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泗水鼎
作者:溪山掩月.CS      更新:2020-05-04 13:12      字數:4071
  墨芷很是確定,道:“這是真的,墨家弟子曾暗中混入其中,全都看到了眼裏。”

  範宜很是失望,又是感慨,說道:“如此說來,這徐市的膽子也太大了。”

  他們速度快,直接到了彭城,等秦始皇從琅琊回返。

  周鼎九個,在洛陽隻得到了八個,一個據說是被大風吹走,落到了泗水。

  不管扯還是不扯,此時的嬴政是真膨脹的有點忘乎所以,派了一千多人下水去打撈。

  “巢王,你說朕能得徐州鼎嗎?”

  “都是傳說,或許也不再這裏。找錯了地方,就是派萬人下去也是徒勞。”範簡沒有直接說嬴政撈不上來,此時的秦始皇根本就聽不進真話,耳朵已經被趙高、李斯之輩養刁了。

  事實是真的沒有打撈上來,嬴政的心情裏麵就不好了,也不在徐州多留,往西南渡淮水直奔衡山、南郡。

  範簡沒有跟去,而是留在了泗水上。

  “亞父,徐州鼎真的在這裏?”

  “不確定,但感覺應該差不多。”

  範簡說道:“嬴政在東海停留了三個月之久,齊地還是有高人的,在這裏打撈禹鼎(傳說徐州鼎被一陣大風給刮走的,一般的鼎絕對不可能被風吹走,是大禹王鼎的可能性很大),必然是有高人推算出了位置。”

  就在這時,水中出現一個漩渦,隨後鬼穀子冒了出來,跳到船上,對範簡說道:“主公,徐州鼎就在水下,已和地脈融為一體,別說打撈了,就是看都看不到。”

  “哦!跟我猜測的差不多。”

  範簡敷衍一句,隨後問道:“你吃一頓能頂多久?”

  “幾十年,上百年,幾百年不等,若是我隱居在雲夢山,千年都不用再吃東西。”

  鬼穀子摸了下頭頂,說道:“主人把我的意識磨滅,又切開了頭,恢複身體消耗太大,所以才感覺到了餓。”

  既然徐州鼎與地脈融合,再留下也就沒什麽意思了。順泗水往東沒多遠就是項羽的老家下相了,但項羽不願意回去,此時他還是小孩子,尤其是爺爺、父親都死了,楚國也覆滅了,回去也沒什麽好炫耀的,所以他堅持不東行。

  “那我帶你們去另一個好玩兒之處。”

  彭城往西北走邊是沛縣、豐縣了,劉邦就在那裏。

  此時的劉邦已經36歲,他的兩個哥哥都成了樸實的農戶,弟弟在外遊曆,他則是在沛縣泗水亭做了秦朝的亭長。

  亭長不是大官,但相比老百姓也不算小官(和鄉鎮派出所所長類似,實則為吏,非官),掌管治安警衛、兼管來往停留的旅客,也管民事。

  泗水亭,泗水邊上,渡水的過客也都歸他管。

  與印象中的劉邦不一樣,人家過的非常滋潤,家裏有錢,還是掌一地治安的官吏(管七八個村子),絕非普通的百姓。

  “這位不過一小小的亭長,你看他做什麽?”墨芷可不知道劉邦將來是取代秦始皇做天子的主。

  “此人祖上是魏國的卿大夫,豐邑本來是他們劉家的封地。”

  “難道你想打劫他家的錢財?”

