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修)
作者:寫離聲      更新:2021-03-03 04:04      字數:4480
  阿鉉和宋十郎幫著藺知柔把幾個箱籠歸置好, 便道要去幫柳伯準備五月五用的桃印、艾草等物。

  藺知柔拿起個用布蓋著的竹籃給師兄:“這是我阿娘自己做的角黍,勞駕師兄帶去給柳伯。”

  “有角黍!是什麽餡兒的?我剛好餓了。”宋十郎歡呼一聲便去掀蓋在籃子上的布。

  一股夾雜著草青氣和肉味的米香從籃子裏散發出來, 宋十郎探頭一看, 隻見理頭滿滿當當裝著蘆葉裹的角黍,每個都有小孩巴掌大, 一半綁著紅線,一半綁著藍線。

  角黍不是什麽稀罕物,節度使府每年到了五月五都會做角黍,新糯米中拌上鬆仁、果脯和砂仁等香料, 再裝飾上楝葉,用五色絲捆紮好,每個隻有嬰兒拳頭般大小,五隻串成一串, 拿去送人或給小孩子提著玩都很得宜。

  隻是節度使府的廚子舍得放料,幾味藥材不要錢似地往裏擱,滋味便十分古怪。

  那些角黍花裏胡哨的中看不中吃,倒不比尋常人家用糯米和幹果或臘肉包出來的, 是正常食物的味道。

  宋十郎咕嘟一聲吞了吞口水,向一隻模樣周正標致的角黍探出手。

  阿鉉眼明手快在他手背上拍了一巴掌:“看把你饞的, 師父還沒嚐過呢!”

  藺知柔也道:“冷食不好克化, 拿去廚下蒸一蒸罷。紅線是鹹味的, 白線是甜味的, 我阿娘不知你們愛吃哪種, 都包了些。”

  阿鉉和宋十郎方才被角黍的香味弄得神魂顛倒, 此時方才察覺不對。

  宋十郎道:“揚州到這裏兩百多裏,好幾天的路程,這麽熱的天還不得壞了?”

  藺知柔笑著將徙居江寧的事一說,兩人都是一喜。

  阿鉉道:“如此一來你就不用來回奔波了。”

  待師兄弟兩人提著籃子興衝衝地離去,藺知柔方才從箱籠裏取出潔淨外衫換上,對著銅鏡整理了下頭發,然後去書齋拜見師父。

  到得書齋附近,便聽見流水般的琴音傳出來,藺知柔放輕腳步拾級而上,在簾外等候,至一曲終了,這才隔著簾子喚了一聲師父。

  柳雲卿將膝上的琴放在一旁,起身迎出來,替她打起簾櫳:“回來了?”

  一邊說一邊將徒弟讓進屋裏。

  藺知柔跪下來端端正正行了個禮:“徒兒見過師父。”

  “為師早說了不必多禮。”柳雲卿拿這克己複禮的徒弟毫無辦法,明明年紀最小,禮數卻最周全,越是周全,越顯出幾分敬而遠之的疏離。

  這敬重還和三徒弟不一樣。宋十郎也怕他,一聽要考校功課便縮頭扛肩,四處找地縫鑽,可畏懼中自有一種別樣的親昵。

  二徒弟是這樣一本正經的態度,當師父的也不由自主肅然起來。

  柳雲卿從案上拿起一隻髹漆木匣子遞給她:“賀你通過州試。”

  藺知柔雙手接過,四平八穩地擱在腿上。

  “打開看看合不合意。”

  藺知柔小心地抽開盒蓋,隻見裏頭裝著一方風字硯,用手指撫了撫邊緣,隻覺觸手溫潤而柔膩,不用問也知道是好東西。

  不過是一場覆試,師父便送她這樣的厚禮,藺知柔沒了薅高縣令羊毛時的氣魄,竟然不知所措起來,踟躕片刻道:“師父所賜太貴重了,徒兒不能受。”

  柳雲卿道:“合用便是,不必在意貴賤,收下罷。”

  藺知柔見他臉色微冷,隻得道了謝,珍而重之地收起來。

  柳雲卿看她這輕拿輕放的樣子,微微一笑:“物件本就是拿來用的,物盡其用便是。”

  藺知柔道:“謹遵師父教誨。”

  柳雲卿又道:“你這回覆試的卷子我看了,寫得不錯,榜首實至名歸。”

  聽師父提到覆試,藺知柔的心提了起來,不過柳雲卿神色自若,並沒有因她把自己當成寫詩的素材而惱火。

  藺知柔微微鬆了一口氣。柳雲卿講究個欲揚先抑和欲抑先揚,前半句是誇,後頭必然有個“然而”等著。

  藺知柔靜等片刻,果然聽他道:“然而,這回畢竟是以巧思勝出,到了省試未必有機會如法炮製。”

