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趙太後托孤
作者:傲雙      更新:2021-05-21 15:55      字數:4075
  話說,平原君與虞卿、魏齊等人飲酒。平原君問二人,如何才能將安平君留在趙國。虞卿、魏齊聞言,皆說安平君太傻。

  平原君不但接受這兩個字,反而還用莫不在乎的語調,洋洋灑灑地說做人太聰明就會失去快樂,也會沒有朋友。

  虞卿、魏齊麵對平原君之語,甘拜下風。

  三人酒至酣暢,眾人皆有九分醉意。虞卿趁著酒醉,忍不住又問道:“平原君,你丟了相位,怎會不介懷,還如此開心。”

  平原君借著酒意道:“安平君有濟世安邦之才,我不能比之。安平君留在我國,既能震懾諸侯,又能揚我趙氏之威。我用一個相位,留下他,怎麽算都值得。”

  都說,酒後吐真言。平原君之語,令二人著實佩服。多少人為了功名利祿,迷失自我。平原君卻能保持自我的真性情,實屬不易。

  虞卿見對方是出自真心謙讓,歎道:“平原君想要留下安平君,也不難。”

  平原君聞言,忙問道:“你有什麽辦法。”

  “想要留下他,隻有一個辦法。”虞卿笑道:“讓安平君心甘情願的留下來。”

  “你們別忘了。”平原君打了一個酒隔,不以為然,提醒道:“安平君是我們以濟東之地作為條件,才助我伐燕。伐燕之事,告一段落。安平君完成使命,就會回去。”

  魏齊問道:“平原君,你覺得安平君還回得去?”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平原君想了想,也沒有察覺這句話的含義,“他怎麽就回不去。”

  魏齊見聰明的平原君,竟然沒有看透齊國的朝局,“安平君想回齊國,齊王也不會讓他回去。”

  虞卿也道:“魏齊說得不錯。齊王若真的器重安平君,就不會讓他來趙國?”

  平原君冷靜下來想了想,也覺得二位說得在理,笑道:“安平君回不去,就隻能留在我國。”

  話說安平君醉酒後第二天就醒了過來。這時,他居住的府邸,來了一位來自齊國的故人。安平君驚訝道:“田玉,你怎麽來了。”

  田玉是齊王的近臣,也和安平君較好。田玉不答反問道:“安平君猜猜,為何我會出現在這裏。”

  田單猜不出對方的來意,直接道:“王上派你來的吧!你有話就直說。”

  田玉拿出齊王準備的密信遞給他,恭賀道:“安平君退秦在前,破燕再後。安平君不愧是齊國柱石,戰功赫赫,回國後定會受到王上重用。”

  安平君想著齊國的君臣還沒有忘記他,著實令他欣慰。當安平君拆開密信,看了少許,眉宇間多了點憂鬱之色。

  原來,安平君伐燕大勝的消息,傳回了臨淄。齊王見他再添功業,既為他高興,也感到害怕。

  齊王身體,每況愈下。他走之前,決不能讓任何人危害齊國的江山社稷。齊王也知道,王兒年幼,是駕馭不住安平君。他要在有生之年,為王兒掃除障礙。他和安平君的恩怨,也該徹底了結。然,齊王是一國之君,有些事,他還真的無能為力。

  近臣看出了齊王複雜又矛盾的心理,試探地道:“王上,臣有辦法不讓安平君回來。”

  齊王聽了,來了精神,問道:“什麽辦法。”

  “趙太後不是想讓王上舉薦一個賢能的人入趙?”

