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轉房婚俗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30 07:23      字數:2185
  “不用拐那麽大個彎,”吳波笑道:“你不如直接說,那人是你青梅竹馬的紅顏知己,要娶為如夫人的,昨日不還在鄰桌吃飯來著?”

  潘啟臉色微紅:“什麽都瞞不過中堂大人。”

  吳波道:“你以為隻是我知道嗎?不瞞你說,雖說我離京已經二十幾日,但我敢說,關於同安縣那件案子的密折,現就擺在養心殿西暖閣的禦案上。”

  這是潘啟意料之中的事,他現在最關心的是皇上對此事的看法,遂道:“下官沒有自外於中堂,想抖膽的問一句,這案中人畢竟與我有些關聯,中堂大人可能猜測出聖意會作何想?”

  “冤案得清,真凶落網,你老潘有功無過,犯的什麽嘀咕?”吳波笑著調侃道:“你真正懸心的是你那如夫人再嫁的事吧?”

  潘啟本已微紅的臉似乎更紅了一些,道:“當著真人不敢說假話,正如吳中堂所言。”

  吳波心裏暗笑道,這在我和皇上原來那個世界裏,算個屁的事情?隻要女人願意,隻要有那個精神和體力,改嫁一百次也沒人有那個閑心管你。

  皇上政務都忙不過來,吃飽了撐的會管大臣的這些閑事?

  這話自然不能直說,他裝模作樣的沉吟了片刻,道:“老潘你是知道的,我原也是漢軍八旗的。”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那是咱們漢人的說法,滿州人和蒙古人是沒有從一而終這回事兒的。”

  “而且,他們曆來都有轉房婚的習俗,隻不過定鼎中原以後,依照‘習漢俗,方可治漢地,禦漢民’的治國方略,才在律法裏禁止了轉房婚。”

  (轉房婚也稱收繼婚,是指女性在丈夫死後嫁給其兄弟,或是嫁給亡夫的叔、伯乃至非己親生兒子的一種習俗。)

  吳波接著道:“我雖不知到底聖意會如何,但大概是不會因這個而怪你,你擔心的是言官和朝臣的清議吧?”

  潘啟拱手道:“中堂明鑒,一語道破了下官的心思。”

  “這個你也不必太過憂心,隻聽我一句,你若還有其他隱情,或有別的什麽出格的事,拿不準該不該向皇上奏明的,先告訴我知道。”

  “咱們兄弟一場,能周旋一二的,我自然不會看你的笑話。”

  “若沒有出大格的事情,回京麵聖,你隻情如實道來,萬不可有所欺瞞,在聖主麵前自作聰明是最愚蠢不過的事情。”

  “世上哪有白壁無暇的臣子?”吳波接著道:“以你的聖眷,縱有些微不當之處,隻要如實的說了,沒有一絲欺瞞,我想皇上也都能包容了。”

  “不僅不會責怪,反而心裏會嘉許你以精白之心事君。”

  聽了吳波推心置腹的話,潘啟心中一陣感動,拱手道:“中堂大人的愛重,下官銘感五內。”

  “潘啟沒有不可對皇上,對中堂大人言說之事,待回京麵聖時,定不會有一絲隱瞞。

  此行一帆風順,在船上無事可做,兩家人一日三餐都在一起吃,閑時就在一起聊天,逗哄著幾個孩子解悶。

  十幾天下來,秋月與潘啟一家人已經相處得非常融洽了,特別是與黃氏兩個人,或許是位份相當又性情相投的緣故,好像有說不完的話。

  潘啟更是難得有這麽多天與吳中堂單獨接觸的機會,而且沒有其他瑣事打擾,兩個人每日品茗閑聊,談天說地,有時也議些政務,一路下來感情更增加了幾分。

  因郵傳寄遞比海船要快得多,傅恒和李侍堯提前就知曉了吳中堂啟程返京的日期。

  算計著日子差不多了,這幾日就安排人在碼頭上盯著,一見船到了,立即飛馬去稟報。

  等船停穩了,搭好了船跳,吳波與潘啟一前一後的走下船時,傅恒二人已經等在碼頭上了。

  見天津有人前來迎接,並且安排了兵丁護送,楊成貴的差事就算辦完了。

  臨別時,他給吳波打了千,起身又對二人拱手道;“中堂大人,潘大人,卑職差事已了,這就要帶人去水師學堂了。日後若再有差遣,盡管差人去南洋大臣衙門找卑職。”

  吳波道:“你差事辦得不錯,回頭我跟欽齋(李侍堯字)打聲招呼,水師學堂裏若有難處盡管去找他,該照應的他一定會照應的。”

  “謝中堂大人!”

  潘啟卻有些不解,問道:“怎麽?你去了南洋大臣衙門,不在水師中了嗎?”

  “回潘大人,”楊成貴道:“這會兒何軍門他們興許已經開拔了,據說是去台灣。”

  “何軍門說,陳中堂的護衛和關防也是要緊的,他要離開泉州了,放心不下陳中堂那裏,瞧著卑職辦差還算勤謹,便將卑職帶著這些人補進了南洋大臣衙門。”

  吳波瞥了楊成貴一眼,心想,何誌遠的保密工作做得還是不錯的。

  將家眷們在驛館安頓好了,吳波與潘啟在傅恒兩人的陪同下,把天津的造船廠、鐵廠、機器製造局及水師學堂挨著個的轉了一遍,直到天擦黑了才回到驛館。

  當晚宿在了天津,第二日也不用趕早,將近午時才從天津出發,趕到東安縣時天光還大亮著。

  在東安縣驛館歇息一晚,第二日早早起來用過早飯啟程趕路,正午時分就進了永定門。

  三月的京師,春風拂麵,楊柳飛花。

  進了城門住了車馬,吳波與潘啟都下了車,潘啟問道:“中堂大人,下官何時進宮遞牌子?”

  吳波道:“你這一大家子人得好生安置一下,今天有你忙的,明日再遞牌子也來得及。”

  “軍機處的事議不完,你去早了也是在外麵候著,就巳正時分(上午十點)吧。”

  “卑職省得了,中堂大人,就此別過。”

  潘啟一家人回到京師的府中,管家早已經提前接到了消息,讓下人們把各院各房都收拾得幹淨利落,一塵不染。

  潘啟將主母黃氏介紹給管家認識了,黃氏和管家指揮著下人們,把車上的東西物什都卸下,待吃過午飯,再將家人們一一安置。

  府裏原本一直都顯得空落落的,如今一下子來了這麽多人,立時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