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作者:弓慶安      更新:2021-05-26 16:54      字數:3255
  第227章

  國民黨員閆八斤是固村人,他跟當時在一塊工作的申玉堂(西漢村人)悉知張全忠被捕,便將消息告知固村他的家裏人,並透漏審訊結果,至今張全忠沒有證據掌握在他們手裏。

  閆八斤跟申玉堂都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員,民國十六年,國民黨臨時籌備委員會在壺關縣成立,成立了三個區分部:第一區分部設在縣城南關;第二區分部設在西莊;第三區分部設在固村。隨後又在樹掌、宋壁、辛村分別設立四、五、六區分部。

  民國二十年,發展了九十餘個黨員,正式成立了國民黨壺關縣黨部。

  十二月事變後,作為國民黨成員的閆八斤他們,雖然表麵上是國民黨的一部分,其實他們都是站在風口浪尖上,搖擺不定,對共產黨的抗日深信不疑,對鄉裏鄉親的百姓也是情有獨鍾,能幫得上忙的就盡力而為,都想給自己留條後路。

  對於吳樹修和張全忠的被捕,他們都清楚,吳樹修是明明白白的共產黨要員,而張全忠的身份,就他們也搞不清楚,他就是一個生意人,新華書店經理。

  他們一直在國民黨縣黨部做事的人,他們清楚,隻要張全忠利用社會力量或者動用一些錢財就有可能把他保釋出來。

  同時組織也將張全忠被捕的經過告知縣委。被調走的原縣委書記戴蘇理聽說後,要求組織不惜一切代價營救張全忠同誌。

  這次抓走張全忠同誌,最主要的是他沒有暴露了自己是黨員,敵人也沒有抓到他什麽把柄。

  一方麵由組織上暗中動員老百姓去常行給馮铖季示威,要求保釋放人,一方麵由閆八斤和申玉堂拿錢從中打點。

  馮铖季也不是掂著雞蛋碰石頭的人,既然沒有把柄證明人家是共產黨,那就放吧,不要像一區區長秦秋文那樣,明明坐實就是共產黨,也沒有怎樣了人家,還無辜讓自己的家人受了一場驚嚇。

  張全忠出獄後,組織上秘密安排他至大河村、橋上村養傷,由於傷勢過重,數日仍不省人事。

  雖然張全忠不能在新華書店上班了,但是新華書店這個組織上的聯絡點不能關閉,因為這裏的張全忠同誌寧死都沒有暴露書店裏的同誌和跟書店有來往的接頭人。

  繼續經營新華書店是對張全忠同誌的最大的回報。

  張全忠蘇醒過來的時候告訴組織,店裏的小掌櫃是個可靠的青年,讓組織上信任他,好多事情這個小掌櫃都知道,好多聯絡也是通過他親自安排的。

  張全忠被捕後,小掌櫃沒有中斷了跟組織派來的人員聯絡,因為,他們新華書店還沒有發完的那些抗日進步書籍,都在小掌櫃的手裏掌握著,他在張全忠被捕前就接受了大掌櫃的安排。

  從現在看來,小掌櫃不愧為張全忠培養起來的接班人,就在張全忠被捕期間,店裏的進步書籍已經全部發放到根據地和各個區村,沒有出過一點差錯。

  黨組織派杜繼周裝扮成一個接頭人去考驗小掌櫃,看看他是不是真正接起了張全忠的班。

  這時的小掌櫃還是天天開門迎客,他已經知道了大掌櫃張全忠近期是不會來書店工作了,平時,張全忠就經常給他宣講一些進步言論和為什麽要革命的道理,他自從跟了張全忠三年來,他在他手裏學到了不少知識,張全忠就像他的一位手把手教的老師,更像他一位慈祥的長輩。

  但是,他們一直以同誌相稱,張全忠告訴他,我們都是革命同誌,要在心裏稱呼同誌。所以,他平時就稱呼他為大掌櫃,他就稱呼他為小掌櫃。

  這時,小掌櫃忽然聽到了一句熟悉的話:“掌櫃,有沒有易經?”

  一個年近三十歲的顧客,正在看著他愣神的樣子再一次問道:“掌櫃,有沒有易經?”

  小掌櫃一下明白了,他按照大掌櫃交給他的話接應來人:“易經現在沒貨,三天可能會到。”

  那顧客接著問:“三天準時能到嗎?”

  小掌櫃回答:“最遲四天吧。”

  來人不吭聲了,隻等小掌櫃安排。

  小掌櫃看看店裏沒人,對來人很客氣的說道:“要不隨意看看有沒有你中意的書籍。”一會兒小掌櫃又道:“回屋吧”。

  那顧客就是杜繼周,第一次的感覺,他就覺得這個小掌櫃是個中意人,一點緊張、作態的架勢都沒有,對答如流自自然然的。

  小掌櫃瞪著兩隻眼睛盯著杜繼周,等待杜繼周說話,意思是,讓我幹什麽,我一定照辦。

  杜繼周沒有對他說什麽,隻是問:“你就叫小掌櫃?”

