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冊封蘭陵王與皇太孫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3      字數:3164
  漆黑靜謐的京師夜空之中,突兀的從皇宮方向響起一聲又一聲的鍾聲,悠長洪亮的鍾聲莊重而、肅穆,仿佛能夠穿透一切的東西的阻擋,京師的夜空中回蕩,一下子不知驚醒了多少睡夢中的人們。

  人們紛紛起身,帶著睡意和疑惑仔細聆聽著從皇宮方向傳來的鍾聲,自己是不是聽錯了,這大過年的官員們都放假了,又不是大朝會敲景陽鍾作甚?

  景陽鍾是提醒百官上朝用的,一般都是在大朝會之日的早晨敲響,當然如果有什麽緊急的事情,皇宮之中也會敲響景陽鍾召集文武百官入宮,比如皇帝駕崩了也會敲響景陽鍾,再比如土木堡之變英宗皇帝被俘,瓦剌人兵圍北京的時候。可是當今聖上20多年不上朝了,景陽鍾也聽不到幾回響聲,最近一次早朝還是萬曆提前派人通知了的,壓根兒就有用到景陽鍾,而且大明承平日久,雖說大明在遼東和建奴作戰,但那也離著京師老遠的,一時半會兒的也打不過來呀。

  文武百官們聽的景陽鍾響,紛紛起身手忙腳亂的在自家夫人或是婢女的服侍下穿好官袍,帶上烏紗,準備入宮上朝。同時一邊仔細的聆聽,在心裏麵數鍾聲,因為景陽鍾敲幾下是有不同的含義的,鍾聲的數目要傳達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一聽鍾聲,嚇得趕緊套上甲胄,命人通知各級校尉,帶著士兵們一個個弓上弦,刀出鞘的,趕往各處城門樓子,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景陽鍾一般慶康是不會響的,既然響了那就一定是有大事,不管怎麽樣先看好城門是不會出錯的。

  “一聲……兩聲……三聲……”還好,聽這鍾聲不是皇帝駕崩這種最壞的消息,然後紛紛以最快的速度往皇宮而去。

  身為內閣首輔的方從哲仔細聽過鍾聲後,正要入宮,在府門口遇到了按照萬曆吩咐來選他入宮的內侍。

  “首輔大人,快快隨我入宮,陛下要見您。”二人見禮過後,那內侍直接說明了來意。

  “這位公公,可知陛下召見老臣所為何事,還有著景陽鍾為何這個時辰響啊?”方從哲有些疑惑的問道,說話的同時身邊的管家連忙遞過去一錠銀子。

  “回首輔大人,奴婢也不甚清楚,隻是昨日三皇孫送給了皇爺一箱東西,皇爺看過之後便去了慈慶宮與皇長孫、三皇孫密談了四個時辰,出來後皇爺爺便一麵命人橋敲景陽鍾,一麵命奴婢出宮宣您入宮了。”那內侍笑嗬嗬的從管家手中接過銀子,手一滑便收進了衣袖當中,當下熱情的向方從哲透露了些自己知道的消息。

  方從哲心中頓時便知道知道這一切事情應該都與兩位皇孫有關係,不敢耽擱,隨著立即動身入宮。

  方從哲入宮的時候,午門之外已經有離著皇城比較近的官員在外麵等著了,見方從哲來了連忙見禮。

  “首輔大人可知宮中發生何事了?”

  “是啊,是啊!”

  “首輔大人,可有什麽消息?還請告知我等一聲,咱們也好有個心理準備......”

  方從哲回了一禮,說到:“諸位大人,我這也是剛剛受到陛下召見,到底發生了何事,我也不知情啊,還請諸位大人稍安勿躁!”說話的同時,腳步不停的跟著那內侍入了宮去。

  剩下一眾人站在宮門外,繼續等著,隻是一會兒的功夫,宮門外便聚集了上百號的文武勳貴,彼此的打探著消息。

  方從哲一進入禦書房便看見了坐著的萬曆,還有站著的兩位皇孫朱由校和朱由楫。

  “老臣叩見陛下,見過二位皇孫殿下。”方從哲忙行禮到。

  “卿不必多禮,楫兒,給方愛卿拿一個錦墩來。”萬曆說話到。

  朱由楫給方從哲搬來錦墩,方從謝過後半坐在了上麵。這才又問道:“不知陛下急召老臣入宮,可是有何要事?”

  “愛卿,朕有意在校兒和楫兒當中擇一人立為皇長孫,卿有何看法?”萬曆將目光投向方從哲詢問到。

  “冊立皇太孫關係大明國本,陛下聖明燭照,兩位皇孫都是天資出眾,器宇不凡之人,自當由陛下聖心獨斷才是。”方從哲微傾著身體回答到。

  見方從哲不想在這上麵多參言,顯然是不想幹預立皇太孫的事情,萬曆也不勉強,讓方從哲入宮來,本就是想事先與他通個氣兒,因為冊立封賞這樣的聖旨按照大明祖製都必須要經過內閣首輔進行副簽,才能真正的明發天下,況且在從慈慶宮返回禦書房的一路上,他便早已在心中有了決定。

  “也罷,既然如此,一會兒在朝會上,這兩份聖旨便有愛卿你來當著群臣的麵宣讀吧。”

  “老臣遵旨!”

