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豫章 公主
作者:白止樺      更新:2021-05-20 11:19      字數:2696
  他本計劃把得罪人苦差事交給陳弈,由陳弈來做惡人。

  聽陳弈一說,征糧哪是什麽苦差事啊,分明是光宗耀祖,功成名就之事。

  太子前去河北道征糧,既能彰顯太子仁愛,事成也能鞏固太子地位。

  一石二鳥。

  一舉兩得啊。

  “陛下,徐國公言之有理,此事必須由太子主導。”長孫無忌望了眼李承乾,抱著朝笏出列為李承乾請命。

  李承乾心領神會,出列信心滿滿的請纓:“父皇,兒臣願往,願為父皇分憂解難。”

  呃...

  李世民回眸瞪了眼長孫無忌。

  這怎麽突然間上頭了昵?

  征糧是柄雙刃劍啊。

  做得好帶來各類榮耀加身,做不好禍及自身。

  太子年幼,理政經驗尚淺,突然前去河北道征糧,麵臨極大的挑戰。

  陳弈尚且計劃置身事外,怎能派太子蹚渾水。

  他尚未決斷昵。

  長孫無忌竟急不可耐為太子請命。

  “父皇,兒臣願往。”李承乾再次出聲請願。

  李世民起身走下玉階,來到李承乾身旁,拍著他肩膀語重心長的說:“承乾,征糧事關社稷,你與無忌前往河北道,記住必須處理妥當。”

  “陛下,臣堅持覺得徐國公前去征糧較為妥當,畢竟河北道民變四起,高句麗陳兵邊境昵。太子親往,禍福難辨。”蕭禹出聲勸說。

  “陛下,太子年幼,恐怕難以應對。”魏征進言。

  世家延續數百年不倒,家族總藏著幾個老狐狸,太子這類小菜雞怕是毫無招架之力。

  縱然長孫無忌陪同,若山東貴族不給他,不給朝廷麵子,反而下不來台。

  李世民負手來回度步,陳弈說的沒錯該盡早培養太子威望,讓太子樹立威信了,朗聲道:“右衛將軍張

  亮,率千名右衛與太子同行,無忌輔助。”

  “父皇放心,兒臣定然不讓父皇失望。”李承乾昂首挺胸,胸有成竹的說。

  李世民欣慰的額首,長孫無忌,張亮出自秦王府,他輔佐太子,此行太子興許能平息河北道民變。龍顏升起幾分笑意道:“太子前往河北道征糧,賑災。

  河東道,關內道,都畿道,京畿道內依然缺糧,諸卿有何良策,陳弈,你來說說?”

  “陛下,非要說嗎?”陳弈打量殿內同僚,狐疑的詢問。

  他有方法弄到糧食。

  不依靠係統的情況下弄到糧食。

  聽陳弈的話語,好似能籌集到糧食,李世民暗自欣喜:“說,快說。”

  陳弈不客氣的說:“世家鄉紳富豪家有餘糧,若欲讓他們心甘情願拿出來,何不效仿漢武帝設武功爵,這次收糧,不收錢。”

  武功爵。

  漢武帝時為籌集軍費,令民買爵而設的賞官之稱。

  謔。

  此言傳出,朝堂嘩然。

  售爵換糧。

  此事絕不能開先河,若是放開,今後遭遇旱災,水患,每每缺糧,售爵換糧,朝廷威望何在?

  何況局勢沒惡化到這份上吧。

  “陛下,此事萬萬不行,絕不能賣官售爵。”魏征首先駁斥。

  “陛下,徐國公所言欠缺考慮。”蕭禹支持魏征。

  李靖作為軍中代表,抱著朝笏站出來:“陛下,爵位乃軍功的象征,冒然效仿武功爵,以糧食來衡量,必然打擊兵勇作戰積極性。”

  一時,百官駁斥,不讚同售爵換糧。

  陳弈麵不改色,聳聳肩說:“陛下,我隨意說說,無需拿來討論,既然不行,諸位同僚各抒己見。”

  “不,此事可行。”李世民斬釘截鐵的說。

  爵位。

  榮譽而已。

  並非朝廷官職。

  若換取充足的糧食,化解燃眉之急,使各道恢複平靜未嚐不可昵。

  何況刑部幹吏是吃幹飯的嗎?

