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商會
作者:wling      更新:2021-03-31 23:32      字數:2267
  邯鄲商沒有立刻同意,身為刺史他有更多要考量的事,不能僅僅憑借他人的一麵之詞就讓他去做什麽。張耀也沒想立刻得到答案,隻要在他們離開此地之前,讓這位刺史大人下定決心便可。

  還是老方法,要想在一個地方混的下去,這裏的名門望族是必須要與其打好關係的,所以張耀離開刺史府去的第一個地方就是段家。位置不同,關心的東西也不同,邯鄲商關心的長安與皇帝,而這些世家則是更關心來自冀州之地對袁家的評價,畢竟在他們眼裏,似乎當年的討董還沒結束。

  張耀如實講了這些年發生的事,沒有半點虛言,因為這些世家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但是肯定不如他這種親曆者詳細。所以張耀被各個家族當成座上賓,甚至是袁家的使者。

  他沒有挑明,因為這層殼是能夠保護他的!而到了姑臧城,他們身上已經沒有多少錢財,僅給各個世家打點關係已經幾乎耗盡了他們攜帶到此的商品。

  這並不是一個虧本生意,在甄家的影響力覆蓋不到的西涼,還沒中原那大方麵接受新事物的衝擊,而這次就是一個機會。隻要張耀他們等下去,自然能等到這些世家求到他這裏,畢竟這些貨物的利潤是肉眼可見的豐厚,到時候拿到預付款,張耀才能繼續收購這裏的東西。

  沒讓他等太久,畢竟世家的聰明人有很多,他們拍著胸脯想要從張耀手中拿到獨家的代理權,但是這種接受一家就會得罪其他家的事,張耀肯定不會做,那些被送來的美女絹布都退還了回去。

  他隻是拿出了一張絹紙,最上麵寫著大大的商會二字,但是具體的分成比例並沒有寫。這種製度本來王零早已做好了,在鄴城剛開酒肆之時就有了,隻是一直沒有機會用。簡單而言就是把供需之間的矛盾轉化成需求方內部的矛盾,就是提前把蛋糕分好,也就是資本的現狀。

  而要維持這個協議,需要有一股最大的力量,那隻有朝廷刺史,他們也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而在幾年間雙方都滿意的情況下,這種製度會不斷地向其他領域推行,直至完全應用在商業的方方麵麵。

  理想是好的,但是這個時代,講道理的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拿涼州的姑臧作為一個試驗點是很必要的事,因為山裏也開始鼓勵商業了,有個探索者肯定會少走很多彎路。

  而他們在這裏的聯係地方,則完全交給了麴家管,這是一個很大的恩惠了,因為通過這個,麴家這個並不大的家族可以和這些名門望族平等相交往。

  但是這隻是計劃成功的結果,邯鄲商在得知那些世家的意願時,明確地表示了反對的意見,用冰冷的現狀打醒了那些世家子弟。

  “人與萬物相同,皆有趨利避害之意!”張耀在大庭廣眾間不急不緩地念出了王零給他們講過的這句話。

  眾人啞然,這句話很通俗,但更真實。

  “行商,乃是賤業!各位不想參與其中,在下可以理解!但若是不冒任何風險,還想坐著收錢,各位不覺得太過貪婪了麽?”說著張耀從懷裏拿出一小袋食鹽,放在眾人麵前。

  此物潔白如霜雪,一時間不少人都為之側目,隻是大部分人都見過這些。

  “白鹽在中原早已傳播數年,莫說世家大族,就連貧民百姓之家也有以此鹽作為嫁娶之物者。如今戰亂阻塞兩地之溝通,待戰亂平息自然有大部商人遠赴此地而來,到時候麵對那些貨品,諸位可還能保持如此平靜?”張耀看向邯鄲商,這已經有些赤裸裸的威脅了,鹽鐵之物自漢武帝來便收歸國家所控,雖然在某些偏遠之地,管控不是那麽嚴密,有很多鹽販,但較為富庶的地方朝廷永遠掌控著這些。

  邯鄲商自己用手指蘸了些放進嘴裏,臉色如常:“僅憑這點,我便可以將你抓起來!”

  “但在下並未出售此物,隻是言明曲突徙薪,刺史若是無視,恐會被世人恥笑!”張耀並不懼怕這些,因為邯鄲商沒的選,若是拒絕,恐怕就默認了鹽販的存在。

  “曲突徙薪!”邯鄲商默念著這四個字,轉而說道,“把製作此等食鹽的方法交出來!”

  張耀笑道:“刺史大人,我隻是一介商人!”

  “被陛下免去服役的商人,你可是頭一遭!”邯鄲商的這句話讓其他人也高看了張耀一眼。

  “陛下隆恩!”張耀朝著雒陽的方向拜了拜,繼續說道,“我會帶食鹽至此,價格會依照中原平價,也可用此地的穀種與我交換!”

  “平價?”邯鄲商眉頭緊蹙,他不知道這樣張耀有什麽賺的。

  張耀點了點頭,已經不必再多說什麽了,邯鄲商的表情顯示出他已經心動了。

  商會的建立之後便沒有了阻礙,在涼州刺史邯鄲商的領頭下,姑臧郡有名有姓的大世家幾乎都加入了這個現在什麽都沒有的商會,當然還包括麴氏。張耀被邯鄲商任命為首任會長,他苦笑著接受了,因為這件事在王零之前給他單獨談的時候提到過,若是真的成立了,不用推辭會長的職務。

  這意味著,苦逼的張耀沒過多久要被遠派到涼州了,不過估計也要等過把年了。在得到了邯鄲商的支持後,一切都順理成章起來了。張耀收集那些穀種和樂器的速度也快了很多,世家都把這當成張耀的興趣,所以費心的巴結,導致那筆預付款根本沒用多少就還給了各個世家,這也讓他們更放心了一點。

  而且邯鄲商答應派人前往雒陽進獻貢品了,還派出了一些士兵護送,與歸途的張耀和麴義一行再次聚集成一股千人左右的隊伍。

  隊伍很長,難免會招來有心人的窺視,不過在張耀的帶領下每次都有驚無險的逃脫。但最大的窺視來自自己人,麴義帶軍隊在夜裏做了一場自導自演的戲,成功劫走了帶有貢品的其中幾輛車。當然為了真實一些,也讓他們帶走了自己的十幾輛。

  這是一次早有預謀的分兵計劃,王零在給麴義和張耀說時,他們還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畢竟邯鄲商會不會答應向朝廷進獻貢品還是一件事。但是從姑臧城回來的路程上,兩人仔細地談論分兵的時機,終於在頻陽分兵。因為南方已經發現了大量的朝廷軍隊,和他們會和去雒陽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