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在大明的第一個新年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1      字數:3147
  萬曆的一道旨意下去,京中的文官們紛紛開始動了起來,朝中浙、楚、齊、宣、昆及東林諸黨,免不了又是一番明爭暗鬥。

  哪一方的人能教導皇孫讀書,哪一方就可以借此機會潛移默化的對皇孫施加影響,向皇孫灌輸己方的政治主張,施政方針,從而擴大自己這方的政治優勢,畢竟不出意外,未來的大明天子沒準就有可能是皇孫中的某一位。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道理,古人也懂!

  所以,對於朝中的各黨文官們來說,怎麽看這都是一筆非常劃算的政治投資。

  不過這些和朱由楫暫時都沒什麽關係,真要把人選最終確定下來,朝中各黨派的文官們肯定得經過一翻互相扯皮和政治妥協才有可能,短時間內肯定是不會有什麽結果出來的。

  他每天的生活時間都很規律,每日早上定時給便宜老爹朱常洛和東西二李行禮問安,然後用過早膳,稍微休息一下在巳時三刻(大概也就是在早上9:45分)左右做上兩遍廣播體操,再然後就是在朱常洛的書房和朱由校、朱由檢一起偶爾會有朱常洛親自教授他們讀書識字。不過,朱由校的興趣在木匠活上,朱由檢還太小正是頑皮好動的時候,所以三隻小朱中在朱常洛書房呆的時間最長的反而是朱由楫。

  自朱常洛和東李給朱由楫安排了宮女陳清越貼身隨侍後,由於陳清越同樣知書識禮,所以朱由楫直接從朱常洛的書房中搬了一大堆書放在自己的寢居內,大部分時間便都是呆在了自己的臥房內,讓陳清越教他讀書識字,練習書法。

  朱由楫在後世用的是鋼筆、圓珠筆,寫的是硬筆簡體字,除了極少數的古人已經簡化過的和後世沒有區別的漢字外,明朝用的基本上都是繁體字,寫字用的也是毛筆。常用的繁體漢字朱由楫倒是都能夠認識,但是要用毛筆寫出來,還要寫的好看那就得下功夫堅持練習才行了。

  讓陳清越以及朱常洛教他讀書識字,在朱由楫的計劃中這都隻是一個幌子而已。如果沒有任何人教導,一個8歲的孩子就能讀寫所有文字,那就表現的太過妖孽了,畢竟曆史上雖然有不少神童,但就算是神童那也沒有在不經過任何學習,或者人為教導的情況下就能識文斷字,寫詩作詞,出口成章的。!…愛奇文學iqiwxm!免費閱讀

  古代沒有電腦、電視和手機,電影院和KTV這樣的娛樂場所,更沒有發達的互聯網絡,明朝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如同後世那般,有著豐富多彩的夜生活娛樂。

  晚上,朱由楫基本上都是看一兩個小時書,然後便早早的在陳清越的伺候下洗漱完就直接熄燈睡覺了。

  時光在平淡乏味的生活中逝去,年節越來越近,京師中,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都忙著開始置備年貨,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新年未至,京師上下卻已經開始有了些淡淡的年味了,就連皇宮中的太監宮女們都開始張羅、忙碌著,將整

  個大內上上下下的仔細的灑掃一遍。

  萬曆四十四年。

  臘月二十四日開始,乾清宮外每晚燃放響起的火炮和煙花聲,紫禁城中懸掛著的那些五顏六色的宮燈,無不在提醒著從後世穿越而來朱由楫,他在明朝過的第一個新年已經如期而至。

  萬曆四十四年,西元1616年。

  大年三十,大雪過後的京師銀裝素裹,地麵也積了一層厚厚的雪,人走在上麵發出嘎吱嘎吱的響聲。

  皇宮之中已經裝飾一新,節令繪畫、門神、春聯等都已貼掛了出來,紫禁城內外,充滿了過年的氣氛。平日裏苛責嚴厲的主子,管事太監、嬤嬤,和素來在宮中小心翼翼,生怕犯下一點兒過錯受到責罰的普通宮女、太監們,臉上也都洋溢著笑容。

