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三教盛會,談經論道!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7      字數:2069
  李承乾這般一說,程處弼卻是步伐停駐,無話可說。

  李承乾這話說來牽強,可也確實在理。

  細細想來,李承乾的悲慘遭遇,還是李泰的步步厚賞,確實是發生在自己凱旋還朝之際,與稱心那一次衝突之後。

  雖然當時,自己並不想與李承乾發起直接衝突,也沒用直接對稱心做出什麽出格的舉動,更沒有帶著稱心與李承乾直接相對。

  可,稱心卻因為那一次被楊纂帶入長安縣衙,再加上李全的剛好從程府返回宮中,讓李二陛下知曉了李承乾又蓄養孌童之事。

  事後,稱心被李二陛下親自下詔杖斃了,而李承乾也被李二陛下下詔禁足東宮半年。

  而李泰也在此之後,正式不就藩,待在長安城開府,並設立文學館了。

  這在常人看來,自當是李二陛下借著厚待魏王而懲處太子。

  盡管程處弼知曉,李二陛下是心裏根本就沒有想讓那個大胖寶貝兒子就藩,而故意借此順勢而為,名正言順地讓李泰借此機會,待在長安城。

  可事實上卻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他程處弼沒有直接對付李承乾,李承乾卻因為他而受到了李二陛下的懲處,眼看著李泰步步優待,寵愛超出了他這個當朝太子。

  “妹婿當真不願意教我嗎!”

  見程處弼遲遲不言,李承乾心裏失望至極,奮目四張,眼見自身腰間佩劍,猛然拔出,手掣劍柄,作勢自刎。

  “反正,將來被李泰篡奪了太子之位,我李承乾也是一死,生命總是不保,倒不如現在即死於妹婿麵前,也好到時受辱!”

  “唉......太子殿下,奈何自輕!”

  程處弼長歎息感慨一聲,低聲凝重言語。

  “非是我不願意為太子殿下建言,而是這嗣位之事,頗為敏感,倘有漏泄,為害不淺!”

  “妹婿大可放心,這個,承乾自當知曉,早在承乾過來見妹婿之時,就已經擯退內外左右,任何人不得打擾此間!”

  聽得程處弼意向鬆解,李承乾破涕為笑,連忙拋開手中寶劍,信誓旦旦地向程處弼保證道。

  “今日妹婿之語,出君之口,入我之耳,大可放心賜教,承乾當洗耳恭聽!”

  程處弼點了點頭,對李承乾的做法並無意外。

  若是李承乾事先連掩人耳目都沒有安排好,他到是會懷疑李承乾這個太子是不是早該下台了。

  “除此之外,微臣還要告訴太子殿下一句,微臣此番向太子殿下獻策,非是為了高官厚祿,而是當日稱心之事,微臣欠下太子一次愧疚!”

  但程處弼沒有因此而直接向李承乾說策,而是再向李承乾要求道。

  “今日獻策之後,太子殿下不能將獻策之謀是微臣所言對旁人述說,更不得再請於長樂以及用任何方法叨擾於微臣,不知太子殿下能否做到?”

  “額......”

  程處弼這話,讓李承乾很是為難。

  因為這是一道鴻溝,是陌路和決絕,若是答應了程處弼,他就再也不能請程處弼幫忙了。

  他也知道程處弼這麽說的原因是因為什麽,程處弼確實是不想摻合到他們兄弟的嗣位之爭中來。

  “妹婿放心,孤在此銘誓:今日之後,孤再不強求於妹婿!”

  斟酌一會後,李承乾咬牙應承了下來。

  他沒得選擇,程處弼能夠幫助他度過這次難關,已經算是很好的事情了。

  “太子殿下不過是畏懼,魏王府文學館之事,魏王府開設文學館,使得太子殿下心憂陛下當年之事。”

  程處弼隨即為李承乾分析情況並出計策。

  “其實此事非常簡單,太子殿下在東宮開設文學館便是。”

  “俗語雲‘上有所好’,太子殿下投上所好即可,太子殿下難道不見魏王便是投上所好?”

  “妹婿莫不是空口之言,孤也知曉父皇鍾愛李泰是因其辭藻文采,可......可孤之文采,如何能與李泰相及!”

  李承乾並沒有因程處弼的三言兩語而輕信,非常的清醒,堅定地辯駁,並肅然地給出解釋。

  “再者,孤身在東宮,一國儲君,本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若是東宮再開文學館,豈不是徒令父皇心憂!”

  “更者,若無父皇首肯,東宮又無編製,孤如何敢冒然開館納士!”

  程處弼搖頭輕笑:“太子殿下誤會微臣之思量了,我可沒有想要讓太子殿下以己之短,攻人之所長。”

  “那妹婿是何意,請妹婿快快直言!”

  李承乾急切地催促道。

  “微臣曾聞東宮中有一崇文殿,以興文之用,微臣心想殿下何不效仿先皇當年佛、道、儒三教交流之故,召集諸官臣及三教學士於崇文殿,各講經論,駁難立義。”

  程處弼英眉長舒,手袖輕揮,緩聲細語,悠悠揚揚。

  “到是,再請陛下過來觀禮,太子殿下以為如何?”

  “效仿先皇......”

  李承乾手攥下顎,目光遊離,陷入深思。

  程處弼說的事跡,他是清楚的。

  當年,他的皇爺爺釋奠的時候,確實召集了博士徐文遠、浮屠慧乘、道士劉進喜等為代表的儒釋道三家人物,講經論道。

  不錯,以皇爺爺之故法,而召集文臣學士於東宮,不違反東宮之製,且有跡可循。

  以父皇對文事之喜愛,三教談經論道可是大事,到時父皇必來參與。

  三教談經論道的盛會隻要布置得當,以他父皇之智慧,必定明白他想要表達的心聲。

  “妹婿不愧為我大唐第一俊彥,神思妙想,孤深為佩服!”

  想明白程處弼之策的李承乾目若火炬,閃閃發光,喜笑顏開地向程處弼高聲參拜一禮,以表心中的無限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