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這數學,公式太神了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0 09:03      字數:2636
  <b></b>老餘忙不迭去尋李治,憂心忡忡看著李治言道。

  "小王爺啊,不是老餘我多嘴,老餘自是曉得你是極聰明,自你開了百貨店後,我們王府便財源廣進,這和以前的你不一般。"

  李治一聽這話,就知道接下來會有但是了。

  果然,老餘歎口氣道"但是呢,近來鹽田湖種種舉措,老夫總覺得太費錢,你想想看,隻許雇傭鹽田湖在戶壯丁,現在這裏人手緊缺,而今到處都要人,這豈不是抬高用工成本,如此一來,吃虧的還是我們王府啊。"

  李治便微笑著道"老餘,這個月成本增加了多少?"

  "單單雇工成本,就增加一千多貫。"

  老餘倒是極為認真對待本職工作,所以一問一個準,可是一說到這個,老餘就痛心疾首,這都是王府的錢啊。

  此時,李治又道"那麽我們的各個作坊,每月盈利多少?"

  "鹽田湖,樂章紙主要是供應朝庭辦公,幾乎是成本價,暫時沒有對外批發,所以,這紙現在還不賺錢;白鹽買賣,每月純利約七千六百多貫;還有賣土地的錢,零零碎碎,加在一起隻怕超過萬貫。"

  老餘回答,李治一副了然!

  "這就對了。"李治笑了笑,又道"現在紙張還沒開始大規模生產,印刷作坊,暫時也沒有開始對外經營。

  還有賣地,現在地還卡得緊,這些在未來都可以有巨大盈利,甚至是白鹽,未必沒有繼續增加盈利的可能。

  相比這些,這區區增加的一千多貫成本,又算得神馬?"

  "可是……"

  老餘其實做夢都想不到,鹽田湖這片不毛之地、有一天也能日進金鬥,可他還是心疼,不免苦著臉,"可這也是錢哪……"

  "老餘放心就是了。"李治神秘兮兮的道"論起輩分,我得叫你叔叔,可論起掙錢,我說一句不該說的話,你是我孫子,啊,啊,我該掌嘴。

  但是你老人家等著瞧吧,用不了多久,這關中財富,都會像滾雪球一般,自動送到我們晉王府來。

  我現在還嫌雇工成本太低呢,不過,也罷,凡事都要一步步的來,等到水到渠成才好,若是拔苗助長,反而不妙。

  還有一事,那程咬金我師父那邊,你不要再刁難他,我聽說他準備拿斧頭來劈你,老餘啊,侄兒很是擔心你安危啊,你可一定要保重自己啊。"

  李治說的很真摯,眼中滿滿的是對老餘的擔憂!

  老餘聽到此處,落淚,擦拭眼淚。

  "是是是,我家小王爺是,最孝順的。

  至於那程咬金,老夫會怕他嗎?

  讓他放馬過來!

  哼,也不瞧瞧,我家小王爺乃是陛下九皇子,是天潢貴胄。"

  李治沒想到老餘這麽剛,卻還是勸一番,他曉得老餘是鐵公雞,但凡能占人一點便宜,就絕不會放棄,牛都拉不回來!

  心裏感慨,老餘是人才啊,將來還要好好重用。

  不過,老餘卻還是不太明白,現在鹽田湖雇工成本日益增加,怎麽他還信誓旦旦的說要發大財呢?

  真的很費解啊。

  可見李治神秘莫測,倒是令老餘安心了不少!

  小王爺的能耐,他可是已經見識得足夠多了,不信他,信誰?

  對了,說明一下,老餘現在得到重用了,他是大唐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

  管理著東到工業園區,再到李莊、再到最西邊鹽田湖;

  北到渭水、長安城牆、南到終南山裏,這好大一片,方圓上百裏範圍。

  幾乎相當於一縣之長,牛逼著呢,還架起鳥籠,到那去都要帶著鳥籠,以示身份不一般。

  李治本打算讓他再牽條狗的,這就成了左牽黃、右擎蒼的光輝寫照了,可老餘打死也不願,左牽黃!

  他嫌那失了身份,掉價!

  ……

  不久,李莊格物學堂招生考試便又開始。

  考試其實很簡單,都是最基礎的識文斷字以及算數的學識。

  晉王府早就給本地在戶適齡人口發放了課本,讓他們自學,一旦能通過考試,便能得到每月三斤細糧,除此之外,還有加入學堂初級班入學名額。

  除了這些自學的庶民之外,便是第一批在這裏購置了土地,落戶的豪族和商賈子弟了。

  落戶的人並不多,隻有數十戶。

  因為落戶的要求實在過於繁瑣,許多人的熱情被消磨得煙消雲散,其實這些人絕很數是有選擇的,未必就要吊絲在李莊格物學堂裏,除了一些實在管教不了子弟之外,硬著頭皮將戶籍辦下,很人都知難而退了。

  郝處俊、李義府、高智周等七進士,被請回格物學堂;

  他們才中今歲進士,朝廷授官還早;

  奶爸說,他們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總要利用起來才是。

  當然,李治一說,他們都毫不猶豫的就來報到了!

  於是他們被安排繼續抄錄李治所修的教課書,起初,抄錄還好,抄錄到後麵,反而,玄之又玄了。

  因為後麵的內容,已經開始脫離了他們固有的大唐視界和認知,稀奇古怪符號、數學公式,令他們覺得,難以想象的神乎其神了。

  不過他們和別人不同,能考中進士的,肯定是擁有著超越常人的智慧,終究,個個都是,人傑啊!

  最重要的是,這教課書一本本抄錄,總是先易後難;

  抄錄過程中,因為前麵容易能看懂有了基礎,雖然到了後麵,生澀難明,不過慢慢的,他們竟,悟了!

  李義府發現了一個新數學公式,停止了抄錄,困惑猜疑地拿起一張紙,埋頭演算,算了很長時間,最終,在密密麻麻的草稿之中,他發出了一聲驚呼"此公式真,神了。"

  高智周、魏同玄等人被驚呼所吸,遂好奇轉頭看他"李賢弟,你這是~~"

  李義府喜形於色,神動色飛著說"神了,這公式,隻需套進去,片刻功夫,就可演算出大量計算,諸位學兄,你們看~~。"

  這重大發現,讓他的眼眸都射出了,燦爛光芒!

  大唐人,對於數學並不排斥,終究,就連科舉都有專門算學考試呢。

  君子六藝之中,囊括了‘禮、樂、射、禦、書、數’,這最後的一個‘數’,雖然被後世的理學家們解讀為理數或者氣數之學,顯得很有逼格!

  其實,這“數”,它是數學之數!

  唐代對算學的重視,超過以前各朝,這是因為貞觀之後大唐商業繁榮,數字計算增多,一是迫切要求改革計算方法;二是需要更多掌握了算學之人,量入為出這個道理你都不懂,你齊嘛家,治麽國?

  李義府對於語文,沒覺得有神馬,他隻是明白其中使用大量口語白話,這似乎就是麵向草根的,而不是之乎者也那一套。

  而數學,那就利害神奇了,這是天大的學問啊,李義府隻能,跪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