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地方太大官員不夠用了
作者:銀河也是一粒沙      更新:2021-08-28 15:34      字數:3176
  元崢暫時無法完全改變整個社會,但是他一直在努力。

  社會的進步,他也不知道應該從什麽地方開始。

  不過元崢認為,知識永遠都是無價的。

  而承載知識的文字,就是所有人都應該掌握的,這樣才能夠給所有人一個相對公平的開局。

  這就是他為什麽一心一意地要全民掃盲的初衷。

  對匠戶好一些,隻是元崢想要讓整個社會裏的人們,都能夠重視技術。

  一個隻重視讀書人的社會,注定是走不遠的。

  就像大明朝現在使用的這些槍械一樣,要是沒有那些匠戶們的努力,隻憑著工部那些讀書人,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做得出來。

  因為這些槍械成功的原因,朝廷多了三個一品大員。

  這三個一品大員,全是匠戶。

  他們在火炮和槍支的研製過程中,做出特別突出的貢獻。

  大明官兵這次用八萬人出征,一路勢如破竹地攻破後金都城。

  又全殲了後金整個王族。

  可以說先進的武器,功不可沒。

  這才是崇禎最終下了決心,提了三個匠戶為一品。

  不過這些人的一品,隻是享受了一品大員的所有待遇。

  但是手裏卻沒有一品大員管理國家的權力,他們的權力,隻在大明科研院的槍械研究所裏有用。

  朝廷裏麵的那些大臣,見到他們三個的時候,要按照品級給這三個人行禮,讓道。

  這次提拔,工部的年輕官員們,也有兩個被破格提拔到了三品大員。

  他們雖然品級沒有那三個匠戶高,但是仍然可以管理他們三個。

  這兩個工部官員,可是有實權的!

  這也大大刺激了許多年輕人,他們看到了另外一條成長道路。

  進工部,管理皇上和宰相提出來的那些奇思妙想,隻要做成功一件,升官就跟坐上火箭一樣的快。

  這又是元崢最想看到的。

  元崢隻想整個大膽朝,所有人都有一技之長,憑借著技術可以賺錢養家。

  大雪紛紛揚揚地下,外麵的日子終於玩得多了。

  也提不起興趣。

  左左、右右開始閉關修煉各自的畫。

  她們原本的目的,就是多走多看,想要提高自己的胸懷。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行萬裏路,不如多看幾界!

  現在她們已經經曆過了三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心裏的感觸很多。

  現在她們玩也玩了,耍也耍了。

  要收心專心創作了。

  羅斯對此不屑一顧。

  按她的說法:右右在京城畫的那幅:京師夜遊圖!

  已經是所有圖畫的技藝大成。

  在那幅圖畫裏麵,色彩和光線的變化,就會引起畫中人物的變化。

  每個人的心裏有什麽樣的想法,就能夠從畫上麵看得出來。

  所以不同的人,隻要心裏想要在畫上找到自己。

  就一定能夠找到自己,想要在畫上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人。

  也就一定能夠在畫上找到那個人。

  羅斯認為,右右再也不可能再做突破了。

  左在也是一樣的。

  她們這對孿生姐妹的水平都是一樣的。

  羅斯說了這麽多,目的隻有一個,想要這兩人陪她一起玩。

  這兩個人都專心繪畫去了,她呢?

  羅斯這些日子,天天就跟著元崢。

  久守必失,更何況元崢這樣一個男人,防守羅斯這樣一個女人。

  當羅斯終於如願以償的時候,元崢笑著說道:“這麽多年了,你終於贏了。”

  羅斯高興地笑著說道:“我們這是雙贏!”

  元崢有空的時候,就看著掛在牆上麵的地圖思考。

  朝廷的土地形狀不好!

  這是元崢的看法。

  他已經下定了決心:等到開春,大軍分路進攻。

  要把整個後金的地盤全部收下來。

  然後按照中原的分割一樣,分成一個一個省來管理。

  元崢還要給這些地方移民,實際上這些地方早就有了漢人。

  隻是他們以前是當了那些牧民們的奴隸而已。

  現在這些已經學會了牧馬的漢人,在元崢的一道命令: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一下子就跟原先的主人平等了。

  並且這些原先的奴隸還要跟主人一樣,平分了主人的那些牲口、草場。

  元崢這樣的分配行動,得到了草原上大多數人的歡呼雀躍。

  隻有少數人反對,不過那些人反對的聲音,很快就被淹沒了。

  畢竟這個草原上麵,一個主子總是有許多奴隸的。

  奴隸們的數量比主子多,主子反對的聲音。當然被壓下去了。

  整個冬天,外麵大雪紛飛,各個帳篷和房屋裏麵熱氣騰騰。

  有人歡喜!有人憂!

  就在這樣的天氣裏麵,洪承疇從京城回來了。

  走的時候,他是後金的使者,回來的時候,他是大明朝任命的沈陽巡撫!

