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樂氏風骨
作者:傲雙      更新:2021-05-21 15:54      字數:4247
  樂乘連斬燕國三將,趙國士氣大增。安平君見狀,趁勢下達攻伐的指令。趙軍如草原上的狂風,吹向燕軍陣地。成安君見趙國如潮水般湧了過來,也下達還擊的命令。燕、趙兩國短兵相接、血肉相博,喊殺聲、慘叫聲、鎧甲碰撞聲、戰馬嘶鳴聲,匯成了一首驚天地、泣鬼神的旋律。

  成安君不愧是久經戰場的戰將,麵對己軍連戰連敗,士氣不穩,陣地又被趙國攻破,依舊鎮定自若,指揮大軍奮戰。然,成安君也清楚地知道,此戰打下去,沒有獲勝的可能。如果不脫離戰場,大軍就有可能被圍殲。

  高陽君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一陣衝殺來到成安君麵前,喊道:“成安君,趙國士氣正盛,我軍士氣低迷。再打下去,我們討不到任何便宜。不如,趁我軍士氣未敗,我們先撤軍,保存有生力量,伺機再戰。”

  安平君看著戰場膠著,喊道:“我們一撤,就會遭到趙軍瘋狂反撲,取得的戰果,就會蕩然無存。”

  高陽君道:“我們頑強奮戰,也不能取得勝利。我軍麵臨全軍覆滅的危險。成安君,此戰,不能這麽打。”

  成安君道:“撤退的命令,傳達不到,我軍就會出現潰敗。”

  高陽君道:“成安君率大軍先走,我來斷後。”

  “好。”成安君當機立斷道:“阻截趙軍的任務,就拜托高陽君了。我們在中陽匯合。”

  成安君命人傳達撤軍的命令,頓時鼓聲彌漫。燕國將士聽了,迅速脫離戰場。安平君、許曆見了,指揮大軍,往前衝殺。然,高陽君帶著所部僅存的三萬人馬,抵擋住趙軍的攻勢。

  平安君見高陽君在陣中來回衝殺,也著實佩服敵將的英勇。樂乘見敵軍開始撤退,陣中卻有一員虎將。樂乘持戈而去,高呼道:“高陽君,休要猖狂。”

  高陽君見眼前這人,正是斬殺他侄兒父子三人,頓時大怒,揮著長劍,高呼道:“樂乘老兒,拿命來。”

  樂乘與高陽君交戰三十個匯合,不分勝負。高陽君見眼前這人,孔武有力,自己不是他的對手。短暫交手之後,便脫離戰場。樂乘見對手狼狽逃離戰場,也不放過這個機會,指揮所部,追擊敵將。

  趙國一鼓作氣,收複了淪陷的疆土,直逼燕、趙兩國邊境。安平君看著眼前出現一座城池,易守難攻,燕軍將士在城樓上嚴陣以待,卻半點看不出慘敗之象。安平君製止大軍前進,問道:“這是何處。”

  許曆道:“這是燕國的中陽。”

  安平君見著城樓上的燕軍士氣沒有因為落敗低迷,反而調配有度,感歎道:“敵將不愧是善於用兵,久經戰陣,作戰勇猛之人。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重拾士氣,站穩腳跟。此城,不好攻打。”

  許曆見安平君所言不虛,眼前這座城池,固若金湯,想要硬攻,縱使獲勝,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趙國能夠收複失地,乃是正義之舉。今,趙國攻入燕國腹地,角色轉換。趙國想要拿下這座城池,不是那麽容易。

  安平君沒有立即下達攻城的命令,相反,他讓大軍退後三裏,安營紮寨,尋找破敵之策。

  營帳內,許曆問道:“安平君打算如何攻破,這座城池。”

  安平君道:“燕國妄圖憑借這座城池,阻擋我們。我們就用武力強攻,摧毀他們的心裏防線。”

  樂乘道:“安平君是想以武力強攻?”

  安平君正色道:“不錯。”

  許曆勸阻道:“安平君,此城易守難攻。若強攻,我軍也會損失慘重。我,不讚成這種作戰方式。”

  “許老將。”安平君語調平和地問道:“除了以武力攻破此城,你還有更好的方法?”

