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
作者:傲雙      更新:2021-05-21 15:54      字數:4434
  趙太後在朝堂怒喝群臣,眸色不悅,離開大殿。諸臣見了,也悻悻而去。虞卿、平原君走出宮門,卻聽見一人喊道:“虞卿。”

  虞卿見是魯仲連,假裝不認識,轉身就走。平原君沒想到虞卿會有如此表情,笑道:“怎麽,裝作不認識啊!”

  虞卿頭疼道:“平原君,我不認識他。”

  “他過來了,不打個招呼。路也被堵死了,難不成你要進宮勸趙太後讓長安君入齊為質。”平原君看他表情就知道一切,怎會信了他的話。

  虞卿聞言,又轉過身道:“平原君說得是。”

  魯仲連走了過來,問道:“虞卿,你怎麽躲著我。我可沒有惹你。”

  虞卿想起趙太後訓斥群臣的那張臉,罵道:“你闖禍了。”

  “我闖什麽禍。”魯仲連不知詳情,問道:“吾王的條件,趙太後怎麽說。”

  “還能怎麽說。”虞卿沒給他好臉色道:“兩個字拒絕。”

  平原君見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問道:“虞卿,你不為我引薦一下。”

  虞卿顧著和魯仲連說話,忘了平原君在場,歉意道:“平原君,這位是齊國來的使者,魯仲連。”

  平原君行禮道:“勝,早聞先生之名。”

  魯仲連也看著眼前這位翩翩公子,問道:“敢問閣下是?”

  虞卿忙道:“這位就是我國的平原君。”

  魯仲連聞言,忙道:“早就聽說公子賢明,今日得以一見,實乃三生有幸啊!”

  “相請不如偶遇,走,我們共飲一樽如何。”平原君向魯仲連、虞卿發出邀請。魯仲連正有結交平原君,順便打聽趙國朝局的事情,立馬答應。虞卿總不能拒絕平原君的邀請,也隻好作陪。

  平原君在府邸,安排酒宴,招待魯仲連、虞卿。簡短接觸,魯仲連覺得平原君是好相處之人,神色也不拘謹。魯仲連抱怨道:“平原君,這個虞卿欠揍得很。我和他去見趙太後,問他事情,他就是不肯透露半點消息給我。你說他,欠不欠揍。”

  虞卿聽見對方這種口吻,不樂意道:“你出了這個點子,就等著趙太後的憤怒了吧!”

  魯仲連道:“虞卿,話不是這樣說吧!我是為了齊、趙兩國,你可不能這樣對我。”

  虞卿懶得跟他多說幾句,歎道:“活該,禍是自己闖的,我也幫不了你。”

  魯仲連嘖嘖有聲道:“平原君,趙太後真的生氣啦!”

  平原君聽了很久,總算聽明白了一個大概。那就是虞卿去齊國結盟,齊王是願意的,但齊國諸臣不願意。魯仲連就出了讓長安君入齊為質的主意。平原君看得遠,也就沒有責怪他,笑道:“趙太後,不僅生氣了,簡直是雷霆之怒。魯兄,你闖禍了。”

  魯仲連裝出害怕的神色道:“趙太後生氣,會不會拿我問罪。我要不要連夜逃離邯鄲,離開趙國。”

  虞卿見他話語誇張,忙道:“趙太後還不知道是你出的這個主意。”

  平原君見魯仲連話中不失風趣,拋來一道意味深長地眼神,忙道:“魯兄放心,這件事,隻有你、他、我三人知道。”

  魯仲連相信虞卿的為人,也相信平原君,仿佛沒事般地問道:“長安君不去齊國為質,齊王堵不住臣民之嘴。如此,齊、趙結盟,對抗秦國的事情,將難以成功。平原君,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我能有什麽辦法。”平原君抬起手,獨自飲了一樽,“趙太後好相處,明事理,識大體。就是有一點,護短,寵愛長安君。魯兄可不知道,趙太後聽聞齊國要求長安君為質的條件,瞬間大怒。當著群臣的麵放話,誰敢再言,別怪我不留情麵。趙太後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你說,我還能怎麽辦。”

  魯仲連沒想到趙太後寵愛長安君到了這個地步,不安道:“那不是齊、趙之盟,難以成功。”

  虞卿長歎道:“我早就給你說了,你不相信。現在可好,太後正在發怒,你說怎麽辦吧!”

