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趙寧亡不卑
作者:傲雙      更新:2021-05-21 15:56      字數:3692
  平原君回到邯鄲,來到叢台宮,見群臣來來往往,忙個不停。一人見了,行禮道:“拜見,平原君。”

  其他人見了,齊聲道:“拜見,平原君。”

  平原君朝著群臣,行禮,表示感謝。趙王丹正在後宮,得聞宦者來報,得知平原君歸國,大喜不已。趙王丹更衣,來到大殿,見了平原君,欣喜道:“叔父,你總算回來了。秦王有沒有為難叔父。”

  平原君展了展衣袖,笑道:“我徒留秦國,吃了些美味,喝了秦酒。王上看我體態,秦王有沒為難我。”

  趙王丹聞言,忙道:“出使秦國,叔父受苦了。”

  平原君道:“我一點不苦。”

  平陽君問道:“平原君入秦,秦酒與趙酒相比,孰更好喝乎?”

  平原君脫口而出道:“我從小到大,都是喝趙酒。秦酒豈能比之。”

  “叔父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趙王丹招手道:“來人,備好美酒,為平原君,接風洗塵。”

  平原君製止道:“等等。”

  趙王丹見平原君沒有領他的情,不解地看著他,問道:“叔父,有何話說。”

  平原君臉色一沉,語調悲憤道:“現在不是喝酒的時候。”

  趙王丹聽不明白,問道:“叔父,這話是什麽意思。”

  “我看著大臣都忙碌著。”平原君從一個朝臣手中,拿過竹簡,高舉過頭,問道:“王上,他們在忙些什麽。”

  趙王丹解釋道:“我們割城給秦國,自然要做好交接儀式。”

  “割城?”平原君將手中的竹簡,往前一扔,“王上,臣,不答應。”

  趙王丹急道:“叔父不是也讚成割城,為何反悔。”

  “我從來都不讚成割城求和。”平原君高聲道:“我是為了給我們邯鄲備戰,爭取時間。”

  趙王丹明白了他話中的意思,試探性地問道:“叔父的意思是想和秦國打到底。”

  “不錯。”平原君態度堅定道:“我們要與秦國一戰到底。”

  “叔父,不是寡人不想打。”趙王丹欲言又止,也沒有把後麵的話說出口。

  “那就打。”平原君握緊拳頭,咬緊牙根,“秦國欺我太甚,決不能割城言和。”

  “叔父,我們能打嗎?”趙王丹清楚地知道,趙國和秦國的國力不在一個等級上,“秦國輸一次,很快能夠恢複元氣。我們輸一次,就會亡了家國社稷。”

  “趙國寧亡不卑。”平原君自然知道,戰敗的結果是什麽。然,他仍舊堅持打到底,決不退步,也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趙王丹見割城就能平息兩國兵禍,還能保住殘破、飄零的江山社稷。卻始終想不明白,平原君為何要堅持與秦國打下去。趙王丹見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說話,問道:“叔父,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麽。我們和秦國打下去,輸了,邯鄲就沒有了。江山社稷,就沒有了。叔父,我們能打乎?”

  “有何不能打。”平原君胸膛急劇起伏,高喊道:“我國疆域兩千裏,戰將百人,甲兵還有數十萬,有何不能打。”

  “我們與秦國繼續開戰,雲中、雁門、晉陽之地,就有可能保不住。燕國見代郡防守薄弱,就會南下攻我。”趙王丹道:“寡人,不能拿邯鄲百姓和趙國的江山社稷去賭。”

  “我們不與秦國打到底,諸侯才會趁機瓜分趙國。”平原君雖知趙王丹心中的顧慮是什麽,但他更擔心不戰的後果,“諸侯伐魏,因桂陵、馬陵之敗;諸侯伐楚,因垂沙之敗。五國伐齊,因濮水之敗。我們長平剛敗,諸侯皆知。我們割城,向秦國議和。諸侯就會認為,我國國力孱弱,定能聯合討伐。戰,既是表明態度,也是守衛江山社稷。”

  平陽君不讚成這番理論,忙道:“平原君,我們和秦國剛要平息戰禍,怎可烽火四起。忍一時,風平浪靜。等到我們恢複國力,在於秦國開戰。”

  “我們想等,諸侯願等乎?”平原君道:“我國深處四戰之地,諸侯環伺,都看著我們。我們割城議和,不但不能平息戰禍,反而還有亡國之險。諸侯見我們割城給秦國,就會趁火打劫,出兵伐我。到那時候,我們怎麽辦。”

  平陽君見對方話語有些誇大,忙道:“隻要沒有秦國,其他諸侯,豈是我國的對手。”

  平原君不答反問道:“我們割六城,秦國嚐到甜頭,就會與我們交好乎?”

  平陽君搖頭道:“秦王性格貪婪,是不會滿足與六城。”

  平原君抬高語調問道:“秦國聯合諸侯蠶食我國疆域,我們如何應戰。”

  平陽君想了想,覺得這是平原君想太多了,“秦國剛與我國止息兵禍,豈會聯合諸侯伐我。”

  “秦王本就想伐我邯鄲,隻不過是忌憚諸侯的態度。”平原君道:“諸侯出兵伐我,秦王見之,更會有恃無恐。到那時,我們要迎戰的是這個諸侯。王上,臣決不能割。”

  樓昌輕飄飄地說道:“長平一戰,我國精銳盡喪。現在又和秦國開戰,我們拿什麽與之爭鋒。平原君明知道,打不贏。為何還要執意打下去。”

  平原君目光迎向樓昌,話鋒淩厲道:“打不打得贏,隻有打過才知道。”

  趙王丹道:“叔父,情況沒有那麽糟糕。我們割六城,就隻能止息兵戈,保住邯鄲,這不好嗎?”

