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翊坤宮的謀算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1      字數:3013
  文臣們向萬曆上書,要求萬曆擇碩儒良臣給三位皇孫做老師,教導三位皇孫讀書,朝中上下對此態度不一。

  朝中以東林黨為首的許多禦史文官們一個個的跟嗑藥了一般的興奮,一個個都摩拳擦掌的準備著和萬曆再戰上三百回合,最好萬曆皇帝再如同當年“正國本”一樣對他們施以廷杖,才能更好的顯示他們這些清正文臣的戰鬥力,讓朝野上下都看看什麽叫做讀書人的風骨。

  朝中武官勳貴們則是一副事不關己的吃瓜表情,他們祖輩為朝廷爭戰換來了家族與國同戚,隻要不自己作死犯下謀逆大罪,安心的混吃享福就可以了;況且文臣們是一直瞧著他們這些武夫不順眼,那幫討厭的禦史言官們整天盯著他們想要挑他們的錯處,隻要不找他們的麻煩,勳貴武將們樂得自在清靜。反正這大明朝不管老朱家誰坐龍椅上,他們的榮華富貴都可以照舊享受。

  倒是有兩個人對此事極為關注。

  慈慶宮的朱常洛顯得頗為期待和忐忑。如果萬曆順利的直接通過了文官的奏請,那麽也就說明萬曆暫時應該是沒有要再易儲的打算,如果萬曆留中不發或者直接把奏章打回去了,那他朱常洛又得要提心吊膽,整晚整晚的睡不著覺了。

  翊坤宮始稱萬安宮,嘉靖朝時更名翊坤宮。翊者,輔佐之意也,東西十二宮中,皇後居坤寧宮,翊坤即輔佐皇後管理六宮,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乃西宮之首。

  此時的翊坤宮之主,在這後宮內完全是集萬曆皇帝朱翊鈞的三千寵愛於一生。因慈聖皇太後的離世,加上正宮王皇後又不爭權,如今的翊坤宮更是掌握了後宮近半的大權,完全可以和皇後分庭抗禮。後宮之中幾乎遍布翊坤宮的眼線,所以,有小太監第一時間就將文臣們給萬曆上書的消息傳回了翊坤宮中。

  小太監將消息傳回翊坤宮的時候,鄭貴妃正在逗弄著一隻渾身雪白,毛絨絨的雪奴。雪奴懶洋洋的躺在鄭貴妃懷裏,在鄭貴妃溫柔的撫摸下不時舒服的喵嗚兩聲。

  “你是說今天朝中那幫文臣又給皇上上疏了?”鄭貴妃一臉慵懶之色的隨意問到,“可知道上麵都寫了些什麽嗎?”

  小太監恭敬的回道:“回貴妃娘娘的話,是朝中的大臣們奏請皇爺找人教導三位皇孫讀書。”

  “你說朝中的那幫文官上書是要皇上給皇孫安排老師,教導讀書。”

  來傳消息的小太監忙不迭的點頭。

  鄭貴妃漫不經心的撫摸著懷中雪奴蓬鬆柔軟的毛發:“本宮知道了,下去領賞吧。”

  “奴婢謝娘娘。”小太監一臉感激的磕頭行禮後,恭敬的退了下去。

  鄭貴妃則是撫摸著懷裏的溫順的雪奴,麵上不見任何神情,心中卻是若有所思,想著要如何應

  對這事情。

  萬曆左右雙手各持著一封奏章,眉頭緊鎖著,兩封奏章都是朝中以楊漣、左光鬥等東林人為首的文臣上的,隻是內容不一。

  一封是前些天送來禦書房的,文官們大談皇明祖訓,勸諫萬曆皇帝勿要聽信讒言,絕對不能召福王入京;另一封自然就是今日剛由陳矩送來禦書房的,文官們要求給朱由楫三位皇孫安排老師的奏疏。

  萬曆有些煩躁的將兩封奏折扔到禦案上,“擺駕翊坤宮。”

  “是,”陳矩躬身應道,“奴婢這就命人備輦。”

  “奴婢拜見皇上!”萬曆乘禦輦,在翊坤宮的宮女太監跪拜下徑直入了翊坤宮......

  “皇上,今個兒怎的有些愁眉不展,可是有什麽心事?”鄭貴妃看似不經意的隨口問了一句。

  萬曆也未多想,同樣隨口回答到;“群臣這幾日給朕上了奏折,言及祖製.......還有稱皇孫們已到了該讀書的年齡了。”

  鄭貴妃最能把握朱翊鈞的心思,自責的說到:“皇上可是為常洵的事感到為難,都是妾身的不好......”

