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萬曆的第三道聖旨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3      字數:2474
  冊封朱由校與朱由楫二人的聖旨宣讀已畢,群臣選擇性的忽略了其中的金冊、印寶和服飾冠帶這些細節問題,跪地山乎萬歲,吾皇聖明,皇明永昌。

  最高興的就莫過於太子朱常洛和一早就將寶壓在他身上的以東林黨人為主的太子一係文官了。

  倒是作為主角的朱由校和朱由楫兩隻小朱還算比較鎮定,兩人早就知道萬曆要從他們兄弟二人裏冊封一位皇太孫。

  朱由楫心裏麵卻是很高興的,雖然他隻是被萬曆冊封為蘭陵郡王。因為若按照原本的曆史走向朱由校是在萬曆四十八年,萬曆直到了臨死之前才留下遺詔冊立朱由校為皇太孫。而現在朱由校因為自己的原因,被萬曆冊立為皇太孫要比原本的曆史提前了整整近一年的時間。

  這是否說明,自己這隻從後世穿越而來的蝴蝶,已經開始在對大明的曆史行進軌道產生了影響?

  而且他現在確實沒有任何想要當大明皇帝的想法,主要是文官勢力太大,而且大明曆史是哪個的許多曆史事件背後似乎都有文官集團的影子,比如土木堡之變瓦剌人對明軍的行軍路線了如指掌,比許多的明軍將領知道的都要詳細,隨行的所有勳貴驍將盡數戰死,隨行的文官卻是一個個屁事兒沒有.......再有曆史上的正德皇帝和天啟皇帝都是正值盛年,卻死的不明不白,還都是死於一個死法:落水!

  而這一切事件過後的最大受益人還都是文官集團,本著誰受益最大誰就嫌疑最大的思路仔細的去翻閱前後史料,細思恐極啊!

  他可不想成為大明朝有一個死的不明不白的盛年天子。

  朱由校被萬曆冊立為皇太孫,自己被冊封為王,如此正好!自己的基本目的已經達成,終於有了可以合法插手大明朝政、軍事的資格,也不枉自己費了這麽多心思。

  景陽鍾聲響徹全城的時候,身在召獄的徐光啟和孫承宗二人自然也隱約聽見了。

  二人雖然被下了召獄,但是因為駱思恭的吩咐,兩人倒也沒有被人用刑,而是專門給他們騰了一間相對比較幹燥寬敞的牢房出來,隻是將二人暫時的關押在了裏麵。

  麵對著突然被下召獄的無妄之災,孫承宗與徐光啟二人倒也沒有絲毫的慌張,相反倒是顯得頗有些淡然從容。

  二人正在猜測著被錦衣衛拿進召獄的原因,突然聽得外界隱隱的有著鍾聲傳來。

  孫承宗連忙示意道:“噓,子先,你聽好像有人敲響了景陽鍾?”

  徐光啟聞言,連忙側耳傾聽,隱約聽得外界是有鍾聲在回蕩著,一聲,一聲又一聲的......

  “這還真是景陽鍾響了啊!”徐光啟驚詫道,“這是發生了何,怎的這個時候景陽鍾被人敲響了啊?”

  “景陽鍾響無外乎三個情況,一個是召集百官上朝議事,一個是有外敵入侵兵圍京師,”孫承宗自言自語到,“再有便是有皇帝大行,否則按照本朝慣例景陽鍾是不會被輕易敲響的。”

  “難道是.......”對視一眼,臉色頓時變得有些凝重起來,兩人瞬間想到了最壞的兩種可能。

  仔細的聆聽了一陣,在心中數著鍾聲,直到鍾聲停歇過後,二人才鬆了一口氣,看樣子並不是最壞的兩種情況,應該隻是召集群臣進行朝會的,凝重的臉色又變得盡是疑惑,二人想不明白有什麽事情需要在大年初二敲景陽鍾召集群臣商議的。

