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
作者:傲雙      更新:2021-05-21 15:55      字數:5073
  趙國與燕國締結和平協議、勘定邊界,互換文書。平陽君與許曆重新布防,並讓燕國降將,駐守武垣、中陽。趙國主動從燕國境內撤軍,以示和平誠意。

  趙國撤軍回到代郡,許曆身為代郡郡守,作為東道主,自然要安排酒宴,慶賀這場伐燕取得的勝利。三日後,平陽君、安平君率軍南下,返回邯鄲。

  趙王丹為了彰顯對安平君恩寵和器重,率文成武將,出邯鄲十裏,親自相迎。午時剛過,一名斥候快馬而來,高呼道:“王上,出征大軍離此地不足三裏。”

  “擊鼓。”趙王丹站在戰車上,雖不見大軍的身影,卻見前方塵土四起。

  頓時間,鼓聲彌漫在山野之間。

  平陽君、安平君忽聞鼓聲震天,情況不明,製止大軍前進。這時,一名斥候來到平陽君麵前,高聲道:“平陽君,王上親自出城相迎。”

  平陽君示意斥候退下,對著身邊的安平君,賀道:“安平君為我國伐燕,取得大勝,吾王親自相迎。安平君,封君拜相,指日可待。”

  安平君助趙伐燕是為了齊王得到濟東的疆土,也是不得已的選擇。對於趙王的封君拜相,他未曾動過心思。他在齊國地位顯赫、身份高貴,因戰功被封安平君,兼任齊相。誰曾知,短短十幾年,他由人人稱頌、君臣愛戴,轉變成不能在齊國立足。

  安平君不想回憶起這些傷心的往事,更不想讓人看出他心中的落魄,對著平陽君縱聲一笑,“伐燕取得大勝,非我之功。實乃趙國國運昌盛、趙王福澤天下、三軍將士用命之故。”

  平陽君見安平君立下大功,不自傲,反而倍加謙恭。又想到,趙王對他推崇備至,更想留住他。北疆議和,他也見識了安平君的能耐。平陽君也真心希望,這位賢能,能夠留在趙國。

  平陽君指著前路,大笑道:“安平君,你聽,這鼓聲是在迎接我們凱旋而歸。我也跟著安平君沾光了。以後,我們就同殿為臣。”

  安平君聽著‘同殿為臣’這四個字,心中湧出莫名的失落。安平君看著前路,不知為何,總覺得很迷茫。

  平陽君沒有注意到安平君臉色微小的變化,高聲道:“安平君,我們快走吧!”

  安平君離開齊國之時,就已經知道,齊王不想要他回去。齊國,他注定是回不去了。他來到了趙國,受趙國君臣禮遇。那就既來之,則安之。安平君想通此節,一掃心中的失落感,重振精神,率領大軍前行。

  平陽君見了趙王丹,行禮道:“臣,參見王上。”

  安平君見趙王親自相迎,這是多大的恩寵,也行禮道:“外臣,拜見趙王。”

  “安平君不願為寡人所用,心中還是惦記著齊國啊!”趙王丹聽著‘外臣’這兩個字,總覺得與安平君多了點距離。趙王丹將這句話放在心中,語調隨和道:“安平君為寡人破燕,勞苦功高。來,安平君,飲了此樽。”

  趙王丹取過一樽酒,遞給安平君。安平君伸手接過酒樽,高聲道:“外臣,謝趙王賜酒。”

  趙王丹見安平君將美酒一飲而盡,笑道:“皆說安平君酒量,千杯不醉。回到邯鄲,你我可要好好痛飲。”

  安平君見趙王丹為了與他拉近距離,用了一個‘我’,而不是‘寡人’二字,笑道:“邯鄲美酒,我早就想痛飲了。”

  “好。我們就一醉方休。”趙王丹又取了一樽酒來到平陽君麵前,稱讚道:“平陽君出使北疆,與燕國議和。平陽君為了趙國的利益,寸步不讓,捍衛國體。這樽酒,寡人敬你。”

  “我乃趙臣,理應捍衛國體,為君分憂。”平陽君接過酒樽,高聲道:“此次議和能夠成功,非臣之功。實乃王上福澤深厚、趙國國祚昌盛,諸將同心協力。臣,不過是跑跑腿罷了。”

  趙王丹見他不獨攬大功,又聽他話中恭維之語,甚為滿意,抬手道:“平陽君,辛苦了。請飲此樽。”

  平陽君謝過趙王丹賜酒,舉起酒樽,一飲而盡。

  趙王丹又來到樂乘麵前,取過一樽酒遞給他,表彰道:“樂將軍,首戰斬殺三將,壯我軍威,不愧是樂氏子孫。樂將軍,請飲此樽。”

  “謝,王上。”樂乘不善表達,端起酒樽一飲而盡。

  趙王丹往人群中看去,見代郡郡守許曆不在行伍之列,問道:“寡人,怎麽沒有看見許曆。”

  平陽君道:“許郡守,身在代郡,善後邊疆之事。”

  “許將軍不愧是國之棟梁啊!”趙王丹麵對三軍將士,高聲道:“諸位將士,皆是我趙氏男兒驕傲。”

