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 當充滿愛心的你即興表演
作者:之子知魚      更新:2020-03-19 01:24      字數:2216
  有山不周最新章節

  被周周稱作“老年癡呆鎮”的遺忘小鎮是歐洲最有名的療養院,而阿姆斯特丹布羅諾沃醫院是阿爾茲海默領域最好的醫院之一,長期為小鎮的老人們提供服務,幾乎成了遺忘小鎮的配套設施。

  薑若沉吟:“問題是我們不知道這個患者的姓名。”

  “有了!”周周打了個響指,“我們去報名當誌願者啊!”頓了頓,“我的意思是你去報名。”殘疾人是當不了誌願者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有道理,”薑若表示讚同,“先接近患者,再暗中觀察。”

  填完短期誌願服務申請表交上去的時候,不巧正碰上收銀員小哥來換班,跟薑若大眼瞪小眼一會,顯然以為又是為了找那個名叫gu的病人,但也沒有拆穿薑若的醉翁之意不在酒,隻露出一口大白牙,投以一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眼神。

  薑若老懷大慰:小哥很上道嘛!誰說外國人耿直的?

  很快薑若就明白了為什麽這個鎮子裏的外國人不那麽耿直。

  遺忘小鎮的誌願服務由阿爾茲海默症協會統一組織,薑若和周周的材料還在審核中(周周本以為自己不能報名,但卻受到了協會工作人員異常的歡迎,盛情難卻下也一並提交了身份審查),在等待結果的時候,他們在其他誌願者的帶領下先熟悉工作內容。

  誌願者的工作很像某種角色扮演遊戲。

  小鎮差不多有十個足球場那麽大,當然不止有便利店,事實上廣場、超市、醫院甚至學校一應俱全,是一個完全可以與世隔絕地生活的地方。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複古建築風格和毫無所覺地融入其中的居民給人一種強烈的穿越感。

  照顧患病老人起居這類比較重要的工作仍由醫護人員承擔,而像薑若這樣的“野生”誌願者,最重要的任務是演好平平無奇的小鎮居民。

  畢竟,遺忘小鎮建設的初衷是給患病老人以生活在童年時代的安全感,而如果整座小鎮都是老年人,未免太過奇怪了。

  為了讓鎮子看起來更自然逼真,需要大量的群眾演員,也即誌願者。

  超市收銀員是誌願者演的,無論你用卡片報紙甚至草紙什麽的付錢,他們都會保持微笑照單全收;路上來來往往的年輕“居民”全是演的,這就是為什麽周周雖然還未通過審核但已經讓誌願者們眼睛亮亮——這種坐輪椅的演員簡直就是自帶道具,畢竟整個鎮子沒一個殘疾人也挺奇怪的;郵局倒是真營業的,隻是經常會被要求往奇奇怪怪的地方寄信,收件人在天堂是常規操作了,還有的收件人在半人馬座三體星係乃至神盾局......

  而這些都不算什麽。學校才是這個小鎮最喪心病狂的設計,堪稱演員的集中營——讓一群成年誌願者裝成青少年每天上課堪稱人間極刑,每節課前大聲喊“hello,mr.smith”都是一場公開處刑。是以,所有誌願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不要被分到學校。

  如今薑若已經習慣與一臉現世安穩表情十分到位的路人心照不宣地擦肩而過。

  當充滿愛心的你即興表演,我配合你演出視而不見。

  什麽都不必問,問就是演員。

  與薑若周周這邊的歲月靜好不同,“山海經”地下城山雨欲來,充斥著海嘯前的暗潮湧動。

  暴風雨前夜,大部分玩家還是懵然不覺的。但總有嗅覺稍微靈敏的,發覺最近有一些古怪:從前的便利店、煙酒店、迷幻蘑菇店,如今竟都開始賣書了。

  總有一些玩家,進了這些店不買水不買煙不買蘑菇,出來時胳膊下麵夾著一本書行色匆匆。

  不是說“山海經”不可以賣書。

  想要借助遊戲達成雙倍學習雙倍快樂的學霸固然存在,既愛遊戲又愛小說於是上了遊戲看小說的書蟲也不是沒有,但這兩種人委實都不是主流。

  過去“山海經”雖然也賣書,但賣的大多數是地圖、攻略一類。這一次大家本也以為是出了什麽新攻略,所以起初並沒有當一回事情。

  但很快有眼光犀利的,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現象:那些買過書的麵孔,很多後來再也沒見過了!

  “山海經”雖大,但也還不至於發展出現實中的千萬人口大都市。遊戲裏的城市就像一個一個小鎮,同城居民低頭不見抬頭見,多少混了個臉熟。鄰居不見了,還是能夠察覺的。

  事涉失蹤人口,便不能等閑視之了。

  一時間眾說紛紜各種猜測滿天飛,什麽“那本書是通往新地下城的地圖”“書裏夾著諾亞方舟船票”“這是一個刪號自殺接力遊戲”等等,想象力之豐富讓人歎為觀止。

  當然有人好奇心起去問店主,最近賣的最好的書給我來一本?

  然後這些好奇寶寶便也不見了。

  於是這就成為一個類似“死後世界是否存在”的,明明很多人死過,但活著的人誰也無法回答的問題。

  好在“山海經”是有真正的“死後世界”的。下線的玩家們,還會上論壇呐。

  於是玩家們得悉,這不是“死後世界之謎”,是“顧荻失蹤之謎”。

  “暗網上的那個遊戲‘不周山’有人玩過了,發現了一本顧荻的手記。”

  “所以終於破案了嗎?顧荻死了嗎?”

  “二十年前罹患遺忘症,類似老年癡呆,現今還在世的可能性不大了。”

  “二十年前她才三十歲?老年癡呆?”

  “說的是‘類似’。再說,不是也有早發性阿爾茲海默嘛,三十歲未必就不會癡呆了。”

  “遺忘症是什麽症?寶寶讀書少不要嚇唬寶寶。”

  “一句話總結,諸位如果再玩‘山海經’,顧荻的過去就是你們的將來。”

  垂死病中驚坐起,一語驚醒夢中人。

  一時間“嚇死寶寶了”“什麽意思求解釋”等等無意義的刷屏疊了上千樓,偏偏玩家下線以後記憶變得模糊,雖然記住了結論,卻很難完整地複述顧荻手記的內容,而這種現象又如此形象地詮釋了“遺忘症”,於是引發了更大的恐慌。

  當金葉官方發現不對開始控評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