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異族來襲,同心協力
作者:wling      更新:2021-03-31 23:31      字數:2171
  臨近常山郡,軍隊的速度才慢了下來,大夥的狀態都不是很對,包括趙大。可能是近鄉情怯,越靠近那個故地,越是不知道如何去麵對舊人。

  所以趙大特地繞遠了路,在天隻蒙蒙亮時,帶著七百人繞過袁紹軍的哨探,在真定縣北紮了營寨,距離袁紹和張燕的決戰之地上曲陽縣八十餘裏,算是很長的縱深了。此次可能是白跑一趟,但他還是來了。

  他們這群人的到來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應,在大片荒地之中建起的營寨,普通民眾早就已經不敢去問些什麽。前方的戰報一封封地傳到後方,前麵雙方都很保守,甚至起的衝突都不大,趙大在這個階段讓士卒按原址分批回家去省親,僅留五百人維持日常的情報傳遞和守衛。但在逐漸的試探中,袁紹軍還是摸清了對麵的實力,接著便是正麵交鋒,除了圍繞在張燕身側的飛燕軍之外,其他部眾一觸即潰。力戰數日後,張燕卻仍在堅持,直到北方傳來異族入關的消息,袁紹才明白張燕的依仗,立刻將追擊的士卒召回,全力備戰著與異族的戰爭,隻能先將張燕這些人拋諸腦後。

  與此同時得到消息的還是趙大,他派人喚回那些回家之人後開始整軍備戰。同時派往山上和張燕處的人也已經啟程,但之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個士卒回來時,帶著家眷,雖然隻是一個十一二的小夥子。

  趙大知道這個頭不能開,特別是在大敵當前的現在,可是拒絕這話他說不出口,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在看著他。

  “先將你兒子送回城裏去吧,等此間事了,我們再去接他們上山。”趙大做出妥協。

  那個漢子扭捏著說:“可俺家城裏沒有親戚,也無處安身啊!”

  趙大吼道:“那便找個地方先呆著,我們這裏或許會變成最前線,不能讓家人冒險。”

  “是!”那人帶著他兒子走了,托付給了不到數裏後的村子裏。

  “那俺可不可以帶家人上山?”大家都問出了同一個問題。趙大怕的便是如此,但有了先例在前,他點了點頭。

  “若是俺們此次死了咋辦?”一個憨厚的聲音問道。那人看到眾人的視線都往這邊看,略微靦腆地說:“俺回家發現兄長嫂嫂已經去了,隻有老母撫養著一個四歲侄子,日子過得頗為困苦。雖然我沒立什麽大功,但集體的功勞在加上這兩年的薪酬,她們倆省省應該夠撫養我侄兒成年。”

  趙大很仔細地聽著他的事,周圍甚至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鳴,走上前拍了拍那個憨厚人的肩膀:“可以!但你可別想就這樣抱著必死的心去作戰,盡孝的事,需要你親自去,誰都替代不了。”

  接著,他又對著眾人喊:“你們也是一樣!”

  ……

  從並州過來的匈奴來了四營屠各,是左右朔方王旗下四部,來了萬餘騎兵,鮮卑貴族步度根在雁門之地也同樣派來了萬餘勇士。雙方並不算和睦,甚至之前有過衝突,所以袁紹想要試圖挑撥兩軍的關係。

  兩邊都接受了袁紹使臣的會見,但都對撤軍並無一絲興趣。並州之地早已凋敝,自丁原之後基本無人管,而張揚也在被匈奴俘獲之後,就留在河內安心當他的河內太守。所以他們一直都等著袁紹付出更大的代價,不然他們就會自己去取。

  袁紹一方麵聯係著長期與步度根不和的代郡之地的軻比能部,一麵積極備戰,讓顏良率輕騎去斷敵軍後路。張燕在收到那四個字之後就放棄了坐山觀虎鬥的想法,立刻回到了五台山保存自己的實力,然後開始對自己的下屬下手。

  那些遠道而來的匈奴鮮卑各部在等不到進一步的商談之後,開始縱兵搶掠,袁紹他們提前讓附近的民眾南下,但是民眾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而這些民眾的南下是袁紹不忍生靈塗炭,而他手下眾謀士借此布的一個局,這些民眾是那些異族必然會咬的誘餌。袁紹親自率軍斷後,果然,敵人咬鉤了。首先至此的是鮮卑人,他們往往比匈奴人更貪婪。

  藏於流民之中的軍隊對敵人造成了很嚴重的損失,若是袁紹不忍心那些好馬,讓士卒多砍人,鮮卑人這一下會損失更多。

  之後是慌亂,民眾的慌亂,鮮卑人的慌亂,讓已經對其形成夾擊之勢的袁紹軍隊措不及防,雖然擊殺了大半,降者數千,但逃亡的亦有數千。

  老成的匈奴人卻不會如此莽撞,他們像一個成熟的獅子,盯著受傷的獵物,隻等其無力,便會衝上去撕咬。他們留了數千人盯著袁紹軍主力,散開其他人去各地搶掠。袁紹對這種戰術很頭疼,找對方主力決戰,對麵純騎射,軍隊根本接近不了,而拆分軍隊同樣如對麵一樣去對戰是傻子的行為。

  對於這種情況,袁紹隻能下令後方先堅壁清野,但是此時已晚,而且臨近秋收,這些劫掠成性的人很明白以戰養戰的戰術。

  對於逐漸南下的民眾,趙大並不意外,偶然一些流竄的數十上百人的異族騎兵襲擊百姓,趙大他們都會出擊,當做練兵。數次之後,自然有什麽八百壯士抵抗匈奴人的傳言,而這種事情最終還是傳到了袁紹耳中。

  袁紹最終還是分兵了,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兵力優勢,再加上對騎兵有充足作戰經驗的麴義在聽說匈奴人來了之後也快馬加鞭趕到了此地,而且顏良已經帶人從背後形成了大包圍之勢。

  決戰一觸即發,而袁紹卻無暇管這些像是民間義士組成的隊伍。可能受到趙大他們的影響,而且燕趙之地本來民風就剽悍,所以各種層出不窮的義軍都冒了出來,大多都是世家的部曲,而這種顏麵對於世家來說挺重要。那些義軍可能在大批的騎兵麵前不堪一擊,但在小部隊麵前還是能夠靠人數優勢去擊潰,而民間的士氣再次高漲,讓各城池出兵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迫於無奈,許多城池的守軍在隻留了數百之後清理著異族的散兵遊勇,幸而對麵一開始就沒有掠奪城池的意思,袁紹苦惱的事就這樣被輕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