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元崢目光看向大海了
作者:銀河也是一粒沙      更新:2021-08-29 02:36      字數:3181
  從冬天的時候,朝廷就在準備著把北方那些生活困難,沒有土地的百姓向關外遷移。

  朝廷除了免費在關外給他們劃分土地外,一路上還有免費的住宿供應。

  到了地方,朝廷還有耕牛、農具發放。

  北方那些受了兵災,已經家破人亡的百姓們,在家鄉雖然能夠活得下去。

  想要買田置地的可能性,卻是非常非常低了。

  現在聽說在關外去,一個人都分到一百畝良田,一百畝地。

  動心的人非常多,並且朝廷和官府一直宣傳。

  隻要願意走,一路都有朝廷的官兵護送不說,還有朝廷提供的食宿。

  很多人拖家帶口地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些人在朝廷的組織下,來到山東,來到天津,從這裏乘船,在海上走不到二天,就上了岸。

  最先抵達的人,上岸走不上一天,就到了目的地。

  看著腳下黑得冒油的土地。

  這些人興奮得發狂。

  有些人是家族派出來打前站的,立刻就想要回去再帶些人來。

  但是過來容易,回去難。

  過來時候的所有費用全是朝廷出的,這次回去,不但要出回去的費用,還要把來時的費用一起給清。

  人不能夠回去,隻能夠寫信了。

  好在經過一年多的掃盲,這些人中間,識字的也是大多數。

  每個識字的人,都寫了信件回去,前家鄉裏的親人報平安。

  同時也匯報在這裏的情況,有心人還托人把這裏的土帶上一份回去。

  元崢這個時候,帶著大軍已經一頭紮進了奴兒幹都司。

  根本不知道這一次的移民**,是由第一批百姓抵達之後,寄回去的信件引起的。

  收到信件的那些人,看著自己的兄弟、子侄們寫回來的信。

  從那裏麵看到了機會:在家鄉守著自己的十來畝地,每年交納的糧食就有三成。

  到了關外,一個人就二百畝,並且前三年還不納稅。

  這是多大的便宜啊!

  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

  誰都不願意做這個王八蛋,那些手裏沒有土地的雇農們,立刻收拾東西就走。

  隻有幾畝,十幾畝土地的普通百姓們,也開始賣掉土地,移民關外。

  最初的時候,還有不少大家族收購這些土地。

  等到出走百姓越來越多的時候,這些大家族們才發現:普通百姓們走了,地主家的土地,都不好請人了。

  以前是那些窮人們求著來租田、租地耕種。

  今日跟往時不同了,那些窮人們都跑了,自己的土地,隻能夠自己耕種。

  大量百姓遠赴關外,關內的土地價格一下子就跌了下來,種地的農民現在減少了多半。

  為了不給各地帶來危險,朝廷不得不慢慢減少了對關外移民的速度。

  從這個時候開始,朝廷不再大規模宣傳到關外去有補貼。

  但是隻要去了關外的人,都領到了補貼。

  那些在關外當地方官的官員們,從來沒有想到幸福來的這麽突然。

  他們剛剛到達關外的時候,看著腳下的土地廣闊,手下卻的人口卻隻有幾百人。

  這點人口,無論如何治理,也出了成績的吧!

  突然間,春暖花開,湧進來了上萬百姓。

  給這些百姓劃分田地,再分配耕牛使用,能夠安排下來多少百姓,就是這個地方官的本事。

  在這個時代,縣裏的百姓越多,說明這個縣管理得越好。

  並且升官發財就容易了。

  如果不是這些縣官手下能夠使用的人不多,他們恨不能在自己地盤上安置下來十萬百姓。

  反正現在整個縣裏,全是移民,矛盾多了,也就無所謂了。

  後方的移民工作在進行,前方的仗還是要打。

  因為移民,在中原大地上巡邏的主力隊伍,現在已經改變了主要任務。

  他們的任務是保護這些移民順利出海。

  整個中原大地上的土匪、山賊已經少到不能夠再少的地步。

  整個一**六年,元崢的三路大軍都在向外擴張。

  元崢終於決定回師了。

  這次是因為他收到了一個月前從京師傳來的消息:蒸汽機終於成功了。

  有了蒸汽機,誰還一直騎著戰馬出征啊!