  “王上萬歲,趙國萬歲。”數十萬人之音,齊聲高喝,回蕩在山穀之間,餘音繚繞。

  平原君見起風了,上前道:“王上,郊外風大,我們該啟程回邯鄲。”

  趙王丹點頭道:“安平君,請與寡人同車。”

  安平君見趙王是處處對他施加恩寵,他豈能不明白趙王的心意。安平君心中雖做好了在趙國殘度餘生的準備,但對齊國仍然抱有希望。趙王和他同車,傳回齊國臨淄,那真是百口莫辯了。

  安平君為了給自己留下緩和的餘地,含蓄道:“外臣,何德何能,豈能與趙王同車。”

  趙王丹被他婉拒,也不生氣,高聲道:“你為寡人退秦在前,又破燕再後。你為寡人立下赫赫戰功,理應享此殊榮。安平君,請。”

  安平君見趙王丹再三懇請,又當著群臣及三軍將士的麵,訴說他的戰功。他若在拒絕,豈不是讓趙王丹下不了台麵。自己也會落得桀驁、不識抬舉的名聲。

  安平君是愛惜聲名勝過性命的人,見不能拒絕,放低身子,謙恭道:“謝,趙王。”

  “安平君,請。”趙王丹見安平君不再拒絕,甚感滿意。安平君登車,趙王丹隨後。

  司禮見了,高呼道:“起程。”

  眾人齊聲道:“恭迎王上回城。”

  安平君坐在車上,見趙國邯鄲臣民站在街巷,歡聲鼓舞,迎接他的歸來。安平君看著邯鄲街道人山人海,耳聞數十萬人的歡呼聲。這一幕,讓他想起了十幾年前,他破燕複齊,率軍迎齊王田法章回臨淄之時的盛況。不知不覺,安平君眼角有些濕潤。

  安平君不知道用了多久的時間,王車方才抵達叢台宮。安平君凝視著這座大殿,感歎不已。這座大殿,見證了趙武靈王那個叱吒風雲的時代。然,安平君想到趙武靈王的命運,及自身的遭遇,心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安平君心道:“英雄為何,總會走向末路。”

  趙王丹一路上暗中留意,也發現了安平君微弱的變化。可他,卻猜不透對方心思是什麽。趙王丹下了車又邀請安平君與他並肩走向高台,進入大殿。

  安平君不能拒,隻能與之並肩而行。

  趙王丹此舉不僅是對安平君的恩寵。同時,也是向趙國臣民及諸侯傳達了一個信息,那就是安平君是他的賢臣。趙王丹身材弱小,身穿王服,卻是氣宇軒昂,有王者氣概。安平君身材偉岸、儀態不凡,身穿將服,大有護衛之意。

  登上高台,抵達叢台宮大殿。趙王丹讓凡是百夫長以上的將軍,進入宮殿暢飲美酒。百夫長以下者,殿外暢飲。

  “寡人備好美酒,等待君歸。”趙王丹進入大殿,指著一個顯赫的位置,抬高語調道:“安平君,請上座。”

  “外臣,受之有愧。”安平君見之,受寵若驚。這個位置,是屬於相邦之位。他身為外臣,豈能坐在這個位置。

  趙王丹見他拒不就坐,執其手,大笑道:“你為寡人破燕,立下大功。這個位置,非你莫屬。”

  平原君懂趙王丹的用意,也沒有流露不滿之色,高聲道:“安平君,吾王說得對。你為趙國立下赫赫戰功,這個位置,非你莫屬。”

  趙王丹見平原君也主動邀請安平君落坐,也沒顧忌,笑道:“安平君,請。”

  安平君行禮道:“謝,趙王。”

  趙王丹走向自己的王位,轉過身來,對著重臣道:“諸位,也坐。”

  諸臣根據自己的官階地位,一一落座。

  不多時,一人高呼道:“太後到。”

  諸臣行禮道:“參見太後。”

  趙太後身體抱恙,但這種場合,怎麽也要出現。趙太後落座,見大臣都站著,笑道:“大家都坐。”

  “謝,太後。”

  “今日是慶功宴,你們不用拘束。這段時間,你們各司其職,辛苦了。”趙太後又道:“為了慶賀大勝,我們罷朝三日。今夜,你們隻管開懷暢飲。”

  “謝,太後。”

  此時,大殿中央,有六十名將士,相隔一丈之距,麵帶鬼具,手持長劍,身穿黑衣,伴隨鼓聲而舞。此舞,乃鬼舞,是用來祭奠陣亡將士。

  鬼舞結束,趙王丹舉起酒樽,麵向眾人。眾人起身,高舉酒樽,迎向趙王丹。

  趙王丹鏗鏘有力地道:“我們能夠取得勝利,皆是成千上萬將士用命。這樽酒,祭奠此戰為趙國死去的將士。”

  眾人齊聲道:“敬將士。”

  趙王丹將手中的酒樽傾斜,美酒掉落地上,發出噠噠之聲。眾人,也跟著王上,將杯中美酒,撒向大地。

  趙王丹又舉起酒樽,高聲道:“這樽酒,寡人敬諸位。”眾人舉樽,隨趙王將樽中美酒,一飲而盡。

  趙王心情大悅,高聲道:“寡人與君等共飲,不醉不歸。”