  許曆搖頭道:“我暫時沒有想到攻破此城的方法。”

  “許老將軍,沒有想到破城之策,就用我的方法。”安平君又道:“對待燕國,隻能以武力壓製,才能震懾之。”

  許曆問道:“此城,固若金湯,糧草充足,且防備完整。武力強攻,不是上策。”

  成安君高聲道:“我征戰一生,攻城破敵不計其數。這座小城,豈能阻擋我十幾萬大軍。”

  “安平君,這句話,我不讚同。”許曆停了下來,又道:“此城雖小,但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成安君、高陽君皆是久經戰陣,善於用兵之人。以武力強攻,我們也會損失慘重,得不償失。縱使,我們攻下此城,折損太多的將士,得之無益。”

  安平君極力控製自己的表情,語調凝重道:“許老將軍,莫非是看不起我的用兵之道。”

  許曆語調溫和道:“安平君的名聲,早已傳遍諸侯。用兵之能,我不敢苟同。”

  “你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安平君語調不善地質問道。

  許曆道:“安平君莫非不記得狄邑、聊城乎?”

  “你…”安平君平息心中的憤怒。擊潰燕軍,複興齊國,這是安平君的功績。攻狄邑、下聊城,安平君久攻不下,損兵折將,這是他的恥辱。

  許曆又道:“安平君指揮地是齊國將士,我沒有什麽意見。這是我大趙的將士,我決不答應。”

  安平君抬高聲調道:“趙王親自築高台,拜我為將。我是三軍統帥,全權負責伐燕之事。許老將軍是打算不服從我的調令。”

  許曆昂首挺胸,厲聲道:“此計,我決不答應。”

  安平君見對方完全沒把自己放在眼中,語調也不在客氣道:“趙王給我生殺大權,我可以便宜行事。許老將軍,不聽我的調令,我隻能按軍法處置。”

  許曆大笑一聲道:“安平君要我腦袋,拿去便是。我豈能因為獨活,讓將士白白送了性命。”

  安平君見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沒有說下去的必要,直言道:“許老將軍,我隻能得罪了。”

  代郡諸將見安平君打算對許曆動手,呼道:“誰敢動老將軍,我等決不答應。”

  “許老將軍是想引起軍中嘩變。”安平君語調不高,但雙眸也露出寒冷的殺氣。

  “好了。”樂乘見情勢不對,忙道:“我們尚未攻破中陽,內部怎能生亂。安平君、許老將軍伐燕謀略不同,我們可以坐下來好好商議,何必劍拔弩張。此事,傳了出去,豈不是被諸侯笑話。”

  安平君賠罪道:“樂將軍這麽說了,我也退一步。我言語上,有得罪許老將軍的地方,還請許老將軍莫怪。”

  許曆隻是不讚成以武力強攻的策略,倒也沒想和安平君鬧僵,也賠罪道:“剛才是我情緒失控,話語有點激動。但,我不讚成拿將士的性命去強攻此城。”

  “我們收複疆土,兵臨燕國腹地。此城,若不拿下,我們前進無路。若燕國出奇兵,繞道我們背後,我們的歸路被切斷,就變成孤立無援。可,此城地勢險峻,守城之將又是善戰且善用兵之人。我們強攻,隻會損兵折將。”樂乘有意停頓少許,又道:“安平君、許老將軍,我們不如好好商議,謀個萬全之策。”

  安平君道:“燕軍潰敗,軍心不穩。我們趁其軍心散亂,一戰,便能攻克中陽,兵臨燕下都。我們建功立業,指日可待。隻要能夠攻破此城,兵臨下都,犧牲在所難免。”

  “馬服君愛兵如子,豈會讓將士白白送了性命。安平君這句話,馬服君是不會說的。”許曆也不退讓,繼續道:“一個隻為自己建立功業,卻犧牲將士的統帥,不是好的將帥,更是不合格的將帥。”

  安平君額頭上青筋暴起,神色微怒道:“許老將軍,你非要跟我過不去,不聽我的調令。”

  樂乘見兩位又開始爭吵,插話道:“好了,兩位,都少說一句。”

  安平君看著樂乘,問道:“樂將軍,你支持誰,不如將話說透。”

  許曆看著樂乘,雖沒說話,但眼神要表達的意思,也很明顯。

  樂乘無奈道:“安平君說得對,許老將軍也說得對。許老將軍,我們用安平君之策伐燕,若不能成功,再另行他計。”

  安平君見樂乘站在他的這邊,唇角露出了微笑。許曆也不因為樂乘做出的選擇而生氣,微閉雙眼,淡然道:“我說話沒用,留在這裏做甚。”

  許曆睜開雙眼,又道:“我不願看著將士丟了性命,我率本部人馬離開。安平君,沒有意見吧!”

