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卑鄙之極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30 07:23      字數:2123
  因潘啟在出發去南洋之前就告知了趙管家,大約這個時節前後福建的家眷要接來京城,所以趙管家提前又多雇了一些長隨和丫頭,外加一個廚子,一個幫灶。

  一大家子主仆加在一起足有幾十號人,幸好是個三進的院子,再小些還真就住不下了。

  因朝廷已經禁止了人口買賣,人市早就取締了,大戶人家要用使喚丫頭隻能出去雇傭。

  趙管家是京師當地人,讓人去給城外村子裏的親戚捎了個信兒。聽說商部侍郎家裏雇丫頭,附近幾個村子裏好多人家爭著把閨女送來。

  約好了一個日子,讓她們都在親戚家裏齊集了,趙管家帶人趕了兩輛馬車去了村子裏。

  從二十幾個女孩子中挑出來六個幹淨利落,瞧著機靈些,模樣也還過得去的,用馬車拉回了城裏。

  吃過了午飯,趙管家將闔府的下人都齊集了,在二門前的空地上規規矩矩的站好,然後進內院去稟告家主母。

  黃氏帶了月如、韓氏及五兄弟一起出來,趙管家帶著下人們一齊行過了禮,黃氏又將身邊的家人給大夥作了介紹,大家就算是彼此認識過了。

  乾隆賞給潘啟的四個使喚丫頭,雖說和他已經有了床第上的事體,但畢竟沒有開臉,最多隻能算是通房丫頭,依舊是下人,隻不過幹些輕省的活罷了。

  黃氏從裏麵挑出一個瞧著老成些的,讓她做後院的管家,管著內宅裏所有的仆婦丫頭,接著又對大家說了些勉勵的話,便讓他們各自忙去了。

  第二天剛交巳時,潘啟已經在養心殿垂花門外候著了,有幾個候見的官員比他來得還早。

  隻不過瞧著麵生,從穿著的三品、四品官服來看,像是外省進京述職的按察使和道員。大概彼此都不熟識,所以俱都無話,隻是靜靜的候著,各自想著心事。

  等了約小半個時辰,見西暖閣的門終於開了,幾個親王、軍機大臣自裏麵魚貫而出,潘啟知道是禦前會議散了。

  外麵候著的幾個人紛紛向走過來的眾王大臣拱手見禮,這時一個奏事處的太監匆匆的向西暖閣裏去了。

  不一會出來,扯著公鴨嗓說道:“皇上有旨,召潘啟覲見,其他候見官員先去軍機處說差事,若有難決的,明日由軍機上帶著遞牌子進來。”

  潘啟見宣召自己,忙躬身趨進天井裏來,在西暖閣門前朗聲報了名,聽見皇上叫進,門外的太監掀起簾子,潘啟進屋趨至拜墊前,打下馬蹄袖跪了。

  “臣恭請聖安!”說罷叩下頭去。

  “起來吧,賜座。”乾隆溫聲道。

  待潘啟在吳波旁邊的小凳上坐了,乾隆問道:“家眷都接來了吧?安頓好了嗎?”

  “回皇上,蒙皇上恩典,臣的家眷都接來了,也俱都安頓好了。”

  “嗯,你奏進來的折子上說得很詳細,在彼處措置得也算得當,依你看朝廷該做如何應對?”

  “回皇上,東印度公司當局拘押了爪哇前總督瓦爾庚尼爾,但就像我們之前猜想的那樣,他們說是華人煽動作亂在先,東印度公司是被迫自衛。”

  “臣當即質問道,你們帶著武器闖進華人的家中,對手無寸鐵的民眾肆意屠戮,有這樣自衛的嗎?”

  “彼方狡辯說,這些人明麵上是普通民眾,暗地裏與城外作亂的華人相互串通勾結。為防著他們裏應外合,不得已采取了行動。”

  “卑鄙之極!”乾隆重重的將茶盞墩在幾案上,憤憤的道。

  潘啟見皇上再無話,遂接著說道:“彼方絕口不提賠償,隻說當時在混亂當中也許會誤殺了一些無辜的人。雖然事出無奈,但他們願意給予一定的補償,臣遵皇上旨意未予答複。”

  “依臣看來,他們是斷定了我國不會遠渡重洋去與他們開戰,所以才敢如此蠻橫囂張。”

  “臣抖膽揣測聖意,不要彼方的賠償,是為日後討要說法預留地步。既然朝廷目下暫無意向彼方討要說法,似應該下令中止朝廷與荷蘭一切貿易往來。”

  “如此不僅可對百姓略作交待,更向荷蘭方麵表明我國的態度,也暗合了將來再討要說法的意圖。”

  “你說得不錯,”乾隆道:“吳鏡湖也是這樣的意思,再加上一條,將國內所有的荷蘭人驅離。”

  “東印度公司方麵拒不交出巴達維亞城裏登記的華人名冊,謊稱已經在大火中焚毀,所以無法統計出被害華人的確發人數。”

  “臣使手下買通了曾在東印度公司做雜役的爪哇人,據他說在乾隆五年初時,東印度公司當局登記的巴達維亞城華人總計有一萬一千餘人。”

  潘啟接著道:“後因東印度公司對華人屢屢的迫害,有一些忍受不了的人離開爪哇去了別處,目下巴達維亞城裏的華人已經被屠戮殆盡,估計人數總在一萬上下。”

  “除了荷蘭人以外,還有他們掌控下的一些雇員和奴隸也參與了屠殺,這些人都是當地人,但因當地民族眾多,也實是難以厘清。”

  “這事朕也想過,不能再去追究當地幫凶了,那樣勢必引起當地各民族的仇視,從長遠看於我殊為不利。冤有頭債有主,朕將來隻衝荷蘭人說話!”

  “皇上,”潘啟道:“據臣所知,巴達維亞城外還有散居著一千餘華人,臣一直在想,朝廷要不要行文給荷蘭方麵,嚴令彼方不得再有傷害華人的行徑?”

  “還是不要,”乾隆道:“如此一來,豈不是讓彼方以為我們原宥了他們這次的所為?斷絕貿易,驅逐他們的國人,已經表明了我們的態度,諒他們也會有所顧忌。”

  “一千餘華人對他們已經構不成什麽威脅,而且城外的華人遠不如城裏的華人富裕,沒有什麽財貨可圖,東印度公司不太可能因為他們再繼續與我國交惡。”

  “就按方才所議,你和吳鏡湖與相關的軍機大臣、各部的堂官議過後就行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