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裝模作樣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2-02-19 18:03      字數:2191
  弘曉笑著道:“鹿兒島上小小的薩摩藩都能出兵打得他們稱臣納貢。”

  “如今整個日本都成了大清的行省,小小的琉球國本可傳檄而定的,卻有皇上的禦筆親書給他,這是天大的臉麵,臣弟料想尚敬斷不會不識抬舉的。”

  “他不是傻瓜,心裏一定會明白,若是錯失了這個機會,以後怕是親王都沒得做了!”

  “好!那就這樣定下來。”乾隆道:“訥親下去後就草擬一封給尚敬的信,把日本那裏的情形和朕的意思都說給他,讓他即行回複!”

  “他們王室的私財朕分文不取,到了北京後,不止是他本人,他族裏所有人等也都有相應的封賞。”

  “國內的所有文武官員都可以原職任用,但是來中國本土還是去東瀛,或是就地留任要視情形而定。”

  “國內的百姓可以遷來本土沿海各省,也可以去東瀛省,朝廷還有相應的補償,總好過呆在那些個彈丸小島上吧!”

  “這些都是小事,完全可以見了麵後從容的說,信裏就說昭仁不久後即將動身來北京,至於他是趕在前麵還是落在後麵,讓他自己掂量吧!”

  “臣遵旨!”訥親趕忙應道。

  “那就接著議東瀛省移民的事,”乾隆道:“這事不能閉門造車,要得去那裏實地走一走,明察暗訪,把當地的情形實實在在的掌握了。”

  “那裏地土的價格,各年景的收成,農民一年的收入和賦稅,各地的山林、牧場、魚塘、房屋,城中的店鋪、作坊都價值幾何?要把這些都弄清楚,做到心中有數。”

  “這樣不管是在當地收購置換百姓的產業,還是回來製定移民的補償標準,都有個遵循。”

  “既不虧了朝廷,也要讓百姓覺得有利可圖才會願意遷過來,還不能讓以前國內遷移的百姓覺得朝廷處置得有失公允。”

  “日本原有的國家治理與我們差得不是一點兒半點兒,趁著百姓的遷移互換,一切都要推倒了重來,可謂是百廢待興,從頭開始。”

  “各部都盡快抽出最精幹的人員赴東瀛考察,每個部不能低於一百人,由一名侍郎擔綱,帶隊前往。”

  “到了京都後,那裏會給他們配備足夠的通譯,這些人的差事完了之後,如果那裏有需要,很可能有一些人就要暫時留下任職,待日後再作調整。”

  “以兩個月為期,考察結束後各部裏分別寫出條陳報到軍機處來,再由軍機處匯總寫出方略,以後有關東瀛的各項政令和舉措就以此為依據了。”

  這是牽涉到所有各部的差事了,在座諸人中也隻有弘晝和張廷玉兩個領班軍機大臣才有資格應承下來。

  但張廷玉老邁,精力不濟,已經管不過來更多的事情了,他隻能沉默不語。

  見此情形,弘晝應道:“皇上放心,臣弟會同眾人督著各部盡快抽出精幹人手來,然後派鐵甲船送他們去東瀛。”

  “嗯,”乾隆微微點了點頭,又道:“既然設了行省,地方官員就要從上到下逐級的落實下來。”

  “那麽一大片疆域,不僅人口眾多,位置也極重要,督撫雙設是必然的。”

  “李侍堯文武兼備,奉職勤謹,此次在本州島上又獨當一麵,功不可沒,他本就是兵部侍郎銜,著任東瀛巡撫,主理通省政務。”

  “至於總督的人選,那裏地方初定,戰事還未完,另行委派一個過去怕挑不起來這副擔子。”

  “兆惠是臨時抽調回來的,戰事結束後還要帶著海軍回澳省去,那裏離不了他。”

  “朕想在劉國玉與何誌遠之間選出來一個,你們看誰更合適些?”

  這又給眾人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東瀛省所轄的地域,那可是比整個日本國又多出了一個琉球國。

  再加上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必然成為中國東北的門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東瀛總督不僅掌管一省的海陸軍隊,在政務上也與巡撫相互製約,權力自然要比海軍提督大了許多。

  兩個人相比,劉國玉年齡稍長一些,為官多年,老成持重。

  而且此次征日本一戰,他率軍圍困京都,與何誌遠共同剿滅了各藩的勤王之師,又親赴城中勸降昭仁,一力主持與對方的談判,最終簽定了條約。

  論起功勞似乎比何誌遠大些,做這個總督也是該當的。

  而何誌遠文武雙全,又是武狀元出身,雖然比劉國玉年輕,步入仕途也才隻有十年光景,但履曆上卻可圈可點。

  不僅跟隨陳宏謀在歐羅巴洲學習過幾年,而且征朝鮮、占澳洲、平日本都立下了赫赫戰功,論起來比劉國玉這個老行伍還要多。

  最為重要的是他與吳波的特殊關係,以及他夫人與愉貴妃的特殊關係無人不知,眾人都怕得罪了這兩位聖眷最隆的人,所以誰也不敢貿然的舉薦劉國玉。

  張廷玉腿腳雖然不太靈便了,頭腦卻一點兒也不糊塗,他略一思忖就明白了皇上當初把何誌遠任命為北洋海軍提督的深意。

  他心裏一陣暗笑,皇上你明明老早就預先作了布局,卻還在這裏裝模作樣的來征詢軍機大臣們的意見,無非就是為了堵住一眾朝臣的嘴罷了。

  心裏想定了,他輕咳一聲,緩緩的開了口:“皇上,若論起能力,何誌遠與劉國玉各有所長,難分伯仲,此番征日本又都立下了汗馬功勞,臣以為他二人都堪當此大任。”

  “但如今日本國變成了大清的東瀛省,其地狹長,又直麵大洋,正當要衝。”

  “若是在那裏部署一支強大的海軍,其與東洋海軍的防區相連,就足以構成我東北沿海的堅實屏障。”

  “這樣一來,北洋海軍反而顯得不那麽重要了。”

  “組建一支海軍不僅花費巨大,而且眾多的戰船也不是短期內能造得出來的。而東瀛幾島初定,海軍又是須臾也少不得。”

  “臣想不如直接將北洋海軍移駐東瀛,這樣可一舉多得。北洋海軍派上了正用,又省了再建一支海軍的龐大開支。”

  “平日本這一戰下來,可見這幾支海軍不僅能打海戰,陸戰也是毫不含糊。”

  “如此似乎該命何誌遠任東瀛總督,其所轄的北洋海軍與劉國玉的東洋海軍劃定防區,共同護衛,則可保我東北海疆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