  “不不不,我不是愛財之人。而是對這個人感興趣,此人將來乃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一般般啊,沒看出有什麽特殊之處。”項羽不以為然,很是瞧不起劉邦的浪蕩模樣,一身的痞氣流氣。

  “這是接地氣。風水輪流轉,周朝的覆滅其實是天意,秦朝建立後取消了分封製,行郡縣官僚製,更是將傳統的貴族都遷到了鹹陽。這天下已經稱為了平民的天下,貴族、血統、出身已經不再重要。種種跡象表明,天就要變了,不是小變,而是大變。這變革就是從底層起,地覆天翻,凡是在高高在上的,都將被打落,天子也會從民間底層崛起。”

  範簡看相項羽,說道:“你回去吧,去下相老家多和普通百姓接觸,最好將自身變成農民黔首,隻有這樣你才能知道天下更多的人想要什麽樣的天,什麽樣的君。”

  項羽道:“我項家出身武將,怎麽做君王和我沒關係,我隻管打仗,做君主我不行,也不想。還是讓範守或者範隱去吧,他倆更合適。”

  範簡笑道:“當初的九鼎,秦朝隻得其八,徐州鼎遺落在泗水。推翻秦朝的人便也要出在這泗水邊上。”

  泗水,自西北而東南,先經過沛縣泗水亭,再經彭城,往東到下相(項羽老家)。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這話真的不是說楚國人就多厲害了,而是泗水的關係,因為徐州鼎在泗水中。陳勝、劉邦、項羽也都是泗水邊的人,尤其是劉邦,更是沾了泗水的光(泗水亭長,估計沾染徐州鼎氣運最重)。

  “大哥最合適了,你是我們的老大,有你在,我哪敢做君王啊。”範守立馬拍起了馬屁。他早就忘記了自己比項羽還大一歲的事實,一直都是一跟班小弟自居。

  “我也是,我給大哥當謀士。”範隱諂媚道。

  “我當大將軍。”範平也不甘示弱。

  範簡擺手,直接下令,道:“好了,就這麽定了。項籍你帶著他們三個回老家去吧,隨後我也讓你叔父回去。”

  嬴政渡淮巡視衡山郡、南郡,途經湘山時,將湘山的樹全砍了。

  這事傳到巢國,範簡倒是沒有多大的驚訝。此時的嬴政已經是個精神病患者,做出異常舉動也可以理解。

  他自認功蓋三皇五帝,湘君神是舜帝的妻子,也是堯帝的女兒,等他要過河時就起了風浪。

  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風浪?範簡沒有跟著去,但這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認為蛾皇女英冒犯了他這位最偉大的皇帝,砍伐湘山樹木才是目的(震懾鬼神)。

  之前拍徐福出東海,也是看看,在海中是不是還有人,若有人的話,看情況也要收服才行。

  “張良刺殺嬴政估計是也是假的。”

  呂雲說道:“這個和荊軻事件是一樣的,是嬴政自導自演的戲罷了。”

  範簡搖頭,並不認可:“我反而認為是真的。秦滅六國,殺人太多了,想殺秦始皇報仇的人不要太多。張良滿門被殺,結交大力士行刺殺事以報仇,這個可以理解。”

  呂雲問:“請問如何突破護衛接近秦始皇的車子,大力士那120斤的鐵椎是如何確定車中人位置的?之後又是如何逃走?”

  秦時的120斤約是30多千克,也不是很重。鐵椎是鐵撅子,類似一根有尖頭的鐵棍,大力士力氣足夠,用投矛的方法扔出去也能做到。

  但這個畢竟是點位殺傷,必須要知道秦始皇在車內確實的位置。

  再有就是博浪沙為一馬平川,刺殺失敗,是那麽容易逃走的嗎?若抓不住近距離刺殺的人,那也太廢物了。

  這也是呂雲懷疑的原因。

  兩年過去,到了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

  這一年,張良公子32歲,已經不是愣頭青的毛頭小子,而是持重的中年。十二年前,韓國被滅時,張良20歲,但他自幼在城父長大,也未曾去韓國做官,這才免得一死。

  陽武,博浪沙。

  春,三月。

  路邊的樹林中,張良和滄海公躲藏在一株枝葉茂盛的大楊樹上。

  樹的枝叉處有一很大的老鴰窩,兩人便在老鴰窩之上藏身。

  “韓公子,你抓這老鴰做何?”

