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久別重逢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7 09:24      字數:2170
  那一刻,潘啟覺得整個村子的人都在嘲笑自己,在背後對他指指點點,那種臉上滾燙,無地自容的感覺,到現在他還記憶猶新。

  他都不記得自己是怎麽回的家,隻知道當天晚上,他給書院的先生寫了一封信,讓二弟第二天替自己轉呈先生。

  他又到父母跟前,恭恭敬敬的跪下磕了三個頭,告訴爹娘自己已經決定去做船工,第二天早上就走。

  知子莫若母,潘啟娘最知道大兒子的秉性,外表看著文靜,從不輕易發脾氣,可是他一旦決定的事情,任誰也勸不住他。

  娘沒再說什麽,第二天天不亮就起了床,把家裏僅剩的一小盆雜和麵都做成了餅子,又熬了一鍋稀粥。

  一家人就著鹹菜吃完了早飯,娘把剩下的餅子都包了,塞進潘啟的懷裏……

  潘啟離家一走就是三年,當三年後他第一次回到家裏時,月如她娘已經如願以償的把她嫁到了鄰村一個地主家裏。

  二十歲那年,潘啟也娶了黃淑敬為妻,日子越過越好。

  本以為自己與月如兩個人從此各自安好,再無相幹。可是去年五月裏他回家時,卻聽人說月如被公婆休回了娘家。

  細打聽之下才知道,月如嫁過去後,地主一家對她還算不錯,從不讓她幹什麽重活,她也為婆家生下了一兒一女。

  怎奈她的丈夫是個好吃懶做的酒鬼,家裏的事從來不管不問,整日裏喝得五迷三道。終於有一天在鄰村喝醉了酒,回家的路上失足掉到山下摔死了。

  老地主夫妻倆白發人送黑發人,將一腔怒火都撒到了月如身上,說她是個克夫的掃帚星,把兩個孩子留下,一紙休書將她休回了娘家。

  潘啟當時聽了,確實曾經心動過,然而隻是一瞬間,他就把這個念頭強壓了下去。

  禮教要求女人“從一而終”,正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丈夫死了也必須守住夫妻名分,不得改嫁。

  雖然《大清律例》沒有規定寡婦不得再嫁,但卻大張旗鼓的提倡女人守節。

  寡婦再嫁,原夫妻所有的財產甚至女方的妝奩,須全部交與前夫之家;再嫁的女人不得受封,受封後再嫁的要褫奪封號。

  而且再嫁的女人走到哪裏都會受人鄙視、唾棄,像月如這種被休回娘家的女人,更是被視作犯了“七出之條”的人。

  自己若是真的將她娶回家,父母這一關就很難過,還有官場同僚的非議,還不知皇上會作何想……

  那時,他任商部侍郎剛剛一年,自忖著立足未穩,還沒有做出什麽像樣的業績,正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時候,他不敢往下想這事。

  思緒從往事中回轉過來,他邁步向正堂走去。

  走到正堂門口的時候,他原本已經平複的心又是一陣狂跳,開門走進屋內,斜簽著坐在椅子上的月如立刻站起身來。

  四目相對,一時俱都無語,潘啟仔細打量著月如,十幾年不見,她個子長高了許多。

  依稀還能看出從前的模樣,隻是全然沒有了當年的稚氣,倒添了許多成熟女人特有的風韻。

  也許是保養得好,精致的五官,白皙的皮膚,再配上精心修飾過的妝容,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出頭的樣子,隻是人很清瘦,眉眼間滿是憂鬱的神情。

  月如先反應過來,“撲通”的跪了,口中說道:“民女許月如拜見潘大人。”邊說邊叩下頭去。

  潘啟不便上前攙扶,不攙扶又心中難受,一時不知所措,惶急的道:“月如,這是家裏,又沒有旁人,你這是做什麽?快起來,有話坐下慢慢說。”

  月如規規矩矩的行過禮,與潘啟一同坐了,卻局促不安的搓弄著衣角,低頭不語。

  潘啟怕不能把持住自己,不敢和她提起往事,更不敢訴說兒女情長,於是開門見山的說道:“你這麽晚來,一定是有事,且說來我聽聽。”

  “我也知道晚上來多有不便,”月如道:“白天我來過,在門外轉了半天,見你家裏一直有好多客人,我沒敢進來。”

  “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們堂堂正正的,不怕別人說閑話,你來找我,可是為了你兄弟的事?”

  “你……都聽說了?”

  潘啟望著她,腦海裏不斷的浮現出她從前的樣子,不覺的有些走了神兒,愣怔了一會兒,才知道月如是在問自己。

  “哦,我也是剛剛聽說,心裏正自疑惑,他那樣老實厚道的人,怎的會做出那種傷天害理的事?”

  “不,不是他做的事!”月如急道。

  “不是他做的,可我聽說他自己已經招認了,是怎麽回事?”

  “本來我爹娘打死都不讓說,”月如遲疑著道:“可是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我弟弟平白無故的枉送了性命。”

  “我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了,隻能厚著臉皮來求你了……”

  說著她“撲通”又跪了,“隻有你能救他了,求你看在我們小時一起長大的份上,救他一命吧,嗚嗚……”

  她越說越悲戚,忍不住哭了出來。

  “哎呀,起來!你這個樣子可怎麽說話?快起來說。”

  月如慢慢的起來坐下,掏出帕子拭淚,然後緩緩的道:“人不是我弟弟殺的,和他沒有一丁點兒的幹係,是有人出了銀子,讓他去頂罪替死!”

  她的聲音雖然不高,潘啟卻聽得腦袋裏“嗡”的一聲,一個字眼兒劃過他的腦海——宰白鴨!

  所謂的宰白鴨就是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攤上了人命官司,就出重金收買窮人家的子弟來頂替真正的罪犯去認罪招供,然後去伏法替死。

  這種事情早年間就有,但絕少發生,隻是這些年,在福建的漳州、泉州,廣東的潮州、惠州等地多了起來。

  潘啟聽人說起過,但親自碰上還是第一次。

  “你別急,慢慢的詳細說來聽。”潘啟道。

  “去年臘月的一天,家裏來了兩個人,看穿著是大戶人家的,他們中一個人和我爹娘關上門在屋子裏說了許久的話,另一個人始終鬼鬼祟祟的在外麵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