  對這樣的任命,元崢沒有一點點的抵觸。

  整個大明投降後金的官員當中,崇禎和元崢就隻留下了洪承疇一個人。

  其餘那些跟著多爾滾的漢人,元崢在給崇禎的奏折上麵寫著:跟隨多爾滾在宮城之內,頑抗被殺。

  一**六年的春天終於來了,元崢他們到達這個世界已經足足兩年時間。

  這天,洪承疇在沈陽城外三十裏送別元崢。

  元崢對他說道:“彥演兄!我帶大軍此去,糧草就靠你了。”

  初春剛剛化凍的日子裏麵,已經三個月沒有打仗的明朝士兵們,就開始出動了。

  按照二萬人一隊的標準,陳三帶著這些士兵們向著本溪、鳳凰城進軍。

  他們的行軍路線是元崢指示了的,沿著海岸線一路向北,沿途的所有地盤全都要成為大明的地盤。

  陳三兒的隊伍一路跨過綠江,進入半島。

  捷報不停地向後方傳過去。

  崇禎在京城裏麵,聽到宰相的大軍已經進入半島,不由得大驚。

  這原本是自己的屬國,隻是在一六二七年的時候被後金占了去。

  現在怎麽連他都打下來了?

  元崢回上來的奏折很明白:以前的屬國已經不在了,現在隻有後金。

  朝廷裏麵的爭吵還在繼續。

  不過陳三兒的軍隊補給卻是變得非常容易了。

  朝廷的船隊從威海衛出發,三天時間就能夠把補給送到了。

  陳三兒也對送補給的船隊提出了要求:船隊沿著海岸,跟著隊伍行動。

  這樣,整個隊伍的補給消耗減少了七萬,比起陸地運送節儉了太多。

  元崢的大軍另外一路向著安樂衛前進。

  陳興率領二萬騎兵向著北方前進,元崢給他的任務是收伏所有草原上的部落。

  要在大軍過後,草原上隻留下兩種人:一種是大明人,一種是死人。

  元崢在這個冬天裏麵,給陳興了詳細講解了當年成吉思汗的騎兵是怎樣打仗的。

  騎兵應該怎麽樣的以戰養戰。

  陳興帶著二萬騎兵出遼濱塔,進入遼河套。

  他的戰鬥從這裏開始,整個遼河套已經不是大明朝的疆域,不過在元崢眼裏,這並不算是什麽。

  在他眼裏,這塊土地全都是大明朝的。

  他隻不過是讓人去宣示一下主權,把不聽話的那些人驅趕一下。

  他自己帶著八萬隊伍,開始向前進。

  長春、吉林、哈爾濱一路打過去。

  這些地方,原本就是後金占領的地方,現在他們已經是群龍無首。

  元崢遇到的抵抗並不強烈。

  洪承疇派出來的官員們就跟在元崢大軍後麵。

  前麵的軍隊打下來一塊了地盤,後麵就有官員上任。

  這些地方的治理,都由那些官員們來管理。

  現在大明朝廷裏麵的爭吵已經減少了許多,那些官員們已經忙不過來了。

  前線大軍三個方向同時進攻,每天都新的地方被攻打下來,每天都有新地方需要朝廷派出官員們去治理。

  地方太多,官員們不夠用!

  崇禎不得不向天下發出詔書:一**六年的九月開科取土。

  按照三年一科的規律,今年也是應該開科取士了。

  這幾年,由於前些年中原內亂,死了大批官員。

  又有大批官員投降得太過徹底,最終被剔除出了隊伍。

  朝廷裏麵的官員們本就不太夠用了。

  那些候補官員們,現在可以不用花銀子,就能夠補上實缺。

  崇禎聽從元崢的建議,國家的管理,終究還是要用人才的。

  隻用奴才是肯定不行。

  這種情況下,他把派到全國各地的那些稅監、礦監、鹽監,全都用候補上去的官員們,代替了以前的太監。

  這些太監們全都分配去為祖宗守陵。

  反正太監都是他的家奴,從他們靜身的那一刻起,那些人就放棄了做人的身份和原則。

  隻是崇禎的一個東西,不再享受大明朝正常人享受的所有待遇。

  幾萬人守陵!

  崇禎對這些太監也有些頭疼,現在他已經下旨,若有願意回到故鄉的,由他發給返鄉銀子。

  那些家裏已經沒有人,或者不願意回去的太監,崇禎隻能夠養著他們了。

  那些大太監們,曾經賺到不少銀子的人,現在是最高興的,可以早早回鄉,在家鄉買些田地,就能夠好好過活。

  對於那些年齡還小,還有勞動能力的太監,還有一條路可以走。

  就是到關外去,因為他們是崇禎的家奴,這些人到了關外,每人得到的所有待遇比普通人多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