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作者:弓慶安      更新:2021-05-26 16:54      字數:3162
  第228章

  在這嚴峻的形勢麵前,日寇不但在政治上強化掠奪,在文化教育上也是步步緊跟,對進步教材等書籍嚴查控製,使進步教材不能夠順利運到根據地和遊擊區抗日軍民手裏。

  就在前一個階段,在新華書店張全忠的努力下,通過各種關係和各個關口運來了一批我們編製的教材,補充在根據地學校和遊擊區抗日軍民手中。現在要開設專業的抗日高級小學校,來培養區、村幹部和抗日積極分子,這一類教材已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

  這個任務就落在了現任新華書店負責人的杜繼周身上。

  組織派公安局負責同誌李心良和偵察員栗旗書還有江平同誌到沙河縣協助完成這次任務,一是把教材從沙河縣遊擊根據地設法運來,二是保護各個區、村黨員幹部順利通過敵人的封鎖按時報到平順南消溝抗日高小學校學習。

  三九年,中國共產黨在沙河縣創立太行區抗日根據地,為冀西專區所轄。

  沙河地處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四省接壤地帶,是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重要通道和支點,位於太行山東麓,西與壺關、平順毗鄰。四一年九月,中共設置晉冀魯豫邊區,設太行區,沙河屬太行六專區。

  “七七事變”後,江平跟蘇召兄隨三科紡織廠的同誌們轉移到沁縣楊寨村,一年後又轉移到河北沙河縣,在那裏成立了婦救會,她們和同誌們一塊學文化、學政治、學軍事,一塊動員婦女參加生產勞動,為八路軍做軍鞋。

  她們參加了沙河縣獨立營,在晉冀豫邊區的三岔口一帶活動。四〇年江平被組織調回壺關參加婦女工作。這次組織派她去,一是她對沙河縣那一帶熟悉,還能找到蘇召兄遊擊隊幫忙,二是她的未婚夫夏馨雨也是抗日高小的主要領導。

  他們從根據地一路往東出發,路上他們說說笑笑,很是輕鬆,大有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特別是李心良,他跟江平都在三區一帶根據地工作,各自簡述著他們在那裏工作的經曆,聽完江平滔滔不絕地講述她們女子小分隊在三區的活動後,李心良也講述了自己的一些經曆:

  “一九四一年上半年,新城小煤礦正式投產出煤,領導調我到壺關縣公安局二股工作,到職後領導崔培源同誌把我分到三區檢查和督導公安保衛工作的進展情況。區領導又明確我長期住杜家岩村(因為我熟悉那一帶情況),該村是個邊沿地區,情況比較複雜,我們就紮根在那裏串聯,發動和依靠群眾,進行減祖減息鬥爭,領導群眾搞大生產,組織民兵武裝開展對頑固派的鬥爭,在我八路軍的有力支持下,堅決打擊膽敢進犯我抗日根據地的一切破壞活動及各種挑釁搗亂。

  那時我們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的關係是魚水關係,幹部吃住在群眾家裏,同勞動、同積肥、同修路搞運輸,就是離挑人背,開山造林也和群眾在一起幹,幹群關係十分密切。

  記的有一次,正值入秋的時候,地裏的玉米已經能吃了,滿地的穀子正在攻籽時期,有一天早晨有人匯報說:頑軍一個營的部隊,路過杜家岩村,在大休息,他們隨便把軍馬拉到莊稼地裏放牧,讓軍馬亂啃秋莊稼。

  群眾見後怒不可言,紛紛向我們說此事,我聽後很著急,有幾個群眾說:我們要和他們鬥,就看小李敢不敢,這一下,急起了我的性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和他們鬥爭到底,和他們講理去。

  我便組織起一些群眾,當時有老有少,有大有小,婦女老太太一共四、五十人,湧進了他們的營部休息地,向他們評理,結果逼使他們不得不把放出的軍馬又拉了回去。

  群眾對此非常佩服。有一次村農會主席郭法則,在座談會上代表農民說到這件事時,參加會的同誌都異口同聲地說:要不是有咱共產黨八路軍在這裏,要不是有工作幹部的據理力爭,誰會為咱們農民出這口氣呢。

  杜家岩村是靠近頑軍的一個村子,情況十分複雜,但是該村的基礎好,特別是農會工作很有起色,黨支部也堅強,我的任務是以杜家岩村作為立足之地,向前逐步推進,開展邊地工作。

  該村農會主席郭法則,在工作中是一個好的助手,他對地勢地貌非常熟悉,經常給我當向導,不出一點差錯,對本村情況摸的很透,農民心理想的和要求做的,讓郭法則一說便十有九準,農民都很讚成。