  “是有這回事。”

  “論賢能,安平君稱第二,何人敢稱第一。”

  齊王領悟他中的意思,問道:“你是要寡人將安平君留在趙國,輔佐趙王。”

  “正是。”

  齊王想了想,神色憂慮道:“安平君留在趙國,趙國實力壯大,齊國就危險了。”

  “王上是想要安平君回來,還是不想要他回來。”

  “寡人不想他回來。”齊王心裏是這樣想,但也不能明說。他說了,會讓人覺得他是一位涼薄的君王。

  近臣看出了齊王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低聲問道:“王上莫非擔憂,安平君會記恨於心,出兵伐齊。”

  齊王知道安平君的能力,他若處置不好,令安平君痛恨齊國,齊國就危險了。齊王想了很久,點頭道:“這也是寡人擔心的。”

  “王上不要擔心,安平君是愛惜名譽,不會做出汙了明節的事。”近臣又道:“王上讓安平君去伐燕,安平君是聰明人,豈能不知道王上的心思。”

  “安平君,的確是那樣的人啊!他不會做出不利齊國之事。安平君是君子,寡人之舉,到有點對不起他。”齊王一想到江山社稷,眸色充滿狠辣,又道:“寡人就當這個惡人,寫手書送給安平君。”

  田玉也發現了安平君的變化,問道:“安平君,你怎麽了。”

  安平君將手中的密信,遞給他,一句話也沒說。田玉看了書信,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對方,語調顫抖道:“安平君,這會不會弄錯了。”

  安平君歎道:“這是王上的字跡,錯不了。”

  田玉打抱不平道:“王上,怎能如此對待安平君。”

  齊王寫信給安平君,命他輔佐趙王。話語之中很含蓄,卻也表達了齊王不想要他回齊國的意思。安平君最後歸國的幻想,也徹底破滅。此時,他感到無比的心寒和悲涼。

  田玉雖知王上忌憚安平君,卻沒想到王上會是薄情寡義之人,又害怕安平君一怒,做出不利於齊國之事,問道:“安平君打算怎麽辦。”

  “齊國,我還能回去嗎?”安平君長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王上信中讓我留在趙國,我豈能不從。”

  田玉見對方沒有記恨齊王,忙道:“安平君,我這就回臨淄,規勸王上。”

  “不用了。”安平君心已經死了,回去又有什麽意思,“齊國,我不回去了。你歸國後告訴王上,我身在趙國,心在齊國。我是不會做出危害齊國利益的事情。”

  安平君送走了田玉,坐在庭院,獨自惆悵,自飲自斟。安平君回味過往,不知不覺眼角有些濕潤。這時,門客前來道:“安平君,平原君來了。”

  安平君收拾好心中得失落,打起精神,抬手道:“請他進來。”

  不多時,平原君走了進來,卻見安平君獨自飲酒,笑道:“安平君喝酒,也不叫上我。”

  安平君笑道:“平原君是大忙人,我可請不動。”

  平原君坐了下來,為自己斟酒,笑道:“安平君請我喝酒,這個麵子,我還是要給的。”

  安平君見對方性情灑脫,快人快語,抬手道:“平原君,請。”

  平原君也不客氣,端起酒樽,一飲而盡,唇角品味酒香,問道:“這酒出自齊國。”

  “不錯。”安平君見對方是善酒之人,點頭道:“這酒,是我一個故人給我帶來的。”

  “好酒。”平原君也不拘束,又斟滿酒,一飲而盡。

  安平君也喝了一樽,問道:“平原君來找我,不是聞著酒香,來喝酒的吧!”

  平原君放下酒樽,躬身行禮,正色道:“安平君,請留下來。趙國需要你。”

  安平君沉默少許,輕聲道:“我是齊國人,留下來,能做什麽。”

  平原君就好像知道對方會這樣回答,忙道:“安平君,可以把趙國,當成齊國。”

  安平君笑道:“平原君不怕我留下來,威脅到你的地位。”

  平原君道:“隻要你留在趙國,我退位讓賢,有何不可。”

  安平君見對方眸色真誠,語調認真,又想著自己不能回到齊國。今,平原君前來要求他留下來,他也有留下的借口。

  然,安平原君沒有立馬答應,反而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絕不做危害齊國之事,他願學望諸君為兩國和平奔走。第二,齊國有危,他必定回去,趙國不能相阻。

  平原君見這兩個條件,沒有損害趙國的利益,舉樽笑道:“同殿為臣,安平君還請多指教。”

  ......

