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驚變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4      字數:2182
  寧夏鎮,二千明人兵卒世代效忠邊將,而非朝廷。

  此刻數千韃靼人搖曳城關之內,叫這些兵卒噤若寒蟬,隻等聽命於哱雲。

  哱雲此人性格乖戾,對大明毫無忠誠。

  在見了默罕默德之後,他立馬配合三千韃靼人精騎大肆緝捕城中念明之人,腰斬於街市之上。

  頃刻間,大明屬地寧夏鎮,便徹底易幟,變成韃靼人領土。

  相隔數百裏的鎮遠關內,韃靼人哨騎穿行不止,守將卻還是蕭如蕙。

  當默罕默德抵達鎮遠關時,蕭如蕙正在城關上麵檢查城防。隻是與以往不同,這一次他檢查的關牆並非是北麵的關牆,而是南麵麵向大明的一麵。

  南麵消息不斷,韃靼人阻於固原,數日圍攻而不得。這讓蕭如蕙提著的心放了下去,隻要固原還在一日,韃靼人便入寇不了明地,不會由百姓被韃靼人劫掠而亡,死於家兄計謀之手。

  “蕭把總,大汗使者默罕默德拜見。”

  軍士通報擾亂了蕭如蕙的思緒,讓他心神一凜,一手按在腰間長劍之上。作為明將,他對默罕默德的了解並不少,也知道此人應該在固原城內,而非千裏之外的鎮遠關。

  殺還是不殺!

  他垂首,看向城關下麵那一行百騎正在連日日曬下幹裂的塵土當中打轉,又看著城關一角,穿上明人甲胄,模樣卻與明人大相徑庭的韃靼人千夫長。

  “蕭把總,我家千夫長問你,使者到來,為何不開城門?”

  來人詰難,這是常有的事情。明人跟韃靼人最不睦的便是邊境之人,倒是江南水鄉的百姓對北麵的戰亂,天災並無切身體會,反倒是覺得北方靡費錢糧,不如不要。

  蕭如蕙這樣的北人對韃靼人有切膚之痛,他能隱忍,但他麾下的兵卒忍不了。

  自從開了鎮遠關之後,每日都有兵卒逃離邊關,對此他是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

  對這韃靼人千夫長,他心中也無甚好感,能不見則不見。

  現在被詰難,他隻是領著左右的軍士,迎了上去,露出笑容:“使者尊貴,自然不能讓小卒去相迎,應當大人為首,末將隨後。”

  “理當如此。”韃靼人千夫長嘰裏咕嚕的話被翻譯過來不過四個字。不過,這就夠了。

  “動手!”

  就著一行人下關牆的機會,蕭如蕙卻是不忍了。往日隱忍為國,今日隱忍他是為了自己,為了殺賊!

  長劍輕鬆洞穿毫無防備的韃靼人千夫長的頸項,這裏是甲胄薄弱之處,讓好大一顆人頭隨著台階不斷下落。

  城外的馬蹄聲止不住的回響,壓住城頭上的金戈聲。

  韃靼人掌控的是北門,通往塞外的渠道乞慶哈不放心交給明人,卻也不好直接奪權,便留了心向大明的南門給蕭如蕙。

  他卻不曾想到,那個為畏畏縮縮,一口一個家的蕭如蕙會臨陣反叛。

  “上城牆,開城門!”

  接連兩個軍令讓明人軍士凜然,一麵是流淌鮮血的城牆台階,一麵是把總的軍令。

  蕭如蕙把話說的又快又急,生怕手下人聽不懂,便再度開口:“上牆,殺韃靼人!”

  這下,軍中再無疑慮。數十人上了城牆,與衛戍城牆的軍士合兵一處,合計二百餘人。

  “城門開了,大人為何不渝?”

  想著入城殺蕭如蕙的默罕默德眼看著城門洞開,頓時臉色一變。

  至於身邊侍從的問題,默罕默德更是有苦難言。他總不能說自己來鎮遠關是想要殺掉蕭如蕙的吧?明明蕭如薰就在陸繹麾下效力,蕭家兄弟不可靠。

  乞慶哈無謀,肅清寧夏鎮,掌控鎮遠關之後,便不再將明人當做仇敵,而是想要他們為自己所用……這和其愚蠢。

  可當蕭如蕙等人出現在他的視野當中時,他卻連眼睛都沒眨一下,就聽到字正腔圓的北京口音——“放”!

  城門空洞,其裏發出的聲音也比外麵宏厚幾分,讓城牆之上,城牆之下的明人,韃靼人聽到的一瞬間,各自動了起來。

  城關上的明軍等待許久,才聽到一聲命令。當即百餘張強弓,盡皆抬高二指,將手中箭矢拋射而出。

  城外的默罕默德已經色變,他與陸繹輾轉南北,最怕的便是這明人腔調的“放”。這與韃靼人“胡拉”一樣,都是開戰的意思。

  隻是放是放箭,胡拉是衝鋒。

  “撤退!”

  箭矢如雨而下,頃刻間數十人猝不及防,與他們的戰馬一道倒下。這些人大多不知道蕭如蕙開口說的話是什麽意思,自然毫無防備。

  而更讓他們驚愕的是,城牆上一輪箭雨潑灑下來之後,城門洞裏的明軍居然殺了出來。

  那一彪不過三四十人的騎士,居然敢出城。

  “留下十人阻攔明軍,其餘人南下,一定要將鎮遠關的消息傳遞出去,勿要讓大汗中了明人之計。”默罕默德眼睛一閉,知道草原暫時是回不去了。

  現在的他隻能希望陸繹受到鎮遠關消息之後,一路北上,想要圍殺乞慶哈。

  此時此景,他已經融入乞慶哈的思緒當中,隻想活著了。

  他不知道的是,與寧夏鎮一樣,鎮遠關內也開始了一輪肅清。隻是鎮遠關肅清的不是明人,而是聚在城中的韃靼人。

  鎮遠關名為關隘,卻能夠容納萬人。空曠的關隘分南北兩麵,兩麵相距五百步。

  當南麵生變的時候,北麵的千夫長已經授首,剩下的千餘兵卒剛翻身上麵,就發現街道已經被雜物大車阻塞,想要強行衝陣的人,都被明人的強弓射穿身子,連同戰馬一道倒斃。

  而明人所做的不單單是阻塞道路,他們更是推動大車,朝著北麵靠近,一麵麵運送不變的大盾也從府庫當中取出,用來避箭。

  長槍,盾陣,車陣,一樁樁一項項用來對抗騎兵的法子,蕭如蕙早就準備好了,現在一搬出來,他就知道此戰必勝。

  隻是侯爺什麽時候能來?這時他唯一擔心的事兒。

  鎮遠關明軍不過兩千,而這兩千之中戰兵隻有五百人,其餘都是臨時新募的新兵,戰力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