  農民說他會算卦占卜,而且很靈,把大家心裏想的,要求做的都掌握住了。村裏人都稱他是個能人,是個小諸葛,這個綽號在村裏不論大人小孩都是家喻戶曉的。

  郭法則的同誌實是個小諸葛,不說事事皆通,但有關農民的事讓他說出來都是一目了然的,方圓數十裏以外的村莊,不管好事壞事他都了如指掌。

  他的本事是向那裏學來的,是天生聰明嗎,不是的,用他自已的話說,就是了解情況。一要了解透,二要記的準,三要記的死。他的唯一辦法就是向社會各階層作調查,了解各階層的具體情況。這是郭法則同誌常向別人介紹自己經驗的兩句話。

  有一天夜晚,我們帶領民兵出去活動回村後,大家正準備解裝入睡的時候,郭法則同誌說為了大家能睡個好覺,讓放哨站崗的多操點心,夜裏天氣不好,千萬不要打盹,南邊的頑府離我們很近,站崗時不要粗心大意。

  民兵杜辛年說:今天晚上是我的班,大家隻管放心睡好了,有事我叫你們。

  就在雞叫三遍的時候,剛剛聽到山上石頭亂響,一會的功夫發現一個黑影子走進了村公所的大廟,向住廟人家訴說他是從馬塚莊來,要住廟的開門,不一會廟門開了,他用生硬的言語要吃焰餅炒雞蛋,邊說邊把門關上了,不讓住廟的外出行動。

  根據我們所熟悉的情況和以往的暗號規定,不讓住廟有絲毫的行動白由,就必然有問題,一定不是好人,我和郭法則等幾位民兵迅速把廟圍了起來,然後喊話,問清裏麵是什麽人,裏麵沒有答應,我們便越牆而過,在燈光下看到炕上上躺著一個人正在抽大煙呢,腰上還帶著手槍一支,知道這是犯了煙癮的便衣特務。

  我們決定活捉這個便衣特務,郭法則手巧眼快,在窗台邊拉響一個手L彈,就在手L彈暴炸的煙霧中,我們衝進了屋內,隻見那家夥乖乖地舉起了雙手喊饒命,經過我們的工作,使其自願為我們出力。回去後,還給我們送了幾次有用的情報呢。

  一天早晨,我和三區公安幹事王小忠同誌商議,到頑偽經常鬥爭的邊沿地區龍尾頭村,作一些調查研究工作,摸摸偽政府的情況。作到知已知彼,心中有數,順便再把該村的鋤奸保衛工作督導一下。

  取得王小忠同誌的同意後,兩個人就去吃早飯,飯後正準備出發時,天忽然下起了小雨,雖下得不大,但一會就泥濘不堪了,我們倆人冒著雨邊定邊說,不知不覺已經爬過三座山,過了彎彎曲曲的幹河灘,就到了龍尾頭村,在村長王全福家停了會,讓他派兩個崗哨監視從東南方向來往行人的一舉一動。如果發現有可疑情況及時報告,以防萬一。

  村長全福同誌正準備選擇適當的人去東南路口站崗放哨時,有個十四、五歲的放牛娃從山上飛快跑進了村長家門,上氣不接下氣的對村長說:中央軍來了有四、五十個人,在南山頭布置了兩挺機關槍,正在往東麵的山上遊動呢。

  我和小忠同誌隨即起身要突圍出去,全福同誌說: 已經出不去了,頑固軍隊占領了東山和南山的製高點,封鎖了西北方向一片開闊地,幹河灘全在他們的射程之內,敵人火力封鎖的又很嚴密,突出去是危險的,隻有暫時隱藏一下,見機行事,一發現敵人的空隙可趁機突出去為上計。

  我們倆個聽了全福的分析,認為有道理,便把身上帶的筆記本等材料弄得粉碎,作了犧牲前的一切準備,把手槍頂上,由全福同誌把我們倆個隱藏在一個素無人去的一個破草屋裏,裏邊放著一屋子喂牲口的穀草。

  當時中央軍幸好沒有放火燒屋,我們倆人在破小屋的穀草堆中隱藏了約兩個小時的光景,聽到村內的槍聲、搶奪東西的打罵聲,抓雞趕獵的雜聲,也聽到了群眾的哭叫聲,喧鬧聲一步步加緊起來。

  全福同誌在屋後暗中指點說:頑固軍正在搶東西,不太注意你們了,你們倆個出小屋後往西掌方向跑比較安全保險些。

  我們倆個就這樣突出了敵人的包圍,直到上了西掌村的小土坡時,敵人才發現我們倆個安全的到達了西北麵的山頭,這時一陣陣機槍聲向我們射來了,好似他們鳴放鞭炮把我們倆個歡送到西掌村的西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