  趙太後精力不濟,不能主政。趙太後從近臣哪裏得知,趙王丹答應了安平君的兩個條件。安平君才接受封君拜相。

  “安平君,真乃國士。”趙太後見安平君留在趙國,心裏總算踏實了。

  近臣又道:“太後,邯鄲下起了大雪。”

  趙太後用力吸了一口氣,看著宮外的方向,“瑞雪兆豐年,這是好的開端。”

  邯鄲的這一場雪,比去年來得早一些。趙惠文王甍、趙王丹繼位、趙太後主政,聯齊退秦破燕,趙國總算能夠過個安詳的新年。

  寒冷的冬天,轉瞬即逝。春天的到來,厚厚的積雪,也開始融化。然,趙太後的身體,卻是每況愈下。

  這日,趙太後做了一個夢,夢見先王及死去的故人。趙太後醒後,察覺到自己時日無多。這一刻,趙太後才深刻感受到先王臨走之前,最放心不下的是什麽。

  然,生死有命,不能與天相爭。

  趙太後自知天命,召集大臣,交代後事。

  趙王丹得知母後病危,含淚而至。不多時,平原君、平陽君、馬服君等宗室之人以及藺相如、廉頗、都長君、樂乘等重臣也來到寢宮。

  趙太後見大臣都到了,虛弱地聲音飄了過來,“諸位,我不能與你們共同治理江山了。我要先走一步,去陪先王。臨走前,我和先王一樣,最放心不下的是王兒和趙國的江山。”

  趙太後停了下來,拜托道:“你們都是先王留下的肱股之臣,一定要輔佐吾兒,守住趙氏山河。”

  諸臣齊聲拜道:“喏。”

  趙太後道:“平原君,你是先王之弟,吾兒的叔父。你要多擔待點,用點心。你要替我照看好吾兒。我將吾兒,交給你了。”

  平原君拜道:“臣,定當竭盡全力,輔佐王上。”

  “好,好,好。有平原君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趙太後又往人群看去,又道:“先王甍逝,新君年少。諸位,推舉我這個婦人,主持朝政。我國局勢動蕩,又有諸侯伐我。多虧諸位獻計獻策,保衛家國。我們才能退秦破燕,穩定局勢。我沒有辜負先王和諸位的信任。”

  趙太後停了下來,平穩氣息道:“都長君,為趙國立下赫赫戰功。都長君,我也將王兒交給你了。”

  都長君道:“喏。”

  趙太後喊道:“馬服君、藺相如、廉頗。”

  “臣在。”

  “我也將王兒托付給你們了。”

  “喏。”

  “諸位都是先王留下的賢能之臣,我就不一一囑托了。”趙太後氣息開始顯得有些紊亂,“你們要輔佐吾兒...守住...先祖...基業。”

  諸臣齊聲道:“喏。”

  趙太後感到胸口堵得慌,有口氣提不上,“王...兒”

  趙王丹含淚道:“孩兒在。”

  “你要...廣開言路...富國強兵...守住先祖來之不易...基業。”趙太後虛弱道:“趙國...交給...你...做...合格...君主”

  趙王丹早已經是淚落不已,雖聽不清趙太後模糊的話語,卻也猜到母後交代的事情,泣道:“孩兒謹記母後之言。孩兒會努力成為合格的君主。”

  “如此...甚好。”趙太後努力吸了一口氣,“我可以...去...見...先王...”

  忽然間,趙太後沒有了聲息。太醫令上前查看,退後一步,拜道:“太後甍逝。”

  趙王丹率先喊道:“送母後。”

  諸臣也跟著喊道:“送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