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陸繹的高瞻遠矚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3      字數:2225
  “西北也好,南洋也罷,最近幾年都缺人手。他們要是不滿我陸繹,大可現在便與乞慶哈合流一處,免得我還要你回京師調些刑訊的好手,叫他們知道咱們錦衣衛的厲害。”

  “不滿?”駱秉良腦門上閃過一條黑線,心裏麵不確定會不會有不怕生不如死的邊軍來試試錦衣衛的刀利不利。

  整個大明隻怕也就海瑞那樣的人不會擔心錦衣衛上門,而那錦衣衛擅長的淩遲,生不如死,還真沒幾個人有那本事硬抗一套下來。

  “屬下明白了。”駱秉良見陸繹把話說的毅然決然,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肯定上麵的大人物互相通氣,早就商量好的對策。

  不然都指揮使也不會貿然對兩個邊鎮下手,想要殺人立威了。

  他在心裏麵略想之後,也笑了起來:“隻是屬下還是希望那些人鬧出一點動靜來,不然還得勞煩京師的弟兄們走上一遭。”

  須知,他也是錦衣衛體係當中的自己人,雖然失去了萌蔭的官職,可他得到的卻是上前線的機會,現在更是能在陝西巡撫海瑞,都指揮使陸繹這樣的大明重臣傳話。

  “那是最好。”陸繹笑容可掬的瞥了一眼駱秉良一眼,他可不知道這小子的兒子能夠從一介白衣爬上來,成為又一任的都指揮使。

  也不擔心一個新人會影響自己的地位。

  相反,他還希望錦衣衛能夠湧現更多的人才,填補大明邊疆上麵的空缺。

  如今邊塞體係被打破,文官勳貴都在往裏麵塞人。陸繹無意爭搶這些位置,但也不介意推出幾個能力不錯的下屬上位,鎮守一方。

  人都是更信任自己嫡係的,這無關能力,而是態度。

  “屬下告辭。”眼見該說的話都說完了,事情做的如此順利,駱秉良心中長舒了一口氣。

  他所擔心的陸繹勃然大怒,或是揮師北上壓根就沒發生。

  在不聲不響當中,大佬們就已經達成默契,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且手筆更是大的驚人!

  從新征募兩萬人,加上西安諸多府內的守軍,大明整個西北現在湊出五萬戰兵也不在話下。

  小國擴軍匱乏的軍官體係大明也是十分完善,軍戶轉變民戶之後,千戶百戶們被閑置。

  他們稱呼未變,沒有成為營兵體係,也就是征南軍這樣的新軍的千總,正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一旦大明沒有足夠的位置安置他們,他們就是空頭的軍官,想要喝兵血都沒地方喝。

  等陸繹上書擴軍的消息傳來,這些人立馬就會成為路易忠實的簇擁。哪怕這一次沒有官複原職,變成千總,把總。

  可還有下一次啊。

  機會總是有的,真正掌握兵權的大佬現在不巴結,啥時候巴結。

  至於陛下繞過朝廷出資新建這樣一支軍隊,在駱秉良眼中就更加高明。

  一支獨立於體係之外,隻聽從皇帝的軍隊,怎麽也得冠上皇家的頭銜,比自己這錦衣衛的天子親軍身份低上一些。

  隻怕,這一命令不是自家大人所想的,而是陛下的指令才對。

  “走啦,回西安。”

  他走出敦煌戒備森嚴的府衙,看著滿大街的韃靼人,更是瞳孔收縮。隱隱的,他已經明白了這一支新軍存在的必要性。

  西北少明人,多的是韃靼人,若是不加限製,隻怕數年之後韃靼人便又會作亂。

  “高,實在是高。”他已經說不出敬佩的話語,在他眼中陸繹每一步都在大氣層當中,高了不知道多少。

  當然,他不知道陸繹隻是因為手中兵力不足,想要多招一些新兵而已。

  這一筆錢出自萬曆手中更是因為大明的軍隊都是皇帝的,陸繹也不能免俗,隻能問皇帝要錢,以避開朝臣的責難,先把事情做了在送去討論。

  不然真就得黃花菜都涼了,朝廷才商量出一個結果。

  文官為首的張居正是改革派不假,可他也沒想到陸繹的改革方式比他更加激進,對於皇權的擴張,張居正未必會阻止,但也不會讚同。

  皇帝出錢除了會讓文官酸臭有錢不用再民生上麵,要用在軍事上麵之外,並無太大的責任問題。

  什麽製衡韃靼人,不過是大勢所趨,倒不是他刻意針對。

  任何一個當權者都不可能對自己身邊的強大異族放心,除非這些異族已經被打死。

  嗯,在大明人眼中看來,隻有死掉的韃靼人才是好的韃靼人。

  “別多禮了,駱小旗,這是我家侯爺給你的書信。”

  又等了片刻,門內終於出來了一彪人馬,為首的正是陸繹。

  隻是陸繹身邊的一個騎士劈頭便打斷了他的還未出口的問好。

  “我家侯爺說了,你這一次做得好,姑且給你升個小旗,具體的文書等你到了西安之後,最多兩旬,就能從京師給你送來。你可要好好為大明效力,勿忘初心啊。”

  話音落下,那騎士也朝著三十步外的戰馬跑去。

  那裏,陸繹已經翻身上了一匹鬢發漆黑的駿馬,朝著城東奔去。

  似乎,還有比西安跟韃靼人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置。

  陸繹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他此行的目的並不是其他地方,而是沙州。

  沙州衛的重要性遠勝於敦煌,尤其是沙州衛現在有明人二萬餘人,這一數字足以讓沙州變成嘉峪關以西,大明最靚的仔。

  更重要的則是,隨著寧夏鎮變成寧夏,再無軍事職能。

  西北的防禦重心將會遷移到沙州,讓沙州總兵尹秉衡負責。

  對尹秉衡,陸繹知道不多,但也知道此人堅毅,在總兵當中也是硬茬子。

  不過一個區區總兵是否能夠坐鎮半個西域,監控韃靼人,藏人,葉爾羌人,甚至中亞的遊牧民族,陸繹還真沒十足的把握。

  而寧夏撤鎮之後,可能爆發的叛亂,負責平定的文官是海瑞,武將是尹秉衡,還是另外一人,陸繹還未想好。

  眼下敦煌平定,短時間不會有大的問題湧現。

  陸繹除了留下五百征南軍,加上烏力罕的本部葉爾羌人鎮守敦煌之外,,還帶走了阿木爾麾下的三千土默特騎兵。

  這一支韃靼人的騎兵離去,敦煌就會穩如泰山,再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