  天邊微微放亮的時候,百官按照文武和品級,在鍾鼓聲後緩緩入了午門,行至皇極殿麵聖早朝。

  還是老規矩,品級足夠的站在殿內,品級不夠的隻能等在殿外。

  群臣都已經站好對列了,萬曆才和方從哲、朱由校、朱由楫四人出現在皇極殿中。

  萬曆坐在金殿最高的髹金漆雲龍紋寶座之上,朱由校與朱由楫二人一左一右的站立在稍矮一階的地方,和萬曆一同接受文武百官的跪拜,還有他們的太子老爹和幾位王叔。

  群臣山呼萬歲過後,有朝臣出班詢問道:“皇上,不知景陽鍾何故敲響?”

  “噢,這景陽鍾是朕命人敲的。”萬曆的話讓群臣有些訝異的互相看了看,一時間有些無語,皇上啊,您這20年不上朝,突然來這一出,您老人家不知道這景陽鍾不能亂敲的嗎?而且還是這大過年的。

  這簡直就是和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有的一比啊!

  當即便有幾名禦史跳出來,開始義正辭嚴的指責萬曆,破壞大明的朝會法度。

  萬曆竟然也不生氣,事實上他早就已經被群臣們給罵的臉皮極厚了,非常誠懇的聽完了這幾位禦史的數落,然後才說道:“幾位愛卿說的即是,朕以後會注意的,不過今次敲景陽鍾召集諸位並非是為了朝會,而是朕有要事向列為愛卿宣布。”

  言罷也不管下麵大臣們的臉色是如何的詫異,直接道:“方愛卿,宣旨吧。”然後看了一眼朱由校和朱由楫,兩人緩步下去走到文武朝班之間,跪在了地上。

  這一幕讓金殿上的一眾大臣們有些懵.....

  這時有太監端著托盤快步走到了方從哲麵前,裏麵盛放著軸柄分別為黑犀牛角軸和玉軸的兩道聖旨。這時候,有些心思靈敏的大臣隱隱在心中有了猜測,瞧這樣子皇上似乎是要立太孫啊!

  方從哲拱手向萬曆行了一禮,這才轉身取過黑犀牛角軸的聖旨,展開來念到,“奉天承運皇帝,製曰:太祖提三尺劍,北驅韃元,複漢家山河,朕恭承天命.....今有皇三孫朱由楫,醇謹夙仁,恪勤益懋,聰敏好學,孝行天性,今授以冊寶,封爾為蘭陵郡王,永襲不替......欽哉!”

  方從哲念罷將聖旨合上,朱由楫忙叩頭行禮到,“孫臣領旨謝恩。”說吧高舉著雙手恭敬的從方從哲手中接過了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自古帝王祭天立極,撫禦寰宇,”而後方從哲又取出那道玉軸的聖旨,展開念到:“必建元立儲,鞏固國本,朕承殷受命,仰唯祖宗謨烈召垂......有皇長孫朱由校聰慧英順,孝悌和仁.....謹告天地宗廟社稷,今與萬曆四十八年正月,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孫.....欽哉!”

  朱由校叩首到,“孫臣領旨謝恩。”同樣雙手接過聖旨,因為這是萬曆臨時做的決定,所以隻是親自擬寫了冊封的聖旨,金冊、印寶和服飾冠帶都還未來得及命人準備。

  故此今日的冊封典禮其實有些倉促,許多地方都不打符合大明禮製,不過卻被群臣們選擇性的給忽視了,有不少人到現在還沒怎麽回過神來,回過神來的也懶得再去和萬曆糾結掰扯什麽禮製不合了,萬曆連皇太孫都定下了,這不就意味著國本大定,鄭貴妃和福王再也無法染指皇位了嘛?

  這是咱們文官的勝利啊!

  至於太子朱常洛此時已經激動的眼含熱淚了,感覺就像是天上有一塊賊大賊甜的超級餡餅吧唧一下掉下來砸到了他的頭上,簡直就要幸福的暈厥過去了。

  父皇冊立了校兒為皇太孫,楫兒為蘭陵王,這說明父皇已經徹底的熄滅了廢立東宮的想法,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直到首輔方從哲與英國公張維賢已經跪倒地上,“吾皇聖明,國本大定,皇明永昌!”

  早已有內侍將方才的兩道旨意同步傳遞出去讓殿外那些品級不夠的官員們知曉。禦史殿內殿外的群臣這才跟著齊刷刷的跪在地上,齊聲道:“吾皇聖明,國本大定,皇明永昌!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