  藺知柔心知師父說得對,她這回以君子來破美人之題,主要得益於她兩世為人的處世經驗和豐富的考試技巧,從試官的出題思路入手,這才交出了一鳴驚人的答卷。

  但是這說到底仍舊是投機取巧,看起來四兩撥千斤,真要拚起硬功來卻是不敵的。

  她垂眸道:“謝師父教誨。”

  柳雲卿目光微動,這個年紀的孩子多少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何況她又是這樣天資過人,自當比一般孩童更心高氣傲才是。

  可她受了批評,麵上從不顯出慍怒或不甘,你不知道她究竟是不以為然還是真的聽進去了,端看她事後是否依然我行我素。

  看著乖,其實滿肚子自己的主意。

  世上怎麽會有這樣的孩童?柳雲卿回想自己如她這般年紀時,決計做不到如此寵辱不驚。

  以前總是暗自惋惜她小小年紀便要在名利的泥沼中沉浮,如今看來,這樣的心性或許會助她在宦場中遊刃有餘。

  柳雲卿斂了斂心神,接著道:“省試在即,切不可有半分鬆懈。從今日起,你隔日加一堂課,課業也要加重些。”

  藺知柔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哪裏,柳雲卿願意給她開小灶,自然是求之不得。

  柳雲卿以身作則,當即開始講課:“自高宗朝以來,進士省題詩多從《文選》中取題,因而有‘文選爛,秀才半’之論。先前你急於應付覆試,不曾通讀文選,眼下卻須補上。文選總計六十卷,你兩月後便要啟程,每日須通讀一卷,有不懂的便來問我。

  “此外,每日將我擇定的一篇熟讀成誦,並選一題作賦一篇,另選三題作五言六韻詩各一首。”

  饒是藺知柔這樣的考試狂魔聽了,也覺呼吸有些困難。

  柳雲卿看了眼如臨大敵的徒弟,微笑道:“若是覺得課業太重,為師可以酌情減去些。”

  藺知柔道:“不必減,徒兒自當竭力。”

  柳雲卿點點頭:“如此甚好,那便從今日算起罷。”竟是連一點喘息的時間都不給她。

  柳雲卿拿起案上的《文選》第一卷,將孟堅的兩都賦與她條分縷析地講了一遍,又從文中挑出四句,讓她當堂作完三首詩一篇賦,與她邊分析邊修改。

  不知不覺中,書齋中的光線暗了下去,簾外傳來腳步聲,是柳伯來催主人用晚膳了。

  柳雲卿將《文選》一、二卷遞給徒弟,讓她回去溫習和預習,然後吩咐柳伯去傳膳。

  柳雲卿知道徒弟們在他麵前拘束,平日總是獨自用飯,這會兒藺知柔起身告辭,他卻道:“你也留下用晚飯罷。”

  藺知柔還在琢磨方才師父給她改的詩,心不在焉地道了謝。

  兩人出了書齋,一前一後往堂屋走去,屋子裏已經掌了燈,火光融進山間暮色中。夜風吹散了暑熱,囂叫了整個白晝的蟬也安靜下來。

  柳雲卿道:“家中還好麽?”

  藺知柔怔了怔,柳雲卿向來冷淡,鮮少過問弟子家中的事,她想了想,將舉家遷徙到江寧的事簡略說了,隻道外祖父在江寧買了鋪子,母親在這裏有個照應。

  柳雲卿頷首:“如此你也可省卻來回奔波。”

  他頓了頓又道:“若有什麽難處同我說。”

  兩人在堂屋中相對而坐,默默地用完飯,藺知柔惦記著回去溫書,沒等柳伯煮茶便起身告辭了。

  柳雲卿也不留她,隻是囑咐道:“回去早些就寢,讀書非一日之功,通宵達旦傷了身得不償失。”

