千美金。

  平時拿來做做數據,大多時候還是手動。

  烏老也快從位置上退下來,時間多了以後下手更黑了,把人喊來後就反鎖實驗室的門,有時候還會把自己那大孫子喊來守門,一隻蒼蠅都不許放出去,誰做完手裏那一份工作才給走。

  大夥瞧著老頭子七老八十了還兢兢業業的工作,也就跟著提著幹勁高強度的忙了好幾天,芽芽才會那麽困。

  吃了飯回家路上,剛才胡同口芽芽就被截住了,來人語氣特別著急

  “小師姐,趕緊跟我去研究所去,烏老身體不舒服。”

  芽芽一聽都來不及回家跟薛愛蓮說一聲,讓胡同口玩鬧的小孩幫幫忙,踏上腳踏車風風火火的趕到了研究所。

  她一踏進去,大夥就喊著趕緊關門,別讓人跑了。

  就在剛才,他們又被烏老頭子喊來做實驗,一瞧小師姐不在。

  這哪行啊,大家要同享福共患難啊,於是派個人怎麽著都得把芽芽給騙過來。

  烏老正在擺弄培養皿,顯然對手底下這群學生拿自己編排的理由欣然接受,畢竟除了芽芽,其他人連個藍光都借不來!

  這個實驗室是在京都醫院的分院,雖然有自己的物資設備,但是有時候一些用得到的小工具還得厚著臉皮跟人借、

  比如最近的培養皿需要藍光,可是婦產科也需要藍光呢,設備統共就那麽多,是給祖國花朵用的,不是借給實驗室照培養皿的。

  實驗室裏幾乎所有人都厚著臉皮在分院的各個部門借過東西,隻有芽芽是每次出馬都能馬到成功。

  按照她的自我評價,是為人謙遜,待人誠懇,深得人心。

  而實驗室上下一直都認為是她臉皮厚比城牆。

  但事實還真是隻要她出馬,啥都能借來,有時候別人去借,人家科室一瞧不是芽芽,還不給借呢。

  烏老一邊忙自己手頭的事,一邊聽手底下的學生叨叨,一聽見芽芽英語不好,上大學的事有點玄的時候心裏就有了譜,沒一會把芽芽招到身邊,擺事實講道理。

  “英語嘛,得學,畢竟以後咱們還得看外文文獻是不是,但是這英語也不能卡著人才啊,有,到時候咱們走走特招的路,英語大學咱再學。”

  為了把芽芽誆到身邊來,烏老表示自己以前有一段時間也被俄語弄得死去活來的,想死的心都有了,很能感同身受。

  但人活著不就是跨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山麽。

  芽芽覺得烏老的眼神裏充滿了讓自己上賊船的熱情,但是不用學英語的誘惑力還是很大的,再說了人造皮膚項目本來也是因為她才發起,於是點點頭算是跟烏老達成了君子之交。

  烏老很得意,二院姓賈的父子之前不還認芽芽做學生麽,這人最後不還是落到他手裏頭了,聞言又讓人聽話,明兒依舊到實驗室裏來。

  芽芽說明兒不行,骨科事還多呢。

  骨科還敢跟自己搶人?烏老一個電話打過去,正好是王昌明接的電話。

  意思他聽明白了,就是不必要的事情就別讓芽芽做了,骨科不還那麽多人麽,譚昌明你不就是其中一個麽。

  譚昌明現在還真巴不得芽芽不在骨科裏呆。

  采訪時間就定在周日,他也想了個想子,這不正在等著電話麽。

  此時外科亂成了一鍋粥。

  今天普外科查房的時候忽然發現手底下多了十個手術特征十分明顯的患者,這種急症患者多是需要快速手術,不能拖。

  可是普外科病床量,手術室就那麽多,能做手術的外科醫生都排極滿,這就等於是開天窗了。

  外科的老主任一下就傻眼了。

  工作量完全飽和的外科醫生已經接不了更多的患者,哪怕這些患者裏有一些譬如膽囊普通切除手術,一個星期內就能回家療養的患者。

  就拿最容易上手的膽囊手術,一台最少也得一兩個小時、

  做手術又不是搞批發,一台手術就該是那麽長時間,想要壓縮時間以求能做更多台手術的辦法也行不通,否則到時候就不是搶救患者,而是搶救醫生了。

  源頭查來查去,就查到了科室裏的一個女醫生上。

  就是這個女醫生值班時把多收的急症患者通通安排到了明天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