  平原君說了那麽多,卻得到趙王這句話。平原君心中微涼的同時,目光迎向趙王丹,問道:“王上是打算割城議和。”

  趙王丹沒有躲避平原君那道孤憤的眼神,點頭道:“武力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為了邯鄲,為了社稷,寡人願割城求和。”

  平原君抖動雙肩,冷笑道:“疆土是立國之本,王上之舉,就不怕背上罵名乎?”

  趙王丹道:“邯鄲尚存,江山尚在。寡人背負罵名,又如何。”

  “且不論,割城之後,秦、趙兩國能夠止息兵戈。也不談,諸侯見我示弱,是否會趁火打劫。”平原君話鋒突變,激憤道:“王上答應割城求和,就問這些活著的將士,答不答應。王上也要去問長平死去的數十萬將士答不答應。王上更要問那些將士陣亡的遺孤答不答應。”

  平原君見趙王沒有說話,朝臣也沒人說話,續道:“我們眾誌成城,共赴國難,為邯鄲而戰。王上卻想割城求和,君臣、百姓定會上下離心。”

  趙王丹拿不定主意,看著朝臣,問道:“我們與秦國血戰到底,還是割地議和。你們,拿個主意。”

  平陽君見趙王丹在這個時候,沒有表明態度,反而將這個難題拋給朝臣,還沒有慌亂手腳。足以見得,趙王丹曆經長平之戰後,成熟了不少。

  平陽君見沒有大臣出列,率先道:“臣,主張割城求和。”

  樓昌也道:“臣,也主張割城求和。”

  又有幾名大臣,附和道:“臣等,附和。”

  平原君高聲道:“臣,主戰。”

  又有很多人,跟著高呼道:“主戰。”

  趙王丹見朝中分為三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戰,剩下一派負責觀望。趙王丹見主和與主戰的人,不分上下。其中主和是以平陽君、樓昌為主。主戰是以平原君為首。那些觀望的人,大多數都是宗室和老臣。

  趙王丹也不插話,仍有主戰與主和之人辯論。

  平陽君道:“我們拒絕割城,秦王一怒,白起兵伐邯鄲。平原君要三思啊!”

  “我們以割城之計,不僅迷惑了秦國君臣,還離間了秦國君王、將相。”平原君將自己最新得到的秦國消息,拿了出來,“白起伐我,尚且不怕。更何況,白起已經歸國。”

  樓昌道:“白起歸國,還能掛帥出征。我們沒人能與白起一戰。我們的對手是白起,不可大意。”

  “對啊!對啊!白起出,萬骨枯。白起伐邯鄲,定會血流成河。”

  “戰敗,不可恥。可恥的是連戰的勇氣都沒有。你們被白起之名,嚇得連男兒的勇氣都沒有。”平原君看著聽見白起之名就害怕之人,“你們不配成為趙國好兒郎。”

  “平原君,話不是這麽說的。”平陽君語調緩和道:“打仗,光是靠勇氣沒用的。”

  “連勇氣都沒有,打什麽仗。”平原君道:“你們都是在為自己的怯戰,找個借口罷了。”

  樓昌冷冰冰道:“平原君有勇氣,盡管與白起一戰。”

  “我願掛帥,與之一戰。”平原君高喝道:“縱使戰死沙場,也不負七尺男兒之軀。”

  平陽君道:“秦軍來攻,我們能守住邯鄲乎?”

  “如何守不住。”平原君眸色充滿自信,“邯鄲城池高大、寬闊,護城河深。我們糧草準備充足,兵戈完備,邯鄲定能守住。別忘了,我們還有代郡、雁門、雲中之兵。”

  “秦軍來勢凶猛,定會速戰速決。一旦開戰,秦軍不到十五日就能抵達邯鄲。代郡、雁門、雲中之兵,前來馳援,至少要一個月的時間。”平陽君問道:“我們能在援軍趕來之前,守住邯鄲乎?”

  “能。”平原君道:“沒有援軍,我們也能守住邯鄲,兩年。就看我們有沒有戰勝秦軍的信念和勇氣。”

  平陽君問道:“我國和秦國都是猛虎,諸侯見我們相爭,無論是秦國輸,還是我國輸,他們都樂此不疲。諸侯豈會助我們擊秦。”

  “我們和諸侯的關係是唇亡齒寒。趙國亡了,諸侯也朝不保夕。”平原君道:“諸侯助我擊秦,就是保自己。諸侯是不會看著秦國亡我,而袖手旁觀。”

  趙王丹看著主和與主戰爭吵不休,更是拿不定主意。趙王想與秦國開戰到底,又恐懼秦國的兵威,也認為沒有與秦國開戰的資本。

  趙王丹是一國之君,考慮的問題也很多。他要收複社稷,還要保護他的臣民。他不敢拿邯鄲百姓和趙國國運去賭,也不能賭。然,割地求和,辱先祖的英明,也負七尺男兒之軀。還會讓君臣和百姓,寒了心。那些為國戰死的將士,還有陣亡將士的遺孤,他又該如何交代。

  “打。”

  “不能打。”

  平原君看著趙王丹,逼迫道:“王上,先祖在天上看著我們。長平陣亡的將士,也看著我們。邯鄲的遺孤,也都看著我們。趙氏子孫,多難興邦,不怕戰,不怕亡。趙國,寧亡不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