  一聲令下,三路大軍一起回師。

  回到京城的時候,一**五年五月出京師的隊伍,分為三批回來。

  最快回到京師的陳三兒的隊伍,他是帶著隊伍從水路回師的。

  元崢是第二個回到京城的,這一次宰相在外出征二年,整個大明朝廷不但沒有被軍費拖垮,反而財政還多收入了許多。

  陳興是最後才回到京師的,他已經帶著隊伍再次打通了絲綢之路。

  到底他滅了多少國,自己也不清楚,陳興的隊伍是送回來財物最多的。

  回到京城,崇禎親自到軍營慰勞這些為國征戰的士兵,同時給每個士兵都頒發了二百兩銀子的獎賞。

  元崢也給所有士兵放了三個月的長假,還是老規矩:輪流請假。

  知道宰相回國,那些還殘存的山賊們,都遁入深山,或者出海,到別國去了。

  元崢現在的名字,絕對是所有山賊、土匪最害怕的。

  回到京城的元崢對朝廷當前的狀況是非常滿意的。

  不過他關心的重點在蒸汽機上。

  回京第二天,就在科學院的湖泊裏麵,見到了第一個真正可以讓船隻自動前進的蒸汽機輪船。

  看著那台已經有一人多高,四米長的鍋爐,還有那上麵密集的管道,

  元崢就點頭了。

  能夠在這個農業時代,做出如此的工業產品,本身就是一種創新。

  他親自坐上那條船,卻沒有讓左左、右右、羅斯她們跟上去。

  看著蒸汽機上麵已經出現了限壓閥,元崢的心裏又放下來一些。

  看來這些人的想法還是非常好的。

  當然了,這中間原本就有他們這種過來人的提醒。

  看著現場多了不少的陌生臉孔,以前的老麵孔少了好幾個。

  元崢問道:“李師傅、劉師傅他們呢?”

  一個年輕官員答道:“他們都是在蒸汽機實驗當中,鍋爐出事故死了。”

  元崢沉吟了一下:“他們也是有功之臣,表彰的時候,不能夠少了他們。”

  一鏟一鏟的煤加了進去,等了足足一個多小時,蒸汽機發出一聲巨大的聲響,然後輪船開始動了。

  元崢站在船頭,心裏感慨萬千。

  有了這個,朝廷的應該能夠走得更遠了吧!

  他不在朝廷的這兩年裏麵,朝廷裏麵的大臣們對大軍出動,滅國無數,向崇禎遞上了無數彈劾的奏折。

  現在元崢回來了,所有大臣們,沒有人再提滅國不祥這樣的論調了。

  元崢隻在京城呆了六個月,就匆匆忙忙地趕到江南去了。

  他要在南邊建立一個造船廠,這個廠早就在他的計劃裏。

  一直都是在等著蒸汽機的成功。

  現在有了蒸汽機,他當然就要立刻使用起來。

  元崢這一次帶著去南方的,還是那支跟著他出征的隊伍。

  雖然隻有三分之二的兵力,這已經足夠讓整個南方震動了。

  元崢抵達南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整個南方所有的大家族發出通令:所有人等,今日之前所做種種,朝廷不再追究。

  今日之後若犯通倭、走私、私蓄海盜、通海匪的,連以前的帳一起算。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清理海匪。

  元崢對占領台灣的西班牙發出命令,讓他們給明朝補交二十年在台灣駐紮的費用一千萬兩白銀。

  同時命令他們撤出軍隊,接受明朝派譴的地方官領導。

  對於大海之上的所有海盜發出限期投降令。

  所有海盜於今年九月三十日前上岸投降,既往不咎,否則絕不原諒。

  元崢隊伍在陸戰無敵,現在已經是天下皆知!

  但是海戰,到底怎麽樣?

  還沒有人知道,當然人家也不害怕。

  無論是西班牙總督,還是大海裏麵的鄭芝龍,都對元崢的宣示報以冷冷的嘲笑。

  明朝放開海禁已經有些年頭了,二年前朝廷又一次性地開放了十三個城市。

  不過這並沒有什麽作用:朝廷開關的目的就是要收稅。

  收稅就意味著自己賺到的錢少了。

  擋人錢路,如殺人父母!

  朝廷想要收稅,就是從那些海盜們、走私者們、還有許多專做西洋生意的大家族們都不答應。

  當然他們是不會明著來的。

  元崢就在泉州住下來,不過他手下的隊伍,沿著整個海岸線,布置開來。

  海南島是他要極力經營的地方,橡膠樹這兩年裏麵,也在海南開始栽種。

  元崢派出去的人,不斷地花錢購買各種西洋奇物。

  這些東西,都是從大商號裏麵買出來的。

  元崢在泉州住下來已經三個月,他手下的十二萬兵馬已經全部輪流休假結束。

  隻是元崢需要的戰艦還沒有完成。

  元崢現在需要的是把蒸汽機裝上船、火炮裝上船,訓練士兵上船。

  前麵兩種可以慢慢來,但是北方士兵要上船就需要訓練的。

  好在元崢手裏有陳三手裏的二萬士兵已經在海上坐過船。

  陳三現在搖身一變,成了大明朝的海上總督。

  元崢給他的任務就是先把手下二萬士兵訓練成為海軍士兵。

  至於戰艦,現在元崢手裏有銀子,直接買了十艘大海船來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