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東瀛行省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2-02-19 18:03      字數:2274
  說罷,他正要邁步向乘輿走去,突然在一眾正要散去各尋車馬的官員中瞥見了明安圖。

  “去傳明安圖到這裏來!”他轉對身後侍立的孫靜吩咐道。

  “嗻!”孫靜趕忙應過,踩著小碎步向明安圖急走過去。

  很快,明安圖跟著孫靜來到乾隆麵前,躬身道:“皇上。”

  “上次接到你的折子大概是半個月前,最近江寧那裏有信來嗎,他們的差事辦得如何了?”

  “回皇上,昨天剛剛接到江寧的來信,臣寫好了折子今日正要附上信件一起寄遞,可巧就聽說聖駕要返京了。”

  “自皇上離京之前把差事吩咐下來後,臣一刻也沒敢耽擱,用六百裏加急將信送往江寧,又差了部裏的一個郞中親往江南大學堂督辦。”

  “遵照聖意,江南大學堂今年畢業的學生全部留了下來,大學堂嚴格挑選了十幾個精通日文日語的人每日裏起早貪晚的教習他們。”

  “大學堂的學生天份本就不差的,學起來也十分用心,近兩個月下來已經小有所成。”

  “據大學堂總辦寄來的信中說,現在學生們日常都用日語對話了。”

  “好,”乾隆滿意的道:“明日用六百裏加急給江南大學堂送信,讓這些學生做好準備。”

  “隨朕回來的幾艘鐵甲船交待完了這裏的差事就起程去江寧,載上他們送往日本,你部裏差幾個吏員同行以便接洽。”

  “日本那麽多的州府縣,地方官府裏總不能沒有自己的人,這兩千多學生雖然沒經過政務上的曆練,但做個縣丞監督一類的官職於我們也是有利的。”

  明安圖道:“皇上當初交待差事時臣沒敢多問,如今平定了日本,才懂得了皇上的用意。”

  “但臣還是不太明白,接下來日本那裏用人的地方必定很多,兩千多的學生過去也必然不敷使用。”

  “京師大學堂今年也有三千多的學生畢業,皇上為什麽隻讓江南大學堂的學生學習日語?”

  “朕巴不得把他們都差到日本去,”乾隆道:“可是不成啊,朝廷馬上也需要大量的人手,這三千多學生都填進去怕是還差著不少呢!”

  “對了,上次議過南北兩個大學堂今年增加招收學生人數的事,最後的數目出來了嗎?”

  “回皇上,錄取招收學生已經在十日前全部結束了,京師大學堂共招收五千三百二十名,江南大學堂共招收四千五百三十五名,均比去年多出了一千餘名。”

  “好,還是那句話,學生雖然多了,但教習上仍需從嚴,不能有一絲馬虎懈怠。”

  “你上次的條陳說得很對,蘭州確有建一個大學堂的必要,學堂不能隻設在富庶地區。”

  “國家在西北新添了大片疆域,那裏的人口也勢必越來越多,好多民族連漢話都不會說,更別說進學堂讀書了,長久下去是不成的。”

  “以後的兩年之內,你們學部的一個重要差事就是要在西北大力興辦教育。”

  “不僅要在蘭州建一個大學堂,各省府縣都要建起相應的學堂來,你們隻管放手做去。”

  “新建學堂的規模不要隻考慮當下,要著眼十幾、二十年後的人口數量,不要害怕花銀子,有為難處寫折子奏進來。”

  “這是事關千秋百代的要務,不管什麽民族,不管貧窮富裕,讓他們都有通過努力學習而晉身的機會,百姓們才會心向教化,國家也才能長治久安!”

  “臣明白!謹遵聖諭!”明安圖拱手道。

  “就這樣吧,有事再召你進來。起駕,回城!”

  次日上午,中斷了兩個月的禦前會議重又開始,諸王、大臣早早的就來到了養心殿外的垂花門處候著了。

  一陣“沙沙”作響,中正仁和殿裏的大自鳴鍾連敲了九下,乾隆準時命太監將一眾人召進來。

  十幾個人進到屋裏來,本就不大的西暖閣立時顯得擁擠了許多。

  見過禮坐下,太監奉過茶退了出去,屋裏頓時變得鴉雀無聲,大家都靜靜的等著乾隆的開場白。

  “這兩個月你們各自的差事都辦得不錯,沒讓朕分太多的心。”

  “日本的戰況你們也都知道個大概,今天主要議一議那裏的事,這是兆惠他們與昭仁草簽的條約,你們傳看一下。”

  弘晝趕忙起身雙手接過了乾隆遞過來的一個折本,坐下翻看起來。

  乾隆接著道:“如今本州島上的戰事大體上結束了,接下來有個更大的難題擺在了咱們君臣麵前,那就是遷移百姓的事情。”

  “到乾隆九年底,全國在冊人口約在一億九千多萬,算上今年增長的,差不多要兩億左右。”

  “如今日本拿下來了,這三千多萬的百姓都要入籍,相當於一下子多出來一成半的人口。”

  “這三千多萬還不是普通的百姓,個個都是一肚子的亡國之恨,又要背井離鄉的遷移,他們的抵觸情緒可想而知。”

  “如何能把這事順順當當的辦下來,不出大的紕漏,還要國內百姓欣然的接受他們,與之和睦相處,這些都要好好的計議斟酌一下,詳詳細細的拿出一個方略來。”

  “皇上所言極是,”張廷玉道:“既然日本的百姓要遷到國內來,那麽自然要相應的從國內遷過人口去填補上。”

  “兩下裏相加,就是有五、六千萬的人口要遷移,這可是我朝立國以來未曾有過的大事!”

  “這其中的繁钜怎麽形容都不為過,怕是沒個三、五年都很難看出眉目來!”

  “你說的不錯,”乾隆道:“這事寧緩勿急,一定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但有一件事卻不能等,現在就要定下來,名不正則言不順,既然日本已經亡國了,這個稱呼就不合時宜了。”

  乾隆顯然是早就拿定了主意,不容置疑的道:“改日本國為東瀛省,下轄本州島、九州島、四國島、蝦夷地,還有琉球國等地。”

  “要在這些地方上設置多少個府、縣,你們下去把各部相關的吏員召來詳細的議議,拿出一個條陳奏進來。”

  “皇上,”弘晝道:“其他的地方都容易,隻是琉球國那裏若是設置了府縣,尚氏又該如何措置?”

  乾隆悠然的用碗蓋撇著茶水上的浮沫,輕啜了一口,問道:“若是朕給尚敬(時任琉球國王,第二尚氏第十三任君主。)寫封信,就說朕想把琉球國改為東瀛省琉球府,地方和百姓統歸中央政府治理。”

  “也省得他再操心費力,就到北京來做個親王享享清福,你們說他會不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