  整個大明的京師,到處是喜慶的鞭炮聲,劈裏啪啦的此起彼伏,更是給原本威嚴端重的皇宮增添了吉慶氣氛,朱由楫真實的感受到了明朝的年味。

  同時也讓他清楚的意識到,這幾個月所經曆的一切並非是一場幻夢,後世他是永遠也回不去了。

  朱由楫魂穿大明朝之前,在後世,有多久沒有感受到濃鬱真實的年味了,他已經記不清了,隻是模糊的記得似乎是從他上初中時候開始的吧。

  還記得在後世小時候,月月盼著,日日盼著,就盼著過年,一到過年時候就特別激動,雖然物質條件比較匱乏,但是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圍在一起吃著團圓飯,歡聲笑語,陪著爺爺奶奶、父母一起看著春晚,外麵是響徹夜空的爆竹聲聲,夜空中不時爆開一朵炫麗的煙花.....隻是後麵,隨著年齡越大了,心思也就越發的多了起來,每次過年的時候也都是聚少離多,就連春晚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來到大明朝的第一個新年,就當是和後世的那個淩戰做一個徹底的告別吧,一邊吃著餃子,朱由楫一邊在心中默默地想道。

  萬曆四十五年,西元1617年。

  正月初一日。

  五更起,宮中便開始焚香,燃起了紙炮。

  京師的天空尚未大亮,朱由楫便被貼身服侍他的陳清越從床上叫醒,在陳清越的伺候下穿上了新製的絳紅色錦袍蟒服,然後開始洗臉漱口。

  按照明朝的禮儀規製,大年初一,皇帝要先去太廟祭告祖宗,向本朝曆代先帝們匯報工作。然後出乾清門,在皇極殿上舉行大朝會,皇帝坐在金鑾寶座上接受大臣們的新年朝拜。如果有皇太後還在的話,皇帝要先率王公大臣到太後宮中向皇太後行朝賀禮,然後才是在皇極殿接受外廷文武百官朝堂賀歲,大朝賀禮畢,皇帝至內廷乾清宮受後宮妃嬪和諸皇子皇孫賀禮。

  任由陳清越白皙柔嫩的雙手在自己身上摸來摸去,幫

  著自己整理著裝,聞著她身上淡淡的體香,如同淡淡的梔子清香,起得太早,原本還有一些迷迷瞪瞪的朱由楫,瞬間覺得自己清醒多了。不由得在心裏想著,按照便宜爺爺萬曆的性子,連早朝都不上的他,應該是不會去皇極殿上接受百官的賀表了,最多也就是參加一下太廟的祭告。

  果不然,午門外,四名太監手執一丈長鞭,鳴鞭甩動,教坊司演奏的韶樂聲中,文武群臣及在京的番邦貢使麵北向著午門內行四叩禮,有司禮監的太監手持明黃色的聖旨,高聲朗讀著萬曆的旨意:“新歲正始.....履端之慶,與卿等同之!”

  反正總結起來就一個意思,這大過年的就別來煩朕了,你們的的心意朕都感受到了,就不用上皇極殿進獻賀表什麽的了,大家夥兒也辛苦了一年了,都回家陪老婆孩子過節去吧。

  萬曆祭拜完太廟,向祖宗們匯報工作結束後,就徑直回了內廷中去。

  原本按照禮製要進行近兩個時辰的百官慶賀典禮,僅僅一刻鍾左右便草草收場了。百官們也都習慣了,於是文武百官山呼萬歲,然後便各自回府中過年去了。

  朱由楫作為皇子皇孫,則要按照禮製規定,在皇後的率領下,跟在一眾妃嬪之後,向萬曆皇帝行禮拜年。給萬曆拜完年,然後還要同時給皇後和萬曆的其他妃嬪長輩們拜年行禮,這些都結束了後他才有自由時間。

  到了乾清宮中的時候,朱由楫見到了他的幾位王叔。按照皇明祖訓,正常情況下,大明朝的紫禁城內除了太子,其他的皇子隻要受封王爵,在成年後就必須去封地混吃等死,和王妃一起開始造人運動了。

  但是萬曆不是一般的皇帝,除了福王朱常洵在萬曆四十二年被迫赴洛陽就藩外,其他如端王朱常浩、慧王朱常潤、桂王朱常瀛等幾位被封親王爵的皇子偏就都還留在京城,沒有去封地就藩,而且比較奇葩的是,其他的幾位藩王到了年紀的早就已經成婚了,年紀最大的端王朱常浩都已經二十五歲了都還沒有成婚,貌似還是處男......

  坐落在單層漢白玉石台基之上的乾清宮很大,連廊麵闊9間,進深5間,高20米,重簷廡殿頂,簷角置脊獸9個,簷下上層單翹雙昂七踩鬥栱,下層單翹單昂五踩鬥栱,飾金龍和璽彩畫,三交六菱花隔扇門窗。殿內明間、東西次間相通,殿內鋪著金磚。殿前是寬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前設鎏金香爐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與乾清門相通。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天下貞!帝王乃為天子,是天地間唯一的、最尊貴的,所以大明曆代皇帝大多數時間都是居住在此宮中,自然,接受皇後率領嬪妃行禮,皇子皇孫行禮時也是在乾清宮中進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