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
作者:傲雙      更新:2021-05-21 15:55      字數:4902
  封君拜相,這是一件家國大事,處置不恰當,定會引發不小的風波。麵對此等大事,趙王丹不敢獨斷朝綱。於是,趙王丹去了趙太後寢宮以請安為由,試探母後的態度。

  “王兒,怎麽來了。”趙太後剛服下藥,沒想到王兒會突然前來請安。

  趙王丹賠罪道:“孩兒醉酒兩日,沒來給母後請安,請母後責罰。”

  趙太後看了趙王丹一眼,知道他並非是專門為了給她請安而來。趙太後聽王兒之語,有些不太自然,也不揭破,隨和說道:“王兒,有心了。”

  趙王丹見沒有被責罰,關切地問道:“母後身體,怎麽樣了。”

  趙太後歎道:“人老了,身體也不行了。”

  趙王丹忙道:“母後,可不老了。”

  趙太後笑道:“王兒就知道哄我開心。”

  趙王丹又說了很多貼心的話,但就是找不到合適的時機表明來意。趙太後見他言不由衷,又無外人在場,也不跟他兜圈子直接問道:“說吧!你來看我究竟是為了何事。”

  趙王丹假裝沒事般答道:“母後,孩兒沒事。”

  “俗話說,知子莫如母。”趙太後看著趙王丹的雙眸,就知道他的來意,“你的眼神和言行告訴我。你來這裏,不隻是看我這麽簡單。”

  趙王丹見母後把話題說破,順著說道:“孩兒的一言一行,都瞞不過母後。母後,孩兒的確有事。”

  趙太後早就猜到了,並不感到驚訝,表情輕鬆地問道:“說吧!什麽事。”

  趙王丹來之前早就想好了開場白,問道:“母後認為安平君如何。”

  “安平君是個賢能的人。”趙太後雖和安平君接觸的時日不算久,但對安平君還是有足夠深的了解。

  趙王丹聞言,喜形於色,問道:“母後也覺得安平君是賢能的人。母後,孩兒想將這位賢能的人留在趙國,為己所用。”

  趙太後見孩兒有愛才之心,也感到欣慰,問道:“安平君是齊國人,也是齊王的肱股之臣。你想招納他,為己所用,可不容易。”

  趙王丹被母後說到重點,眉宇間多了團烏雲,愁色道:“孩兒也知招納安平君不容易。母後,有什麽辦法將安平君留在趙國,為我國效力。”

  趙太後見王兒跟她玩起了心思,也為了試探王兒政見能力,問道:“你來見我,想必已經有了主見。”

  趙王丹見瞞不過母後那雙洞察秋毫的雙眼,坦誠道:“孩兒認為,安平君功名利祿皆擁有。寡人以權勢、地位和錢財等手段,是不能留住他,為趙國效力。”

  趙太後見王兒說的還算有理,平靜地問道:“你想如何留住他。”

  趙王丹見母後和顏悅色,趁勢說道:“孩兒隻能以國士之禮待之。”

  “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你父王得廉頗、藺相如,也時常說這幾個字。王兒,知道如何對待賢能之人,足以說明你逐漸成長了。”趙太後見王兒能說出這幾個字,又見他眼神誠懇,言語發自肺腑,著實感到意外。

  趙王丹得到母後稱讚,笑道:“孩兒入世不深,還需好好學習。”

  趙太後讚賞道:“王兒開始考慮國政,招納人才。母後甚為滿意。”

  “安平君為我國先退秦,後破燕,立下顯赫戰功。”趙王丹試探性地問道:“母後,孩兒有個想法,不知可行否。”

  “這裏沒有外人,王兒,但說無妨。”

  趙王丹鼓起勇氣道:“孩兒以封君拜相,留住安平君。”

  “有功必賞也是明君之為。王兒欲封君拜相留住安平君,這個想法不錯。”趙太後話鋒一轉,又道:“但,這個想法,不周全。王兒想要實現,也是困難重重。俗話說得好,一國無二君,也無二相。王兒封安平君為相,你叔父又該如何安置。退一步說,你叔父這關過去了。你有沒想到安平君是否願意留在趙國?齊王會答應否?”

  趙王丹隻想著以‘封君拜相’留住安平君,為他所用,也沒考慮到這些厲害關係,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用語來回答。

  趙太後見王兒靜默不語,又問道:“你父王甍逝之前,將你和趙國的江山一起托孤給你叔父。你繼位之時,我國對內、對外局勢動蕩。你叔父為了趙國江山,兢兢業業,廢寢忘食。聯齊退秦、聯齊破燕,他也做了很多事。你叔父無過,安平君取而代之。平原君會如何想?朝臣又會如何想?”

