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嬴政的長生計劃
作者:吾禦      更新:2021-10-30 17:37      字數:2263
  任何時代,一個高壓獨裁的政權都持續不了多久。

  要麽轉移國內矛盾,發動侵略戰爭,要麽被國內矛盾針對,統治政權顛覆。

  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大秦的政權就是極度高壓的。

  苛捐雜稅,征召徭役,人分三六九等,這使得每一個底層人民都處在巨大的壓力之下。

  易承在沛縣、徐州、豐縣的棋牌室相繼開業,可隨著收入的提高,苛捐雜稅也越來越多。

  《秦律》有商稅為十稅一,可實際中,這幾乎根本不可能實現,除去成本人工這些費用之後,秦國對商稅的各種稅收比高達五稅一,甚至有時候能達到三稅一的地步。

  不僅稅收高,商人的地位也很低,秦律規定,商人不得穿絲綢華服上街,不得乘兩乘以上的車駕,不得任地方官員等等,雖然商人的生活過的很不錯,可在政治上沒有任何話語權,當官的也從骨子裏瞧不起經商的。

  農戶十稅一倒是嚴格執行了,可對於農民,交稅隻是他們應盡義務的一部分,建造馳道,征兵徭役,采鹽開礦,這些無不是農戶需要被指揮去做的事,而且這林林種種都沒有任何報酬。

  民生凋敝,百姓食不果腹,易承在城外見到的最多的,就是瘦的皮包骨,臉色蠟黃,活脫脫一副餓死鬼,嚴重營養不良的農民。

  那些人能吃到最的肉食,基本隻有蟲子,他們吃螞蟻、吃螞蚱、吃竹蟲,甚至很多時候,蟬、蜈蚣、蠍子也在他們的菜譜上。

  野菜清粥是日常飲食,雜糧幹餅能蘸一點豬油,對他們來說就是人間美味。

  百姓生活越是艱難,上麵的盤剝卻越重。

  就在全國焚書的詔令下達的兩個月後,河北等地遭遇大蝗災,瘟疫橫行,上令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

  那些捐了糧成了官的人,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繼續盤剝,好把自己捐的錢糧再收回來,原本許多有地的百姓,因為無糧生活,隻能賣地賣身成為奴隸。

  大家族肆意屯田收地買奴隸,中戶淪為下戶,下戶淪為貧民,貧民淪為奴隸,六國雖滅,可天下的形式並沒有多少改變,土地兼並到了這種地步,易承完全不知道那些百姓是如何能忍受這種酷毒統治的。

  他們如同草芥一樣被人輕賤,沒有任何身為人的尊嚴,麻木的活著,而活著就是繼續麻木。

  嬴政在鹹陽坑殺了四百六十三名方士。

  這個消息易承是從棋牌室裏一個行腳商人那裏聽到的。

  聽說是一個叫盧生的方士,欺騙了始皇帝,還在背後誹謗,然後他就被殺了,一同牽連了整個尚聖府四百六十三名方士。

  嬴政下令將這些人在前門全部坑殺,同時昭告天下,所知長生者,皆可入鹹陽請見,若事可成,封萬戶爵,拜為國相。

  嬴政今年已經四十八歲了,易承能夠感受到他強烈的長生欲望,他頻繁的巡遊天下,一方麵是為了查看自己的疆土,另一方麵其實就是為了四處拜訪求仙。

  在擁有了無上權利和無上地位之後,人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延長擁有這些的時間,嬴政也不例外。

  盧生、徐福、韓冬、侯公等等這些方士,都被他待為上賓,隻求不死之藥。

  可惜這些人似乎都是徒有虛名之徒,正事幹不成,反倒是裝神弄鬼欺上瞞下使得一手好手段,現在這個盧生被殺,其實也是咎由自取。

  在帝王麵前言鬼神之事,是這世上風險最高的職業之一,稍有不慎,就會腦袋搬家。

  不過易承倒是覺得有些好奇,嬴政明明隻是殺了四百六十三名方士,可民間卻多傳言殺了四百六十名儒生,加上焚書之事,因此有焚書坑儒之名。

  而嬴政,也是因為這件事,莫名其妙的背上了千古罵名。

  齊地的東海郡建造了一艘巨大的海船。

  易承聽張良說,這艘海船已經建造了六年多了,如今終於建造完畢。

  提出建造這艘海船的人叫徐福,也是一位方士,他告訴秦始皇,海外有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仙山上有仙人,若想求長生,隻能向仙人所求仙丹,隻要服下仙人所賜仙丹,便可白日飛升,長生不死。

  據說嬴政對徐福的這個說法非常感興趣,因此,就命他全權督造海船事宜,盡早出海去尋仙丹回來。

  如今,這艘大船終於建造好了,根據徐福的諫言,這艘大船被命名為蜃樓,取自‘天宮在上,風輒引去,終莫能至,海市蜃樓。’中的蜃樓,與天宮對應。

  這艘海船下海的時候,就在蘭陵縣的易承和張良都趕過去看了這個時代最為壯觀的一幕。

  一艘高達三餘丈,長有幾十丈的巨大海船,就停靠在東海郡港口。

  整艘大船都用杉木所製,幾乎把東海臨淄一帶的杉木全都砍完了,才製作出這樣一座巨大的海船。

  望著麵前那高聳如山的巨大船舶,易承也瞪大了眼睛,在他的映像中,秦朝的科技水平也就是鐵器時代而已,可擺在他麵前的巨船,雖然不能跟後世的航空母艦相比,可也堪比驅逐艦那種萬噸級艦艇,這簡直就不像是這個時代科技水平的東西。

  “這玩意是怎麽造出來的?”易承倒吸口氣向他身旁的張良問道。

  “五萬名奴隸,日夜趕工六年,方才建成。”張良語氣有些沉重。

  易承這才有些回過味來,確實,五萬個人,連天加夜的趕工,也隻有在這種帝王專製的時代才會出現,也隻有這種帝王專製時代,才有可能建造出這種人為奇跡。

  比如長城,比如金字塔,那時候的帝王,可以不惜一切人力成本,用最苛刻的統治,來讓底層民眾為他打造世界上最有匠人精神的建築物。

  蜃樓在第二天開始引人登船,與曆史上記載相同,三百童男童女,皆衣著白色綢衫,一步一步沿著巨大的登船階梯走向蜃樓。

  為首的是一個瘦高瘦高的老頭,他的頭發胡子眉毛全是白色的,皮膚也白的有些嚇人,看起來像是個白化病患者。

  不過正因為他通體發白,再穿一身絲綢白衣,手持一段白羽浮塵,還真有幾分仙家道人的意思。

  易承看著那個老人一步一步登上大船,帶著眾人揚帆出海,這就是嬴政的長生計劃之一。

  可惜,沒有張家人在這其中,尋求仙丹的調查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易承已經知道了結局,不過他還是有些好奇,日本的子孫後代,真的是這三百童男童女傳過去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