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彼得森和含鉛汽油
作者:之子知魚      更新:2020-03-19 01:24      字數:2254
  有山不周最新章節

  核對兩人的記憶,顯示在賽車遊戲和喪屍遊戲裏發生的事情基本沒有遺漏,直到解密探索遊戲,才開始出現一些細節上的模糊。

  譬如解謎過程中的非關鍵線索記不清楚,房間的背景陳設想不起來等等。雖然說這種模糊應該屬於正常情況,不至於像“山海經”那樣好像記憶缺了一塊,但對比阿姆斯特丹一日遊的現實記憶,還是肉眼可見地打了折扣。

  “所以說,我們對沉浸式vr遊戲中發生事件的記憶,要弱於對現實的記憶。”周周得出結論,“這種現象好像早就有人研究過吧?有論文說是因為我們知道眼前的一切是虛構的,所以會下意識地抑製大腦裏蛋白鍵的形成,降低大腦的‘內存’壓力。”

  說話間,薑若已經把這篇論文調出來迅速瀏覽了一遍:“嗯。這篇論文認為,對vr遊戲的記憶模糊現象,和我們常常記不清夢境中的事件大同小異,結論,不會對大腦造成損害。”

  周周從薑若的語氣裏聽出了點兒端倪:“你覺得這個結論站不住?”

  薑若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你聽過克萊爾·彼得森和含鉛汽油的故事嗎?”

  故事始於1948年,克萊爾·彼得森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的研究課題是通過測量火成岩裏鉛的同位素來估算地球年齡。本來應該是個挺簡單的課題,但他卻發現樣本總是被空氣中含量驚人的鉛汙染,害得他不得不先搭一間無菌實驗室,耗費了大量的時間。

  那麽問題來了,空氣中的鉛是從哪裏來的?

  彼得森把目光瞄向了含鉛汽油。當時四乙基鉛一類的含鉛添加劑在汽油中大量地使用。

  可是製造四乙基鉛添加劑是一項暴利行業,他的研究遭到了巨頭公司如ethylcorporation的打壓,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很難申請到研究經費,ethylcorporation在科學界的朋友們發表論文否認鉛的巨大危害,而報道鉛對人體危害的新聞總是悄然消失。

  1986年美國終於禁止了含鉛汽油的銷售。彼得森死於1995年,而ethylcorporation存活至今。

  薑若此刻提起這段過往,用意就耐人尋味了。

  周周:“你的意思是,這些宣稱對vr遊戲的記憶缺失不會損害大腦的研究論文,其實是在給vr遊戲公司做科技背書?”

  在vr遊戲風靡之初,關於沉浸式遊戲是否對人的精神有所損害,曾經爆發過一場大論戰。各路商界、政界、學術界大佬紛紛下場,為不同觀點搖旗呐喊,最後認為vr遊戲無害的一方逐漸占據優勢,帶來了vr遊戲繁榮的二十年。

  大論戰爆發的時候,薑若和周周都還年幼,對這場盛事印象不深。但是如今回頭想想,勝利的一方真的就是正確的嗎?

  薑若用關鍵詞進行檢索:“二十年前,關於vr遊戲和記憶的腦科學論文爆發式增長,持vr遊戲無害論的占比超過70%,但大多不是發在什麽有名的期刊上。”

  周周聽懂了他的言外之意:像不像那些為ethylcorporation搖旗呐喊,宣稱四乙基鉛危害很小的“科學界的朋友們”?

  人類對於大腦的研究還遠遠不夠深入,甚至可以說還處在盲人摸象的階段。誰也不知道虛擬世界記憶和現實記憶的真正區別在哪裏,是以沒有人能證明vr遊戲對大腦有害,也沒有人能拍著胸脯保證絕對的無害。隻是,認為無害的科學家也許會比認為有害的獲得更多的研究經費資助,在這一法則下,為資本所青睞的觀點就會漸漸地勝出,至於真相如何,無人在意。

  太陽底下,從來沒有新鮮事。

  相對無言了一會兒,周周問:“你在擔心什麽?”

  “山海經不是一般的vr遊戲,”薑若說,“不僅僅是其他遊戲無法企及的模擬精度,更重要的是這種精度還處在不斷的增強中。如果虛擬現實會給大腦帶來負擔,那麽在山海經裏,這種負擔就會不斷地增加。”

  周周明了:“你擔心量變最終造成質變。”

  “山海經的模擬精度最終也將受到計算量的限製,不可能真的複製出現實世界的無限細節。”薑若沉吟,“但是......”

  是“山海經”的精度先觸到計算量所允許的上限,還是玩家的大腦先不堪負荷?

  末日和明天,哪一個會更早到來?

  最壞的情況下,“山海經”會造出什麽?

  大批的早發性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嗎?

  薑若閉了閉眼,“你不要再上線了。”

  周周:“你要警告玩家?”

  “嗯。”

  “怎麽警告?”周周按住薑若的手臂,希望他保持冷靜,“現在不是二十年前了。二十年前全球也沒有幾家vr遊戲公司,現在這類公司的市值加起來可以買下一整個國家。”你明白自己要麵對什麽嗎?

  “如果你隻是隨便一個路人甲,你在網上發表什麽言論反正也無人在意。但你是進化算法的創始人,你說的話天然具有公信力,所以也將無可避免地引起大量的關注。”

  “一旦你公開質疑vr遊戲的安全性,就是和全球的vr遊戲公司對抗。”

  薑若靠在椅背上,看了一會兒上個世紀風格的複古牆紙花紋。

  “我是不是把一切都搞砸了?”

  顧荻在二十年前就寫出過類似的算法。薑若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讓她選擇把半生心血封存。二十年後,潘多拉的盒子被薑若打開,魔鬼重見天日。

  “沒有你也會有別人。”周周安慰道,“原子彈爆炸了,難道怪第一個發現鈾的人嗎?”

  薑若說,“我必須警告山海經玩家。”這是我必須承擔的責任。

  薑若第一次覺得把進化算法開源是個錯誤。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基於進化算法開發vr遊戲,用不了多久,和“山海經”類似的遊戲就會像病毒一樣在全世界遍地開花。後果不堪設想。

  周周默了一會,明白他沒有改變主意的可能,歎了口氣,“你打算怎麽做?”

  “山海經”論壇。

  [熱帖]觀察者日誌:我們需要一雙薛定諤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