  在召獄中的徐光啟和孫承宗二人一臉疑惑,有人比他們更加疑惑。

  萬籟俱寂的夜色中突然傳來景陽鍾的聲音,接著不久便見到了一隊隊五城兵馬司的官兵在街道上往各處城門奔行,鬧出來的動靜不小,驚得潛伏在城內的建奴頓時警覺不已,以為自己已經暴露了,被明國官府發現了他們的蹤跡,於是紛紛抽出了隨身的刀劍在屋內嚴陣以待,準備殊死一搏。

  尤其是正西坊內的杜度一行人,因為他們的惡行,前些日子還在京師犯下了不少罪惡,造了殺孽,更是害怕他們的身份和行跡暴露。

  李永芳與佟養性一邊約束著手下,一邊命令仔細戒備,兩人更是親自趴在門窗邊透過縫隙觀瞧著外麵的動靜,好半天見五城兵馬司的兵丁並沒有要搜查街邊房屋的樣子這才放心不少。

  佟養性疑惑的問李永芳到:“你此前是明國的將領,也來過這京師,你可知道這是什麽情況?皇宮方向傳來的鍾聲什麽意思?”

  李永芳一邊小心翼翼的隔著門窗縫兒觀察著街上的動靜,一邊轉頭小聲對佟養性解釋說道:“皇宮方向傳來的鍾聲那是景陽鍾,平常都是用來召集百官上朝用的,如果遇到了萬分緊急的事情有時候也會敲這景陽鍾,比如有敵人大軍兵臨京師城下,或者是宮裏麵有帝後駕崩。”

  “那這麽說,瞧著動靜難不成是那狗皇帝朱翊鈞駕崩了?”佟養性聞言眼神猛的一亮,有些欣喜的說到。

  李永芳搖搖頭否定到,“不像,瞧五城兵馬司的這架勢倒像是有人兵圍了京師的樣子。”

  “有人兵圍京師,”佟養性聞言微微一愣,“蒙古人打過來了?咱們來的時候經過蒙古也沒見蒙古人有兵馬調動啊,難不成是咱們大汗打破山海關殺到明國京師了?”

  李永芳瞧了自言自語的佟養性一眼,“你認為有可能嗎?”

  佟養性下意識的搖搖頭,“大汗雖然戰無不勝,但是這個時節不宜用兵,遼東還有著10餘萬明國的精銳邊軍在,還有關山阻隔,這個可能性倒是不大。”

  “行了別瞎猜了,”李永芳又往外瞧了一眼,然後說到:“等一會兒天亮了,出去稍微打探一下就知道了。”

  “也好。”佟養性點頭同意到。

  紫禁城,皇極殿!

  在群臣山呼萬歲過後,萬曆麵帶笑容,對剛剛被冊立為皇太孫的朱由校,被冊封為蘭陵王的朱由楫兄弟二人說了幾句勸勉的話。

  隨後又命人宣讀了第三道聖旨,命大明所有勳貴必須選送年滿10到14歲之間的子侄入京,作為皇太孫與蘭陵王的伴讀。相較於前麵兩道聖旨,這第三道聖旨的規格就要低太多了,單從軸柄和織錦花紋便能分辨出來。

  而且內容也沒有怎麽引起大臣們的在意,無非也就是在為皇太孫培養未來的班底,而且還是針對勳貴的,和他們這些文官沒有多大幹係,屆時勳貴子弟作為皇孫的伴讀,教授他們先生還不是他們文官嘛。

  唯有張維賢在聽完第三道聖旨過後,一臉的若有所思之色,下意識的覺得皇上的這道聖旨不簡單,絕對不單單隻是為了給兩位皇孫選伴讀,定還有其他的用意在裏麵。

  想到這裏,腦海中不由的又浮現出了此前他與朱由楫同乘一兩馬車的時候,朱由楫與他說的那一番貌似有些沒頭沒腦的話。

  這難道是要重新扶持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