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補助改善夥食
作者:豆醬      更新:2021-09-05 06:09      字數:2078
  薛愛蓮還沒有下課,大夥對窗戶冉冉升起的一顆小腦袋顯然興趣更大。

  轉到地質專業後,周圍再也不是少年班的同學,加上老三屆學生的原因,李敬修在地質專業裏年紀最小,坐在中間靠前麵的位置。

  他有瞧見芽芽在球場上瘋跑,知道人肯定渴了,就讓同學把水壺遞出去。

  學生裏頭稀稀拉拉的‘把水壺遞給李敬修家的芽芽’

  薛愛蓮裝作看不見,更是忽略了這些學生躁動的心。

  今天學生委員會發補助了,大部分人拿的是17.5的二等補助金,糧食是二十七斤,包括十二斤的細糧,飯票和麵票各一半,相當於照顧到了南北方的學生。

  要是讀的師範,農學院,民族學院的,助學金最高,有31塊錢,少數民族還有九塊錢的民族補貼。

  每個月到這個時候都是最激動的,恨不得到食堂搓一頓好的。

  下課時間已經過去了七八分鍾,食堂好菜也差不多沒了,大夥逐漸收心。

  芽芽朝著李敬修打了個手勢,又跑了。

  等薛愛蓮宣布放學,樸實的學生一窩蜂的拽著自己的糧票朝食堂跑。

  李敬修跟薛愛蓮落在了後頭,話題討論說著說著就到了芽芽身上。

  目前高中還是兩年製,雖然一直有傳言以後高中要改成三年,但畢竟還沒有個準信,也就是芽芽還有一年就要畢業了。

  她早人家一歲上的小學,所以也早一點進入大學。

  李敬修已經開始做了打算。

  他自己這情況,雖然離畢業還早,但多數留京工作、

  雖然話語很委婉,但指定的計劃裏,希望芽芽也在京都讀大學。

  薛愛蓮自己也在衝刺博士學位,目前整個華國有博士學位的,隻有兩百多個人。

  她當然也希望芽芽留在京都。

  很顯然,李敬修就是察覺到了她的意思,所以提前向來通通氣,拉攏她。

  芽芽的背後還有個老聶家的聶海生,那才是李敬修要說服的對象。

  食堂裏,芽芽朝兩人招手,周邊坐的都是地質學的學生。

  大夥感慨,有個乖巧還能幫忙打飯的人就是好啊,瞧瞧好菜全都有,他們來晚了的隻能點剩下的。

  坐在芽芽身邊的就是那時候老擼芽芽腦袋的老大哥。

  他是工廠考進大學的,單位工資照發他的三十四塊工資,再加上糧食關係也轉到學校來了,每個月定量有四十七斤的糧食,算是吃飯裏比較富裕的。

  這老大哥一邊使勁的把自己的肉菜往芽芽那邊撥,說:“小孩兒,多吃肉,長得快”

  李敬修把老大哥又要擼芽芽頭發的手擋下,拿著票招呼芽芽再去點兩個菜,合著吃

  這年頭肉菜貴嘛,很多學生都是兩個人合夥點一份肉菜吃。

  雖然說了合夥吃,但李敬修點的還是芽芽愛吃的,芽芽回來就趁機坐到李敬修身邊,遠離老大哥的魔爪。

  薛愛蓮對營養均衡比較執著,愣是在專注吃肉的芽芽碗裏夾了好幾筷子的青菜。

  長輩麵前芽芽不敢太造次,在我又不是羊,吃什麽草的腹誹裏苦了吧唧的扒拉。

  還是李敬修注意到了,跟別人說話的空隙時不時從她碗裏夾上幾筷子,被薛愛蓮堆得小山似的青菜沒一會消滅得差不多、

  “你別太寵她,營養跟不上不行”薛愛蓮說。

  李敬修其實也意識到了,於是就留了一塊子青菜,把上頭的蒜頭去掉了。

  芽芽今兒黏在大學裏也有事,老師要找家長。

  提這件事的時候,李敬修也正跟她說一年後上大學的事呢。、

  他看好了,其實京都最高學府就不錯。

  芽芽對在哪裏讀書倒是沒有太大的想想法、

  她跟李敬修回了家,劉秀珠正在洗衣服。

  芽芽蹲在一旁使勁聞,特別認真的發問:“阿姨和我媽一樣。洗的衣服都有肥皂的香味!”

  李敬修正停自行車,接了一句:“難道不是因為長輩們省水,漂水都不愛漂幹淨?”

  兩個人對視了一眼,很聰明的決定不去深入探討這個問題。

  幫劉秀珠曬好衣服,芽芽膩著說明了來意。

  其實喊薛愛蓮也不是不可以。

  今年11月份,華國開始第一次托福考試,考試地點在京都;考試程序全部按照M國要求進行,。考試答題所用鉛筆、橡皮、轉筆刀都是美國貨,因為擔心中國鉛筆質量不達標,影響機器判卷。

  就是薛愛蓮現在忙著考博士,一把年紀還要考托福,又要上課,芽芽不舍得讓人分心了。

  劉秀珠一口答應,芽芽就跟她半個閨女似的。

  辦好了事,隔天芽芽又踩著鈴聲打著哈欠走進了教室裏,第一節課後半截就擋著書小睡了一會。

  旁邊的小姑娘上課專門幫芽芽望風,提醒老師來了,後來瞧著人睡得那麽香,心裏實在不是滋味,下課後委婉的跟芽芽表達了下自己的心情:“我好久都沒一覺睡到自然醒了。”

  不敢睡啊,這年頭初中一個六十多人的班,考上高中的不到十個人。

  又隻有兩年製,上完課都沒有時間複習,匆匆忙忙去參加高考。

  壓根不敢睡,怕一睡就把前途睡沒了。

  芽芽打著哈欠,揉了一把有點自然卷的頭發,歎了口氣附和道:“唉,我也是。”

  小姑娘被這不要臉的話刺激得好一會沒接上,默默扭過頭去看書,決定以後都不主動討論這個話題了,傷自尊。

  這年頭小學到初中都有勞動課,有的學校到了高中取消了勞動課,不過芽芽就讀的學校每周還是有兩節課,叫學工學農。

  年紀還分了班,設工業一班和工業二班,一班是用燒堿做土肥皂,還製活性炭,二班做算盤,都有小規模生產。

  本校的初中是直接停課一周,由著老師帶領去勞動,比起去學校西側的桑樹林抬大糞的初中生相比,大夥對高中的勞動課還比較滿意。

  劉秀珠就是勞動課來的。

  老師也不跟她客氣,簡單的說了下芽芽的英語問題,她英語不好,還愛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