  魯仲連道:“平原君,你是趙國最賢明的公子,也是趙王的叔父,你去勸說趙太後,趙太後不至於連你的話都不聽吧!”

  “我雖是趙王的叔父,但趙國是趙太後主政。今,趙太後正在氣頭上,我說什麽她也聽不進去。我看啊!齊、趙結盟之事,我們不要想了。”平原君是聰明人,他了解趙太後,也知道從趙太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今,趙國主政是趙太後。趙太後不點頭,齊、趙結盟是不可能的。按現在這種情況,趙太後正在氣頭上,他去有說趙太後,豈不是找罵。平原君,才不願意去攪這趟渾水。

  魯仲連見平原君都沒辦法,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問道:“平原君、虞卿,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平原君長歎道:“趙太後不答應,我也沒辦法。我們給趙太後多一點時間,說不定她能接受齊國的條件。”

  魯仲連知平原君話中的意思,看來這真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虞卿也不說話,自飲自酌。趙太後寵愛長安君,趙國誰人不知。若要趙太後將長安君送去齊國為質,那比登天還難。趙太後得知齊國的條件,勃然大怒,怒斥群臣。想必是沒人敢去觸碰趙太後的底線,自討沒趣。

  平原君不想氣氛就這樣下去,提聲道:“不說這些事,來,來,我們共飲一樽。魯兄,你難得來趙國,好好嚐嚐趙國的酒肆。”

  魯仲連也不著急立馬促成兩國邦交,舉樽道:“皆說,天下美酒出邯鄲。今日飲之,果真如此。平原君,趙酒我聽說過。然,就是叢台酒,很少聽聞。據說,叢台酒是趙武靈王建立叢台宮釀製的美酒,可有此事。”

  平原君沒有想到對方是好酒之人,忙道:“不錯,叢台酒是父王所釀製。因名聲不如趙酒,沒有遠銷諸侯。魯兄,你覺得叢台酒和趙酒誰更好喝。”

  “都是邯鄲美酒。”魯仲連忙道:“皆說,上等趙酒和叢台酒,市麵上價值千金。平原君請我喝酒,我可要多喝點。”

  平原君聞言,大笑道:“今夜,我等,不醉不歸。”

  翌日,平原君醉酒,尚未醒來。忽然,有人站在門口喊道:“父親,王上來了。”

  平原君的兒子公子彤見屋內沒人答應,又見趙王在會客廳等著,也顧不了那麽多禮儀,推門走了進去,輕聲喊道:“父親。”

  平原君聽見有人之音,睜開眼看了看,見是自己的兒子,問道:“今日,又不上朝,你來幹什麽。”

  “父親,王上來了。”趙太後在大殿怒斥群臣,罷朝三日的事情,公子彤也知道。

  平原君聽聞趙王來了,瞬間沒了睡意,坐上床榻,隻覺頭痛、腦暈。平原君扶著額頭,問道:“王上,在哪裏。”

  公子彤道:“正在會客廳。”

  “王上,怎麽來了。”平原君很快就想明白了,趙王來拜訪他的原因,喊道:“你先去替我招待王上,我隨後就到。”

  公子彤行禮,躬身退了出去。

  原來,趙王丹去趙太後寢宮請安,順便探一探趙太後的口風。趙王丹來到趙太後寢宮,卻見有很多大臣跪在殿外有說趙太後。趙王丹進入大殿,行了一禮,向趙太後請安。

  趙太後見王兒來了,讓他找個位置坐下。

  諸臣皆以家國、大義,勸趙太後送長安君去齊國為質。這些人,哪裏知道,趙太後愛子心切。趙太後見這些人,不體諒自己愛子的那份情感,也不懂一個母親的心情。趙太後看著這些大臣,總覺得是他們有意為難,處處與自己作對。

  這些大臣的忠義之言,趙太後哪裏聽得進去。剛開始,趙太後還和和氣氣與大臣辯論幾句。誰曾知,送走了一個大臣,又來一個大臣。他們都是用同樣的語氣,用同樣的話,勸說她送長安君去齊國,締結兩國盟約,共同抵抗秦國。

  趙太後怒色之極,抓起桌前的水盞扔了過去,怒喝道:“何人在勸我送長安君去齊為質,別怪我不客氣。”

  無論大臣如何求見,趙太後拒而不見。

  趙太後痛色道:“我把齊王當親人,他把我當成了什麽。齊王要我兒去齊國為質,這不是要我的命。”