  “這也是孩兒拜見母後的原因。”趙王丹深思之後,又道:“孩兒要留住安平君,隻能委屈了叔父。”

  趙太後見王兒遇見國事,沒有獨斷專行,找她商議,也著實見他成長了不少。趙太後也知安平君的才能,若真的能將安平君留在趙國,不僅可以製衡群臣,穩定內政;同時,還能較好齊國,震懾諸侯。

  然,趙太後也知平原君在宗室地位是無人能夠取代,對趙國的影響力也是十分巨大。趙太後害怕王兒處理不好這件事,導致朝臣離心離德,混亂朝綱。

  趙太後想了很久,也覺得這件事不好辦,還是允落道:“這件事,你就不要跟你叔父說了。就讓我這個婦人,去當這個惡人吧!”

  趙王丹見母後決定親自去有說叔父,別提心裏是多開心。隻要趙太後出馬,此事定能水到渠成。趙王丹不能表現太過明顯,反而犯愁地問道:“母後,叔父會答應嗎?”

  “剩下的事就交給我了。”趙太後雖沒十成的把握說服平原君,但她相信,平原君是有遠見、有大局、不眷戀高位、不會為了個人得失,誤了家國。趙太後看著王兒,又問道:“你打算封安平君為什麽。”

  趙王丹不答反問道:“母後認為孩兒該封他什麽。”

  趙太後尋思半響,語調不重不輕地道:“安平君一人關係到齊、趙兩國之間的友好。縱使安平君不想留在趙國,我們也不能強人所難。我們更不能因為安平君,壞了齊、趙兩國的關係。”

  “母後之言,孩兒記住了。”

  趙太後想了想,有了主意,淡淡道:“我們就封他為都平君。”

  趙王丹對母後這個爵位,也沒有異議,出聲附和。趙王丹又和趙太後說了很多話,也談及到了為君之道。一個時辰後,趙王丹見母後困倦,這才行禮,告退。趙王丹剛走不久,趙太後淺睡少許,扶著額頭,命近臣去將平原君召進宮。

  平原君正準備進宮麵見太後,卻見趙太後派了使者前來接他進宮。平原君深知這位是趙太後的近臣,無論怎麽詢問,也問不出什麽。平原君也不多問,跟隨使者進宮。趙太後見了平原君寒暄少許,動情深色說了很多話。

  平原君見趙太後旁敲側擊,問了很多話,卻都不是重點。平原君性子爽快,切入正題,問道:“太後有什麽話就直說。”

  趙太後溫和道:“安平君為我國立下大功,按照戰功,應給賞賜點什麽。”

  平原君琢磨出趙太後話中潛藏的意思,正色道:“封君拜相。”

  “封君,我沒有意見。”趙太後故作為難之色,又道:“拜相,這…”

  趙太後有意不將後麵的話說完,就是為了體現出自己的難處。同時,趙太後也想要平原君自己說出來。誰知道,平原君大笑道:“安平君為趙國立下戰功,理應拜相。”

  趙太後見平原君是真心相讓,沒有半點不滿,不動聲色地問道:“這有點委屈你了。”

  平原君見趙王丹親率文臣武將迎接安平君,又與之同車,並肩入宮。酒宴之時,本應該是他坐的位置,也讓給了安平君。聰明的平原君豈會猜不透,趙王丹心裏在想什麽。

  趙王丹如此恩寵安平君,朝臣也知道趙國的政局將會發生變化。平原君與其等到趙太後、王上頒布詔令,還不如自己主動提出,來得幹脆。至少,平原君主動提出以安平君為相,也會落下謙讓的美名。

  趙王丹的言行舉止,趙太後盡數掌握。然,趙太後卻不阻止趙王丹‘糊塗’之舉,想必趙太後也支持趙王的主見。

  平原君乃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宗室地位顯赫,在趙國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富可敵國,擁有一切,應有盡有。相邦地位雖顯赫,但也是苦差事。既然趙太後、趙王丹皆有意留住安平君,平原君也能趁早將這個苦差事扔出去,瀟灑地說道:“能夠為趙國留住人才,我退位讓賢,又有何妨。”

  “先王和臣民皆說,趙國諸多公子之中,平原君最賢能。果真如此啊!”趙太後見平原君是真心謙讓,又問道:“我們如何才能留住安平君。”

  平原君笑道:“太後放心,我自有辦法留住安平君。”

  趙太後見平原君胸有成竹,也不問他如何留下安平君。平原君離開趙太後寢宮,回到府邸。轉瞬間,先前明媚如洗的天空,也被厚厚地烏雲遮蓋。平原君見著閃電,劃破天空,雷聲接踵而來,隨即下起了大雨。

