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乾清宮賀歲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1      字數:2834
  紫禁城中張燈結彩,宮內宮外滿是喜慶的爆竹聲。

  按照大明的禮儀規製,在大年初一這一天,一眾在京的皇子皇孫都要隨著妃嬪一起,在皇後的帶領下依次向皇帝賀歲拜年。

  朱由楫跟著朱常洛到了乾清宮時,皇後早已領著一眾後宮妃嬪向萬曆皇帝拜完年、行完禮了。正好輪著在京中的諸皇子攜家眷向萬曆拜年。

  萬曆皇帝坐在禦座上,正和他的正宮王皇後,以及鄭貴妃聊著什麽。

  眾皇子以太子朱常洛為首,領著家眷向禦座上的萬曆行賀歲禮,接著是向王皇後和鄭貴妃拜年。

  到了乾清宮,魂穿而來的朱由楫這才真正的第一次見到萬曆皇帝朱翊鈞。包括他的皇後王喜姐,以及“國本之爭”的女主角鄭貴妃。

  關於原主的記憶中雖然也見過幾次萬曆皇帝,但是那個時候原主還小,而且因為萬曆不喜歡朱常洛,所以每次都隻是匆匆一麵而已,對於朱常洛一係的孫子輩雖稱不上是太上心,但萬曆作為長輩會偶爾還是會例行公事一般的關注一下的。

  萬曆皇帝朱翊鈞是國字臉,五官很端正,穿著一身明黃色的寬鬆常服。萬曆在說笑的時候就如同一個和善的民間掌櫃,後世通過發掘萬曆的定陵,考古發現萬曆其中一隻腳有殘疾,因為萬曆是坐在禦座上,這一點朱由楫倒是沒有看出來,不過有一點倒是和曆史記載的一樣,朱翊鈞確實是圓滾滾的胖子一枚。

  萬曆一如既往地對朱常洛很冷淡,將自己對他的不喜歡表現的很明顯,對其他幾位還沒有就藩的皇子倒是頗為嚴厲的訓誡了幾句,甚至可以算的上是熱情了;到了朱常洛這兒就隻是不鹹不淡的說了幾句要他注意德行的斥責之類的話,便不再過問了。

  朱由楫不由得在內心裏吐槽,自己這便宜老爹混的可真夠戳的!

  反倒是王皇後對朱常洛和其他幾位皇子一視同仁,語氣溫和的如同拉家常一般。

  細心的朱由楫,發現萬曆對於貴妃鄭氏那是真的很寵愛,因為按照規矩,在正常情況下,皇宮內地位最尊崇的隻有皇帝和皇後,其他的妃子就算是皇貴妃,再受皇帝寵愛,按照法理那地位也是要低於皇後的。

  但是在萬曆這兒,鄭貴妃顯然是不能夠按照正常的規矩去看待的。

  西暖閣中,設置了三個座位,王皇後和鄭貴妃竟是一左一右的陪坐在萬曆身邊。鄭貴妃在宮中雖無皇後之位,萬曆給她的待遇卻是享有皇後之實。

  王皇後也是萬曆朱翊鈞親封的皇後,二人的感

  情並不像外界和後世許多人所傳言的那樣不合,萬曆並不厭棄她,他對於王皇後從始至終更多的都是一種相敬如賓的態度。

  朱由楫除了看過清人編纂的可信度僅有20%不到的明史外,還看過明末李長祥所著的《天問閣集》,其中就有記載了曾經在坤寧宮中侍奉皇後養子惠王的宮女劉氏的見聞。

  皇太後在世時,萬曆想要臨幸喜姐,需奏請皇太後下旨;宮中事務繁多,王皇後處理極也其辛勞,若是萬曆去坤寧宮,事情又麻煩又辛苦,各宮嬪妃都要一起驚動。所以萬曆去別的宮殿要更多些,而到坤寧宮少些。

  而且關於萬曆的起居實錄也有關於“國本之爭”的片言記載。在“爭國本”事件中的萬曆二十一年(西元1593),萬曆曾以自己和皇後王喜姐尚在盛年,有可能還會生育嫡子的理由,拒絕了大臣要求冊封皇長子為太子的請求。直到萬曆二十六年(西元1598),萬曆才下詔正式冊封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並再次解釋了一直未封朱常洛為太子的原因,是皇長子身體孱弱和王皇後年盛又曾屢次流產,是以推遲冊封稍微等待嫡子出生。

