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民族大義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50      字數:2145
  芷蘭心疼的說:“照顧永璉的這些日子,你就沒睡過一個好覺吧,瘦了好些。”

  “不隻是因為休息不好,也真是擔心呀,生怕萬一我猜得不對,讓永璉在船上出了事情,我怎麽麵對皇後啊?上船之前永璉已經病了快一個月了,皇後本不想來,是我硬讓她帶著永璉來的。”

  “你對永璉也真是沒得說,親生的父親也不過如此吧。”

  “嗯,這是應當的。弘曆登基第一天就被我取代了,我們不光奪了他的皇位,還要奪滿州人的江山社稷,剝掉旗人的所有特權。有誰阻擋我們,都不能心慈手軟,因為這是民族大義。”

  “但是從另一頭說,戰場上投降的俘虜都要優待,我們總要善待人家手無寸鐵的妻兒老小吧。再說,要是沒有富察皇後,我不知道都死過幾回了,人總要知恩圖報,是不是?”

  “嗯,你做得對,”芷蘭嘻笑道:“所以我一直在默默的支持你。”

  “這一個月,讓你也跟著受苦了。這都怪我,因為我隻記得永璉是死在了十月,卻沒記得具體日期。”

  “雖然十月十二那天之後,我猜想應該是大難已過,但畢竟沒有絕對把握,所以才一直在這海上漂到今天。過了今晚就沒事了,明天是冬月初一,我們上岸!”

  閩浙總督郝玉麟,浙江巡撫盧焯,寧紹台道台(寧紹台道:轄寧波、紹興、台州三府),寧紹台兵備道,寧波知府以及所轄鄞縣、慈谿、奉化、鎮海、象山、定海六縣知縣一大群官員已經在碼頭上等了五天了。

  因軍機處有廷寄給省裏,說聖駕大約在十月二十五至月底間到寧波,郝玉麟和盧焯十月二十就一同到了寧波。

  起初還住在寧波府衙裏,後來聞報說禦船到了,一行人呼呼拉拉的向碼頭疾奔而來,個個筆直的站在碼頭,伸長了脖子向海上望去。

  眼巴巴的望著那三艘船悠閑的泊在海麵,就是不靠岸,看情形也不似有什麽問題。

  過了好半晌,禦船上打來旗語,看得一眾官員滿臉懵逼,趕緊找來懂旗語的水師兵丁。

  在禦船上的旗語打第二遍時,終於明白了,有旨意讓官員們都回,幾日後再來,卻又不明確告訴到底哪天來。

  一眾大小官員個個滿腦門子疑惑不解,哪個敢真的回去?等到後晌,總督郝玉麟拍板,幹脆讓兵備道運來了十幾頂軍用帳篷,搭在了碼頭上。

  好在寧波的十月也不是很冷,眾官員生生的在帳篷裏住了五天。

  盧焯還讓抬來了幾個簡易的幾案放在各個帳篷裏,帳篷又成了簽押房,睡覺辦公兩不誤。隻是苦了各衙門的書辦衙役,走馬燈似的往碼頭上跑。

  初一日晨起,乾隆叫來孫靜吩咐道:“去傳朕的口諭給劉國玉,吃完早飯,靠岸下船。”

  劉國玉接了口諭,立即吩咐通知下去,同時打旗語告訴岸上及另兩艘船上的兵士。聽說終於可以上岸了,大家頓時興高采烈,早飯也吃得飛快。

  吃過了飯,孫靜吩咐太監們準備鑾駕儀仗一應用具。劉國玉令水師官兵們隊列森嚴,威風凜凜的在甲板上站了,然後才一聲令下,船緩緩的向碼頭駛去。

  不遠處的兩艘護衛船見旗艦動了,趕緊跟了上來。

  卻說岸上的眾人剛吃完早飯,見禦船上打出旗語,說是馬上靠岸。

  碼頭上頓時亂作一團,官員們整理袍褂,按品級列隊。兵士們忙著搬幾案,卷被褥,拆床鋪,撤帳篷。

  船靠岸時極緩慢,等停穩了,拋錨拴纜,搭好跳板時,岸上早已準備停當多時了,司禮官一聲令下,頓時鼓樂齊鳴。

  劉國玉帶著一隊服色鮮亮的水師官兵先昂首闊步的走下船來,在兩側整齊站定了。

  另兩艘船上的官兵在弘曉和訥親的帶領下也精神抖擻的走下船來,在碼頭上列隊站好。

  接著,孫靜指揮著太監們將鑾駕鹵簿並後妃的儀駕陸續運上岸來排開,雖不似在京城那樣齊全,卻也氣派非凡。

  然後是四十名身穿簇新黃馬褂的內廷侍衛手按腰刀魚貫而出,上了岸兩邊排開,擺出關防架勢。

  這時,乾隆才緩步走下船來,富察皇後,愉貴妃,二阿哥永璉依次跟在後麵。

  郝玉麟見聖駕上岸,高喊一聲:“跪!”鼓樂立時停了。

  碼頭上的所有文武官員黑壓壓的跪了一片,齊聲道:“臣等恭請皇上聖安!恭請皇後娘娘金安!恭請愉貴主金安!恭請二阿哥金安!”

  乾隆微笑著虛抬了一下手,說道:“都起來吧。”

  因為寧紹台道衙門是寧波最大的衙署了,早就把皇上在寧波的行在安排在了那裏。

  乾隆與後、妃們上了車架,一旁侍立的孫靜一擺手,鼓樂重又響起。

  兵備道的兵士在前,內廷侍衛在兩翼,宮女們上了道台府預備的馬車跟在愉貴妃的儀駕後麵,弘曉和訥親也上了馬,與寧波的眾官員一起扈從著聖駕,水師官兵列在最後。

  一行上千人,沿著早已經靜了街的馬路,浩浩蕩蕩向道台衙門去了。

  至道台衙門住了車駕,一眾人等依次進入。衙門早已經騰空,又精心修飾布置了一番,住進這一行幾百人倒也不覺得擁擠。

  後、妃及宮人們進了內宅,乾隆至正堂坐了,對孫靜吩咐道:“你出去傳旨,叫郝玉麟、盧焯暫回去候旨,傳寧紹台道和寧波海關監督依次進來,其他吏員各自回衙理事。”

  隻一會兒,聽見門外有人報名:“寧紹台道員,臣王文明恭叩聖駕!”

  乾隆叫進了,見過了禮,也沒賜坐,開門見山的問道:“王文明,尹繼善上折子說,兩廣總督衙門已經將一個叫潘啟的送過來,現可在這裏?”

  “回皇上的話,已經來了月餘了,現正在這裏候旨。”

  “好,你退下去,傳他來候見。”

  待王文明辭出去了,又傳來報名聲:“內務府廣儲司員外郞,寧波海關監督,奴才慶豐恭叩聖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