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
作者:傲雙      更新:2021-05-21 15:55      字數:4829
  翌日,藺相如剛醒,卻聽聞鼓聲大作,喊聲震天。藺相如走到門口,見很多人往王宮的方向湧去。藺相如攔下一人問道:“發生了什麽事。”

  那人答道:“藺上卿,王上拜馬服子為將,掛帥出征。”

  藺相如聞言,臉色驟變,“王上以馬服子為將,掛帥出征?”

  那人見藺相如神色不對,行了一禮,快步離去。

  藺相如走了幾步,口中嘔出血色,看著王宮的方向,神色淒涼,“先王,臣無能啊!”

  藺相如說完,返回府邸,心灰意冷道:“關門,任何人,我都不見。”

  平原君參加完出征儀式,返回府邸,卻見虞卿、魏齊等人正在焦急地等候。平原君笑道:“你們怎麽來了。”

  虞卿急色道:“平原君,這個時候,還笑得出來?”

  平原君怔了一下,問道:“你這是哪裏的話,我為何不能笑?”

  魏齊接話道:“平原君,趙王以馬服子為將,取代廉頗。這件事,可不小啊!”

  虞卿問道:“平原君為何不勸阻王上。”

  平原君無奈道:“王上不聽,我也沒辦法。”

  “壞了,壞了。”虞卿慘叫一聲道:“我國為禍不遠啦!”

  平原君神色動容道:“虞卿,為何有此一言。”

  “馬服子無戰功,也無威德。王上讓他取代廉老將軍,將士定會不服。稍有差錯,趙國不僅不能抵禦秦國,還會新生內亂。”虞卿歎道:“趙國為禍不遠矣。”

  “情況還沒有這麽糟吧!”平原君道:“馬服子我見過,有其父雄姿,也善兵法。王上以他為將,他也許能夠出奇兵,擊敗秦軍。”

  虞卿見平原君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抬高語調道:“戰陣,不僅要精通兵法,還要有膽略和勇武。馬服子雖知兵法,但沒有大戰的經驗。王上將可戰之力,交給馬服子。一旦,這支可戰之力,發生變故。邯鄲危矣,趙國危矣。”

  平原君道:“虞卿,你太危言聳聽了。”

  虞卿見聰明的平原君,怎麽到了關鍵時刻,竟然還沒有看懂危局,氣得他說不出話來。

  魏齊見狀,插話道:“平原君,虞卿說得對。馬服子善兵法,但沒有曆經大戰,也沒有臨戰經驗。趙王將可戰之力托付給馬服子。一旦戰事,陷入危局。趙國無兵可調派,邯鄲豈不危矣。”

  虞卿問道:“廉老將軍德高望重,卻被馬服子換下。廉老將軍會如何想?北地將士,又會如何想?北地將士和邯鄲將士,不能齊心協力。此戰,我們必敗。”

  平原君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背後驚出一身冷汗,問道:“我們該怎麽辦。”

  魏齊道:“廉老將軍在軍中德高望重,卻被馬服子取代。縱使廉老將軍以大局為重,北地將士也會不滿。此事,處置不當,就會引發新亂。平原君,還是要想辦法,穩住廉老將軍。廉老將軍才能鎮住北地軍將,才能讓北地將士和邯鄲將士,齊心協力。”

  平原君慌了神,喊道:“虞卿,你的辦法最多。我們如何才能穩住廉老將軍,如何讓北地將士和邯鄲將士,齊心協力,為國而戰。”

  虞卿道:“能夠勸動廉老將軍的人,還有何人。”

  平原君腦海瞬間想到一個人,喊道:“藺上卿。”

  平原君、虞卿、魏齊等人,一同前往藺相如府邸。平原君見府邸大門緊閉,命人前去敲門,送上拜帖。

  門客打開門,行禮道:“藺上卿病了,不見客。諸位,請回吧!”

  平原君見藺相如閉門不見,問道:“虞卿,我們該怎麽辦。”

  “藺相如,給我滾出來。”說完,虞卿便衝了進去。門客想攔,也攔不住。

  平原君見了,也沒有其他辦法,隻能跟著虞卿衝了進去。藺相如見外麵吵吵鬧鬧,招來一人問道:“外麵發生了什麽事。”

  一人跑了進來,喊道:“藺上卿,平原君、虞卿等人求見。”

  “不見。”藺相如吩咐道。

  那人道:“我等攔不住。”

  不多時,虞卿來到近前,喊道:“藺上卿,為何不見我等。”

  藺相如咳嗽少許,看著眾人,聲音虛弱無力道:“我老了,不中用了。”

  平原君聽到這幾個字,感到無比的悲涼,想必藺相如還在為宮廷那件事,傷透了心,行禮道:“王上年少,不懂事,說了很多無禮的話。我再此,替王上向您賠罪。請,藺上卿不要放在心上。”

  “平原君嚴重了。”藺相如怎麽也沒想到平原君會放下身段,“臣老了,想要為趙國獻策,也沒有精力,我想安靜地渡過剩下的日子。”

  虞卿道:“邯鄲存亡,藺上卿也不管了?”

