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向海而生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50      字數:2128
  吳謙正自疑惑不解,突然聞聽皇上有旨,讓去給二阿哥把脈。他略整了整衣冠,三步並作兩步,一口氣跑到三層客艙來。

  這是永璉已經停止了哭鬧,偎在富察皇後懷裏睡了。吳謙見過了禮,讓嬤嬤扶著永璉在榻上躺平,然後給他把起脈來。

  驀地,他渾身一震,接著,眼睛越瞪越大!片刻,他“呼”的站起身來,把手指搭在了永璉另一隻手腕上。

  隻一會兒,他顫抖著收回了手,麵色蒼白,額頭汗出,不停的搖著頭,口中喃喃道:“這不可能!這不可能……”

  乾隆問道:“什麽不可能?”

  一句話驚醒了吳謙,他“通”的跪了,連連叩首道:“皇上,臣失言,罪該萬死!二阿哥脈象平穩,隻是稍顯無力,許是因久病氣虛所致。”

  “不過瞧著再無凶險,二阿哥是大安了!皇上!終歸是臣技藝不精,險些闖了塌天大禍,臣羞愧無地,求皇上重重懲處!”

  “不幹你的事,”乾隆輕聲說:“昨日那場麵,任誰來了也是一樣。既無大礙了,你斟酌著開個和中益氣的方子,劑量少著些,再教嬤嬤們如何調理膳食。”

  畢竟孩子恢複得快些,永璉發燒的症狀沒有了,又服了幾日藥,咳嗽也一日比一日見輕。

  此後的行程也是一帆風順,盡管劉國玉刻意的放慢速度,但十幾日後,船到達浙江地界的時候,永璉已經恢複如初,不僅藥停了,還整日價在船艙裏這房串那房的玩耍了。

  富察皇後看著兒子活潑可愛的樣子,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乾隆笑對她道:“皇後,看著永璉關口已過,今夜開始,就可以住你房裏了。你們母子倆也難得這樣聚在一起,隻是一定看住了,不要讓他到外麵吹了風。”

  富察皇後憐惜的看著他明顯消瘦的臉龐,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這些時日,著實讓你受苦了,我真的不知該說些什麽才好。”

  “一家人怎麽說這樣話?讓別人聽了不成樣子。”

  乾隆正說笑間,外麵傳來孫靜的聲音:“主子。”

  “進來。”

  孫靜見屋躬身道:“稟主子,劉國玉請旨,已經到了浙江地界,很快就到寧波港口,是不是靠岸?”

  “今兒個是幾兒了?”乾隆一時記不得日子了。

  “回主子,今兒個是二十六。”

  “傳旨給劉國玉,船依舊緩行,若到了寧波港口,不靠岸,先泊在海上等旨意。”

  孫靜下去後,富察皇後不解的問:“皇上,在船上顛簸了這些時日,既然已經到了寧波,為何不上岸?”

  乾隆故作神秘的笑道:“皇後莫急,待我找個黃道吉再上岸,嗬嗬嗬。”說罷去了。

  一直看著他的背影消失不見了,富察皇後又轉眼看著一邊玩耍的永璉,臉上浮現出幸福的笑意。

  這個皇上和弘曆一樣關心永璉,卻不似他那樣嚴厲。所以永璉這些日子以來,在他麵前越來越放鬆了,漸漸的恢複了孩童的天性。

  但是,富察皇後心中還是有個疑惑,始終不能釋然,想到這裏,她又若有所思……

  船已經到了寧波港口外,因有旨意不許拋錨,繁忙的寧波港口船隻往來,三艘船隻能遠遠的在海麵上漂著。

  不多時就隨著洋流漂出好遠,大家還得費力的搖動旋轉櫓將船駛回來。所有人都不明白皇上為何不讓靠岸,卻沒有人敢問。

  附近駛過的船隻上的人們,也都好奇的看著這三艘船,從船上森嚴排列的火炮和桅杆上獵獵飄揚的龍旗,以及甲板上服色整齊的水師官兵,能看出它的尊貴。

  卻怎麽都不明白為什麽這三艘身份尊貴的船一直漂在海上而不靠岸。

  弘曉和訥親在那兩條船上更是急得什麽似的,這一路上,滿肚子的委屈、牢騷和不解。

  他們的船小一些,在膠州地界的狂風巨浪,有幾次差點就把船掀翻,明明膠州港口近在咫尺,卻不讓靠岸拋錨。

  一路走得慢吞吞,好不容易盼著到了寧波,眼看著淡水和糧食再有幾天就要用光了,旗艦上卻打來旗語,讓在海上漂著,不準靠岸,皇上這是抽的什麽風?

  唯有芷蘭卻穩如泰山,每日裏照常教習學生們,絲毫看不出焦急的神情。一次富察皇後忍不住問她,是不是知道皇上要靠岸的日子?她笑著搖頭搪塞過去。

  自打永璉去了富察皇後房裏,乾隆這幾日都睡在芷蘭的房裏。

  這天晚上,溫存過後,芷蘭纖細的手指在他的臂上輕輕劃過,嬌笑著湊近了他,以近乎耳語的聲音說道:“今天是十月三十,你功德圓滿了,明天是不是可以靠岸了?”

  乾隆有些詫異的低聲問:“原來你早都知道了?”

  “哼,你聰明,我也不是傻子。你是從允禮身上看出了門道,所以老早就安排了這次出海南巡,終於幫永璉度過了生死關,不是嗎?”

  “嗬,你真厲害,什麽都猜到了,就知道瞞不過你。”乾隆心裏由衷的佩服。

  “不是我故意要瞞著你,因為這畢竟是泄露天機的事情,我本來就沒有什麽把握,怕萬一知道的人多了,就不靈了。”

  芷蘭道:“這個我也猜到了,你不用解釋。隻是有一點我不明白,為什麽明明已經陽壽盡了的人,到了海上就能過了這一關呢?”

  “這個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想想也是可笑,若真是這樣,那海上的漁民豈不都是長生不老了?”

  “想得美吧,”芷蘭笑道:“哪有那樣的好事?”

  “所以我想,也許這種情況,隻限在特定的人群。”

  “到底為什麽會這樣呢?”

  “這個我也搞不明白,我也隻是猜想,也許是上蒼在向我們暗示,中國不能再固守著農耕文明,要敞開胸懷,積極的去擁抱已經到來的大航海時代,那才是未來的希望所在。”

  “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要向海而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