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理順地方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50      字數:2181
  吳謙聽了,不禁動容,已是落下淚來。他起身伏地,顫顫的叩首道:“有如此堪比堯舜的君主,蒼生幸甚!臣身為醫者,代天下病患之人叩謝皇上如天之德!”

  “起來吧,”乾隆道:“太醫院終歸和禮部的人熟識些,訥親管著禮部,讓他把醫部也兼管起來。明日就讓吏部出票擬,你們幾個都走馬上任,該幹什麽幹什麽去。”

  “有事找訥親和任蘭枝去說,難決的可以寫折子奏進來,道乏吧。”

  第二天頭晌,養心殿西暖閣。

  乾隆在地上踱著步子,緩緩的道:“醫部和欽天監的事情就這樣說,國家新設部堂,這裏麵的繁難你們最清楚不過了,眾王、大臣都有襄辦之責。”

  “如今新設的幾個部堂都在選人,你們有真正好的人也可推薦。但有一宗,不但你們要記住,也告誡自已的族人、下屬和門生。”

  “不要見了這麽多的缺兒,隻道是升官發財的好機會,不拘什麽人都來鑽營,什麽樣的蠢才都敢薦進來。”

  “若真有,日後被都察院糾核出來,誰的賬誰領去。新設部堂有兩宗大事,一是選人,二是用錢,吏部和戶部那邊衡臣多督著些。”

  張廷玉笑著拱手道:“皇上,非是臣推諉,臣已經是望七十的人了,這些日子來總覺得精力大不如前。”

  “原來每日睡兩個時辰,見人辦差也不知疲累。現今睡上三、四個時辰仍覺精神不濟。七十懸車,古今通義,不服老是不成的,臣也著實快幹不動了。”

  乾隆也笑道:“瞧著你身子骨還算硬朗,哪就要七十懸車了?豈不聞《禮記》有雲,八十杖於朝嗎?”

  “嗬嗬嗬,謝皇上抬愛,臣可不敢有此奢望。”

  “朝中事務繁雜,年輕一代的人才還沒曆練出來,朕還得指望你多撐幾年。”

  “你管了這麽多年戶部,如今海關稅金越收越多,榷關要克期裁撤,省裏還要推出賦稅的新政。明年東北四省又要開始征繳賦稅,那裏多是從前沒交過稅的地方。”

  “這一樁樁一件件千頭萬緒,若是交給別人,朕還真不放心。你是先帝爺遺詔配享太廟的臣子,能忍心這麽早就舍朕而去?”

  “老西林的身子也是大不如前了,讓他把學部接過去,好在明安圖那邊不用操太多的心。”

  “吏部交給和親王管著,商部交給吳波,那個商部尚書的頭銜也一並給他,你隻情把戶部給朕管好,可成?”

  “如此,臣就謝皇上體恤了。”張廷玉頓覺身上輕鬆了許多,拱手謝道。

  “好,那就這麽說了。還有一件事,潘啟有折子奏進來,恰巧要新設立的醫部也會遭遇這樣的事情,就這裏歸總議一下。”

  “商部在設立以下各級衙署時,同一個省裏,竟要設不同的層級。有的是省、府、縣三級,有的是省、道、府、縣四級。”

  “還有很多省裏既有廳,又有州,又有府,廳又分直隸廳,散廳,州分直隸州,散州,如此混亂,行政上也頗多不便。”

  “特別是這個道,原本隻是各省布政使,按察使的副使,以分守道和分巡道的名義襄理政務。”

  “誰知日子久了,本是省裏委下的臨時差使,卻成了固定的一級官府,弄得政出多門,讓人無所適從。”

  “將來還有些部堂要在地方上設立各級衙署,朕想趁早把地方官府理順一下,做到整齊劃一,你們以為如何?”

  鄂爾泰道:“皇上所言極是,因我朝在關外時有自已的官府體製,入關後有的地方用的是關外的體製,有的地方則是沿襲了前明的舊製,所以才會形成這種局麵。”

  弘晝道;“說來這也是沒有辦法,因為關內很多地方,尤其是江南,都是一點一點攻下來的,許多官府都是倉促而設。”

  “當時隻求盡快安定地方,沒有太多的章法,很多衙署的官吏都是留用前明的原班人馬。”

  乾隆道:“你們說得都沒錯,如今關內已平定多年,是該理順一下了。朕的意思就按當初製定的省、府、縣三級區劃。”

  “除了蒙古、回部、西藏這些地方,內地的行政,連同關外四省,將道裁撤,州和廳統改為府,如此可行否?”

  張廷玉道:“皇上,臣以為負有專責的各道,如糧儲道、河工道、驛傳道、海關道、茶馬道這些,還應該詳加區分,似乎不應一體裁撤。”

  “衡臣說的是,朝廷新設的部堂下屬各省分司的職責與各道重疊的,可以將道員裁撤,比如商部已經接管了海關,海關道就該裁了,餘下的視情形而定。”

  “皇上所言甚是,”張廷玉道:“待部堂在各省的分司人員齊備,運轉無礙後,能從容的將各道的政務接下來,再逐一裁撤,才是穩妥之策。”

  “好,就是這樣,內地及關外四省,除了順天府和奉天府直屬朝廷外,其他一律按省、府、縣三級設置。”

  “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得很,先在北方和東北各找出一個省試行,穩妥之後再由北向南漸次推進。江南是天下財賦根本所在,可千萬出不得紕漏。”

  “皇上,”劉統勳道:“說起了江南,臣還有事情要奏。近兩月內,江南有幾個縣連出了幾起冤案,其中有兩起是人命案子,判了斬刑的。”

  “到刑部複核時,案犯卻推翻了全部口供,細審之下才弄明白,竟是屈打成招的。部裏將案子退回重審,並行文斥責,誰知原審知縣還一肚子委屈。”

  “哼,這倒是新鮮,人命官司審出了冤案,還有委屈?有什麽委屈?”乾隆不屑的問道。

  “回皇上,江南本就繁華,自從馳禁通商,尤其是《禦駕南巡聖訓》布告天下之後,許多地方更是百業興旺,市井繁榮,做工從商的人越來越多。”

  “各類案件也驟然多了起來,知縣根本忙不過來,有很多案子都是同知,甚至是師爺審的。”

  “人手少,案子又多,他們哪會有耐心仔細審理?隻是急著要口供結案,是以屈打成招也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