  “愛妃切莫自責,朕不怪你,愛妃也是對福王想念的緊,其實朕也是很想念啊!“萬曆連忙寬慰著鄭貴妃。

  “祖製難違,”鄭貴妃善解人意的說到,“妾身理解皇上的難處。”

  “剛剛妾身聽皇上提到皇孫到了該讀書的年齡了是嗎?”鄭貴妃見萬曆逗弄著自己懷裏的雪奴,遂將一臉傲嬌狀的雪奴放到了萬曆懷中,再次開口問道。

  萬曆頷首,一如平常二人聊天,一邊撫摸著雪奴毛茸茸的腦袋,緩緩開口:“宮內由校、由楫和由檢三位皇孫確實已經到了該讀書的年齡了。”隻是望向鄭貴妃的眼神似乎另有深意。

  鄭貴妃心思玲瓏,知道萬曆內心其實對於皇孫讀書的事情心中應該已有計較,對朱翊鈞的目光恍若未覺,自顧自的接話道:“由校今歲12,由楫今歲9,由檢也今歲有6(此處按虛歲算,聽家裏老人說古人基本都是按照虛歲算年齡的),算來是該讀書的年紀了。”

  “朝中諸文臣要求朕為三位皇孫擇老師教導讀書,愛妃可有何建議?”萬曆以商詢的語氣平和的問道。

  鄭貴妃神情落寞,語氣中帶著傷心與無奈:“此事自當皇上您聖心獨斷才是,妾身如何建言,否則又該惹來朝中文臣們的非議了。”

  萬曆忙是心疼攬過鄭貴妃的香肩,讓她將頭枕靠在自己肩上,“此為朕之家事,愛妃如何不能提些建議?愛妃有何好的建議但說無妨。”

  “皇上,由崧和由榘也已經到了該讀書的年紀了,依妾身之見,皇上您不若

  將他二人的老師也一並安排好吧。”鄭貴妃心思電轉,在萬曆耳邊吐氣如蘭,溫柔的說到。福王因為祖製和朝中文官阻撓無法入京,既如此,那本宮何不借此機會先讓由崧和由榘兩位孫兒先行入得宮來,待他二人入宮後,再讓由崧、由榘二人時常在皇上眼皮子底下活動,而後再另想其他法子讓洵兒入京就是了。

  朱翊鈞聞言,輕輕頷首,“愛妃不提由崧和由榘,朕倒是差點兒忘了,這兩個孩子算來是也該到讀書的年紀了。”

  鄭貴妃轉過身子看著萬曆,眼神中隱隱帶著些帶著些哀求,當真是我見猶憐。

  “既然要給皇孫找良師教導讀書,索性便將由崧和由榘兩個孩子也接到宮中來,和由校、由楫、由檢他們一同讀書,皇上您看如何?”

  看著眼前這張一嗔一喜都令自己心動的臉龐,在這冰冷的後宮中唯一一個讓自己可以卸下所有的重擔女子那眼眸中淡淡的哀求,想到這些年來她在朝中文臣那裏受到的委屈,萬曆皇帝的內心莫名的有些愧疚,他握住了鄭貴妃的雙手,鄭重的點頭,答應到:“那就讓由崧和由榘也入宮來,擇老師同由校、由楫、由檢一起教導。”

  見萬曆答應了自己的請求,鄭貴妃這才對著朱翊鈞展顏一笑,這一笑簡直可以令百花也要為之失色。

  萬曆見了鄭貴妃嫣然的笑臉,原本煩悶的心情瞬間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了,直接幹脆的對恭敬的候在一邊的陳矩道:“擬旨!”

  “長皇孫朱由校、三皇孫朱由楫、五皇孫朱由檢,福王世子朱由崧、福王庶二子朱由榘,五位皇孫歲正聞道之年,讀書明理,其正當時,召令福王,譴王府內侍送朱由崧、朱由榘進京,入宮進學讀書;朕嚐聞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命諸文工大臣自行議選名單,報於朕知,以便朕從中擇取良師,一並教導五位皇孫!”

  陳矩聽後自去幫朱翊鈞擬寫聖旨不提,當晚萬曆皇帝便留宿翊坤宮內。

  萬曆讓文官們商議,為皇孫栓選老師的旨意傳出宮後,滿朝文臣無不歡欣鼓舞,更有不少東林黨人以為這又是他們這些清正文臣,對皇權的一次重大勝利。對於旨意中萬曆召福王世子、庶二子入宮讀書的命令直接選擇性的給忽視了,兩個小孩子於朝中大局無關緊要,反正教導三位皇孫讀書是教,教導五位皇孫讀書也同樣是教。

  他們現在的首要,乃是決定究竟由何人擔起教導皇孫聖人學問的重任。

  朝中浙黨、楚黨、齊黨,宣黨和昆黨的文官們也都開始聞風而動,紛紛開始拜訪串聯,準備爭一爭教導皇孫讀書的職責。

  朱由楫這隻穿越而來的蝴蝶,輕輕扇動翅膀掀起的一陣微風,終於從氣象森嚴,巍峨厚重的紫禁城,刮到了大明的朝堂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