  藺知柔嘴上答應得好好的,回去還是將師父講過的第一卷溫習了一遍,又將第二卷《西京賦》連原文帶注解通讀過,再把有疑問的地方抄寫下來,預備第二日請教師父。

  饒是她讀書效率高、速度快,將這些都做完也已將近子時。

  翌日是五月五,藺知柔醒來見窗紙微明,忙起身,盥洗完畢,點起燈練完一篇字,天光已是大亮。

  她擱下筆熄了燈,便聽院外有人“篤篤”地叩門。

  藺知柔打開門一看,卻是師兄來送昨日新製的桃印和剛蒸好的新筒裹練。

  桃印是用桃木斫成的牌子,長六寸,方三寸,上麵用五色墨寫了辟邪的書文,據說可以止惡氣。

  藺知柔接過來道了謝,和師兄一起用朱繩把桃印掛在門上,吃了個裹練填飽肚子,便去師父的書齋上晨課。

  因是節日,柳雲卿讓柳伯在正堂擺了酒食,與幾個徒弟一起過節。

  在這個時代,五月五日被視為“惡日”,故而一應節俗都以驅邪辟災為主。

  柳雲卿不甚講究這些,柳伯卻是一板一眼的世家舊人,仍舊按部就班、一絲不苟地奉行著京師柳府的規矩。

  柳伯將京城帶來的鎏金銀碗和銀箸擺放在諸人麵前,端上熱氣騰騰的新筒裹練和角黍,為眾人分了五雲漿和梟羹。

  時值仲夏,五行屬火,金主生水,用金銀食具是取水火相濟,陰陽和諧之意。

  南方有食五月五食肥龜的風俗,柳伯入鄉隨俗,叫本地廚子按土法料理了兩隻,做成“龜薤”。

  宋十郎雖在南方長大,廚子卻是北方帶來的,不曾見過這東西,阿鉉更不必說,兩人麵麵相覷,都不太敢下箸。

  還是藺知柔這個土生土長的南方人見怪不怪,這道菜是將龜肉煮得極酥爛,拆去骨頭,加上鹽豉苦酒和麻蓼調味,不算難吃。

  師兄師弟看他吃了兩口,這才大著膽子嚐了嚐,竟然還挺鮮美。

  除了柳雲卿,幾人都在胳膊上係了長命縷,阿鉉和宋十郎係了藺知柔編的,柳伯則是將幾個孩子送的都係上了。

  柳雲卿的目光在眾人的胳膊上逡巡了一圈,默默地端起酒杯。

  柳伯看著他長大,察覺到他的目光,轉頭看了看胳膊上的長命縷,笑著對藺知柔道:“藺小郎君太有心了,連老仆也有份……”

  阿鉉和宋十郎畢竟是公子哥,平日裏對柳伯雖然客氣,還是將他視作下人,藺知柔階級觀念沒那麽強,柳伯平日對她多有照拂,她有什麽節禮土儀都會給這老人家備一份。

  她笑著道:“不值當什麽,編得難看,你不嫌棄就好。”

  “哪裏哪裏,好看得緊,”柳伯搓著手,“小郎君您說是不是?”

  柳雲卿淡淡“嗯”了一聲,飲了口菖蒲酒。

  藺知柔覷了覷師父臉色,心道還好沒送,師父這樣遺世獨立的人果然與什麽民俗都格格不入。

  ※※※※※※※※※※※※※※※※※※※※

  推薦基友可愛的幻言~

  直接搜索文名《我在豪門泡大佬[穿書]》

  ———————————————

  蛇精餘瑤瑤穿為了小說裏炮灰三流小女星。

  小女星被黑出軌,鑽石老公被搶,兒子慘死,事業低穀,最後癱瘓終結。

  餘瑤瑤立誌要改變一切!

  從此,她盤小三、練演技兩手抓!

  【家中】

  助理:老板,太太又出緋聞了!

  電話另一端。

  大佬忍耐地看著盤他腰上的餘瑤瑤:下去!

  餘瑤瑤:我不!嚶嚶嚶,老公,那個影帝醜死了~嚇得人家晚上睡不著了呢~我們生個二崽崽壓壓驚啊!

  【片場】

  導演:你要演的是一條千年的蛇精,嫵媚多情,又帶著不入世俗的單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角色!

  餘瑤瑤:……這不就是我嗎?

  導演:作為一個演員,我說開始,你的眼淚就要掉下來……臥槽,夠了不用哭了。

  餘瑤瑤:小case。

  【炮灰絕境逆襲,事業感情大豐收!】

  【大膽蛇精女神&冷麵暖男鑽石大佬!】

  ———————————————————

  1. 《文選》即李善注本《昭明文選》

  2. 角黍是粽子,新筒裹練是竹筒塞糯米。

  3. 梟被視為不孝的惡鳥,漢代就有五月宮中賜梟羹的習俗,到了唐代成了端午節俗之一。

  4. 南方食肥龜寓意陰陽調和,按照傳統陰陽理論這時候陽氣最旺,陰氣已生,是陰陽相包裹之形,龜“骨表肉裏”是“外陽內陰”之形,不幸應了節令,所以隻好被吃掉。

  端午習俗參考《唐代節日研究》,作者張勃,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感謝小天使們給我灌溉了營養液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桃李言 2瓶、蒲扇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