  趙王丹見母後傷心,安慰了幾句。趙太後看著他問道:“王兒,他們都想把你弟弟送去齊國,你是怎麽想的。”

  趙王丹不敢對視母後那道眼神,回道:“趙國由母後主政,孩兒聽母後的。”

  趙太後見王兒沒有反對自己的主張,又說了幾句,示意他退下。趙王丹行了禮,躬身退了出去。然,諸位大臣見做不通太後的工作,便來做趙王丹的工作。

  趙王丹抵擋不住群臣的義正言辭,還有痛哭流涕,以及江山社稷之類的話,隻好來到平原君府中,求援。

  平原君洗漱打扮,穿戴整齊之後來到會客廳,請罪道:“不知王上來了,未能遠迎。還請,王上恕罪。”

  “叔父,休要多禮。”趙王丹道:“是我不請自來。”

  “王上請坐。”平原君將上首的位置讓給了趙王,自己則坐在下首。公子彤,早已經命人準備好茶水糕點。

  趙王丹坐立之後,忙道:“叔父,寡人此番前來是為了齊、趙兩國之事。群臣皆勸寡人有說母後,母後的性格,叔父也知道。寡人沒有辦法,才來找叔父商議。”

  “王上,臣也沒有辦法說動太後。”平原君喝了口涼水,醒醒神,愁色道:“昨日的朝會上,王上也看見了。太後正在盛怒之中,這件事,王上最好不要提。”

  趙王丹問道:“叔父,寡人為何不能提。”

  平原君放下手中地水盞,耐心地說道:“王上提了,會令太後不快。也會被人認為是王上打壓自己的弟弟。”

  “這些寡人從沒有想過。”趙王丹急道:“叔父都沒有辦法,我們如何應對秦國。”

  “王上,遇事不可急躁,理應淡定。”平原君見趙王遇見事沒有主見,又道:“王上是一國之君,要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寡人也想,但寡人做不到。”趙王丹拿出前線送來的戰況道:“秦國已經攻破了我國一座城池。寡人如何不急。”

  平原君見秦國攻破了一座城池,神色也不慌亂道:“王上,會有辦法解了秦國之危。”

  “齊國要母後送弟弟去齊國,方才答應齊、趙之盟,出兵抵抗秦國。”趙王丹可不能向平原君那樣淡定自若,“母後不答應送弟弟去齊國,我們該怎麽辦。”

  平原君問道:“朝臣那邊,有沒有人去勸說太後。”

  “當然有。”趙王丹想起在母後寢宮發生的一幕,打了一個寒顫道:“我剛從母後哪裏來,有很多大臣正在覲見母後。”

  平原君又問道:“結果如何。”

  趙王丹道:“被母後趕了出來。”

  平原君就知道是這樣的結果,淡淡道:“太後正在氣頭上,無論是誰的話都聽不進去。”

  趙王丹道:“叔父之言,母後還是會聽的。”

  平原君搖頭道:“王上,你母後,我可不敢招惹。”

  趙王丹見叔父也不幫自己勸說母後,問道:“叔父,那該怎麽辦。”

  公子彤行禮道:“王上,父親。我想到一個人,他或許能說動太後,改變主意。”

  趙王丹問道:“誰。”

  公子彤道:“左師。”

  趙王丹腦海深處想起了這個人,“寡人,怎麽把他給忘了。”

  平原君也想起了左師觸龍,也覺得可以試試,“王上,左師和太後有些交情。如果左師出馬的話,或許太後能改變主意。”

  左師觸龍不苟言笑,教導趙王丹的學業,也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隻要趙王丹哪裏不對,左師觸龍也不會放縱他,必須嚴厲懲處。因為左師觸龍對他管得太嚴,趙王丹認為這位老師不好相處,學業上不敢有絲毫錯落。趙王丹從小就害怕左師觸龍,不敢犯錯,用功學習。也許,就是因為他是學生,左師觸龍是老師。讓趙王丹對左師禮敬有加,更多的是害怕。

  趙王丹不敢一個人麵對左師觸龍,忙道:“叔父,請與我一起去拜見左師。”

  左師觸龍的個性,平原君豈能不知。當然呢?趙王丹在這位嚴厲的左師麵前,吃了不少苦頭的事,平原君自然是知曉。今,趙王丹不敢一個人麵對這位嚴厲的老師,他隻好領命道:“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