  小掌櫃點點頭。

  “你的大名叫什麽?”

  小掌櫃搖搖頭。

  “你怎麽沒有名字呢?”

  “爹媽給起過個名字叫狗蛋。一直也沒人叫過。”

  “那你怎麽就叫小掌櫃呢。”

  “大掌櫃收留我的時候我才十三歲,他說就叫這個名字吧,就一直叫了三年。”

  “那你以後怎麽辦,現在大掌櫃不在這裏了。”

  “大掌櫃已經安排我了,萬一有什麽變化就給他看好這一攤攤。還說有人會來找我。”

  “剛才我們的對話,你知道是什麽意思嗎?”

  “知道,是我們的同誌接頭暗語,不能泄露,不能隨意使用,不能麻痹大意,不能說差一個字,不然就會有生命危險。”小掌櫃對答如流。

  “小掌櫃。”

  “嗯!”

  “那我以後就叫你這個名字了。”

  “嗯。”

  “以後我就會暫時來這裏上班。”

  “嗯?”

  “對上外人就說我是大掌櫃的表哥。”

  小掌櫃點點頭。

  “以後的接頭暗語要變。”杜繼周悄悄貼著小掌櫃的耳朵。

  小掌櫃聽後點點頭。

  “要記住了,記在心裏。”

  小掌櫃點點頭。

  李澤從地委回來後,組織上通過壺南縣委副書記平懷發接通了原中共壺南縣委領導的關發珍、牛懷保等4個黨支部及二十四名黨員。

  由上級黨委在縣城東北成立了修善、北凰兩個分區委。

  任命關發珍為北凰分區委書記,程小科、程候孩為委員。任命平懷發為修善分區委書記,李富新、牛懷保為委員。

  根據上級黨委的指示,為給抗日根據地培養區、村幹部和小學教師,縣委決定在平順境內的南消溝成立壺關縣抗日高級小學校並決定讓夏馨雨、宋世洪(女)兩人主辦教務,為貫徹黨的統戰政策,抗日高小校長由西崇賢村士紳平秉鈞兼任,鑒於當時形勢,新成立的學校還得不斷遷徒和轉移。

  平秉鈞,西崇賢村人,壺關縣著名紳士,經賈厚財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一九四〇年三月被選為晉冀魯豫邊區參議員。

  平秉鈞接受了抗日高小校長後,由於教材的缺陷,建議組織必須盡快調一部分教材來才能使學員們提高學習進度。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利用日籍教師不斷向學生灌輸奴化教育政策,磨滅他們的反抗意識,培植盡忠於“天皇陛下”的武士道精神,欲使之成為日本殖民主義者可以隨意驅使的“忠良”奴才。

  日本人認為中國人從事反日行動源於反日教育,而反日教育的直接表現就是教科書,特別是文科教科書。因為國文、曆史、政治、地理等文科類教科書對廣大青年學生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而侵略者對教科書的修訂問題極為重視。

  他們修訂教科書其根本目的在於“泯滅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培養服從於日本侵略、殖民統治的順民和為其掠奪我國資源服務的勞動力,用效忠於至高無上的日本天皇為核心價值觀念的軍國主義文化取代中華文化,使中國永遠淪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

  日寇侵略縣城後,下令關閉淪陷區所有學校,廢止原先使用的一切教科書,大量銷毀“有關三民主義、黨義及其他與新國家建國精神相反之教科書或教材”,破壞原有的教學秩序,刪減教學內容,暫時以《四書》填補課時,“以崇禮教”。

  與此同時,日本侵略者開始大規模刪減原教科書,關於孫中山先生革命及建國的記述,完全刪除。把東北四省劃出中國版圖以外,在地圖上注稱“滿洲”,刪除關於過去中日重要事件 “甲午戰爭”、“九一八”等記載。

  刪除其中涉及抗日、愛國方麵的內容。所有教科書中含有“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孫中山”“國民黨”以及“蘇聯”“戰歌”等字眼的文章被刪除殆盡。所有的課本中,魯迅的、茅盾的,甚至冰心的文章都被刪除。

  隻剩下漢奸的文章,比如漢奸的‘優勝劣敗’論,大肆宣揚所謂“弱肉強食和法西斯主義“優等民族’統治世界的漢奸論調。

  在審查刪減不合格教科書的同時,日本侵略者開始編纂適應其殖民統治路線要求的教科書,尤其是在“新學製”頒布施行之後,侵略者編纂的教科書在廣大論陷區中小學校廣泛投入使用,嚴重毒害了青少年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