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
作者:傲雙      更新:2021-05-21 15:55      字數:4259
  趙王丹那句,‘你就是寡人的馬服君。’馬服子聞言,神情震蕩,久久不能平複心境。這幾個字不僅是他最想要聽的,也是對他最好的肯定。趙奢是趙惠文王的馬服君,而他是趙王丹的馬服君。

  趙王丹見對方沒有出言迎合,也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看著他,認真地問道:“你難道不想成為寡人的馬服君乎?”

  “臣,做夢都想著這一天。”馬服子壓製住心中的狂熱,也將這句話留在了心中,平靜地答道:“廉老將軍,戰功赫赫,威德服眾。王上臣以取代廉老將軍,定會有很多人不服吧!”

  趙王丹點了點頭,指著案幾上堆放的文書,“這邊都是讚成你的,另一邊是反對你的。”

  馬服子見讚成他的文書,比反對他的文書,要高那麽多。想著自己被大多數人認可,那顆心多了點慰藉。

  趙王丹收回手勢,看著他,續道:“這麽多朝臣都擁護你。寡人也支持你。你就是寡人的馬服君。”

  馬服子沒有給趙王丹強烈的回應,神色依舊平靜地問道:“臣想知道,有哪些人反對。”

  趙王丹沒想到對方會問這些話來,先是愣了少許,走進案幾,哪些反對他的文書,“藺相如。”

  馬服子認真地道:“藺上卿是先王肱股之臣,也是有謀慮、有大局的人。王上為何不聽藺上卿之言。”

  趙王丹放下手中的文書,神色不滿道:“藺相如和廉頗什麽關係,寡人豈能不知。寡人催戰,廉頗拒戰。廉頗眼裏還有沒有寡人?藺相如替廉頗說話,不過是為了私交,忘了家國。寡人豈能聽一個病人說的話。”

  秦、趙戰事僵持不下,趙王丹的壓力,可想而知。馬服子卻沒想到趙王丹會疑色廉頗,也不聽藺相如的話。

  趙王丹又拿起一封文書,揚了揚手,“你母親,也反對寡人以你為將。”

  “家母勸諫王上,不要以臣為將,甚至與臣割斷母子關係吧!”馬服子臉色平靜說著這些話,心中卻是撕心裂肺的疼痛。馬服子怎麽也想不明白,他繼承父親的武勳和榮耀,哪裏做錯了。

  馬服子見母親看不起自己,他越要證明自己的能力。

  “你已知曉,寡人就不念了。”趙王丹放下文書,又道:“寡人答應了你的母親,你不能破秦,寡人也不會問罪你的家人和家族。”

  “王上,平原君、平陽君,他們對臣是什麽態度。”馬服子見趙王丹沒有聽母親之言,又不會因為戰事不利,牽連他家人和家族,心中也沒什麽顧慮。

  趙王丹吐出幾個字,“不反對,不擁護。”

  馬服子見趙國最有代表的兩個人沒有表態,又朝著案幾上的文書看了一眼,“臣,未立戰功,威德不加。王上不顧藺相如、家母等意見,提拔臣為將,換下德高望重的廉老將軍。臣,不配擔此重任。”

  趙王丹怎麽也沒想到馬服子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尤其是最後幾個字,讓他的一腔熱血冷了幾分。為了以他為將,趙王丹不知道頂住了多大的壓力。趙王丹轉念一想,對方說的也沒錯。馬服子與廉老將軍相比,沒有顯赫的戰功,沒有威德。馬服子之言,也是擔心,換將會引發新亂。

  趙王丹想通了此節,也不怪他,“寡人以你為將,不是一時糊塗,做出的詔令。這是朝臣的擁護,百姓的渴望。寡人也相信,你就是寡人的馬服君。”

  馬服子見趙王丹態度堅定,語調充滿力量,回道:“王上以臣為將,朝中反對臣的人,不再少數。”

  趙王丹又指著案幾上的文書,“是有很多文臣、武將反對,藺相如也反對。就連你母親,也勸諫寡人。”

  馬服子問道:“王上以臣為將,換下廉老將軍。文臣武將都不服,王上為何還要堅持以臣為將。”