  藺相如道:“有諸位在,邯鄲豈會有難?”

  “王上將邯鄲可戰之力,托付給了馬服子。”虞卿道:“馬服子取代廉頗,交接出現差錯。北地將士和邯鄲將士不和。外有暴秦,內有近憂。邯鄲,豈不危矣。”

  藺相如道:“王上不聽我言,以馬服子為將,取代廉頗。你們來找我,我也無能無力。”

  平原君道:“請,藺上卿看在王兄的麵上,規勸廉老將軍。廉老將軍以大局為重,北地將士和邯鄲將士,才能上下齊心。”

  虞卿道:“廉老將軍與藺上卿較好。藺上卿說的話,廉老將軍豈會不聽。此戰,我們若敗,邯鄲告危。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如何對得起先王的知遇之恩。”

  “穩住廉老將軍,就交給我了。”藺相如喊道:“取筆來。”

  平原君撤下身上的布巾,遞給藺相如。藺相如提筆在布巾上,奮筆疾書,一氣嗬成。

  藺相如寫好,遞給平原君,“我能做的就隻有這麽多了。”

  平原君接過布巾,看也不看,收了起來,藏在大袖之中,感激道:“多謝,藺上卿。”

  平原君、虞卿、魏齊等人辭別藺相如,離開府邸。魏齊問道:“藺上卿寫了什麽。”

  平原君取出布巾展開觀看,見那裏麵寫了很多藺相如和廉頗之間的往事。平原君往後看,見上麵寫著,“大戰在即,請兄台以家國社稷為念,勿以個人榮辱。”

  平原君看完,感歎道:“藺相如,真乃國士無雙啊!”

  廉頗在丹河東側,阻擋了秦軍一次又一次攻勢。隨著,秦、趙兩國戰事陷入僵持,壓在廉頗身上的重擔,也不輕。廉頗一邊要提防秦國的軍事壓力,另一邊還要穩定軍心。

  這日,廉頗召集部將,正在行軍大帳處理政務。邯鄲斥候急色而來送來一封書信。廉頗看了書信,心中滿是悲涼道:“我為趙國出生入死,趙王卻以豎子換我,實在是欺人太甚。”

  諸將聞言,也忿忿不平。

  “王上換我,也就算了,竟然以豎子取代我。”廉頗問道:“你們告訴我,應該怎麽辦。”

  一人道:“我們在前線浴血奮戰,王上卻以豎子換廉老將軍。此等羞辱,我等豈能忍之。”

  眾人齊聲道:“決不能忍。”

  “我也不能忍。”廉頗想起自己為趙國披肝瀝膽,卻被趙王疑之,豎子換之。

  這時,又走進來一名斥候,遞上來書信。廉頗展開書信,見字跡是藺相如寫的。廉頗讀完書信,了解了邯鄲的朝局,平息心中的不快,歎道:“罷了!罷了!我受的屈辱,與家國相比,又算得了什麽。王上換我,就換吧!”

  一人問道:“廉老將軍,此等屈辱,豈能忍之。”

  眾人齊聲道:“末將不能忍。”

  廉頗看著諸將對自己的情誼深厚,感激道:“承蒙諸侯厚愛,廉頗才有今日。如今,我們和秦國戰事進入關鍵時期,我們內部不合,容易被秦國擊敗。為了家國社稷,受點屈辱又如何。”

  “廉老將軍就這樣被換了,我等不甘心啊!”

  “廉老將軍就這樣走了。”

  “王上不信我,我留在這裏幹什麽。我接受王上的命令,不代表我會聽豎子的調遣。王上不信我,我大不了回邯鄲。”廉頗淡笑道:“我若不走,王上豈能讓我活著。”

  “廉老將軍肝膽忠心,王上怎會…怎會…”

  廉頗知道對方要表達的意思,“王上多次命我出戰,我拒不出戰,違抗王命。王上年少,性子多疑,定會認為我囂張跋扈。王上對我不放心啊!”

  眾人義憤填膺道:“王上怎能如此對待廉老將軍,豈不是令我等寒心啊!”