  酒過三巡,趙太後身體疲憊,對著眾人,笑道:“我老了,不服老,不行了。喝點酒,上了頭。諸位,我們共飲此樽,我就要先走了。”

  平原君等重臣都看出了趙太後是強撐著病體,出席這場酒宴。眾人也心照不宣,舉起酒樽,與趙太後共飲之。趙太後飲之,起身便走。

  群臣拱手相送,齊聲道:“送太後。”

  此次酒宴,由於是先王喪期,沒有歌舞絲竹管弦之樂。趙王丹見繼位,便能聯齊退秦破燕,立下赫赫戰功,心情大悅,與眾人痛飲同醉。趙王丹酒醒,已經是第二日。

  趙王丹召平陽君入宮,問道:“平陽君,安平君如何。”

  平陽君答道:“是個賢能之人。”

  趙王丹又問道:“與你比之,如何。”

  平陽君苦笑道:“臣如螢火之光,安平君就是日月同輝。”

  趙王丹見一向自詡才華橫溢的平陽君,竟然恭維安平君,著實意外,順著他的話問道:“平陽君,你說說,安平君是如何日月同輝。”

  當下,平陽君將安平君的事跡及攻伐北疆之事,簡明扼要地說了一遍。趙王丹感慨道:“寡人繼位,能夠退齊破燕,皆是安平君之故。安平君是個人才,寡人想留下他,你覺得怎麽樣。”

  平陽君也正有此意,附和道:“太好了。”

  “安平君助趙破燕,就會回到齊國臨淄。”趙王丹想到此處,眉宇緊蹙道:“平陽君,如何才能留住安平君,為寡人效力。”

  平陽君此等大事,王上沒有詢問平原君等人,足以證明對自己的信任和倚重。但,想要留下安平君,著實困難。平陽君沒有正麵回答,反問道:“王上,可知如何才能留得住一個人。”

  趙王丹歎道:“寡人若知,也不會在此發愁。”

  平陽君思忖少許,方道:“安平君,這類人,給他權利、地位和財寶等方式,是留不住他的。”

  趙王丹問道:“寡人隻能給這些,還能給什麽。這些都不管用,寡人應該怎麽做,才能留住他。”

  平陽君見王上的性子太急,含笑問道:“王上,可知公孫衍乎?”

  “一怒諸侯懼,一安天下歇。祖父那個年代,縱橫風雲,視天下諸侯為棋子的男人,寡人豈能不知。”趙王丹見話題不著邊際,停了下來,問道:“公孫衍與寡人留下安平君有何幹係。”

  “臣是想通過公孫衍一生的事跡,告訴王上,對待賢能之人,要以國士之禮待之。”平陽君高聲道:“國士方能以國士報之。國士想要的,其實並不多。”

  趙王丹問道:“國士要什麽。”

  平陽君道:“知他、懂他、信任他的明君。”

  趙王丹還是理解不到話語之中的意思,問道:“寡人該怎麽做。”

  平陽君道:“安平君為趙國立下大功,王上不如對他封君拜相。”

  趙王丹笑道:“安平君在齊國本就是封君拜相,乃賢能之人。”

  平陽君不以為然道:“封君拜相,是每個男兒的誌向。一個男兒,能夠得兩國封君拜相,這將會是無上的榮耀。王上,天底下,有多少男兒,能夠同時得兩國封君拜相。”

  趙王丹想了想,答道:“寡人記得公孫衍為韓、魏兩國國相,望諸君樂毅,為燕、趙兩國國相。其他的,寡人不記得。”

  “公孫衍雖為兩國之相,卻沒被兩國封君;望諸君雖為兩國之君,卻沒被兩國封相。天底下,能被兩國封君拜相,唯有安平君一人耳。”平陽君高聲問道:“王上向安平君傳達善意,給他無上的榮耀。安平君豈會拒絕。”

  “封君拜相,這...”趙王丹想了想,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又問道:“除了封君拜相,寡人還要做點什麽。”

  “王上不用刻意將自己心中的意思,表露出來。”平陽君又道:“安平君是聰明人,自然會感受到王上那顆真誠之心。王上隻需以國士之力相待,定能留住安平君。”

  “國士之禮?”趙王丹念念有詞,又道:“寡人年少時,曾聽很多人說。祖父為何能夠用三十年之力,引領孱弱地趙國走向強盛。祖父能夠推行胡服騎射、亡中山、擊三胡、築長城、拓胡疆,匯聚大批能臣悍將。寡人年少不懂,今日懂了。”

  平陽君見趙王丹提起趙武靈王,也是滿含涕零。平陽君也時常想,若趙武靈王不是壯年而死,趙國的偉業定會在上層樓,豈會中道崩殂。

  “試問天下君王,能有幾人做到。然,祖父卻做到了,很多君王不能做到之事。” 趙王丹想起祖父一生的事跡,眸色充滿驕傲,語調豪邁道:“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寡人要留下安平君,定以國士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