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旺夫女人.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51      字數:2184
  “我覺得嫁到黃家來,是享盡了福呢,”黃氏接著道:“村子裏和我一般大的女子,都說數我嫁得最好。”

  “我也覺得我命最好了,就是……就是想起你時,心裏空落落的……”她突然羞得紅了臉,後麵的聲音越來越小了。

  潘啟無聲的端詳著黃氏,心中滿是幸福和喜悅,他很為自己當初的眼光感到自豪。

  本來這時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媒人兩頭攛掇,婚前的男女是極少見麵的。

  可是從小就個性極強,心裏特別有主意的潘啟堅持要見過黃家女兒一麵,才能決定是不是答應這門婚事。

  潘啟的爹娘拗不過他,這時的潘啟已經賺到了些錢,黃氏的父母也中意他的條件,所以隻好遷就了他。

  媒人領著他去了安平村的黃家,在眾目睽睽下,兩個人見了麵。

  潘啟心知這時不是講究虛禮的時候,既然來了,也顧不得什麽規矩,仔仔細細的將黃淑敬端詳了一番。

  眼前這個女子眉清目秀,相貌端莊,雖然她不是那個最讓他心動的女子,但是潘啟聰明得自天性,又從小喜愛讀書,加之在外闖蕩六年閱人無數。

  他看出黃家女兒一臉的福相,日後必能旺家,回轉家中後就告訴爹娘,自己非她不娶。

  果然,自打黃氏過了門,不僅與公婆以及潘啟的幾個兄弟相處得極好,而且潘啟的運氣也是一年比一年旺。

  如今聽黃氏娓娓道來的話,潘啟心中暗歎,這才是個真正的有福之人。一個從心底裏懂得感恩,知足常樂的人,運氣隻會越來越好。

  許是因為妻子的話語,許是因為熱水泡腳的緣故,潘啟覺得心頭烘熱,一股激情在胸中橫衝直撞。

  他用毛巾擦幹了雙腳,趿拉著鞋走近妻子,雙手撫著她的肩頭,柔聲道:“時候不早了,歇息吧。”

  翌日晨起,用過早飯,潘啟陪同鄭文輝與劉誌臣至堂上辭別了父母,又將他們送出門外。

  吩咐二弟帶人將他們送到村口,鄭、劉二人各自上轎,帶著一眾隨從,呼呼拉拉的離開了白礁村。

  潘啟又讓黃氏拿出三十兩紋銀交給二弟,讓他賞了陳宏謀派來的轎夫們。轎夫們千恩萬謝,在陳宏謀的一再堅持下,也抬著空轎子返程了。

  打發走了他們,陳宏謀扭頭看向身邊的楊成貴。

  楊成貴不待他說話,先笑著道:“潘大人,你若是想命卑職也回去,恕卑職萬難從命。”

  “何軍門的軍令說得明明白白,要我們護衛潘大人全家一起返回泉州。不僅如此,這些天潘大人以及府上所有人的安全,卑職都擔著幹係。”

  “潘大人這幾日去哪裏,卑職都要親自帶人隨從護衛。”

  潘啟笑道:“楊兄弟,這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區區一個小縣城裏,哪裏就會有殺人越貨的歹人了?”

  “潘大人,行武之人,隻知道唯命是從。縱是潘大人吉人天相,走到哪裏都平安無事,但臨出來時何軍門下了嚴令。”

  “若是卑職玩忽怠慢了,縱然何軍門是個好心性,怎奈軍令如山,挨個幾十軍棍算是輕的,總求潘大人不要讓卑職為難。”

  “好,既如此說,我便應了你,但有一條,你也要應了我才行。”

  “潘大人請講。”

  “我這院子裏房子雖說不少,但全家老少都算上也沒有十口人,哪裏用那麽多人關防?我沒回來時,沒有一個兵士來護衛,一家人不也好好的?”

  “你將一百人分成六隊輪值,每隊當值兩個時辰,其餘的時間讓大家吃好喝好,不要讓弟兄們說我潘家小氣,就是成全我的顏麵了,這樣可好?”

  楊成貴略一思忖,道:“潘大人,這恐怕不成,兵士哪有一天隻當值兩個時辰的,那不把他們都慣得懶散了?”

  “既然大人說了,我就把一百人分成五隊,每隊二十人,其中四隊輪值,每日各當值三個時辰。”

  “餘下的一隊專一貼身護衛潘大人,大人看這樣可好?”

  “好吧,就依你,”潘啟道:“我現下要去縣城,你要帶二十人跟我去嗎?是不是多了些?”

  “自然要二十個人同去,沒事的時候瞧著人多些,真有事了就不一定多了,卑職不敢疏忽大意。”

  “也好,我是去辦些私事,不想聲張,你們須要換上百姓的衣服,而且不能帶佩刀。”

  “佩刀也不能帶?”楊成貴有些疑惑。

  “當然不能,”潘啟笑道:“你們一大群人穿著百姓衣服,個個腰懸利刃,人家不把你們當成賊人才怪。”

  一句話說得楊成貴也笑了:“成,聽憑大人吩咐。”

  潘啟遂找來二弟,讓他在幾個兄弟家找來了二十幾身平常百姓的衣服,讓兵士們都換了。

  隻是二十多雙靴子可難為了潘家兄弟,就是能勉強湊齊,哪能保證個個大小都合適?潘啟無奈,也隻好作罷。

  他向爹娘稟過了,讓一個長隨套了馬車,拉著自己向縣城去了,楊成貴帶著二十個兵士騎著馬在後麵不遠不近的跟著。

  其實,潘啟來縣城也不完全是為了私事,他是去探望差去爪哇送信的兩個屬下的家眷。

  這兩個人,一個叫馮守成,一個叫鄭福,原本住在離白礁村很遠的村子裏。

  潘啟當船工時結識了他們兩個人,時間久了,三個人相處得很好,情同手足。

  雖然年紀小他們幾歲,但是潘啟膽大心細,腦子靈活,為人還很仗義,所以慢慢的成了他倆的主心骨,遇到了什麽事,都讓潘啟拿讓意。

  後來潘啟攢了些錢,自己駕船出海去南洋經商,就把他們兩個也拉了過來。

  他們倆跟著潘啟賺到了錢以後,就把村子裏的房屋土地都賣了,搬進了同安縣城裏。

  後來潘啟做了商部侍郎,因下麵缺少得用的人手,就把他們找來跟在自己身邊,本來想兄弟幾個一起為朝廷賣力做一番事業,讓他二人將來也有個一官半職,能光宗耀祖。

  誰成想給瓦爾庚尼爾的一封信,將自己的兩個好兄弟送上了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