  平原君見此情景,心情正好相反,洋洋灑灑地高唱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就在這時,虞卿、魏齊等人前來,駐足傾聽,擊掌道:“平原君好雅致,隨風雨起歌。”

  平原君問道:“虞卿,你怎麽在這裏。”

  虞卿笑道:“我若不在此地,怎知,平原君生了一副好嗓子。”

  魏齊也笑道:“平原君乃翩翩公子,文能治國,武能安邦,還善歌舞。”

  “你們…”平原君可不想被這兩位看笑話,轉移話題問道:“虞卿,拜訪我做甚。”

  虞卿見他故作糊塗,直接道:“當然是來安慰你。”

  平原君見兩位的表情就明白了一切,淡笑道:“你們都知道了。”

  “王上之舉,我豈會看不明白。”虞卿又道:“趙國的朝局也將發生變化,苦了你平原君。”

  平原君張開衣袖,瀟灑不已,反問道:“我有什麽好苦的。”

  “安平君退秦破燕,軍功甚偉。”虞卿不管他是懂,還是不懂,殘忍地揭露這個事實,“封君拜相,指日可待。”

  魏齊見平原君眼神閃過一絲憂慮,瞬間即逝,問道:“趙太後召平原君入宮,不會就是為了這件事吧!”

  平原君點了點頭,算是表示默認。

  虞卿、魏齊見平原君沒有因為丟了相位,看到半點難過之色。反而從平原君的雙眸,看到了如釋重負之態。

  “趙太後、王上,以封君拜相,留住安平君。不知,平原君作何感想。”虞卿自覺了解平原君,這一刻卻發現自己一點都不了解他。

  平原君瀟灑道:“相邦本就是苦差事,安平君為相,我落得清閑。”

  “你就不感到傷心。”魏齊本是魏國之相,卻因秦國威逼失了相位,不得已流亡趙國,猶如喪家之犬。突如其來的反差,令他失落了好久,甚至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卻不曾想,平原君失了相位,心態如此之好。

  平原君道:“太後隻是問我,安平君退秦破燕,理應如何。我也覺得安平君戰功赫赫,相邦之位,非他莫屬。非趙太後廢我立賢,是我主動謙讓。你說我傷心否。”

  “活該啊!本想看平原君落魄之色。結果?”虞卿見平原君主動請辭,還笑得出來,輕聲罵道。

  麵對得失,魏齊感歎不如平原君,拿得起,放得下,稱讚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原君,我不如你。”

  平原君見魏齊還在介懷失去相位之事,苦著臉轉移話題道:“兩位,我丟掉了相邦之位。你們是否該請我喝酒啊!”

  虞卿淡淡道:“那是你活該。”

  魏齊無奈道:“我雖想請平原君喝酒,可我沒錢。”

  “罷了,罷了。”平原君搖頭道,“酒逢知己千杯少,我請二位喝酒,這總算行了吧!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虞卿問道:“什麽條件。”

  平原君拱手對著兩位道:“你們要幫我想辦法,如何留住安平君?同時,又不讓齊、趙兩國因為安平君交惡。”

  虞卿、魏齊交換眼神,嫌棄道:“平原君的酒,不好喝啊!”

  趙國罷朝三日,第四日複朝。趙王丹召集群臣入宮,封賞伐燕有功者。宦者令高聲道:“安平君助我國,退秦在前,破燕再後,戰功赫赫。封安平君為我國的相邦,爵位都平君。”

  諸臣早就察覺到趙國的風向將會發生變化,趙王對安平君的賞賜,一點也不感到意外。然,安平君看著趙國君臣,無一人反對,就連平原君也主張擁護這道政令。

  趙王丹好不容易鎮住了朝臣,安平君卻不上前聽封,心中一片打亂,不知該說點什麽。

  平原君麵向安平君,抬高聲音道:“恭喜都長君。”

  諸臣見平原君都發話了,也跟著高呼道:“恭喜都長君。”

  平陽君麵向安平君,笑道:“都長君,還不快謝恩。”

  “蒙趙王不棄,封君拜相。”安平君見歸國無路,又深得趙國君臣禮遇,又道:“請趙王答應外臣兩個條件。趙王不允,我不領命。”

  趙王丹問道:“都長君請說。”

  “第一,我接受拜相封君,我也是齊國人。我深受齊王之恩,危害齊國之事,我不做。望諸君,願為燕、趙和平而奔走。我也願效仿他,為齊、趙兩國和平奔走。”

  趙王丹問道:“第二個條件是什麽。”

  “齊國有難,我必歸。趙王不可相阻。”

  “都長君為趙、齊兩國奔走,正如我所願。齊國有難,都長君願歸,我絕不相阻。”趙王丹起身向前,立誓道:“我以趙國國祚起誓,我言既出,安敢失信。若失信,社稷不保,國祚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