  廉頗也感到寒心、悲涼,卻也不表露出來,故作輕鬆道:“我不遵王命,王上不殺,而將我換下,那也是記著我的功勳。”

  “廉老將軍抗命不遵,那是王上詔令有誤。”

  廉頗道:“君王隻要結果,不會問過程。”

  “廉老將軍抗命,回邯鄲,豈不是難逃一死。”

  “廉老將軍,我們不如…”

  “不可。”廉頗喝道:“先王對我有知遇之恩,我豈能做出違背趙國的事來。”

  “王上不信任廉老將軍,才找豎子換之。廉老將軍回邯鄲,輕者治罪,重者會有殺身子禍。”

  “隻要廉老將軍一聲令下,我等皆聽廉老將軍的調遣。”

  廉頗看著這些跟隨自己南征北伐,曆經大戰的部將,“廉頗能夠與諸位征戰,實乃人生一大快事。王上疑我、不用我,的確令我心寒。可,我們都是趙氏男兒,豈能因為受了點委屈,就意氣用事,毀了國家大事。我們內訌,不正是秦國想要看到的。眼前正是多事之秋,我們更應該眾誌成城,團結起來,守疆擊秦。”

  諸將見廉頗受此大辱,卻還為國事考慮,敬佩不已。

  廉頗笑道:“為了家國,我受點委屈,又算什麽。諸位,無論我是不是主將,你們都要執行新將的命令。我們隻有團結起來,才能戰勝秦國。我雖不在這裏,我的心和你們同在。”

  諸將齊聲道:“謹遵廉老將軍將令。”

  “如此甚好。”廉頗安撫住了諸將,又道:“我可以安心回邯鄲了。”

  廉頗話語剛落,馬服子親信仇皓,穿著戰甲,走了進來,躬身道:“末將,奉馬服君之令,前來請廉老將軍洽淡交接一事。”

  一人問道:“馬服君甍逝,何來馬服君。”

  仇皓道:“馬服君甍逝,其子括,繼承馬服君的爵位。”

  “馬服子為何不來軍營見我。”廉頗見對方不語,也問不出什麽話,“罷了,罷了。馬服子沒有膽量來軍營見我,我去見他也無妨。”

  諸將齊聲道:“廉老將軍,小心有詐。”

  廉頗見諸將擔心自己的安全,笑道:“諸位放心,馬服子也是有身份的人,豈會為難我。”

  諸將不忍心讓廉頗前去犯險,齊聲道:“末將願與廉老將軍一起去。”

  廉頗道:“我們都去了,秦國來攻,又該如何。你們留下來,我獨自前去見馬服子。”

  馬服子也沒把握勸服廉頗,也沒有把握能夠順利進行權力交接儀式。馬服子更知道,若前去廉頗大帳,負責交接。話語有衝突,就會引發動亂。馬服子不願擴大矛盾,隻能讓親信前去邀請廉頗。

  馬服子正在焦急等待消息,見一親信跑來道:“馬服君,廉頗來了。”

  馬服子問道:“來了多少人。”

  “就廉頗一人。”

  馬服子道:“廉頗不愧是有膽量的人。我和廉老將軍談不攏,就以酒樽落地為號。”

  廉頗來到馬服子的行轅,一將攔住他的去路,高喊道:“進入行轅,需得取下利刃。”

  “放肆?”廉頗喝道:“此劍乃先王所贈,跟隨我數十年,形影不離。我卸劍,是對先王的不敬重。”

  “請廉老將軍,不要讓我為難。”

  馬服子走出營帳,大喊道:“馬服子拜見廉老將軍。”

  廉頗打量眼前這個少年,笑道:“我沒想到王上會以你來換我。真是江山後繼有人啊!”

  “多謝廉老將軍抬愛。”馬服子伸手道:“廉老將軍,裏麵請。”

  廉頗走進營帳,坐在位置上,便感受到濃濃殺氣,喝道:“出來吧!大丈夫,光明磊落,不用藏著。”

  馬服子見安排,被廉頗識破,開門見山道:“我奉王上之命,前來取代廉老將軍。這是王上的詔令,請廉老將軍過目。”

  廉頗看也不看,問道:“我若不交軍權,你會不會殺了我。”

  馬服子道:“廉老將軍說哪裏的話?”

  廉頗道:“難道不是。”

  “廉老將軍,忠肝義膽,一心為國。趙國何人不知,何人不曉。廉老將軍是我國的英雄,人人敬仰,豈會被殺之。我相信廉老將軍為了大局,定會與我交接權力,也不會為難我這個小輩。”馬服子躬身道:“廉老將軍,安心走吧!剩下的事就交給我。”

  “我本以為平生有機會與秦國戰神白起一戰。”廉頗感傷道:“看來,是沒有機會與之一戰了。”

  “廉老將軍,臨走前,還有什麽要交代的。”

  “王齕善用兵,此戰,需謹慎小心。”廉頗換了一口氣,又道:“馬服子知兵法,我也不多說了。請,馬服子注意一個人。”

  馬服子問道:“誰。”

  “白起。”

  “我記下了。”

  “你來了,這裏就沒我的事。”廉頗叮囑道:“我也該回邯鄲了。”

  “送,廉老將軍。”馬服子走出營帳相送,看著廉頗離開的背影,歎道:“此人性子雖急,卻是善於用兵。為了大局,不惜個人榮辱。廉頗,不愧是我國的名將。我不如廉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