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狼煙四起!
作者:名塵      更新:2021-05-21 05:54      字數:2222
  過去兩天,肅王都待在京城,從宮中出來之後,又帶著肅王妃和李弘文,去了蘇府一趟。

  蘇老學士和楊老夫人自是高興,一場家宴喝的盡興。

  但在昨日,李睿瀚召肅王進宮,回來之後,肅王便又著手啟程回安陽府。

  肅王妃雖然不太情願,畢竟才見到李弘文沒多久,但最終還是決定和肅王一同回去。

  但是,卻被肅王拒絕了。

  臨走之前,肅王再次找到李弘文,父子敘話。

  李弘文已明白事情不簡單,父王這次回去,必然是有要事,不然不會將母妃留在京城,雖然兩人日常拌嘴不斷,但李弘文知道兩人還是很恩愛的。

  果不其然,書房之中,肅王開門見山道:“各地已傳來消息,數十座城池皆有異動。”

  李弘文微微皺眉,問道:“是周氏商行送過銀子的那些城池?”

  肅王點了點頭,道:“名單上的城池,都有異動,還有一些未曾發現的,都有消息回報,此回安陽,我即要調兵奔赴四方,不能一直待在安陽。”

  幸好之前李弘文根據周成淼私自記載的賬本,擬出了一份城池名錄,以防萬一,收到這份名單之後,肅王便調動了少數黑麒軍,前往這些城池監視。

  不出所料,名單上的城池這幾天都有異動,而肅王派的黑麒軍,隻是眼線的數量,監視尚可,想憑幾個人鎮壓是不可能的,還需調動更多的黑麒軍。

  其它事先並未事先有準備的城池,其中異動也被發現,概因李弘文的東風鏢局,早已開到了大乾各地,後來的鏢局,大量任用黑麒軍退下來的老兵,而這些老兵,也發揮著監視的作用。

  雖然現在青州有徐致遠在,徐致遠也有調動一定數量黑麒軍的權力,但是數十座城池,徐致遠未必應付的過來,還需肅王親自布置調遣。

  肅王知道李睿瀚的情況,李睿瀚也明白自己時日無多,但長談之後,兩兄弟還是決定以大局為重。

  肅王又道:“與其讓你母妃一人待在青州,不如與你一起,父王相信,你有保護好妻子和母親的能力。“

  李弘文認真道:"父王放心,隻要孩兒有一口氣在,絕不會讓母妃受一點傷害!"

  肅王點了點頭,道:“北郊外,有隨我前來的五千黑麒軍,就交與你調遣,以備不時之需。”

  京城防衛營調走兩萬人前往洛山府,又調走一萬,支援邊關,如今還剩下五萬人,加上季橫的八千禁軍,肅王的五千黑麒軍,京城總共有六萬三千餘人的兵力,就算大乾狼煙四起,護住京城是沒有問題,隻是不知道,這京城營中,有多少汪懷山的人...

  說到最後,肅王拍了拍李弘文的肩膀,正色道:“京城,就交給你了。”

  ---------

  兩天之後,肅王回到安陽,但收到的第一個消息,不是大乾各地起兵,而是邊關的程顯受了重傷!

  東風鏢局早已開到戍業府,程顯受傷的消息,經田寧轉達給鏢局的老兵,鏢局的老兵並不知肅王去了京城,直接將消息帶回了安陽府。

  邊關離安陽府更近,消息來的更快,京城,還沒收到邊關的奏折!

  而肅王收到消息的時候,實際上,南越已經兵臨城下!

  與此同時,洛山府,大乾北麵邊關,軍營中的陳伯,陳擎蒼,也收到消息,邊關周邊,出現北涼遊騎兵的蹤跡!

  大乾不是華夏,沒有長城可禦敵,總有漏洞可以進入大乾境內,橫短縱長的版圖,很難用邊軍鋪遍邊境線,北涼的遊騎兵又以來去如風,機動性高而聞名,想要死死盯住,非常困難!

  陳伯是土生土長的洛山府人士,對洛山的地形自是了解,當即下令,拉長布防,尤其盯緊各大可進入洛山境內的隘口、山道,盡最大可能防止北涼遊騎兵進入洛山境內。

  南北兩麵,皆有敵軍蹤影,而大乾境內,更是風起雲湧。

  一天之內,大乾數十座城池紛紛起兵,有的城池,隻有城防營的校尉、都督是汪懷山派係的人,若是城主不願附合,這些軍權在手的人,或脅迫,或斬殺,各自取得了城池的管理權,領兵進發京城。

  而起兵的名義,則是“陛下連日休朝,似受佞臣脅迫,故起兵,清君側,進京勤王”!

  而這“佞臣”,矛頭直指李弘文和肅王,各地大肆宣揚李弘文在京蔑視朝廷權威的舉動,如辱罵刑部尚書魏空,挾持兵部代尚書盧遠,以及疑似與汪相之子汪止荃的失蹤有關。

  種種跡象表明,李弘文此人早已目無王法,橫行無忌,不僅蔑視朝廷法度,更是覬覦大乾皇位!

  而其父肅王,手握兵權,早年更是有與陛下不合的傳聞,前些時日,還進京逼迫陛下退位,並囚禁陛下,情形已至萬分火急的地步,為免事態更加嚴峻,起兵勤王,刻不容緩!

  叛軍傳出的消息,虛實皆有,早年也確有傳聞陛下與肅王不合,肅王才被趕去安陽,李弘文來到京城之後,京城也確實連連發生大事。

  一時間,竟有部分不明就裏的百姓,被叛軍所蒙騙,竟是相信肅王府才真的是要造反的那一方。

  試問,若不是真的這樣,怎麽會有這麽多的城池一起起兵呢?人多的一方肯定是對的!

  但是還是有心思清明的百姓,不願相信肅王父子是逆賊,當年肅王領兵數萬,陛下剛剛登基之時,聲望根本不及肅王,軍中的影響力,更是不如,肅王如果要造反,在那時就反了,何必等到現在?

  再者說,李弘文與朝廷大臣有過節雖然是實事,但他入京以來,做的一直是正確的事,更在兩國大比時,為大乾贏來兩座城池,如何會是佞臣?

  有這種想法的人,都主張其實這些“勤王”的人,才是真正的叛軍,也有人,在公開場合,宣揚李弘文的往來事跡,試圖扳倒叛軍“清君側”的大義。

  然而這些人,或被抓或被殺,都沒能給叛軍造成太大的麻煩,畢竟實實在在的鋼刀,比任何話語都有用。

  腳步沒有停歇,大乾各地數十座城池的軍隊,統共不下十萬軍隊,已在奔赴京城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