  至於萬曆說的理由是否是真的,那就隻有萬曆皇帝自己最清楚不過了。不過,萬曆雖然寵信鄭貴妃,但是對於王皇後倒是真有感情的,否則在萬曆四十八年(西元1620)四月初六,當時與萬曆同食同休起居的王皇後因常年辛勞服藥無效,在57歲時崩逝後,萬曆也不會因為悲傷過度,不食不喝的在五天後病倒,在同年七月就駕崩了,而且是在臨死前才留下遺詔冊封鄭貴妃為皇後。

  朱由楫偷偷的觀察著王皇後和鄭貴妃,發現王皇後對於萬曆鄭貴妃和她一左一右的坐在萬曆身邊,竟是一點兒也不著惱,依然笑語盈盈。

  史載王皇後行事端謹,經常分出後宮的開支用來賑饑荒和給士兵發軍餉,數次在萬曆麵前說話讓他寬恕直言的大臣褒獎忠臣,鄭貴妃專寵,並曾與多次與皇後分庭抗禮,也從不計較。

  從她今日的這份儀容和言行來看,朱由楫便覺得曆史上對她的評價是真的很符合。唯一的就是臉色稍微有些差,應該就是因為常年辛苦處理後宮大小事務,積勞成疾的緣故。

  能夠在宮內獨得萬曆寵愛,鄭貴妃當然是一位難得的美人,畢竟能被選進皇宮顏值自然是不會低的。鄭貴妃的年紀其實也已經不再年輕,可以說的上市半老徐娘了,因為在宮中養尊處優,保養的好臉上不見絲毫皺紋。

  在一群大人之間,出現三個小男孩還是很顯眼的,況且還是三個萌萌噠的小男孩子。

  現在的大明皇宮內的皇孫,隻有朱由校、朱由楫和朱由

  檢三隻小朱。三隻小朱一直排開的對萬曆和王皇後、鄭貴妃行賀歲禮:“孫兒給皇爺爺、皇祖母,貴妃奶奶請安,恭祝皇爺爺、皇祖母,貴妃奶奶新年大吉,萬事如意!”

  王皇後和鄭貴妃都麵帶笑意的頷首示意,萬曆也是笑嗬嗬的示意三隻小朱免禮平身。

  王皇後滿臉慈祥之色,笑盈盈的對著朱由楫、朱由校和朱由檢三隻小朱招手,“來來,我的三個乖孫兒到祖母這兒來。”

  朱由楫聞言,直接三兩步的小跑到了王皇後跟前。朱由校和朱由檢有些怯怯往萬曆皇帝看去,在萬曆笑著點頭後才敢跑到王皇後跟前。

  王皇後笑嗬嗬的把朱由楫抱到了自己膝蓋上,輕輕的捏著朱由楫的小臉蛋兒,笑眯眯的問道:“楫兒前些時日身子不好,來,快讓皇祖母看看,身子骨痊愈了沒?”

  “謝謝皇祖母關心,孫兒已經大好了。”朱由楫乖巧的回答到。

  “身子骨好像是要比病前要結實多了。”王皇對朱由楫又捏又摸的,然後接著到:“校兒和檢兒也趕緊來讓皇祖母看看。

  “這些日子,我的乖孫兒們都在做什麽呢?”王皇後和藹的問道。

  “皇祖母,宮中不好玩兒,檢兒每天都無聊死了。”朱由檢嘟囔著嘴嚷著道。

  朱由校懂事的接著說到:“孫兒和三弟、五弟在和父親學讀書和寫字。”朱由楫在一旁跟著點頭。萬曆皇帝也適時的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朱由校的話,讓王皇後愣了一下,然後笑嗬嗬的問道:“乖孫兒都在讀書識字了啊,給皇祖母說說,你們都學了什麽?”

  “嗯.....孫兒學了寫自己的名字,”朱由楫想了想,才開口道:“還有三字經和唐詩。”

  “噢,那乖孫兒都會寫自己的名字了!”王皇後有些驚奇的道:“乖孫兒真了不起。”

  “皇上,您看三位皇孫都在學習三字經和唐詩了,您看今日恰逢新歲,不若讓皇孫背一首唐詩來聽聽,看看他們學的如何?”鄭貴妃側首向萬曆開口提議道。

  暖閣中的一眾嬪妃和皇子們,立時便神色不一。有麵露擔心,心下忐忑者;有事不關己,麵帶期待者;亦有幸災樂禍者.......

  萬曆聞言,微微頷首。心中不由的想到了前些日子外廷的文官們上書要他給皇孫安排老師的事情,當下便笑著,和藹的說到:“朕也想聽聽朕的孫兒背一背唐詩,由校、由楫、由檢三位乖孫兒,你們誰來背給皇爺爺聽一聽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