  在兩人手中,一人抓著一直黑色的大烏鴉,扭著翅膀,捏著鳥嘴。

  “這個是轉移視線的。”

  張良很是慎重的說道:“等會兒你看我眼色,咱們一起將鬆手。”

  秦始皇的車隊經過,在前邊有開路的,將道路兩旁全都搜索一遍,確認沒有任何埋伏和危險,皇帝車架才會通過。

  沙丘、土嶺、溝渠、閘橋涵洞、建築物都要先搜查一遍,樹林自然也不會放過。張良和滄海公藏在樹冠上,依舊遭到了弓箭手的射擊。

  當然,這是盲射,往樹上發幾箭應付差事,不可能每一棵樹都爬上去查看。

  嘎嘎嘎,撲棱棱......看到驚起兩隻老鴰,地下的兵丁頭目把手一揮,轉身便離開了。

  樹上有鳥,說明林中沒人。

  車隊過來,限於道路的寬度,車駕兩側的護衛兵丁不會太多。已經從樹上下來,躲藏在沙丘後的滄海公從沙堆裏挖出了一百二十斤的鐵椎,準備往外投的時候,卻是傻眼了。

  天子車架六匹馬,諸侯無匹,卿四匹,大夫駕三,士駕二,庶人駕一。可這車隊,卻是有三承六駕的馬車,製式完全一樣。滄海公瞪眼瞅著,真的無法確定秦始皇在哪輛車裏。

  瞪著馬車研究半天,直到頭前的車駕過去,這才反應過來,爆發十二分力氣,大吼一聲,將鐵椎給砸了出去,正中中間的天子車架。

  車中的人發出一聲慘叫,當場身亡。

  可惜不是秦始皇嬴政。

  蒙毅帶人將滄海公拿下,拷問背後主使,滄海公自然不會說出,咬破口中所含的毒藥自殺而亡。

  滄海公和張良是在洛陽相遇的,張良的模樣和身份很快就被查了出來,畫影圖形全力搜捕。

  此時,張良逃到了巢國,天下所有人犯了事,都會往居巢跑,隻要跑到這裏便能躲過追捕。

  張良躲到巢國不久,在客棧裏就遇到了另一位殺人犯,項伯。

  都是俠客,兩人立一見如故,立刻引為知己。

  項伯對張良是佩服無比,敢刺殺秦始皇,卻是比他厲害多了。

  張良也很謙虛,畢竟他隻是策謀,真正出力的是人家滄海公。而項伯不同,人家是有武功在身的俠客。

  項伯和項梁是異母兄弟,項梁的母親隻生了項渠和他兩人。項樂、項權、項柱、項楫、項伯,也是項梁的兒子,隻是非嫡妻所生。

  項莊也非項羽的親兄弟,至少在範簡所在的這個世界,項羽是沒有親兄弟的,連他項羽都是遺腹子。

  項伯有一身好武功,他沒在軍中,而是行走江湖的遊俠。

  項家祖上,從項橐開始,子孫中就長出現練武的天才。項羽目生雙瞳,力能扛鼎,這不是變異,也不是眼疾,而是天生的超能力。

  春秋時的項橐(《三字經》裏有‘惜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項橐是教孔子學琴的老師’),民間傳說其出生時,臍帶鐵石難入,是用茅草的葉子劃斷的。

  後來吳國人也是聽到了項橐母親說漏嘴,用茅草葉割下了項橐的人頭,項橐遇難時才十二歲。

  “這個傳說很離奇。”呂雲道。

  既然說起了項橐,以前就當故事聽了,可現在眼前站著一個鬼穀子,在場的人卻是都有點半疑半信了起來。

  項橐隨處的年代是二百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並不遙遠。

  當然,此時還沒有三字經,更沒有許多史書,人們直到項橐的故事都是口口相傳。到了秦漢之後,人們知道項橐的故事就隻能在史書中了,大多出自呂不韋和甘羅的對話中。

  曆史上最出名的神童有三個,春秋末戰國初的項橐,秦始皇時期的甘羅、三國時的蔡文姬。

  “呂總,甘羅是真的神童嗎?”範簡問。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呂雲說道:“十二歲為宰相,誰敢說他不是神童。可惜,成也神童,敗也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