  誰敢得到爵位大肆斂財,依照刑罰處理掉。

  與各道潛在爆發的起義相比,售賣幾十個爵位不過分。

  李世民依然狠狠剜了眼陳弈,為何不早提出來昵,有此計劃太子何須以身犯險前往河東道。

  “陛下,不可荒廢吏治啊。”魏征錯愕的叫道。

  陳弈隨意提出的建議,皇帝當真了。

  不等魏征長篇大幅駁斥,李世民從龍椅起身,當場宣布:“陳弈,你來負責各地售爵之事,名額不得超過百人,三日內,必須先籌集五十萬單糧食。對了,購買爵位的人,家族子弟必須前來北衙親軍內曆練,各家子弟有參與出仕的資格。”

  “陛下,此事牽扯甚廣,我向陛下舉薦一人,治國才能不輸於三省六部官吏,而品行忠貞端正,已經撰寫《陳時政疏》,私以為乃賈詡《治安策》以後第一奇文。”陳弈領命計劃舉薦馬周。

  馬周富有大才,不說治世之能臣,卻也是貞觀幹吏。

  他們相談甚歡,馬周對他忠義,是時候舉薦給朝廷了。

  “徐國公,你少顧左右而言他。”蕭禹嗬斥,仰首望向李世民:“陛下,臣有話說…。”

  李世民麵色生憂,瞥了眼蕭禹,又望了眼魏征,向陳弈道:“舉薦之事改日再談,退朝。”他采納陳弈的武功爵計劃,滿朝文武反駁,再不退朝,魏征,蕭禹肯定噴死他。

  ‘‘陛下…。”

  蕭禹,魏征齊聲叫道,怎奈李世民甩袖離去。

  一刹那,魏征,蕭禹齊齊望向陳弈,魏征痛心疾首的說:“徐國公,你怎能提出這等下作的意見?筒直禍國殃民啊。”

  陳弈直言詢問:“伯父,有計策能弄到糧食?”

  這…

  魏征啞口無言。

  光明正大的途經,已經很難籌集到糧食了。

  “那也不能授爵啊。”蕭禹焦慮的說。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長久,早點籌集糧食,早點解決危機,售爵算什麽。”陳弈說。

  這…

  這時,房玄齡走上來,捋著胡須說:“閣老,玄成,售爵而非售官,影響微不足道,何況去年雪災,臨時北伐,長安商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助朝堂一臂之力,陛下記在心裏昵,至於世家,陛下為得到糧食而已,若閣老家有餘糧,可為谘詢購爵。”

  事有輕重緩急。

  售爵,即能得到糧食,緩解當下危機,何須過於糾結昵。

  何況裴寂告老還鄉,諸多官吏慘遭貶嫡,降爵,留下不少空缺,陳弈的建議恰逢其時。

  魏征張嘴,發現杜如晦走來,瞥了眼蕭禹欲言又止。

  二懟三。

  他們著實噴不過陳弈,房玄齡,杜如晦,還可能被陳弈噴的狗血淋頭。

  無奈的搖搖頭說:“不要搞的滿城盡是功勳。”

  “此事我等懂得分寸。”房玄齡嚴肅的說。

  陳弈麵含微笑,邀約說:“閣老,魏伯父,你們擔心售爵之事出差錯,何不一起商討昵。”

  “對對對,是該好好商討。”魏征見陳弈示好,接受陳弈的邀請,蕭禹也沒有倚老賣老,讚同陳弈的提議。

  尚書省內。

  陳弈,蕭禹,魏征,房玄齡等在友好的氣氛中交換意見,深入探討,最終達成共識。

  唐朝爵位分為九等。

  一日王,食邑萬戶,正一品。

  二日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戶,從一品。

  三日國公,食邑三千戶,從一品。

  四日開國郡公,食邑二千戶,正二品。

  五日開國縣公,食邑一千五百戶,從二品。

  六日開國縣侯,食邑千戶,從三品。

  七日開國縣伯,食邑七百戶,正四品上。

  八日開國縣子,食邑五百戶,正五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