  “誰說沒有戰功,沒有威德就不能為將。”趙王丹眸色明亮,語調鏗鏘有力道:“廉頗是有戰功,又有威德,卻抵擋不住秦軍。廉頗老了,戰法太過保守,打不出趙氏男兒的威名。寡人想要一個朝氣蓬勃、有活力的將領,出動出戰,為我國打開艱難的局麵。”

  馬服子理解趙王丹,也懂他的難處。想要證明自己不弱父輩的心情,趙王丹比誰都要強烈。趙惠文王、趙威後對趙王的影響實在是太大。趙王丹要證明自己,就隻能開疆拓土,擊敗暴秦。

  馬服子推辭道:“臣,年少,怕辜負了王上的期望。”

  “寡人祖父繼承大業時,不足十五歲。魏、齊、秦、楚、燕,以會葬之名,圖我趙氏江山。祖父不顧國力孱弱,卻敢與五國諸侯針鋒相對。父王繼位時,年滿十歲。沙丘宮難,也才十五歲。不也守住了先祖留下的江山。寡人繼位,年歲比祖父、父親大。寡人一樣能夠守住先祖的江山。”趙王丹想起祖父、父親那些事,高喊道:“趙氏子孫,自古英雄出少年。”

  趙王丹見馬服子不說話,想必是心中還有很多顧慮,又道:“我國和秦國在丹河僵持時間太長,齊國不與我們結盟。我國就沒能力與秦國打持久消耗戰。寡人用你,定與你榮辱與共,生死同命。寡人願將趙國的命運,托付給你。”

  馬服子朝著趙王丹拜了拜,“臣願擊秦,奈何文武大臣不服,難行大事。請,王上換將。”

  趙王丹說了這麽多,卻還是得到這句話,高聲道:“明日,寡人築高台,拜你為將,替你揚威。你,可願成為寡人的馬服君,共同守衛先祖的江山。”

  趙王丹說的這些話,也是馬服子心中所想。馬服子不願辜負君王,也不願辜負自己,躬身道:“承蒙王上厚愛,臣,自當領命。臣願替王上守住先祖的江山。”

  “好。”趙王丹激動道:“我們攜手,守衛先祖的江山。”

  馬服子高聲道:“臣,定會用秦軍的鮮血,捍衛三晉男兒的傲骨。”

  “好,好,好。”趙王丹笑道:“這才是寡人的馬服君該說的話。”

  馬服子問道:“王上以臣取代廉頗,不知,如何安頓廉老將軍。”

  趙王丹壓低聲音道:“廉頗性子剛烈,又不聽寡人詔令。邯鄲城內流傳一個消息,廉頗通秦,圖謀邯鄲,不知你曾聽聞。”

  馬服子道:“王上,這是謠言,不可當真。這定是秦國離間我國君臣的計策。秦國不能用武力攻破我國,便想到從內部打垮我們。王上,不能聽之,信之。”

  趙王丹也曾想過這些緣由,但他不敢拿江山社稷的命運去賭,“事出必有因,無風不起浪。寡人身為一國之君,不可不當真,”

  馬服子忙道:“廉老將軍的為人如何,眾人皆知。廉老將軍是不會出賣趙國,背叛王上。”

  趙王丹道:“寡人也相信廉老將軍是忠心為國,但寡人身為一國之君,就要為家國社稷考慮。廉頗不是我趙氏子孫,不會為了祖宗基業死戰。寡人豈能拿先祖的基業,去賭。國難當前,忠義難尋。你是趙氏子孫,要肩負起責任。”

  馬服子聽到‘趙氏子孫’,這四個字,久久不能平複心中的情緒,問道:“王上要臣怎麽做”

  “寡人派你去取代廉頗,交接權力。廉頗沒有異心,你讓他安全回到邯鄲。寡人辜負了他,日後彌補就是。”趙王丹眸色突顯殺氣,“他若有異心,不執行權力交接,你可以便宜行事。”

  馬服子驚道:“王上是什麽意思,臣聽不明白。”

  趙王丹知道對方是明白,故意裝作不明白,走近他,壓低聲音,“寡人多次命令廉頗攻秦,廉頗以將在外為由,拒絕出戰。廉頗手握重兵,寡人擔心他…”

  馬服子道:“王上,廉老將軍性子剛烈了些。但,他是不會做出叛國的事情。廉老將軍在丹河阻擋了秦軍,這就足以表明了忠心。王上是一國之君,應該效仿先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王上這句話傳了出去,豈不是令將士心寒。”

