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失魂落魄的鄭貴妃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3      字數:2076
  經曆過最初的迷惑和慌亂過後,百姓們也都漸漸的鎮定了下來,隨著天光大亮,沿皆的住戶、店鋪也都紛紛打開了門窗,街道上的行人見漸漸的多了起來。趁著著機會,潛伏的建奴也出了門來到大街上開始打探消息。

  北京城作為大明的帝都,繁華無度,自從永樂年間營造北京城,正式遷都至今已經有小二百來年了。生活在京師的百姓,隻要稍微有些常識的人,都知道皇宮當中擺著一口巨大的銅鍾,號曰:景陽鍾,非遇大事不得敲響。景陽鍾響,文武百官無論住的多遠,在幹什麽,都得以最快的速度趕往皇宮。

  所以還有有不少人懂得聽鍾聲次數,辨別其中的含義,數著鍾聲便知道這是在召集有資格上朝的滿朝文武上朝去參加大朝會咧!

  因為萬曆已經20多年沒上過朝了,皇宮內的景陽鍾也有20多年沒有響過了,還是有不少年輕一輩和一些居留在京師的外鄉人不清楚這鍾聲的含義,在街上好奇的互相打探著發生了何事?有知曉這些的京師百姓便會特別熱情且帶著些得意的講給這些人聽。

  不過這並未打消人們的疑惑,因為按照大明的慣例還沒有在大年初二會進行大朝會的,既然景陽鍾是非遇大事不得敲響,這個時候景陽鍾響,肯定還是有什麽大事發生的。故此,人們依舊互相議論猜測著.....

  這時皇極殿上的朝會也結束了,朝廷自然也是第一時間安排了人將今日朝會的內容尤其是冊立皇太孫與蘭陵王的兩道聖旨傳抄袛報,明發天下,同時命人趕製皇太孫與蘭陵王的金冊、印寶和蟒袍冠帶。

  不多久,整個京師的百姓便都知道了,景陽鍾響乃是當今的萬曆天子命人敲響的,天子在皇極殿的朝會上頒讀了聖旨。

  冊立皇長孫朱由校為皇太孫,三皇孫朱由楫為蘭陵王,還有要在所有勳貴家年齡10到14歲之間的子弟中挑選伴讀。

  五城兵馬司也終於知道不過隻是虛驚一場,這才慢慢打開城門,放百姓們出入。

  上街探聽消息的建奴,自然也是知曉了這些消息。喬裝打扮過的佟養性與李永芳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小心的回到藏身的地方,關起門來二人仔細的分析了一番也得不出什麽有用的結論,隻能將這事情記下來寫成密信,末尾署上二人銘信,然後命人將之速速傳回遼東,交給努爾哈赤。

  如今的大明後宮,少了慈聖皇太後坐鎮,王皇後又因為以前的管理後宮之時的辛苦操勞,身體一直不大好,便沒有怎麽管理後宮的事情,鄭貴妃卻因為萬曆的寵愛,從萬曆四十三年開始便開始以皇貴妃的身份插手後宮事務,完全和王皇後分庭抗禮。

  這段時間,鄭貴妃在宮中也培植了不少的親信太監和宮女,所以朝會上萬曆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麵,讓首輔方從哲頒布了冊立皇太孫的聖旨,朝會尚未結束的時候,在翊坤宮內的鄭貴妃便得知了這一消息。

  “啪啦......”一聲,乍聽得此消息的鄭貴妃萬分驚詫,臉上的神情滿是不可置信,剛剛送到唇邊的早茶被直接失手掉落在了地上,摔的四分五裂,碎瓷片與茶湯濺了一地。

  在一邊伺候的太監宮女們嚇忙跪倒在了地上,全都低順著眉眼。

  “你說的這消息可是真的?”鄭貴妃沒有去管掉落在地上摔碎的瓷杯和濺落的茶湯,而是深吸了口氣後,對前來報信的那太監問道,“皇上當真在今日朝會上頒布了冊立皇太孫的聖旨?”

  來送信的太監連忙確認到,“奴婢不敢欺瞞娘娘,奴婢說的千真萬確,當時奴婢就在殿外,殿內方閣老宣讀聖旨,奴婢聽得仔細,確實是冊立皇長孫為大明的皇太孫,冊立三皇孫為大明蘭陵王。”

  “噢.....對了,”似乎想起了什麽,那太監又開口補充道,“聖旨開頭寫的是奉天承運皇帝,製曰,冊立的聖旨是皇上親筆擬寫的。”

  聽到這裏,鄭貴妃終於不再有任何的僥幸,感覺一陣的失魂落魄,仿佛瞬間被人抽去了靈魂一般,眼神有些呆滯的望著殿外,臉上的神色一陣變幻,頹然的坐在那裏,一時間竟是訥訥無語,心情更是有如五位雜陳。

  皇上要冊封皇太孫這事,她竟然事先絲毫都不知情,皇上竟然瞞著自己。等已經完成冊封了自己才收到消息,難道皇上已經不信任自己了嗎?不然為什麽事先都沒有和自己透露過哪怕一絲的風聲?

  這麽多年的努力,想要洵兒登上皇位的夢想在這一刻全都化隨著皇上的一道冊立太孫的聖旨化作了泡影。原本國本之爭失敗了,福王被逼就藩洛陽後,她的野心並未就此消散,總是還帶著一絲幻想,幻想著有朝一日萬曆會在她的影響下廢太子,重新改立福王,否則也不會做了那麽多的事情,不斷地想要完全掌握後宮;不斷的設法打擊朱常洛父子,讓他們丟臉難堪;接群臣上表萬曆請求準許皇孫出閣讀書的時候,趁機唆使萬曆將朱由崧與朱由榘兄弟兩從洛陽接到宮中;朝廷數萬精銳敗歿於薩爾滸,她指使自己的兄長和她翊坤宮的心腹太監一起在京師散播朱由楫乃是天降妖星的謠言毀壞他的名聲,將薩爾滸大敗的原因嫁禍他的身上.....

  所作的這一切,都不過隻是想要讓福王朱常洵能夠取代太子朱常洛而已。

  可是這一刻,她明白她所作的一切鬥不過隻是徒勞,皇上已經完全沒有易儲的想法,朱由校和朱由楫兩位皇孫被封皇太孫與蘭陵王,已經徹底的將朱常洛的太子儲位穩固下來,福王朱常洵已經再無可能威脅到太子地位。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鄭貴妃才恍惚的回過神來,讓所有人退了下去,她要一個人好好的靜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