  “許老將軍要走,我也留不住,請自便。”安平君看著在場的諸將,又道:“你們還有誰不服我的,也可以離開。”

  許曆帶著數名戰將,也不告辭,憤然而去。安平君見這麽多人不服自己,也轉過身去,怒不可遏。樂乘對著安平君行了一禮,追了出去。

  樂乘追上許曆,攔住他的去路,問道:“許老將軍,這是為何。”

  許曆看著他,問道:“樂將軍,莫非也覺得我說的不對。”

  樂乘道:“許老將軍說的話,自然有道理。”

  許曆冷哼道:“可你,還是選擇站在他的一邊。”

  樂乘見老將軍生氣了,忙道:“許老將軍,安平君是王上以濟東之地換來,並築高台親自拜的將。他是三軍統帥,你怎麽也要給他麵子。”

  “非我不給他麵子,他好歹也是名揚諸侯的名將。明知不可強取,卻執意而為之。”許曆又道:“我沒有發脾氣,也算給他麵子。”

  樂乘見這位老將軍是真的生氣了,問道:“許老將軍,你不會真的率大軍離去吧!”

  許曆不答反問道:“樂將軍,安平君真的是為了幫我們伐燕嗎?我們以濟東之地換來的名將,值得嗎?”

  樂乘愣了少許,壓低聲音問道:“許老將軍,說這些話是什麽意思。”

  許曆直言道:“安平君,不可靠。”

  樂乘聞言,心中駭然,臉色依舊平靜地道:“許老將軍,會不會多慮了。”

  “樂將軍,你好好想想。”許曆神色肅穆道:“安平君助我們伐燕,我們勝了,實力大增,就會威脅到齊國。安平君是齊人,豈會讓趙國強於齊國。他畢竟是齊人,心不再我國。伐燕,我們隻能靠自己。”

  樂乘道:“話雖如此,但伐燕沒有安平君是不行的。我們能夠收複疆土,攻入燕國腹地,安平君功不可沒。”

  許曆道:“樂將軍,還沒有看明白。安平君表麵上幫我們伐燕,實際上他是想燕、趙相爭,空耗兩國的國力,齊國方能漁翁得利。安平君能夠騙得了他人,是騙不過我。”

  樂乘駭然道:“許老將軍的意思是說安平君明知,中陽不可強攻。安平君之舉就是為了消耗我國和燕國的國力。”

  “不錯。”許曆點頭道:“我豈能眼睜睜看著我國將士,白白送了性命。”

  樂乘對這位老將軍也算了解,他是不會為了個人恩怨,置國家利益而不顧,試探問道:“老將軍和安平君鬧翻,想必是有破燕之策。”

  許曆對眼前這人,也信得過,坦然道:“還是瞞不過樂將軍啊!”

  樂乘又問道:“老將軍有破燕之策,能否說之。”

  許曆將自己的謀略,和盤托出道:“中陽、臨邑、武垣成犄角之勢。安平君攻中陽,將會吸引燕國的注意力。我就可以趁勢攻破武垣、臨邑,中陽就成為了一座孤城。中陽,便會不攻自破。”

  樂乘見許老將軍沒有任何隱瞞,笑著問道:“許老將軍將計謀告訴我了,就不怕我告訴安平君。”

  許曆笑道:“無論是樂羊伐中山,還是樂池送燕昭王歸國,或者是望諸君樂毅,你們樂氏,自有風骨,豈會做出這樣的事。”

  許曆用‘樂氏風骨’這幾個字,對樂氏一族的評價。樂乘聞言,想起樂氏先祖和樂氏男兒的風骨,對著他深深一拜,拱手道:“能得許老將軍信任和妙讚,樂乘無以為報。許老將軍,這邊有我,你就安心去吧!我等著老將軍破二城,克中陽,直逼燕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