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乞慶哈之謀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4      字數:2160
  帳篷內,默罕默德一言不發,看著隨著冷風跳動的燭火心一點點沉了下去。

  他冒險來見乞慶哈,卻被數十甲士嚴加看守,關在帳篷當中,失去自由。

  豎子不可為謀。

  這是他身陷囹圄之後,悲戚之言。

  “默罕默德大人,請用酒,肉。”

  乞慶哈並未虧待默罕默德,而是盡了自己的心,送上酒肉款待這位撥亂反正之人。

  “我家大汗已經收蕭如蘭,哱拜二人,發兵西安府,還請默罕默德大人寬心。”那侍從生得伶俐,一邊奉上美酒,一麵解釋乞慶哈的不得已。

  “不瞞大人,我家大汗對哱拜等人也是不大信賴,隻是局勢如此,想要獲勝,隻能委屈大人。”

  “委屈,這叫委屈?”默罕默德嗤笑,像是聽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話一樣:“明人刀兵就在固原裏麵,乞慶哈那廝還敢做親者痛,仇者快之事?他是想帶著你們與我一起死在明人手中吧。”

  “葉爾羌人少智之名倒是不虛。”

  帳篷外麵,乞慶哈輕笑一聲,掀開門簾,大步走了進來,就著桌案上的美酒,撕下一塊還未涼透的羊羔肉,咀嚼道:“明人狡猾,哱拜二人未必能夠與我同行下去。但明人心胸狹窄,是絕對容納不下這二人。他們一旦叛明,便再無退路可走,繼而可用。”

  “至於不回草原。”乞慶哈頓了頓,才又道:“汝知道草原是我草原人的草原,回到草原便失去主動,再無略明地的可能,還要回去?”

  “自然要回去。”

  默罕默德沒有乞慶哈手中強軍,也無攻伐天下之心,他對明地早就厭倦,隻想盡快回家。

  “那我問你,你回去之後又能如何?”這下恥笑的人變成了乞慶哈,他支起身子,饒有興致的看向默罕默德:“明人今日未必不知道你入了我軍中,還想回到葉爾羌。但數月,一年半載之後,陸繹要是不知道你逃回葉爾羌的話,那才是怪事。”

  “介時,大明強軍從哈密出擊,最多三個月,葉爾羌汗國必然覆滅。到時候,兄弟會從草原上南下,為你立上一座衣冠塚,好紀念你這無能之輩。”

  “你!”

  默罕默德立即傻眼,他從未想過自己回到葉爾羌汗國之後會與大明為敵。甚至他都想從新寫上一封國書,向大明乞降,但離開葉爾羌汗國一事,那是萬萬做不得的。

  “隻有死人,才能安穩的回家,不受打擾。”乞慶哈無心再此事上麵多費唇舌,便直言不諱起來。

  “眼下你我兄弟在大明境內肆虐,一支偏師已經南下西安府……”

  “大汗,南下西安府又是為何?”默罕默德已經醒悟過來,就憑自己的所作所為,那蕭家兄弟真是通了明人的話,自己裏外不是人,回到葉爾羌也隻有死路一條。

  眼下,他隻有與乞慶哈合謀一條路可走。

  “殺陸繹。”

  “殺陸繹?”默罕默德直接跳了起來,他不明白乞慶哈是抽了哪門子風,這陸繹有那麽好殺的話?韃靼人還用得著退避三舍?

  “對,就是殺陸繹。”乞慶哈沒有狂妄自大,而是娓娓道來自己的謀劃:“默罕默德,你行軍征戰多年,這固原重要,還是西安府更重要?”

  “自然是西安府。”

  “那本侯派出的一支精銳,明麵上是為了救出蕭如蘭等人家眷,實則是吸引大明文官注意,派軍援助西安府,而非固原。”

  “如此一來,明人數目再多,也陷於西安府一地,往北草原多過山脈,正是我草原健兒馳騁的沃土。本汗篤定,那些明人無膽北上,於我交鋒。”

  “那大明國土巨萬,帶甲百萬,戰將千員,可名將,唯——陸繹爾。其餘人等,不過是插標賣首之輩。”

  “此計甚妙。”默罕默德歎服,老謀深算的乞慶哈丟出一個誘餌,便叫天下明人不在關注固原的法子,倒是一步妙棋。

  乞慶哈笑道:“此外,寧夏鎮,鎮遠關本汗亦有騎兵駐守,足以保證退路。那些明人若是為我所用,便用之。不能用,則殺之。”

  “至於你,本汗要你即刻北上,抓捕明人,要讓他們複叛我韃靼汗國,求援陸繹!”

  固原城中已經安靜下來,無論是戰還是固守,都得四更之後再做打算,現在說什麽,都太早了。

  陸繹無心在夜幕下跟韃靼人不由分說的再打一場野戰,將自己手中為數不多的騎兵全都葬送。

  襲營,夜戰都是夏天才能做的事情。時值冬日,固原白日夜晚氣溫之間的差距,在十度以上。

  白天一張皮衣就能抵禦的寒冷,到了夜幕,沒有營火的帳篷裏麵塞滿再多的軍士,也會凍得發抖。

  但他也沒有等著,而是將夜不收派了出去,斬斷韃靼人南下的路途,力求弄清楚韃靼人的目的究竟何在。

  南麵,究竟有什麽是乞慶哈想要的?

  他想的入神,種種可能都猜了個遍。唯獨沒想過這是蕭如蘭的誘騙,也是乞慶哈的執念。

  西安究竟有什麽好的?八百裏秦川還是羊肉泡饃?還是那巍峨的城牆?

  他想不通,看著數裏之外,黑暗當中的幾點光亮。韃靼人的營帳就立在葫蘆河邊上,數萬人的營地整齊有序,一片死寂。

  黑暗當中僅存的微弱呼吸聲,能夠證明營帳當中的韃靼人還活著。

  可在這些韃靼人當中,仍舊分出了一支部隊,南下而去。這些人中夾雜著哱拜之子哱承恩,目的仍舊數百裏外的西安府。

  繞過固原一路朝著東南方向前進,最快五日,便能夠抵達西安府。

  這是一人雙馬的速度,隻要夠快,就能夠趁著明人還未反應過來之前,衝過關隘,撞入明人心腹之地去。

  呼呼風聲在哱承恩耳邊作響,讓整個身子都伏在馬背上的哱承恩罵聲不停。

  他對大明並無太多忠誠,但對劫持自己父親的乞慶哈更是惱火。隻是勢比人強,在乞慶哈答應派人南下救出自己親眷之後,哱承恩也就借坡下驢,隨軍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