  “你說寡人涼薄也好,說寡人心狠也罷,甚至說寡人猜忌心重也行。”趙王丹想著廉頗拒不聽命,哪裏聽不去這些話,微怒道:“與秦對戰,事關江山社稷,寡人不敢馬虎。廉頗不聽王命,拒不出戰。寡人也不能由著他,釀成大禍,悔之晚矣。”

  馬服子感受到了趙王丹濃濃的殺氣,也知勸不回趙王的心意,換了一種語氣道:“王上,這件事交給臣去辦。臣定能說服廉老將軍,順利完成交接儀式。”

  “好,寡人姑且信你。”趙王丹問道:“你要多少人,才能擊敗秦軍。”

  “王齕駐守丹河有十幾萬。秦王又增兵十萬,還將野王的秦軍也調去丹河。我們要擊潰秦軍,收回失地。”馬服子道:“臣至少要十五萬,定能擊秦,馬踏鹹陽。”

  “好。”趙王丹得到這個答案,甚感滿意,“寡人給你二十萬,你要幫寡人好好教訓秦國。”

  馬服子信心十足道:“臣有二十萬新生軍,定能擊敗秦軍,擊敗王齕。”

  “這可是國內僅存可調遣的全部兵力。寡人將自己的性命、邯鄲百姓的性命和趙國的命運,托付給你了。”

  “臣不破秦,誓死不還。”

  趙王丹讚道:“先王有馬服君,寡人有你。我們共同擊秦,建立千秋功業。你要替寡人好好教訓秦國,揚我趙氏威名。”

  馬服子高聲道:“喏。”

  趙王與馬服子又說了很多話,詢問他如何打。馬服子從容應答,井然有序。趙王丹聞言,信心大增。趙氏宗族有此人,實乃上天不棄。

  趙王丹又說了兩個時辰,關懷道:“明日你就將出征了,回家好好與母親、妻兒道別。你凱旋歸來之日,寡人與你叢台飲酒,以論天下。”

  “臣,告退。”馬服子行完禮,轉身走了出去。

  馬服子剛走不久,平原君走了進來。趙王丹見能打破僵局,擊敗秦軍,笑道:“叔父,寡人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寡人決定以馬服子為將,取代廉頗。”

  “什麽?”平原君沒想到趙王丹沒有詢問朝臣的意見,竟會如此草率的做決定,問道,“王上打算以馬服子為將,取代廉頗?”

  趙王丹不願給平原君說話的機會,“寡人心意已決。何人都不能勸回寡人收回成命。”

  平原君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問道:“王上打算如何善後廉頗?”

  趙王丹道:“廉頗聽話,寡人自然會善待他。他若心存不滿,寡人隻能…”

  平原君問道:“廉頗乃我國名將,王上想殺了他?”

  “寡人…”趙王丹還是說不出那幾個字。

  “王上殺了廉頗,定會讓將士心寒。北疆將士,也不會聽王上調遣。殺一個廉頗,令舉國心寒。王上,這就是你想要的結果。”

  “寡人不會殺了廉頗,也不會重用他。”趙王丹語調疲憊道:“明日,寡人還要拜馬服子為將。叔父,寡人累了,你下去吧!”

  翌日,朝陽初升,照進邯鄲城。

  叢台宮諾達的廣場上,金戈林立,旌旗迎風招展。三通鼓聲剛過,趙王丹登上高台,舉行祭天儀式。

  禮儀結束,司禮高呼道:“請,馬服君登台。”

  馬服子身穿戎裝,頭戴將帽,登上高台,麵向趙王跪拜道:“臣,拜見吾王。”

  趙王丹從侍者手中舉起的木盤,拿起長劍,遞給馬服子道:“寡人拜你為將,率軍出征。”

  馬服子道:“喏。”

  馬服子舉起長劍,麵對二十萬將士。眾人高呼道:“王上萬歲,趙國萬歲。”

  馬服子拔出長劍,劍尖指天,高聲道:“不破秦軍,誓死不歸。”

  “殺,殺,殺。”數十萬人之音,衝破雲霄,令人壯懷激烈。

  頓時間,鼓聲大作,喊聲震天。待得鼓聲停息,司禮道:“時辰已到。”

  趙王丹道:“馬服君,出征吧!”

  馬服子走下高台,登上戰車,振臂高呼道:“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