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出兵!(加更,求銀票!)
作者:名塵      更新:2021-05-21 05:54      字數:2198
  雖然民間對賀紫山的風評不好,但並不妨礙他實打實的功績,風評不好又如何?待他登基之日,敢反對他的人都要死!

  哪怕是...

  如今,登上太子之位的階梯已在眼前,賀紫山怎能不激動?

  賀紫山抑製不住心中的興奮,高聲道:“兒臣領命!兒臣必將不負父皇所望,打下乾國,攜勝而歸!”

  賀宗廷看的出來賀紫山很興奮,卻未多說什麽,興奮也代表著自信,若是自信都沒有,那還打什麽仗?

  賀宗廷沒回複賀紫山,而是朝一旁的侍應繼續下令道:“此次出征,蔣青任副帥,孟青易任軍師。”

  賀紫山聞言微微皺眉,孟青易?

  孟青易,即是南越當今宰輔孟無圖的兒子,之前賀紫山帶上孟青易去大乾,一是因為孟青易詩才了得,而其二,就是為了拉攏孟無圖。

  可是事與願違,在出使大乾歸來之後,孟無圖不僅沒有被拉攏,反而有些偏向他的大哥賀任海的意思!

  如今賀紫山,和孟青易可沒什麽來往,對孟家,更是沒有什麽好感了!

  而孟青易,如他對李弘文所說,他已不再問詩書,回來之後,孟青易與父親孟無圖長談一夜,雖然不知這一夜的談話,和孟無圖偏向賀任海有沒有關係,但是自那夜之後,孟青易正式棄詩文而從政。

  而有其父,南越宰輔孟無圖的幫扶,孟青易在南越朝堂很快嶄露頭角,而孟青易確實是個人才,在詩文界有名,進入政界,一樣有天賦,幾個月過去,孟青易已經完成了多項朝廷任務,如今,已在兵部任職。

  賀紫山拱手道:“父皇,孟青易雖有才,但他資曆尚淺,兒臣認為,命他為軍師,於情理不合,軍師之位,兒臣推舉...”

  “夠了!”賀宗廷一聲斷喝,打斷了賀紫山的話。

  賀紫山想要推舉他的心腹為軍師的願望落空,賀宗廷語氣中的怒意,也讓賀紫山不敢再多說,趕忙閉上了嘴。

  雖然低下了頭,賀紫山心中卻不服氣,今日話都說不完,在乾國受氣,還要被那李弘文羞辱,概因他手中沒有權力,或者說權力不夠大!

  有朝一日攬盡權勢在手,他要全天下都不敢忤逆他!

  而龍椅上的賀宗廷微微搖頭,他怎能聽不出賀紫山是排除異己的意思,他又怎會不知道孟青易的資曆不夠?

  可是賀宗廷更曉得,孟無圖已經有些偏向支持他的大兒子賀任海。

  這本不是壞事,可是,如果這場仗贏了呢?

  攜大功而歸的賀紫山如果被立為太子,有孟無圖等一眾大臣支持的賀任海怎麽辦?會不會造成朝廷上勢力分割的局麵?

  孟無圖如今年紀剛過天命之年,論能力和精力,還能做很久的宰輔,若是賀紫山成了太子,卻與宰輔不合,隻會給南越朝廷添麻煩!

  而孟無圖這人有一個特性,人盡皆知,那就是無比疼愛其獨子孟青易,雖然輸掉大比,孟青易甚至輸了兩場,但卻很少有人在朝堂上批判孟青易。

  一來支持賀任海的大臣,隻會說是提出這建議的賀紫山不對,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皆是因為不管誰站出來說,孟無圖都會懟回去!

  正是深知孟無圖的性格,賀宗廷才特意安排資曆不夠的孟青易進入中軍擔任軍師!

  而這一舉動,自有深意,如果賀紫山贏了,跟著任軍師的孟青易也是鍍上了一層金漆,更打上了賀紫山幕僚的標簽,若是在行軍途中,兩人能搞好關係,那就最佳,到時候賀紫山成為太子,孟無圖看在兒子的份上,也許也會轉而支持賀紫山。

  君臣不和,是大忌,何況是當朝宰輔?隻有君臣通力合作,國家才能越來越強盛。

  孟青易也確實有才,雖然資曆尚淺,且無領軍經驗,但說白了,軍師隻不過是個提出意見和建議的職位,實際權力是很少的。

  所以,賀宗廷才相應的,派了經驗豐富的蔣青為副帥,輔佐賀紫山,說白了孟青易去,就是賀宗廷在為賀紫山鋪路。

  而賀紫山不知是興奮過頭,還是其它的原因,沒看出其中的深意,還想排擠孟青易,這讓賀宗廷對他有些失望,因此才有了那一聲斷喝。

  “雖然乾國邊關無將,但你不可大意,謹慎行軍,如今你手上握的,不是幾千人的性命,而是幾萬人,禍福相依,不可大意!”賀宗廷給出了最後的忠告。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賀紫山拱手應道,實則心中並不當回事,他怎麽可能打不贏沒有主將的乾國邊軍,何況,鈞城還有他埋下的內應呢!

  -----------

  南越全力發展軍力,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賀宗廷旨意一下,三萬前軍隻消半天便集結完畢,由南越名將,也是這次征伐乾國的副帥帶領蔣青,開拔邊關,匯合邊關張成猛的守軍,進攻大乾!

  賀字山的五萬中軍,因為是中軍,輜重較多,人也更多,所以會多耗一些時間,將在今日集結,明日再行開拔。

  這也是一種保險,如果前軍有變,待在中軍的賀紫山也不會有什麽危險,賀宗廷該鋪的路可謂都已經鋪盡了。

  孟府,接到任命聖旨的孟青易微微皺眉,他雖自信,但也有自知之明,他現在隻是兵部的小官,有什麽道理做八萬,加上邊軍共十一萬大軍的軍師?

  但國主就是這麽下旨了,孟青易不得不去想其中深意。

  孟青易再有天賦,終歸從政不久,官場上的彎彎繞繞,他還不能瞬間明白過來,可是他的父親,南越的宰輔孟無圖,卻是一聽便知賀宗廷的用意。

  最終孟無圖隻是歎了口氣,並告訴孟青易放心去做,不必有顧慮。

  雖然孟無圖更支持賀任海,但國主這樣決定,也未嚐不好,如果賀紫山勝了,那他就是太子,屆時孟青易作為幕僚,賀紫山登基之後,孟家也不至於遭到清算,總歸孟家還能延續下去。

  南越的大軍依然開拔,全力行軍之下,兩天不到便可趕到邊關,而大乾這邊,稟報程顯重傷的奏折,才剛剛離開邊關,送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