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二陛下欲召程處弼回京!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2      字數:2144
  太極宮,兩儀殿。

  “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尚書右仆射李靖、吏部尚書唐儉、戶部尚書戴胄、秘書監魏征......”

  下朝回到兩儀殿的李二陛下,斜靠在榻上,抿了一口濃重的紅茶,品味著口中極為苦澀的味道,喃喃自語,英俊的麵龐也是愁苦非常。

  “唉,看來荊州之事隻能從重處置了,隻希望觀音婢能夠理會朕身為大唐皇帝、天下之主之不易吧......”

  五位宰相決斷出來的事情,就是他是皇帝也不能再行推翻,重新論調了,能不能保住長孫順德的聲譽,就隻能聽天由命,看他自己是否涉水太深了......

  “陛下,房相來了!”

  在李二陛下愁眉苦展之時,李全踏著小碎步快步蠕動到李二陛下的身側,稟報道。

  李二陛下擺了擺手,讓他宣來。

  “臣房喬,特來向陛下請罪!”

  一進門,房玄齡就給李二陛下行了一個九十度的大禮。

  誰讓他,反水了!

  原本他默認了李二陛下對荊州官員重輕處理,但今天在戴胄、唐儉、李靖一一出場之後,他便不得不擺李二陛下一道,對嚴懲荊州官員進行站隊。

  “玄齡,快快請起!懲處貪腐,乃是群臣之聲,萬民之心,大勢所趨!”

  李二陛下沒有怪罪這位相知二十餘年的心腹,雙手將他扶起,帶著歉意的自責道。

  “如今大唐國泰民安、天下承寧,才剛有盛世之相,是朕心思狹小,鼠目寸光,險些以小誤大,以一己之私,動搖國本了!”

  房玄齡,本來就是謙謙君子,儒者典範,而且身為百官之首,讓他為了自己那些私欲,而放縱朝廷的貪腐,這也是強人所難。

  “陛下居安思危,以萬民為重,乃是天下之興,萬民之福!”

  房玄齡麵笑悅然,感激地說道。

  “好啦好啦,你我君臣相知,就不必多說那些俗語了,你的心思朕明白得很,王佐之才,社稷之臣!”

  李二陛下阻止了房玄齡的過多美譽,拉著他的手,來到榻前,分榻而坐。

  房玄齡對他的忠心,不需要用言語來形容,從在渭水相逢、徹夜長談的那一天開始,他就明白,無論他身處什麽位置,房玄齡都必定是他最為忠實的管家。

  “陛下,微臣其實也不曾明白,不怕陛下笑話,微臣也本想明哲保身來著,到是我家那個不成器的逆子,點醒了微臣,讓微臣附議進言!”

  李二陛下的誇獎,到讓房玄齡有些不好意思,將心間實情道了出來。

  李二陛下一聽,來了興致,揚聲問道:“噢,房卿之子,莫不是彬彬有才、不遜父風的遺直?”

  房遺直,房玄齡的長子,房遺愛的哥哥。

  房遺愛,也就是房俊,當然房俊現在還沒有成年,也就沒有遺愛這個字。

  房玄齡有三個兒子,因為希望他的後代能“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仁愛傳家”,所以分別取字為“遺直”、“遺愛”、“遺則”。

  房玄齡身教言教都很勤,家訓、家規也很嚴厲,對長子的期望,特別高,有望子成龍的期待!

  為長子取名,是因房玄齡一向傾慕“袁忠公累世忠節”,同時因春秋時晉國賢者羊舌肸,博議多聞,品德高尚,能以禮讓國,是當時晉國的賢臣,孔子稱之為“遺直”!

  盡管有背景,但房遺直也不負父望,年紀輕輕便是從五品下的大理正了,是大理寺的四號人物,參議刑辟,剛正不阿,手上從無冤假錯案。

  如果不是程處弼過於逆天,房遺直便是青年一代的領軍人物了。

  房玄齡哭笑著搖了搖頭:“陛下多譽了,不是微臣的長子,而是微臣那憨名傳世、紈絝憊懶的二子!”

  房俊的聲名確實太差了,不僅是長安城出了名的混混大少,那日毆打越王李泰,他也是從犯之一。

  “二子?莫不是入職左衛親府的房俊?”

  李二陛下搭手皺眉,微微一想,繼而問道。

  “回稟陛下,正是房俊!”

  李二陛下讚歎道:“好啊,房卿,一門雙傑,文武兼備,可謂有子德馨!”

  “陛下過獎了,微臣之逆子,如何當得起陛下如此盛讚!”

  房玄齡謙虛地告罪了一句,但臉上卻樂開花了,青出於藍,父為子榮,這是每個父親都高興的事情!

  更高興的事情是原本他以為他二子這一輩子就這麽混混蕩蕩,在他的恩蔭下,吃喝不愁,混吃等死一輩子了!

  結果,上一年,程處弼從清河回來,不僅程處弼脫胎換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和他想與、包括自家二子一起的那幾個小子,都改頭換麵,入職參軍了。

  程處弼以呈出將入相之資,必將是下一朝的中流砥柱,跟著程處弼不說,房俊日後能夠達到十六衛大將軍的位置,但也不是一事無成,不至於辱敗門風了。

  “房卿,這荊州貪腐案,情況特殊,無論朝內朝野都影響頗大,必須嚴肅處理呀!”

  與房玄齡閑聊幾句家常後,李二陛下點著幾案,抓住主題,語重心長的說道。

  “房卿無須顧及朕之顏麵,是非曲直,自當秉公處置,必當懲前毖後,以正官風!”

  “微臣明白!”

  房玄齡徇徇點頭,思忖一會,向李二陛下進言道。

  “隻是微臣還有一事,需向陛下稟奏!”

  “微臣聽聞陛下,欲召回程處弼,可有此事?”

  “是啊,太子患疾,朝中諸位太醫束手無策,孫真人到是可以治好太子的傷病,但足骨碎裂,難以愈合,恐怕太子今後就要跛足了......”

  李二陛下長歎一氣,緩緩點頭,透亮的眸子裏布滿了哀傷與愁絲,對著房玄齡唉長歎短。

  “朕心憂太子心切,也知道程處弼那小子深通岐黃之術,觀音婢與長樂的心痛病就是那小子治好的,朕也隻能將最後治愈太子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了......” 、、.。